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錄城市\記錄觀察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居於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
這是國家發改委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文件中對國家中心城市進行的明確定位。
第一批國家中心城市京津滬穗渝的確立,波瀾不驚
國家中心城市是中國城鎮體系規劃設置的最高層級,這個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在2005年。當時,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中規院)受建設部(現住建部)委託,在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06-2010年)》過程中,中規院認為,應該在城鎮體系的最高位置設立國家中心城市,讓它們在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並在規劃中把北京、上海、天津、廣州4個大城市確定為首批國家中心城市。
2010年,住建部根據城市發展的新形勢,又編制了新一輪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0-2020)》。在那輪規劃中,中規院又在國家中心城市的名單中增加了重慶。
至此,國家中心城市增加至5個,由於這個五個城市為四個直轄市和廣州市,在國家城市體系中一真處於最頂層,他們上面的各類國家級「帽子」數不勝數,加個國家中心城市頭銜對於他們而言也許是常規操作。對於國內其它城市而言,京滬津渝穗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格局一般不會輕易撼動,也就對國家中心城市的名號難生企圖之心。
成都武漢鄭州的加入,引群雄逐鹿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對未來城鎮化的發展路徑、主要目標和戰略任務,提出了明確要求。為了落實這個規劃,2015年,中規院再次啟動了《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6-2030)》的編制工作。當時有媒體披露說,將要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6-2030)》將要構建一個「十百千萬」的城鎮體系,即十個國家中心城市、一百個國家特色城市、一千個中小城市和一萬個特色鎮。這一消息公開後,很多城市都表示要爭取進入國家中心城市之列,不再將國家中心城市置之度外,點燃了全國各地城市爭當國家中心城市的雄心。
按照計劃,《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6-2030)》應該於2016年完成並上報國務院審批。但至今,該規劃仍未上報國務院。不過從2016年始,中央政府按下了國家中心城市的添加鍵。
2016年4月12日,國務院關於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公開發布,國務院原則同意《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並要求相關部門組織實施。在《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裡成都明確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
2016年12月14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於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復函,明確提出將對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給予指導支持。
一個多月時間後,2017年1月22日,國家發改委再度以復函的形式,表明將對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給予指導支持。
2018年1月9日,國務院關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發布,同意《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在這個規劃裡明確提出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
截至2018年,已經前後共有9個城市獲得國家中心城市的稱號,但這些城市的定位又略有差異,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天津五個已經是實事上國家中心城市。成都、武漢、鄭州、西安這四個城市國家則是支持他們建設成國家中心城市或以國家中心城市為建設目標。
九個城市提出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競爭激烈
除了第一批五個規劃直接確認的國家中心城市,其他獲批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流程大致是:地方政府發文積極爭取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所在省發文支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國家發文批准支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目前全國地方政府發文或省級政府積極爭取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已經有9個。
1.瀋陽,2012年公布的《瀋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草案中,瀋陽提出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
2&3.濟南、青島,2017年1月,《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16—2030年)》獲省人民政府批准,規劃提到,「支持濟南、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4.杭州,2017年1月,浙江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明確提出,「大力實施都市區帶動戰略,支持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5.廈門,2017年1月10日的廈門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莊稼漢代市長代表市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廈門市著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6.南京,2017年11月,江蘇省委、江蘇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建設揚子江城市群的意見》,意見中明確支持南京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7.寧波,2017年9月,經浙江省政府同意,省發改委印發《浙江省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文件提到,「加強對杭州、寧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支持和引導」。
8.長沙,2018年1月,長沙市市長陳文浩在長沙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中作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長沙將以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 。
9.南昌,2019年7月1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通過《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2019-2025年)》,支持南昌市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除了這九個城市,還有如福州、大連等經濟實力強勁,昆明、南寧、烏魯木齊地理位置優越,這些有希望進入國家中心城市的還沒有表達官發態度。當然在這些國家中心城市的討論中,我們還不能少了深圳。
未來國家中心城市,花落誰家
國家中心城市最終花落誰家,會隨著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6-2030)》編制完成,而會水落石出。在這之前都可以稱之為猜測。
在眾多猜測中,有兩個版本流傳較廣,一個是10城說, 目前已經有9個已經入圍,僅剩一個名額,再由9個城市競爭,結果只能說偶然性比較大,至少五個中任一一個城市入圍都會有說過去的理由。
另一個則15城說,這15個國家中心城市裡又分了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城市為全球城市,第二則是我們常說的國家中心城市。這一版本要比上個版本名額增加不少,不過再進入全球城市的定位中又難免有不少競爭。
猜測畢竟是猜測,一切的結果都要等新版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的面世,為大家揭開所有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