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建議多數抗腫瘤臨床試驗中可不設安慰劑對照組

2020-12-13 健康一線視頻網

文丨夢見麵包

2018年8月,美國FDA藥審中心CDER(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 Research)發布了關於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和腫瘤疾病的臨床雙盲試驗和安慰劑使用指南。FDA建議,在設計抗腫瘤隨機、雙盲臨床試驗時,僅在特定情況下,才需使用安慰劑對照。這一草案的頒布是基於在臨床試驗中使用安慰劑治療腫瘤疾病,可能面對實際操作和倫理上的問題的考量。

一、安慰劑

廣義的安慰劑不僅包括無藥理活性的物質,還包括醫療處理以外的一切因素,利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語言、以及所有環境因素、外科操作、心理治療或過程等。安慰劑本身沒有任何治療作用,由於患者對醫生信任、患者自我暗示以及對某種藥物療效的期望等而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

安慰劑效應有可能出現在各種臨床背景下,但並不是所有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都會出現安慰劑效應。病症不同,衡量病症改善的指標也不同,所以安慰劑效應的操作性定義也不同。事實上,在不同研究中安慰劑效應的強度有很大差異,若干關於安慰劑效應的強度的元分析研究結果也很不一致。一些研究認為安慰劑效應非常弱甚至不存在,另一些研究則認為安慰劑效應是存在的, 但在不同臨床背景下其強度有很大差異。自1955年Beecher的《強大的安慰劑》出版之後,安慰劑治療開始廣泛被使用於雙盲、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以降低臨床試驗觀察偏倚的可能性。

二、倫理學問題和觀點

一直以來,安慰劑的使用是否將社會利益凌駕於患者的個人利益之上,而不符合醫學倫理原則存在廣泛的爭議。特別當安慰劑並不能治療疾病而導致病人的病情在惡化時,是否還應繼續使用安慰劑,這就涉及科學試驗第一還是人的生命安全第一的問題。

2008年修訂的《赫爾辛基宣言》第32條指出,「一個新醫療方法的好處、風險、負擔及效果,應與目前已知的最佳治療方法進行對比。」「安慰劑對照」的反對者根據這一規定,認為安慰劑對照試驗為了所謂的科學嚴謹性而無視倫理學原則,而犧牲了病人的權利和福利。因此,當存在有效幹預措施時,應該將有效藥物作為對照組,而不是安慰劑。因為臨床試驗的目的是開發和驗證新的療法或藥物是否比標準療法或藥物效果更好,而不是是否比不用藥和不治療效果更好。

然而,不可否認,安慰劑對照試驗可以克服陽性藥物對照試驗方法學上的局限性。《赫爾辛基宣言》也沒有在存在有效幹預的條件下,絕對禁止使用安慰劑,而是在顧及臨床試驗科學性的同時,堅持了更高的倫理標準,即在缺乏已被證明有效的幹預措施的情況下,在研究中使用安慰劑或無幹預處理是可以接受的;或者有強有力的、科學合理的方法論支持的理由相信,使用任何比現有最佳幹預低效的幹預措施、或使用安慰劑、或無幹預處理對於確定一種幹預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必要的並且接受任何比現有最佳幹預低效的幹預措施、或使用安慰劑、或無幹預處理的患者,不會因未接受已被證明的最佳幹預措施而遭受額外的、嚴重或不可逆傷害的風險。要特別注意,對這種選擇必須極其謹慎以避免濫用。

三、FDA關於腫瘤實驗安慰劑觀點

FDA認為,當試驗目的是研究維持治療、迭加試驗或輔助治療的效果,且觀察組採用的治療方案為標準治療時,安慰劑設計可能有益或可作為首選。但在藥物研發期間,在雙盲、隨機對照試驗中使用安慰劑有時會引起「實際和倫理問題」。

特別是在抗腫瘤臨床試驗中,由於使用治療藥物伴隨產生的毒副作用,受試者和研究者可以顯而易見地推斷出受試者採用了哪種治療方案,因此使用安慰劑對照,實際上並不會起到盲法的實際作用。同時,在疾病進展或嚴重不良事件發生時,如果已存在有效的標準治療方案,但卻繼續對患者使用安慰劑治療,則會出現倫理問題,甚至影響患者後續治療。

因此,FDA建議申請者在設計治療癌症的臨床試驗時,僅在特定情況(例如標準實驗監測)下或特定試驗(例如附加試驗)中使用安慰劑對照。在考慮安慰劑對照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設計者應提供試驗設計的理由。如果安慰劑組受試者需要通過假手術或其他侵入性方法給藥(例如鞘內給藥、重複靜脈內給藥)等進行實驗,提供充足理由尤其重要。

當受試者疾病復發或進展時,除非沒有適當的治療方案,FDA建議在疾病復發或進展時對患者揭盲(告知),以確保患者獲得最佳護理。

當患者出現疑似與在研藥物有關的不良事件,而治療該不良事件需要一種或多種藥物或者創傷性操作時,FDA建議應對患者揭盲(告知),且不應將患者從試驗中移除。

設計者應在申請中對於設盲或揭盲可能面對的問題進行詳細描述,包括在研藥物相關的生理影響、不良事件是否會阻止雙盲實驗進行、哪些情況下應揭盲等。

如果在受試者疾病復發、進展或出現疑似不良事件時維持使用盲法,需要在知情同意書中指明該方法的風險和潛在不利之處。

參考資料:

1.Hematologic Malignancy and Oncologic Disease: Considerations for Use ofPlacebos and Blinding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for Drug ProductDevelopment Guidance for Industry,FDA,https://www.fda.gov/ucm/groups/fdagov-public/@fdagov-drugs-gen/documents/document/ucm617931.pdf

2.關於安慰劑效應的研究,張瑩,心理科學 P, 2008, 31(1):214-217

3.安慰劑對照試驗的倫理辯護,王曉敏,金玉良研

4.臨床試驗中安慰劑的使用原則:從《赫爾辛基宣言》的修訂談起,鄭航,醫學與哲學

原標題:FDA建議大多數抗腫瘤臨床試驗中可不設計安慰劑對照組

相關焦點

  • CDE公開徵求《抗腫瘤藥聯合治療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意見
    在臨床試驗設計部分,闡述了不同階段抗腫瘤藥聯合開發的試驗設計原則和對獲益評價的考慮,以及對試驗設計中其它問題,包括設盲、序貫檢驗、研究終點、標準治療調整和其他特殊情況的考慮。 本指導原則將依據不同的聯合治療臨床試驗階段,闡述抗腫瘤藥聯合開發的試驗設計原則和獲益評價,以期為抗腫瘤藥聯合開發提供參考,科學有序研發。 本指導原則僅代表藥品監管部門當前的觀點和認知。隨著科學試驗的進展,本指導原則中的相關內容將不斷完善與更新。
  • 曹彬談瑞德西韋試驗: 堅持對照組設盲
    曹彬因負責中國瑞德西韋藥物臨床試驗而備受關注,4月12日晚間,他在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精準醫學專業委員會組織的一場學術分享中,重申了其對瑞德西韋藥物嚴格臨床試驗設計的立場。  曹彬認為,隨機雙盲對照試驗(RCT)是非常嚴格的臨床試驗,要驗證藥物的有效性,就必須要有安慰劑組的對照。如果自己回到兩個月前,重新設計瑞德西韋的臨床試驗方案,仍然會遵從當時設計的對照組的思路。
  • 未設安慰劑對照組嚴重限制新冠藥物研發速度
    近期,《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布了雜誌兩位主編針對當前COVID疫情研究的總結以及意見建議。他們一致認為,COVID-19臨床研究必須要加入安慰劑對照組試驗,同時全球需要達成一致合作以加速應對疫情。
  • 盤點臨床試驗中的抗抑鬱症藥物
    此外,在嚴重的難治性抑鬱症患者身上,氯胺酮的療效還遠遠超越了陽性藥對照組咪達唑侖。氯胺酮在單一給藥的研究中普遍表現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但是擬精神病、擬交感神經和精神分裂等潛在副作用仍然存在。另外,氯胺酮用於抑鬱症的最佳劑量尚未明確,對不同患者可能會不一樣。
  • 真實世界證據:安慰劑對照組,會被取消嗎?
    ▎藥明康德/報導第一個為大家所熟知的設立安慰劑對照的試驗,可追溯到1863年。隨機化設立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的「金標準」,會被替代嗎?大家應該記住,「臨床試驗的主要目的,不是治療臨床試驗的參與者,而是治療未來的患者。
  • FDA公布首個臨床試驗試點項目 治療杜興氏肌營養不良症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自2018年8月CID試點項目頒布以來,第一個入選的臨床試驗方案。DMD這類罕見病,往往由於試驗對象的缺稀,導致臨床試驗難以進行,為此FDA設置了CID試點項目,幫助實現臨床試驗設計現代化,推動藥物開發,以期儘快造福罕見病患者。
  • 新冠疫苗二期試驗需要500名志願者,將引入安慰劑對照組
    新冠疫苗二期試驗需要500名志願者,將引入安慰劑對照組 2020-04-09 2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獨家|曹彬談瑞德西韋:未宣稱重症試驗終止與否 堅持對照組設盲
    ,就必須要有安慰劑組的對照。4月12日,在被問到如果再做一次臨床試驗,自己會如何調整設計方案時,曹彬教授表示:「臨床試驗要看研究目的是什麼,如果是為了驗證藥物的安全性,我覺得單組設計也可以;但如果要驗證藥物的有效性,就需要有對照組。當然最嚴格的就是安慰劑對照,安慰劑的設計也是我們一開始的研究設計的思路,如果我們現在重新設計,我們還是想這樣。」
  • 瑞德西韋中國臨床「入組難」,全球試驗會如何?
    入組方案不設盲:受試者可能中途退出中國瑞德西韋臨床試驗採用隨機雙盲對照研究方法,而全球試驗採用隨機開放對照研究方法,即試驗不設盲。李賓評價,「隨機」是臨床研究避免偏移的最好手段之一,而「設盲」是為「隨機」服務的。
  • 重組新冠疫苗進入二期臨床試驗,參與志願者500人,引入安慰劑對照組
    13日上午,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二期臨床研究志願者許志強先生經體檢合格後,接種了疫苗。重組新冠疫苗二期臨床研究12日在漢啟動,與一期臨床研究相比,試驗規模擴大到500人,志願者接種後無需隔離觀察14天,只需回家自我監測,有醫務人員電話隨訪。
  • 新冠疫苗二期試驗開始招募志願者!需要500人,引入安慰劑對照組
    據參加新冠疫苗I期臨床試驗志願者透露,4月9日,最後一批受試者也結束了隔離觀察,回到家中。20多天來,108位志願者陸續接種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以普通人的身份,和科研人員在新冠疫苗研製的戰場上並肩作戰。他們身份各異,從「00後」到「60後」都有。
  • 要不要參加臨床試驗?被選進安慰組虧不虧?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患者和家屬一聽到臨床試驗,都會有種莫名的懼怕感,生怕自己當小白鼠,同時還擔心,參加臨床試驗都是為了臨床的新藥去的,但如果沒用上新藥,被分到了安慰劑組,是不是就得不到有效的治療了?病情惡化怎麼辦?
  • 瑞德西韋中國臨床「入組難」,全球試驗會如何?—新聞—科學網
    3月12日,河南科技大學教授李賓在解讀全球瑞德西韋臨床試驗方案細節時表示,全球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做了一些與中國不同的設計,或可降低試驗難度,避免患者招募難的問題。 入組方案不設盲:受試者可能中途退出 中國瑞德西韋臨床試驗採用隨機雙盲對照研究方法,而全球試驗採用隨機開放對照研究方法,即試驗不設盲。
  • 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針灸可以緩解偏頭痛
    為此,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王偉教授團隊聯合湖北中醫藥大學等單位設計了這項針對從未使用過針灸治療偏頭痛患者的隨機臨床試驗,比較了手捻針灸(真實針灸)與非穿透性假針灸(安慰劑)或常規護理的有效性,並量化預防有無先兆偏頭痛發作的真實安慰劑反應。
  • 缺乏對照組,瑞德西韋臨床研究被批評沒有科學價值!
    我5天安慰劑和10天安慰劑的試驗是不是也可以得出這個結果? 網友3:不是故意沒有對照組,而是這個試驗本身就是以同情用藥為原則針對重症病人開展的。NIH開展的權威三期試驗的結果會在5月中出來,到時候就有全面的數據來下結論了。
  • 隨機對照臨床試驗(3/5): 隨機對照試驗的立題
    第八節 隨機對照試驗中的質量控制第九節 隨機對照試驗中的倫理問題第十節 隨機對照試驗與實驗研究任何流行病學研究都不可能獲得絕對意義的真實。因此,療效明顯不同的人群,必需用獨立的臨床試驗或同一試驗的亞組分析分別進行研究。但是,當入選病人的標準太窄時,會大大降低適合進入研究的總人數,從而使研究難以在短期內完成,其研究結果也只有把握外推到這個很小的人群。因此,任何臨床試驗中研究對象入選範圍的界定都是對科學性和可行性審慎平衡的結果。
  • Selinexor(ATG-010)三期臨床研究SEAL數據在2020年結締組織腫瘤...
    SEAL研究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交叉研究,旨在評估Selinexor單藥治療與安慰劑對照在晚期不可手術切除的去分化型脂肪肉瘤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該研究達到主要研究終點且顯著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此項研究數據將用於支持Karyopharm在2021年第一季度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提交的新藥上市申請。
  • 西達本胺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III期臨床試驗 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
    深圳2020年5月22日 /美通社/ --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西達本胺針對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關鍵性III期臨床試驗(DEB研究)於2020年5月21日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分別在北京腫瘤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各完成1例受試者隨機入組。
  • CDK4/6抑制劑在乳腺癌中的江湖 新藥還是仿藥的抉擇?
    Abemaciclib治療組的無進展生存期(PFS)中位數為28.2個月,客觀緩解率(ORR)為55.4%。安慰劑對照組的PFS中位數為14.8個月,ORR為40.2%。MONARCH2是一項在接受輔助性治療或內分泌治療後疾病仍有進展的HR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患者中開展的與氟維司群聯合治療的隨機、安慰劑對照、多中心的臨床試驗(NCT02107703)。
  • 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期臨床試驗
    2.4 怎麼做(How)試驗順序:通常依次進行耐受性單劑量試驗、藥動學單劑量試驗、多劑量耐受性和藥動學試驗。對於採用患者進行的I期臨床試驗,人體耐受性試驗和藥動學試驗可同步進行。設計原理:I期臨床試驗常採用開放、自身對照試驗。但當主要不良反應缺乏客觀指標或不宜判定不良反應與藥物關係時,常採用隨機盲法、安慰劑對照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