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中西方文化方面的書,會經常遇到兩個相似的概念: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本」,西方文化中的「民主」。這兩個概念是一回事嗎?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簡單的說,民本和民主不是一回事,兩個概念區別很大。現簡要介紹一下。
民主是個社會、政治概念,和國家權力有關;民本是個社會、經濟概念,離國家權力較遠。
或者說,西方古典文化包含民主意識,中國傳統文化有「民本」思想,但沒有民主意識。民本、民主、一字之差,卻存在重要區別。
中國傳統文化包含民本思想,這一點毋庸置疑。
如先秦孟子主張「以民為本」,提倡「與民同樂」,即民貴、君輕、社稷次之。唐代魏徵也說: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另外,先秦墨家、農家,如墨子、許行也提出過民本思想。
墨子思想代表勞工階層,指體力勞動者或役夫(犯罪服役之人)。
墨子認為,所有的人都有勞動義務,君主也不例外,如古代治水的大禹,是勞形天下的典範。墨子思想代表平民階級的覺醒,包含民本思想,是重大歷史進步。
許行是先秦農家思想的代表。許行認為,參加勞動是所有人的義務,其中包括世俗君主。許行的重農思想也包含民本意識。
大家注意,中國傳統思想提出的民本,是指經濟、社會意義,不是政治意義上的民主,和百姓選舉權無關。民本主要指農業生產者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在整個封建社會中處於基礎地位。
這裡的基礎好比是樓房地基,處在建築底層,主要功能是支撐整棟房屋,而不是建築主體。建築主體是地基上的一、二、三樓,高層房屋處於核心位置,用政治社會學的話說,這叫統治地位。
民主是個政治概念,主要指在國家權力、政府構成、決策等方面,擁有決定權、管理權、發言權,即具有權力主體的法律地位。用現代政治學的話說,社會公民擁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如民主投票。
按照此標準,中國古代社會,無論先秦奴隸社會(夏商周三代),還是兩千三、四百年的封建社會,古代社會的體制是君主專制,百姓不掌握國家權力,作為國家統治者的皇帝要麼禪讓,要麼世襲,要麼篡權奪位,皇帝之廢立和百姓無關。
從政治學意義上看,古代百姓被完全排除在國家政治生活之外,沒有參與國家決策、管理的任何公共權利,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從此意義上看,中國古代社會不是公民社會,處於社會底層的農工商階層不是國家政治公民,沒有政治權利。
中國古代社會的國家權力始終在少數階級手裡,如先秦三代是貴族階級,封建社會是世襲皇族及達官顯貴。這一點和西方古典社會明顯不同。
古代希臘雅典是歐美民主制的源頭。雅典執政官首先在公民大會發表執政演說,爭取公民支持,然後通過選舉產生,如著名執政官、改革家梭倫即是如此。
希臘執政官任期很短,一般1-2年,然後重新選舉,雅典公民社會沒有世襲制。
希臘民主制形成了西方人熟悉的公民社會,塑造了西方文化的公民意識。希臘當時的公民階層僅限於少數奴隸主階級,不包括婦女、兒童、外國人。所以希臘公民社會實質上是奴隸主統治的社會,局限很大。
直至廢除奴隸制以後,西方近代社會才實現真正的公民社會,如婦女和男子一樣,同樣擁有公民權。
希臘後的羅馬社會進一步發展、完善了希臘的民主制和公民選舉。
如羅馬共和國是中世紀以前公民社會的典範,對西方現代民主制的形成產生重大、直接影響。
羅馬共和國的國家權力有三部分組成,代表農業主、小生產者、商人、城市無產者的公民大會;代表奴隸主貴族階級的元老院;擁有最高國家軍事、行政權力的執政官、行政官。
羅馬執政官起初由元老院貴族選舉產生,但一般需經過公民大會集體投票,中間還要在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發表施政演說。所以羅馬的修辭術很發達,官員選舉制是希臘民主制度的延伸,是西方共和國制度的代表。
羅馬帝國逐漸終結了共和國公民選舉制,羅馬皇帝開始由公民投票轉向家族世襲,如吳大維、克勞狄、安東尼、尼祿、君士坦丁、奧勒留等東西羅馬皇帝都是世襲君主。
從中國古代和西方古典文明的歷史可以看出,西方的民主、公民意識不是天上掉餡餅,而是符合馬克思唯物主義原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關係決定思想觀念。
換言之,西方文化中的民主意識和公民權利意識,產生西方社會的特定製度,如雅典奴隸主公民社會、羅馬共和國制度。
中國古代先秦社會是貴族階級統治的奴隸社會,秦漢以後是世襲皇族統治的封建社會,無論哪種社會體制,都不同於希臘公民社會或羅馬共和國制度。
古代封建社會,除了「士'一階層,或通過科舉考試成為官宦階層,農工商階級沒有政治意義上的公民權,沒有選舉國家官員的權利,沒有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或決策權。
用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的話說,古代百姓和國家權力各自獨立,彼此游離;朝廷和百姓沒有關係,和皇家的事更沒有關係。
所以從政治社會學意義上說,中國古代社會不屬於公民社會,古代百姓沒有政治公民權,很難產生公民權利意識。
最終還是回到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原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是顛撲不破的歷史真理。中國古代社會是君主專制,不是公民社會,民主意識、公民權利意識難以產生。
先秦儒家、墨家、農家、雜家的民本思想,不包含政治權利和義務,不同於現代意義上的民主,需要把民本和民主區別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