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4日上午9時,2018北京師範大學「教育部對臺教育交流重點項目」臺灣師範類高校學生大陸實習項目暨兩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交流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師範大學京師學堂京師廳舉行。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交流局王振宇副局長、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王志偉副主任、趙巍主任科員,北京市臺灣事務辦公室趙孝清副巡視員、金秀清處長、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周作宇教授、教育學部部長朱旭東教授、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劉濤、教師教育研究所所長李瓊教授,臺中教育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陳盛賢教授,以及北京師範大學、臺中教育大學兩校的師生共同出席此次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部長朱旭東教授主持。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部長朱旭東教授主持啟動儀式
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所所長李瓊教授首先對本項目進行了介紹。2014年,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與臺中教育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達成學術交流的合作意向。自此,雙方每年定期互訪,並舉行兩岸教師教育學術交流論壇。2018年,本項目成功申報「教育部對臺教育交流重點項目」,開啟了本項目的新篇章。
本項目包含學術交流、教育實習、文化體驗三個部分。在學術交流部分,兩岸教師教研究育中心教師基於自身專長舉行講座,並組織兩岸教師教育學術論壇。教育實習部分,以「進校參訪-模擬教研-教學實踐-說課反思」的模式,在兩周時間內安排學生在真實環境下磨鍊教學技能。文化體驗部分,組織學生體驗當地生活、參觀博物館、參觀歷史地標等活動。李瓊教授基於過去幾屆項目的學生反饋,指出本項目拓展了學生的學術前沿視野,提升了學生未來從教的專業知識與能力,激發了學生對中華民族與文化的認同感,並且夯實了兩岸青年學子「一家親」的深厚友誼。
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所所長李瓊教授對本項目進行介紹
之後在啟動儀式上播放了兩校項目開展的活動視頻。
教育部港澳臺辦公室王志偉副主任在致辭中指出,本項目是加強兩岸青年學子深入交流的良好契機,促進了兩岸教師教育的發展,並增進了中國文化的深層交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所強調的,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國人共同的夢想。
教育部港澳臺辦公室王志偉副主任致辭
北京市臺灣事務辦公室趙孝清副巡視員在致辭中對本項目給予了肯定。他指出教育交流項目的最大特點是面向成長、面向未來,尤其是本項目旨在促進海峽兩岸未來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將會影響海峽兩岸一批又一批青少年。他還指出,本項目不僅是一項專業發展的項目,同時更兼具著促進雙方文化理解與交流的重要使命。
北京市臺灣事務辦公室趙孝清副巡視員致辭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周作宇教授在致辭中指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高質量的教師教育,對於建設優質師資隊伍,深化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北京師範大學明確以綜合性、研究型、教師教育領先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作為奮鬥目標,集全校之力傾心鑄造教師教育的「珠穆朗瑪峰」,打造中國基礎教育「黃埔軍校」。北京師範大學長期以來推動對臺教育交流,特別是發揮自身教師教育的引領作用,一直致力於兩岸教師教育的交流。本項目是一個傑出的代表,通過兩校長期、務實的合作,為兩岸教師教育和基礎教育做出北京師範大學獨特的貢獻。他希望以兩校的合作交流為平臺和契機,帶動更多教師教育院校與機構加入項目,持之以恆地推動兩岸教師教育領域的交流。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周作宇教授致辭
臺中教育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陳盛賢教授在致辭中指出,兩校教育交流讓師範生深入了解各階段教育,包含了共同備課、教課與議課、了解教師觀課技術等,是具有教學實踐取向的學習交流之旅。通過本項目,兩岸學生多了來往與交流,不僅有「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感覺,還感悟到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潮流,感悟到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趨勢,能夠擔當起開拓兩岸關係前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臺中教育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陳盛賢教授致辭
兩校學生代表也分別進行了發言。臺中教育大學學生代表陳詠晴表示,通過本項目,兩校同學能搭起友誼的橋梁,在相互學習過程中彼此能有所啟發、有所收穫。北京師範大學學生代表劉璇表示,通過本項目,兩校學生不僅能拓寬自身的學術視野,領略海峽兩岸的風土人情,更能在交流過程中建立深厚的友誼。因此,她和同學們會珍惜此次學習交流的機會,積極參與,認真學習。
臺中教育大學學生代表陳詠晴發言
北京師範大學學生代表劉璇發言
最後,兩岸學生分成了6個家族,並在兩校學生青春活力的展示中,本次啟動儀式圓滿結束,同時也正式拉開了兩校為期兩周在京交流活動的序幕!
【END】
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
——良師善邦·啟師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