分娩奇妙旅程:有關菌脈的傳承,從懷胎到發育,影響持續而深遠

2020-09-16 黃藥師健康育兒說

人們對生命孕育的過程多是從肉眼可見的事物上進行觀察的,肚子一天天的隆起,通過設備呈像看到胎兒在肚子裡偶爾的動靜。

而當胎兒出生的那一刻,新生命的誕生在嬰兒呱呱墜地之外,還有肉眼看不見的微觀奇妙變化,這些變化也將影響孩子未來的健康,有關分娩的小知識大家不妨多一點了解。

這些知識將幫助大人們在生育中做出更好的選擇,儘管容易被忽略,但考慮到這可能影響孩子未來的健康,接下來就和大家好好說道說道,有關菌脈的傳承,這是嬰兒出生時母親為孩子播下的健康種子。

嬰兒呱呱墜地的時候意味著體內孕育結束,體外的孕育才剛剛開始,而對於第一次當爸當媽的人來說,身份的轉換太快甚至來不及做好心理調整,但必要的嬰幼兒知識還是需要提前了解的。

看不到的分娩奇妙旅程

分娩中會發生什麼肉眼看不到但又影響深遠的事呢?從微觀上看,嬰兒腸道微生物的定植會幫助孩子孩子形成屬於自己的免疫力和鞏固代謝系統穩定性。

在脫離母胎後,孩子的自身免疫力很重要,免疫力弱的容易隔三差五生病,對此家長們光顧著頭疼,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可不行,其實孩子的免疫力形成是在媽媽肚子裡形成的。

嬰兒腸道微生物的定植也可以叫做「菌」脈傳承,影響因素有很多,包括基因,母親的健康狀況、飲食,以及先天後天的嬰兒汲取營養狀況等,這對於嬰兒建立自己的腸道菌群都有影響。

不過據研究表明,出生方式會極大的影響腸道菌群的形成和多樣性。進一步的腸道菌群會影響孩子出生後的免疫和代謝系統,從懷胎到發育,這份「傳承」的影響持續而深遠。

當嬰兒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嬰兒接觸到的微生物很少,因此嬰兒腸道中的微生物多不是來自於這一時期,更多的還是在分娩中定植與腸道的,看似很短的分娩過程對孩子而言卻有著非凡的意義。

懷孕期間胎兒的發育環境近乎於無菌,當然說是近乎,其實就是還有細菌的意思,據研究發現,在胎兒發育期,母體的子宮、胎盤以及羊水中都可能存在少量的細菌。

科學家發現至少有1/3的孕婦胎盤中存在細菌,而這些細菌的產生可能和目前懷孕早期的感染有關,比如妊娠早期的感染等會導致胎盤中有細菌存在,這一因素可能會成為早產的隱患。

不過以上說到的,嬰兒腸道菌群的變化主要是在分娩過程中完成的,不過在此之前,母親的身體已經為此做好準備——陰道菌群和腸道菌群中的乳酸桿菌會急劇增加,這些增加的乳酸桿菌會在妊娠晚期超水平出現。

乳酸桿菌大家都不陌生,屬於認知中的好的細菌,在日常食用的酸奶中就有這類有益菌。乳酸桿菌能使乳糖和其他糖轉化為乳酸提供能量。

而乳糖是母乳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當母乳遇到乳酸桿菌,母乳中的乳糖就能很快被吸收,為嬰兒提供能量。在孩子落地之前,媽媽已經為孩子們準備好了這份「大禮」了。

乳酸桿菌的妙用

雖然母體陰道中的乳酸桿菌是在增加的,但實際上微生物的物種多樣性其實是減少了的,乳酸桿菌的大量生成會對其他細菌造成抑制。

從而減少細菌的多樣性,以更多的乳酸桿菌充斥給嬰兒提供更好的保護。新生兒的皮膚就像海綿一樣會吸收這些微生物,而這些微生物則會進入嬰兒的耳朵、鼻子眼睛,一些則進入嘴巴。

這是第一次嬰兒被大範圍的細菌包裹,儘管未來世界中也將充滿細菌,但這次的體驗是不同的,產道中的大量乳酸桿菌會被嬰兒吸收,部分通過口腔進入腸道,這就是嬰兒從分娩中獲得的基礎腸道菌群。

乳酸桿菌不僅發揮這一作用,它還將作為一種特殊的武器,將更危險的細菌排除在外,對嬰兒的身體進行保護,首批到達嬰兒腸道的細菌將幫助訓練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從生物本能上看,這一做法也是為了「鞏固」它在腸道中的「地位」,但無形中卻抑制了更危險的競爭對手在腸道中定植。

在妊娠期晚期,母體中的乳酸桿菌就是給嬰兒腸道播種撒下的「種子」,而哺乳期,母乳中也有乳酸菌,這就是給孩子的「肥料」,從分娩窗口期的打基礎到後期的培養缺一不可,這也是在告訴我們的家長,順產以及正確的母乳餵養對孩子的健康有積極意義。

回到分娩這個奇妙而短暫的過程,在產道中,嬰兒會被強烈的壓迫感所擠壓,這些壓力會幫助嬰兒清空肺部,為換一個環境做好準備。

而當嬰兒通過骨盆的主要骨骼後就到了真正要降生的時候了,最開始嬰兒的頭部先出來,然後是兩側的肩膀,在不斷的宮縮和擠壓的反射下這個過程可能會很慢也可能幹脆利落。

但此時嬰兒處於產道中和微生物接觸的關鍵時期已經過去了,從產道中順利出來後,空氣中的微生物、細菌同樣很多,但環境不同,和新生兒在產道中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

除了關鍵的乳酸桿菌外,還有一種在分娩中新生兒會「繼承」的重要有益菌雙歧桿菌,它們會吸附在嬰兒腸道內壁上,抑制病原體的生長,還可能在免疫系統的發育中發揮作用。

不同來源的細菌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在新生兒體內繁殖、定居。幸運的是在分娩中一些有益菌已經率先佔領的有利位置,對保護嬰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分娩被認為是決定孩子一生健康的關鍵時刻,雖然短暫,但影響是很深遠的。

相關焦點

  • 菌脈傳承:嬰兒出生時母親播下健康的種子
    這個在分娩期間發生的第二個可能對孩子的一生健康產生影響的關鍵事件就是嬰兒腸道微生物的定植。這是「菌」脈傳承的過程。其它因素,比如基因、母親的健康和飲食以及嬰兒的餵養方式,也可能在嬰兒腸道菌群的建立中發揮作用,但是最新研究表明,我們出生的方式可能起著決定性作用。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方式會極大地影響腸道菌群的組成和多樣性。
  • 剖腹產:砍斷母嬰「菌」脈傳承的一把利劍
    第一,在臨產過程中,準媽媽的羊水有時會破裂,臨產過程會一直持續到宮頸完全擴張,嬰兒移動通過產道。母親會嘗試不同的體位來保持分娩的進程,但是可能由於持續時間過長,產科醫生開始擔心嬰兒處於危險之中,通常會建議進行緊急剖腹產手術。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完全有理由假設嬰兒在剖腹產分娩之前,已經在產道中接觸到了來自母親陰道的微生物。
  • 分娩鎮痛對孩子發育有影響嗎
    但產婦們又難以甄別麻醉藥物是否會給寶寶的發育造成影響。在這無痛的誘惑和隱隱的擔憂面前,準媽媽們該何去何從?北大醫院從2001年8月在國內率先開展規模化、規範化分娩鎮痛。產婦自主選擇的前提下,目前擇期產婦中分娩鎮痛的實施比例達60%至70%,15年來有超過20000例產婦接受分娩鎮痛。
  • 剖腹產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健康嗎?
    脈傳承的一把利劍,使嬰兒失去接觸來自母親陰道和腸道微生物的機會,也就是說,剖腹產嬰兒的微生物「播種」過程受到了影響,這也使得剖腹產嬰兒的免疫系統不能得到正確的訓練。這就是「菌」脈的傳承。在剖腹產手術中,嬰兒被直接從子宮取出,暴露於手術室的空氣中,而不是通過陰道出生,嬰兒獲得母親陰道或腸道微生物的機會大大減少。剖腹產意味著環境中的微生物在嬰兒的腸道中播下種子,嬰兒可能會在一組與母親不同的細菌中開始生命。
  • 孕婦十月懷胎,這樣的「胎兒成長記」,讀懂從受精卵到胎兒全過程
    從一開始的受精卵發育成為胎兒,生命的孕育是一場奇妙的旅程。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一天天的長大,十月懷胎可謂是孕媽媽一次印象深刻的經歷。隨著科學進步,這一歷程可以完整詳細地記錄下來,孕媽媽可以從此了解到寶寶的成長過程。其實作為孕媽媽,懷孕十個月的時間,每日與寶寶朝夕相處,自然會對胎兒的發育過程充滿好奇。
  • 孕婦十月懷胎,這樣的「胎兒成長記」,讀懂從受精卵到胎兒全過程
    從一開始的受精卵發育成為胎兒,生命的孕育是一場奇妙的旅程。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一天天的長大,十月懷胎可謂是孕媽媽一次印象深刻的經歷。隨著科學進步,這一歷程可以完整詳細地記錄下來,孕媽媽可以從此了解到寶寶的成長過程。
  • 正常分娩的3個因素,備孕中的你一定要重視起來
    在我眼中,女性真的特別偉大,需要懷胎十月後產子。這十個月中女性受到的折磨男人無法想像。當然,孕婦時期的女性最是嬌貴,許多環節都得注意。以下這些懷胎十月中的問題,廣大女性朋友一定要牢記在心,切勿不上心。決定正常分娩的三個因素是什麼分娩能否順利完成,取決於產力、產道及胎兒三個方面。
  • 預產期未到寶寶就出生了,會影響以後的發育嗎?
    然而,臨床上,多數準媽媽還未到預產期就生了。 都說懷胎十月的寶寶發育是最完整的,那預產期還沒到就生了,會影響到以後寶寶的生長發育嗎?
  • 《自然》:母親腸菌或影響後代神經發育!科學家發現,母親的腸道菌群在孕期調控胎兒大腦的軸突發生,與觸覺感受功能的正常發育有關
    胎兒在母親體內發育時,一切營養都來自於母親,同樣,有時候也會受到一些不利影響,例如孕期壓力、感染和飲食習慣的變化,這些因素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胎兒時期和出生之後的大腦發育和行為。而這些影響,可能都是由邪惡的腸道微生物介導的。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母親的腸道微生物紊亂,代謝失調,進而對胎兒造成影響。但假如沒有這些因素,正常情況下,母親的腸道微生物與胎兒的大腦發育有關嗎?科學家對此還不得而知。在最近的《自然》雜誌上[1],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給出了答案。
  • 瀘州美嬰兒告訴你:懷胎十月的飲食講究 之孕晚期怎麼吃有助於分娩?
    孕晚期是指孕期第28周—40周,直到分娩結束。進入孕晚期後,胎動強度會逐漸減弱,隨著胎兒的發育成熟,腹部越來越大,持久的負重壓力,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腰痛、恥骨分離、恥骨痛、腿根痛等問題。
  • 辛苦懷胎8個月,胎寶突然沒心跳,醫生:孕期出現這個信號很危險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在漫長的孕育過程中,其中的悲喜心酸只有過來人才能懂,孕媽媽們在這趟旅程中,就像「唐僧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如果就在功德圓滿之際出了岔子,受到的打擊那可不小。
  • 什麼整個孕期僅280天,卻被稱為「懷胎十月」?科學解釋是這樣的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諺語,身邊的老人也常常會這樣說。意思是懷孕後,胎兒要在媽媽肚子裡呆上十個月的時間,最後歷經分娩,跟媽媽見面。但為啥一定要10個月呢?為什麼整個孕期僅280天,卻被稱為「懷胎十月」?
  •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胎兒猛漲期是這個階段,過早進補只會徒添贅肉
    導讀: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胎兒猛漲期是這個階段,過早進補只會徒添贅肉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胎兒猛漲期是這個階段,過早進補只會徒添贅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無痛分娩針有後遺症嗎?會影響胎兒發育嗎?深度解析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指的是在生產時往產婦的腰椎椎管注射麻醉藥物,所使用的麻醉劑量及濃度都比較低,僅佔剖腹產時的5/1~1/10,其目的是緩解女性分娩時開宮口的疼痛,一般可以將10級的產痛降低到很輕微的感覺,有效率可達95%以上。
  • 婦女懷胎17個月不見分娩? 醫生:檢查顯示38周左右
    8月15日,一則來自湖南某媒體的報導《婁底一婦女懷孕17個月不見分娩 創下吉尼斯紀錄》,迅速在網際網路上炸開了鍋。懷胎10月產子的常識,似乎瞬間被顛覆,網友們驚愕,難道真有現實版哪吒、傳說中的皇帝轉世投胎? 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湖南省婦幼保健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等婦產科專家。
  • 孕婦老公:不是「十月懷胎」嗎?為什麼我家孩子9個月就出生了?
    說起懷孕,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出現「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一次懷孕需要10個月的時間,確實很辛苦。但是等到真正懷孕以後才發現,原來整個孕期只有280天,根本不是我們想像中的10個月。為什麼會這樣呢?生活中不乏被「十月懷胎」誤導的家屬,有的會及時諮詢,有的則會懷疑妻子,對家庭和諧、夫妻感情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 【孕婦學校】無痛分娩,給孕媽媽的禮物
    懷孕就是一次邁向幸福的旅程,經歷了漫長而期待的十月懷胎,您將收到一份上天賜予女人最美的禮物——可愛的寶貝! 快要生產了,生寶寶有多痛? 雖然知道順產有很多好處, 但又懼怕分娩時的疼痛? 無痛分娩安全嗎?
  • 十月懷胎這麼神奇!9張圖清晰反應胎兒1-40周發育全過程
    生命的孕育是非常神奇的、非常美妙的,媽媽們在孕期的時候,都是非常關心寶寶的發育,但是很多的媽媽並不能每周都看到自己肚子裡的寶寶是如何發育成長的,下面我們給給位孕期的媽媽們分享一些十月懷胎的胎兒發育過程,媽媽們仔細看了,自己的寶寶也是這樣發育的奧!
  • 從受精卵到胎兒再到新生兒,幾張圖帶你讀懂胎兒發育全過程
    從一個小小的受精卵發育成一個7斤左右的胎兒,生命的孕育對人類來說是非常神聖的,過程也是非常奇妙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無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生命的變化過程,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從受精卵到胎兒這個過程能被人們詳細地看到並且記錄下來。人生的開始,都是從一個細胞起步的,從這個細胞開始,我們的人生也就拉開了帷幕。
  • 十月懷胎的準媽媽,要早知道的是選擇順產分娩好還是剖腹產分娩好
    對於已經經過十月懷胎的「準媽媽」來講,最開心的事莫過於熬過最艱難的日子,馬上要迎來生寶寶的喜悅!作為一名新手「準媽媽」來講,選擇什麼樣的分娩方式,讓寶寶平安健康的來到這個世界。就可能有些犯難了,現在,醫學這麼發達。不管是選擇那種生產方式,醫院都會竭盡全力的,保證媽媽能安全的生下寶寶來。但是,不管是那種分娩方式!都有它的利與弊,「準媽媽」們一起來學習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