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心城市有5個確認、4個建設中,還有9個在爭取入圍的路上!

2020-12-11 記錄觀察城市

文:記錄城市\記錄觀察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居於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

這是國家發改委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文件中對國家中心城市進行的明確定位。

第一批國家中心城市京津滬穗渝的確立,波瀾不驚

國家中心城市是中國城鎮體系規劃設置的最高層級,這個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在2005年。當時,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中規院)受建設部(現住建部)委託,在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06-2010年)》過程中,中規院認為,應該在城鎮體系的最高位置設立國家中心城市,讓它們在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並在規劃中把北京、上海、天津、廣州4個大城市確定為首批國家中心城市。

2010年,住建部根據城市發展的新形勢,又編制了新一輪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0-2020)》。在那輪規劃中,中規院又在國家中心城市的名單中增加了重慶。

至此,國家中心城市增加至5個,由於這個五個城市為四個直轄市和廣州市,在國家城市體系中一真處於最頂層,他們上面的各類國家級「帽子」數不勝數,加個國家中心城市頭銜對於他們而言也許是常規操作。對於國內其它城市而言,京滬津渝穗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格局一般不會輕易撼動,也就對國家中心城市的名號難生企圖之心。

成都武漢鄭州的加入,引群雄逐鹿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對未來城鎮化的發展路徑、主要目標和戰略任務,提出了明確要求。為了落實這個規劃,2015年,中規院再次啟動了《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6-2030)》的編制工作。當時有媒體披露說,將要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6-2030)》將要構建一個「十百千萬」的城鎮體系,即十個國家中心城市、一百個國家特色城市、一千個中小城市和一萬個特色鎮。這一消息公開後,很多城市都表示要爭取進入國家中心城市之列,不再將國家中心城市置之度外,點燃了全國各地城市爭當國家中心城市的雄心。

按照計劃,《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6-2030)》應該於2016年完成並上報國務院審批。但至今,該規劃仍未上報國務院。不過從2016年始,中央政府按下了國家中心城市的添加鍵。

2016年4月12日,國務院關於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公開發布,國務院原則同意《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並要求相關部門組織實施。在《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裡成都明確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

2016年12月14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於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復函,明確提出將對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給予指導支持。

一個多月時間後,2017年1月22日,國家發改委再度以復函的形式,表明將對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給予指導支持。

2018年1月9日,國務院關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發布,同意《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在這個規劃裡明確提出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

截至2018年,已經前後共有9個城市獲得國家中心城市的稱號,但這些城市的定位又略有差異,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天津五個已經是實事上國家中心城市。成都、武漢、鄭州、西安這四個城市國家則是支持他們建設成國家中心城市或以國家中心城市為建設目標。

九個城市提出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競爭激烈

除了第一批五個規劃直接確認的國家中心城市,其他獲批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流程大致是:地方政府發文積極爭取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所在省發文支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國家發文批准支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目前全國地方政府發文或省級政府積極爭取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已經有9個。

1.瀋陽,2012年公布的《瀋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草案中,瀋陽提出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

2&3.濟南、青島,2017年1月,《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16—2030年)》獲省人民政府批准,規劃提到,「支持濟南、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4.杭州,2017年1月,浙江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明確提出,「大力實施都市區帶動戰略,支持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5.廈門,2017年1月10日的廈門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莊稼漢代市長代表市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廈門市著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6.南京,2017年11月,江蘇省委、江蘇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建設揚子江城市群的意見》,意見中明確支持南京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7.寧波,2017年9月,經浙江省政府同意,省發改委印發《浙江省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文件提到,「加強對杭州、寧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支持和引導」。

8.長沙,2018年1月,長沙市市長陳文浩在長沙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中作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長沙將以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 。

9.南昌,2019年7月1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通過《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2019-2025年)》,支持南昌市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除了這九個城市,還有如福州、大連等經濟實力強勁,昆明、南寧、烏魯木齊地理位置優越,這些有希望進入國家中心城市的還沒有表達官發態度。當然在這些國家中心城市的討論中,我們還不能少了深圳。

未來國家中心城市,花落誰家

國家中心城市最終花落誰家,會隨著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6-2030)》編制完成,而會水落石出。在這之前都可以稱之為猜測。

在眾多猜測中,有兩個版本流傳較廣,一個是10城說, 目前已經有9個已經入圍,僅剩一個名額,再由9個城市競爭,結果只能說偶然性比較大,至少五個中任一一個城市入圍都會有說過去的理由。

另一個則15城說,這15個國家中心城市裡又分了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城市為全球城市,第二則是我們常說的國家中心城市。這一版本要比上個版本名額增加不少,不過再進入全球城市的定位中又難免有不少競爭。

猜測畢竟是猜測,一切的結果都要等新版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的面世,為大家揭開所有謎底。

相關焦點

  • 誰將是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我國城鎮體系規劃設置的最高層級。 2010年,我國首次確立建設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廣州5個國家中心城市,之後的5年多時間裡,這份名單始終未做調整。 2016年5月,成都被列為國家中心城市。
  • 超10個城市角逐國家中心城市 昆明也在爭但希望有點小
    同時,在省級「十四五」規劃中,將突出體現提升昆明市中心城市功能,努力為推進昆明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創造條件。今年4月,昆明市還印發了關於《昆明市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2020年度行動計劃的通知》,為加快推進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建設制定了重點工作計劃。除了昆明外,瀋陽、濟南、青島、杭州、福州、長春等城市最近都提出了培育或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加上此前就有明確意向的深圳、長沙、合肥、烏魯木齊、南昌等城市,全國至少有10個城市在爭取國家中心城市這個稱號。
  • 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呼之欲出?
    原創 西部菌 西部城事文丨西部菌國家中心城市之爭,懸念再起!在之前的分析中,西部城事多次提到,瀋陽是最有機會成為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的。不過就在這兩天,另一個競爭城市濟南,發布了兩份相當值得玩味的重要文件:1月5日上午,濟南市委經濟工作暨「四個中心」建設推進大會召開。《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指標體系》和《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同時發布,為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繪製了藍圖。
  • 誰是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名單或早已「圈定」,濟青未入圍
    在中國的城市體系,是層級分明的,作為我國城鎮體系層級的「塔尖」,被稱為「國家中心城市」,目前我國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9座城市被明確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再次一級的城市,官方稱為 「區域中心城市」,是指具有重要區域意義的省會城市及副省級城市。中央以文件形式正式公布的區域中心城市有瀋陽(東北)、南京(華東)、武漢(華中)、深圳(華南)、成都(西南)和西安(西北)。其中成都、武漢、西安已於2016至2018年分別升級為國家中心城市。
  • 【經濟】2020年鄭州工業增速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三
    2020年鄭州工業增速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三 2021-01-07 23: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即將揭曉?這3城優勢最大,瀋陽呼聲最高!
    國家中心城市是我國城鎮體系中的塔尖,肩負著帶動區域發展的重任,於2005年首次提出。2010~2018年間,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9城先後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目前有瀋陽、青島、福州等10多個城市在競爭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
  • 成都是在什麼時候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中國有哪些國家中心城市
    成都2016年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武漢、鄭州、西安入圍,不過相比於2010年首次提出的國家中心城市名單,後邊這幾個城市在定義方面還是有區別的。2010年第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和一線城市廣州,當時被直接宣布為國家中心城市,此後,包括成都在內的4個中心城市都被稱為「國家支持建設為中心城市」,被認為是公認的國家中心城市,因為這些城市都是中央媒體公布的「國家支持建設中心城市」,另外一些城市被認為是「南京、杭州、廈門、青島」,在2016年也可以成為中心城市,因此這四個城市並不是直接宣布為國家中心城市
  • 這5個城市被國家重新命名!有沒有你的家鄉!
    這份榜單涉及25個省份近50個市縣上榜江蘇省有5個市縣入選!5個市縣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是國家生態縣、市的「升級版」,是推進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根據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新形勢、新要求,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從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生活、生態制度、生態文化六個方面,分別設置38項(示範縣)和35項(示範市)建設指標。
  • 中國已有9個國家中心城市,第10個會是誰?這座城市最有希望
    中國已有9個國家中心城市,第10個會是誰?這座城市最有希望在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分布著34個省級行政區,在這些行政區中又有著很多座城市。國家中心城市代表著一座城市的實力,並不是隨隨便便哪座城市都能夠被評為國家中心城市的。中國目前一共有9座國家中心城市,也就是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鄭州和西安。不難看出這9座城市要麼經濟很發達,比如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等,要麼地理外置相當重要比如武漢、鄭州和西安等。這也就是說想要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富裕和地理位置優越是必不可少的。
  • 誰是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加上此前呼聲最高的瀋陽、南京、濟南,以及有明確意向的青島、長沙、合肥、烏魯木齊、昆明、南昌等城市,全國至少有12個城市參與這場競逐。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究竟花落誰家?01長春VS瀋陽:誰能代表東北?東北需要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目前,我國共有9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這些城市已經覆蓋東部、華北、華南、西南、西北等地區,唯有偌大的東北地區,還沒有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瀋陽當屬東北最有力競爭者。
  • 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誰最能入圍
    中國經濟發展到目前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人均達到一萬美元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取得這樣成績著實不易,下一步經濟大發展中就要準備向發達主義國家行列邁進,中國將近661個城市在未來城市發展中各城市競爭會更加激烈,哪個城市能夠脫穎而出佔據重要中心位置呢?目前公認的是一線塔尖城市四個北上廣深。
  • 2019年度WISE入圍名單揭曉,來自9個國家的15個教育創新項目入圍
    圖源:UnSplash芥末堆4月2日訊,今日,世界教育創新峰會(WISE)揭曉了入圍2019年度WISE教育項目獎的項目名單,共有來自9個國家的15個項目入圍。其中,來自中國的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的夢想領路人計劃是入圍項目之一。
  • 2020年中國百強區,廣東霸榜前10,福建4個區入圍
    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中國百強區榜單。此次研究對象為市轄區,剔除直轄市轄區和港澳臺地區,總共有898個。此次研究從經濟實力、內生動力、消費活力以及區域能級4個維度、18個核心指標、超過30個參考指標綜合評價來排名。 我們來看下都有哪些特點。
  • 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懸念再起
    文|凱風誰是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目前,全國共有9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武漢、重慶、成都、鄭州、西安。最近幾年來,至少已有瀋陽、濟南、青島、南京、杭州、福州、廈門、長春、昆明、南昌、烏魯木齊等城市,參與到新的國家中心城市競逐中。
  • 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懸念再起!
    誰是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  目前,全國共有9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武漢、重慶、成都、鄭州、西安。  最近幾年來,至少已有瀋陽、濟南、青島、南京、杭州、福州、廈門、長春、昆明、南昌、烏魯木齊等城市,參與到新的國家中心城市競逐中。  那麼,誰最有可能成為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
  • 帶你讀懂廣州建設國際商貿中心的4個「小目標」
    打造一批商貿龍頭企業,年進出口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達到20家以上;年銷售額超過百億元的批發和零售業企業達到40家以上,超過千億元的達到5家以上。 商貿產業基礎進一步高級化。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打造2-3個國際消費城市示範區、4個商旅文融合功能區、30個夜間經濟集聚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額保持全國前列,保稅物流年均增長15%以上。
  • 福州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積極爭取行政區劃調整
    全市經濟總量連跨4個千億元臺階,2020年預計突破萬億元,人均GDP突破12.5萬元;產業體系更加完備,結構更加優化,主導產業集群發展、規模壯大,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45%,海洋經濟總產值接近三千億元;新一輪城市升級有力推進,福州新區穩步發展,濱海新城蓄勢崛起,長樂撤市設區,濱海城市格局加快形成;省會中心城市地位鞏固提升,立體交通網絡逐步完善,城市交通邁入地鐵時代,綜合通道、空港樞紐功能更加凸顯
  • 中國城市發展日報丨誰是第五個國家科學中心
    【最熱點】第五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花落誰家?川鄂陝已明確提出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也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目前,國內已有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廣東深圳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位於華北、華東以及華南地區。未來是否會有更多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地?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在各省份近日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至少已有四川、湖北、陝西明確提出了創建目標。
  • 中國9個城市入圍世界特大城市,武漢排名第三你怎麼看?
    中國9個城市入圍世界特大城市,武漢排名第三,我們怎麼來看?我認為,作為我國華中地區最大的城市,武漢排在中國9個城市的第三,是有其原因和理由的。那麼,武漢市為什麼能入圍世界特大城市中國排名第三呢?我談幾點看法:第一、武漢具有世界級特大的城市面積和人口基數衡量一個世界級特大城市的首要標誌,就是必須具有特大的城市面積和人口基數,這一點很重要。而我們知道,武漢市的總面積為8494.41平方公裡,2017年的常住人口達到1100萬人。這兩個數字無論是在我國的特大城市中,還是在世界眾多的特大城市中,都是靠前的。
  • 深圳成全國第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官方文件透露未來規劃
    這是繼北京、上海、合肥之後深圳作為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被寫入國家五部委聯合下發的文件中也宣告著深圳將邁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正式階段去年5月21日,深圳召開深圳市政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議,專門邀請廣東省發改委主任、省大灣區辦主任葛長偉來深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