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學報》第四屆優秀論文系列報導(二)

2021-01-21 網易

  

  《機械工程學報》、《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的中國機械工程領域的頂級學術刊物,主要報導機械工程領域及其交叉學科具有創新性的基礎理論研究、工程技術應用的優秀科研成果,兩刊均已成為國內外機械工程領域具有高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科學的未來在青年。在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之時,青年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機械工程學報》編輯部JME學院旨在團結青年、凝聚青年、服務青年,構建平等、寬鬆、自由的學術交流平臺。

  高影響力論文評選活動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兩刊編委會、董事會以及編輯部JME學院共同組織策劃,旨在評選出創新性強、學術影響力高、關注度廣的優秀論文,並予以獎勵優秀論文的作者。

  

  

  優秀論文獲獎作者代表

  文題目:

  MoS2/CNTs混合納米流體微量潤滑磨削加工表面質量試驗評價

  論文作者:

  張彥彬,李長河,賈東洲,李本凱,王要剛,楊 敏,侯亞麗,張乃慶,吳啟東

  

  作者代表:李長河教授

  單位:青島理工大學

  個人簡介:李長河,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山東優秀髮明家,現任青島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磨削與精密加工、高速超高速加工以及數位化製造等方面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國家973計劃項目課題1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157篇,其中7篇論文為ESI高被引論文、1篇為ESI熱點論文;出版專著3部,主編教材9部;授權中國發明專利87項、國外專利10項;獲得山東省技術發明一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等省部級及上科技獎勵10餘項。

  摘要

  結合國內外對混合納米流體微量潤滑磨削的研究現狀,研究二硫化鉬和碳納米管混合納米流體微量潤滑磨削鎳基合金的工件表面質量。以工件表面粗糙度Ra值、表面輪廓曲線的自相關分析和工件表面微觀形貌,作為表面質量表徵參數。試驗結果表明:納米流體微量潤滑由於納米粒子高的強化換熱能力從而避免了工件燒傷;混合納米流體由於起到了「物理協同作用」,較單一納米流體得到了最低的表面粗糙度Ra值(0.311 μm)和磨削溫度峰值(52.8℃);隨納米流體質量分數的增加,表面粗糙度Ra值呈現上升趨勢,這是由於質量分數的增加改變了微量潤滑霧滴與工件的接觸角,從而改變了浸潤面積;而摩擦因數和磨削溫度峰值在6%取得最低值後呈上升趨勢,這是由於納米粒子的團聚破壞了納米流體性能。通過工件表面輪廓曲線的自相關分析進一步驗證,納米粒子在磨削區起到「潤滑作用」和「微加工」作用,從而提高了加工精度。因此,綜合磨削性能、表面粗糙度和自相關分析,選擇混合納米流體質量分數6%為納米流體的優選質量分數。

  資助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575290,51175276)、青島市應用基礎研究計劃(14-2-4-18-jch)和黃島區應用研究(2014-1-55)資助項目。

  創新點

  針對單一納米粒子無法保證磨削難加工材料冷卻潤滑需求的瓶頸,提出了MoS 2/CNTs 混合納米粒子射流微量潤滑工藝,揭示了混合納米粒子「物理協同作用」下的磨削區減摩抗磨、強化換熱增效機制,獲得了鎳基合金磨削加工優選工藝參數。

  引用本文

  張彥彬, 李長河, 賈東洲, 李本凱, 王要剛, 楊敏, 侯亞麗, 張乃慶, 吳啟東. MoS2/CNTs混合納米流體微量潤滑磨削加工表面質量試驗評價[J]. 機械工程學報, 2018, 54(1): 161-170.

  ZHANG Yanbin, LI Changhe, JIA Dongzhou, LI Benkai, WANG Yaogang, YANG Min, HOU Yali, ZHANG Naiqing, WU Qidong.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the Workpiece Surface Quality of MoS2/CNT Nanofluid for Minimal Quantity Lubrication in Grinding[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8, 54(1): 161-170.

  您對該文章感興趣,可以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免費下載全文!拿走不謝!

  尋覓合作夥伴

  有一種合作叫做真誠,有一種發展可以無限,有一種夥伴可以互利共贏,願我們合作起來流連忘返,發展起來前景可觀。關於論文推薦、團隊介紹、圖書出版、學術直播、招聘信息、會議推廣等,請與我們聯繫。

  感謝關注我們!我們《機械工程學報》編輯部將努力為您打造一個有態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學術媒體!

  

  版權聲明:

  本文為《機械工程學報》編輯部原創內容,歡迎轉載,請聯繫授權!

  在公眾號後臺留言需要轉載的文章題目及要轉載的公眾號ID以獲取授權!

  聯繫人:暖暖

  電話:010-88379909

  E-mail:jme@cmes.org

  網 址:http://www.cjmenet.com.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機械工程學報》第三屆高影響力論文系列報導(一)
    《機械工程學報》、《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的中國機械工程領域的頂級學術刊物,主要報導機械工程領域及其交叉學科具有創新性的基礎理論研究
  • 特別獎 | 第八屆「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獲獎論文系列報導(十三)
    此外,另有3篇論文授予特別獎。2018年11月9-10日,來自16所高校的「第8屆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獲獎博士和導師從全國各地齊聚蓉城成都,分享交流各自的獲獎論文、科研成果,並在頒獎典禮中接受了隆重的授獎。
  • 佳作獎 | 第八屆「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獲獎論文系列報導(十五)
    此外,另有3篇論文授予特別獎。2018年11月9-10日,來自16所高校的「第8屆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獲獎博士和導師從全國各地齊聚蓉城成都,分享交流各自的獲獎論文、科研成果,並在頒獎典禮中接受了隆重的授獎。
  • 《機械工程學報》圖書出版 | 《SCI/EI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攻略》
    但對有些人,論文高產,一年可以發表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為了追尋此中奧秘,《機械工程學報》邀請張建教授撰寫了《SCI/EI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攻略》。本書第一次印刷銷售一空,目前是第二次印刷。 張建教授是雙博士,江蘇省優秀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江蘇省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江蘇省「333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江蘇省科協青年科技託舉人才、鎮江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張建教授將繁瑣的論文寫作轉變成簡單的搭積木遊戲,將患得患失的專家意見答覆工作演繹成談笑自若的圍棋對弈。
  • 《機械工程學報》英文版副主編梁福軍教授來蘭州理工大學作學術交流
    每日甘肅網訊  近日,應蘭州理工大學能動學院邀請,《機械工程學報》英文版副主編梁福軍教授來校進行學術交流,為學院的教師和研究生作了題為「科技論文投稿與規範寫作」的學術報告。  報告中,梁福軍博士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從「科技論文的結構體系」、「科技論文的修辭」、以及「科技論文規範寫作」等方面詳細闡述了科技論文寫作的相關問題。
  • 中北大學機械工程首次獲得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
    2019年11月9日,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的第九屆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頒獎典禮在廣州隆重舉行。中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18屆博士畢業生葉林徵、指導教師祝錫晶教授榮獲「特別獎」。這是中北大學首次獲得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標誌著中北大學機械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論文質量、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獲獎作者和導師出席了頒獎典禮。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監事長宋天虎,中南大學鍾掘院士,太原理工大學校長黃慶學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鄧宗全院士,西安交通大學盧秉恆院士,以及上銀集團卓永財總裁出席了本次典禮。
  • 第四屆中國機器人峰會徵文通知和解答
    第四屆中國機器人峰會徵文通知由《機器人技術與應用》雜誌社和立德融創智慧機器人技術研究院承辦的第四屆中國機器人峰會將於3、論文出版:錄用論文將彙編入《第四屆中國機器人峰會論文集》。4、擇優推薦:經評審為優秀的論文,將推薦到《機械工程學報》(EI)、《機器人》(
  • 《機械工程學報》2019年度高被引論文Top10
    摘要:機械故障智能診斷是大數據驅動下保障裝備安全運行的重要手段。為準確識別裝備的健康狀態,智能診斷需要依靠充足的可用監測數據訓練智能診斷模型。而在工程實際中,機械裝備的可用數據稀缺,導致訓練的智能診斷模型對裝備健康狀態的識別精度低,制約了機械故障智能診斷的工程應用。
  • 清華學報優秀論文獎:「不請自來」
    日前,第五屆「百盛—清華學報優秀論文獎」揭曉。11篇獲獎論文作者,從最年長的、73歲的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葛曉音,到最年輕的、38歲的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李義瓊,他們沒填寫申報表格,也沒提供過什麼材料,更沒找關係、打招呼,甚至有的學者還不知道有這樣一個獎,獎勵卻「不請自來」。
  • 福州大學首獲全國機械博士論文最高榮譽
    2019年11月9日,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在廣州舉行第九屆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頒獎典禮。
  • 第四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揭曉
    由大眾報業集團《青年記者》雜誌、人民網傳媒頻道、中國青年報刊協會《青年報刊研究》聯合舉辦的第四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活動歷時一年,於2008年12月1日結束。第五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活動已經開始,參賽論文提交時間為2008年12月1日至2009年11
  • 省人民政府關於頒發第四屆湖北出版政府獎的決定
    省人民政府關於頒發第四屆湖北出版政府獎的決定 2020-07-13 1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進程:恭賀我校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肖罡及其團隊多篇論文被...
    、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該論文已被《塑性工程學報》錄用,預計於2020年11月正式刊登發表。註:《塑性工程學報》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的學術期刊,是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同時收錄於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大)、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統計源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文摘資料庫(核心版,CSAD-C
  • 上海交大博士生鄧宇君、姜振華獲第八屆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
    11月9日,第八屆「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頒獎典禮舉行。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博士生鄧宇君和姜振華的學位論文分別獲得銅獎和佳作獎。鄧宇君的學位論文題目為《聚合物微結構成形的介觀尺度效應及其本構建模》,由林忠欽院士、傅銘旺教授指導。姜振華的學位論文題目為《光學大鏡加工中弧面磨削幾何學原理及其實現方法》,由殷躍紅教授指導。
  • 第四屆全國水力機械及其系統學術會議在蘭州理工大學召開
    第四屆全國水力機械及其系統學術會議在蘭州理工大學召開 國家自然基金委水利學科主任李萬紅講話  9月16日至18日,第四屆全國水力機械及其系統學術會議在蘭州理工大學隆重召開。  該會議是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組織,由中國水利學會泵與泵站專業委員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流體工程分會泵專業委員會、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流體機械專業委員會、中國農業機械學會排灌機械分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水力機械專業委員會、中國動力工程學會水輪機專業委員會主辦。蘭州理工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承辦。
  • 第十一屆湖北省優秀期刊獎、第七屆湖北省優秀期刊工作者獎評選...
    由湖北省期刊協會舉辦的第十一屆湖北省優秀期刊獎、第七屆湖北省優秀期刊工作者獎評選活動,自2020年6月啟動,至2020年12月15日結束。
  • 巴彥淖爾通信工程職稱論文發表需要多長時間
    巴彥淖爾通信工程職稱論文發表需要多長時間  副高級工程師職稱論文學校  格條件:不具備規定學歷或資歷條件的工程技術人員,工作業績突出,具備下列6項條件中的3項,可破格申報水利專業高級工程師資格評審,1.在國際或國家專業性學術會議或報刊上,發表過本專業論文3篇以上,。  思政高級職稱任職資格,副高級職稱論文要求江蘇  動費50萬元.
  • ...2014第四屆工業工程師協會亞洲會議及2014第五屆亞洲工業工程與...
    7月21日­至22日,國際工業工程學會(IIE)、亞洲工業工程師協會(ANIE)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主辦,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承辦,匹茲堡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協辦的「2014第四屆工業工程師協會亞洲會議及2014第五屆亞洲工業工程與管理創新國際會議」在南洋大酒店成功舉行。此次會議的主題是「服務科學與管理創新」。
  • 楊元喜 徐天河 薛樹強 |《測繪學報(英文版)》(JGGS)精選論文
    指導的博士研究生有1人獲得全國百篇優秀論文,4名博士、3名碩士研究生獲全軍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獎。在Journal of Geodesy和Manuscripta Geodaetica等SCI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其它刊物論文180餘篇,已被引用1000多次。2006年測繪出版社出版了專著:《自適應動態導航定位》。
  • 《機械工程學報》高端學術直播 | 分數階微分在磁滯動力學模型中的應用
    提示:點擊上方"機械工程學報"↑關注我吧2018年《機械工程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