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祥苓開的飯店名叫「童祥苓面飯館」

2020-12-22 雪中風飛

1995年,童祥苓的姐姐童芷苓在美國臨終前問:「弟弟(指童祥苓)在做什麼?」家人告訴她,在開飯店。童祥苓嘆了一口氣:「唉,可惜了!」童祥苓聞訊,非常難過,感覺對不起姐姐!因為童祥苓小時候學戲的花費,大部分用的是大姐童芷苓演戲掙來的錢。而此時,童祥苓離開上海京劇院自謀生路開飯店已近兩年了。

1993年,童祥苓因為「大兒子的工廠破產,小兒子想學戲沒學成,兩個孩子待業在家」,58歲的他決定提前退休,回家自謀生路開店。為了籌措這筆開飯店的本錢,他參加各種演出,歷時一年終於湊夠本錢。

1994年,「童祥苓面飯館」開張了,位於上海法華鎮路西端,規模不算大,大小餐桌十餘只,還有一間小包房,店堂裡掛著不少童祥苓夫婦的劇照,給來這裡用餐的顧客營造一種藝術文化氛圍。

許多顧客是慕名而來,看一看當年京劇「楊子榮」的風彩。一天,來自雲南大理兩位客人出現在童祥苓的面前,對他說:「我們想你!」

2001年,開了8年的飯館因生意越來越難做,童祥苓便把它轉兌了出去。

相關焦點

  • 「楊子榮」童祥苓:一生一齣戲,洗碗600個,晚年靠開麵館度日?
    他的名字叫做童祥苓。 但那時正值特殊時期,家裡發生變故,童祥苓也受到了牽連,不得不離開劇組。從那以後,他和姐姐過得十分疾苦。 當時劇組決定再次找到童祥苓,他從上海回來,拍攝了樣板戲《智取威虎山》,他重新進入了劇組。
  • 京劇名家夫妻相伴一生,張南雲被作弄稱童祥苓是「I love you!」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童祥苓、張南雲夫婦,可謂是風雲相伴、患難與共、恩愛一生。巧的是他們二人是同年同月生,都是生於1935年的3月,屬豬。童祥苓生於3月5日,張南雲生於3月10日,彼此生日僅相差五天。童祥苓與張南雲夫婦是在1956年5月4日於鞍山工人劇場舉行的婚禮,那年他們都是21歲。他們是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結合在一起的。保媒介紹的是童祥苓的小姐姐童葆苓,父母之命是張南雲的父母看上了童祥苓而定下的。
  • 浙江老闆開飯店,用「一張照片」,把飯館經營得紅紅火火,厲害
    為什麼同樣都是開餐廳,人家生意就可以那麼好,而自己就是瞎忙乎?其實說白了,就是方法不對。時代不停在進步,我們做生意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用對了方法,賺錢也可以很簡單。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飯店老闆用「一張照片」,就把飯館經營得紅紅火火。【1】案例背景餐廳要想生意好,不但要不斷地開發新顧客,更重要的是留住回頭客並將他們發展成老顧客。
  • 媽媽的飯館情結:總念叨著下館子的媽媽,到了飯店只捨得點一碗麵
    城市裡的風俗截然不同,一來受制於場地,二來人們講求個排場,紅白事都要在飯店舉辦。參加此類活動,本是媽媽兌現對我下飯館承諾的好時機,可媽媽一次也沒帶我去過。我不解地問媽媽為什麼,媽媽告訴我,給人家隨一份禮錢,去兩個人不合適,再者說來,這種飯吃不好也吃不飽。吃不好吃不飽不能叫下館子,光餵臉不餵肚子,不舒坦。
  • 春節期間多數飯館不營業 部分開業飯店生意火爆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安愛農 王玥瑤)春節期間,西安的許多飯館都停止了營業,這也給許多留守族和來西安旅遊的人帶了很多不便。特別是一到晚上,想要找一家吃飯的地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昨天(1月25日)晚上,記者對西安的許多大街小巷進行了走訪,在走訪中記者發現,許多飯館都是大門緊鎖。
  • 這個人雙耳失聰,後來開了一家粉麵館,結果飯館成了全國連鎖
    後來呆的時間長了發現,坐公交的時候經常能看見有叫劉聾子粉麵館的飯館,我就懵逼了?這才知道劉聾子可能是一家連鎖店。劉聾子的創始人是湖南常德人,這個人雙耳失聰但是因為家境貧寒沒有錢及時醫治,後來他開了一家粉麵館,結果飯館成了全國連鎖,現在的劉聾子飯店不僅有粉面還有炒飯炒粉,也是涉及更多了。
  • 《小飯館》穿越開飯館,讓人流口水的美食種田文
    元寶的碎碎念 曾經我也想開個飯館,主要是抱著想吃的時候就能吃到好吃的的目的,還不用錢。就像我想在學校門口開個小賣部一樣。 但是我了解了一下開飯館的資料,馬上打消了這個念頭。 首先開飯館不是隨便開的,你要先有一個廚師,這個廚師手藝必須的好。 那你的給人家一個好的待遇,還要避免被競爭對手挖走。 有了廚師,要搞菜單,定價怎麼定,怎樣才能合理採購保證菜品新鮮的同時能夠賣?
  • 面臨富春江的龜川閣開成了飯館?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黃偉芬 張蓉 文/攝3月21日上午,一位杭州市民向錢江晚報反映,坐落在富陽富春江邊的龜川閣被上了鎖還開起了飯店。龜川閣位於鸛山公園內,這個公園是一個免費供市民遊客賞玩的公園,而龜川閣是公園內景點「龜川秋月」的核心部分。
  • ko女皇龔豔麗進軍餐飲業 盤點開飯店的明星們
    大眾網記者採訪了解到,龔豔麗開飯店主要是為幫助家裡,讓家人能夠聚在一起。再者,她告訴記者,在開飯店之處就想著要把飯店作為一個武術愛好者聚會的地方,這樣,她就可以經常和粉絲見面。目前,飯店只是試營業,本月19日將正式開業。
  • 這家獨立改革開放潮頭的小飯館,憑什麼一開38年?
    悅賓飯館,就是38年前他和老伴劉桂仙一手創辦的。郭培基(右一)與劉桂仙夫婦1980年創辦悅賓飯館。如今劉桂仙已於三年前去世,郭培基老人已是84歲高齡,常年在昌平小湯山休養;四兒子郭洪利(左一)是悅賓餐廳的法人;孫女郭華(右二)則是餐廳的「外交官」,每日為餐廳發展忙前忙後;重孫子小名「賓賓」,取自「悅賓」的「賓」字。38年間,一家四代的生命軌跡都與這間小小餐館相系。
  • 農村自建二層別墅,面寬12.9米4室1廳,可自住也可改飯店,不錯
    今天, 我們來看一棟二層農村別墅,既適合自住也可用於開個像樣的飯館,區別之是室內的布局不同布局,有這方面需要的農村朋友不妨收藏起來,以後用到時可以翻出來看看。如下圖所示,這棟二層小樓,老遠一看,是不是還真像個飯店呢?只是沒掛牌子而已。離近一點看吧,是不是越看越像飯店呢?
  • 悅賓飯館第三代傳人:「不變比變難多了」
    一百多米長的胡同裡,藏著一家在中國具有標誌意義的飯店,飯店門楣上方立有牌匾——「悅賓中國個體第一家」。這是中國第一家個體飯館,1980年,創業者郭培基和劉桂仙夫婦在北京翠花胡同自己家中開了一間只有四張桌子的飯館,38年來,同樣的位置,同樣的門臉,同樣的店名,未曾更改,不過照料生意的換成悅賓飯館的第三代。
  • 專訪小南國創始人:扔掉鐵飯碗開飯館
    辭去國企工作開飯館1987年,30歲的王慧敏不顧家人反對,毅然辭去了國企的工作,在上海市黃浦區開起了第一家小南國餐館。私人餐館在80年代的上海還並不常見,當時的小南國也僅僅有幾張小桌。王慧敏堅持高質量和優服務,以好口碑吸引了全上海的富人。小飯館愈加風生水起。1995年,耗資100萬的第二家小南國問世。
  • 明星副業開麵館,孟非的店接連倒閉,嶽雲鵬「天價面」仍絡繹不絕
    明星副業開麵館,孟非的店接連倒閉,嶽雲鵬「天價面」仍絡繹不絕嶽雲鵬與郭德綱相識是在他很小的時候在一個炸醬麵的餐館當服務員時,提到那個地方,那段經歷小嶽嶽情不自禁流眼淚。嶽雲鵬曾在微博上說:"很多年前我在這裡打工和我師傅相識第一次接觸相聲,現在我也要開這樣的店,把我做的面送給你們。"嶽雲鵬兌現了他的承諾,在2017年他與海碗居的老闆在北京共同開了一家店"海碗居"。隨著時間的流逝明星們都在為他們的以後著想。慢慢地許多明星都涉及到餐飲行業,開一間飯館是明星們最多的選擇。比如:陳赫的賢合莊,鄧家佳的嗨辣火鍋等等數不勝數。
  • 重慶開在偏僻破屋裡的鴨血面,沒人帶找不到,老闆漂亮女兒仍單身
    眾多的美食愛好者,遍訪重慶犄角旮旯,只要是味道好的飯館,不管環境多簡陋,位置多偏僻,多麼難找,都能被挖掘出來。重慶這家開在破舊老屋裡的鴨血面,名叫梁玉斌家居鴨血牛肉麵,是典型的蒼蠅館子,環境非常簡陋,店裡也沒有像樣的招牌,就在路口豎了一個牌子,沒有人帶,根本找不到這裡,卻不料這裡生意很火爆,每天不少人大老遠找上門來。
  • 會炒一些家常菜可以開個小飯館嗎?
    當然可以,會炒一些家常菜當然可以開個小飯館。但你主要考慮飯店那一片的消費人群,及消費人群的口味、愛好,選好了飯店的地址,考慮好主消費人群,當然可以開家小飯館。打工掙錢月薪太低,很多人都想自己做生意,而開家小飯館,是門檻最低的生意。
  • 飯店廚師大爆料:在飯館吃飯時,這3種菜儘量不要點,有害無益!
    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的人們隔三差五總會到外面的餐館去飽吃一頓,養養胃,一來為了改善我們的食慾,提高一下生活狀態,二來生活不易,能享受則享受,別活在斤斤計較中,總的來說,偶爾改善一下夥食還是有必要的,可是很多人在外面吃飯時,不太會點菜,一位飯店的廚師朋友告訴我,在外面吃飯時,這3個菜最好不要點
  • 南陽一小區樓下飯館噪音大 住戶反映小孩被吵哭鬧
    近日,分別有市民撥打本報熱線電話投訴城區工農路明倫商聖苑、白河大道海昌花園等小區臨街樓下的飯館噪音、油煙等擾民問題,好長時間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海昌花園住戶: 一家飯店讓整棟樓人不安生11月17日上午11點左右,記者在白河南白河大道海昌花園小區採訪,一進到院子裡就聽到陣陣刺耳尖銳的響聲,像水燒開的鳴叫聲。噪音是從一號樓一單元門口傳來,那裡擺放了一臺油煙淨化器,周圍還有一些煙囪管道,白色煙霧從旁邊大門頂上的煙囪口裡冒出。 記者進入一單元樓道內,依次登上三樓、四樓、八樓、十樓,即使是在樓內也能清晰聽到樓外的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