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一看電視,家長非要阻止孩子觀看了嗎?
抱著電視看世界
如果電視也不給孩子看,在孩子沒入園之前,孩子面對的是單調。若孩子不具備玩樂的資格,孩子會吵著要看電視,要不然,狗急了還會跳牆呢~
一臺電視,打開就是一個世界。當然可以讓孩子開心。
適當調節孩子觀看電視的時間,是可控的。為啥?什麼事兒都只能適量,除了專注於學習之外。
抱著時光很無聊
當你帶孩子出去玩耍時,孩子並不會說:我要看電視。
當孩子在家無比無聊時,孩子會央求你:我要看電視。
可見,孩子並不是真正地想要看電視,孩子缺乏的是:我沒有東西玩。
潛臺詞就是:我很無聊。
開始遐想
把看電視改為另一種陪伴方式,可能更有效:
孩子想看電視,有時是因為家長很忙,只能看電視。
小蘑菇喜歡看《喜洋洋灰太狼》,但這已是老片了,孩子就是喜愛看。看過了第一遍,又看第二遍,第三遍。後來蘑菇媽媽陪著小蘑菇閱讀《小王子》的故事,小蘑菇開始好奇一朵花、一頭大象和一位小王子所帶來的情景世界,很有哲理意味。後來小蘑菇也很少看電視了,因為她發現了一個又一個的樂趣。
開始玩樂
蘑菇媽媽抽時間來陪孩子,呈現的是孩子對喜歡事物的選擇,孩子喜歡親子交流。
如果一種精彩,大於另一種精彩,孩子是可以權衡和選擇的,只要根據自己的喜愛程度,選擇即可。那就是讀繪本有趣多了。
玩具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有可無的。
有兩戶人家,一家的孩子有很多很多的玩具;一家的孩子沒有一樣玩具可以玩。他們這兩家是隔壁鄰居。所以,沒有玩具的孩子,羨慕有玩具的孩子。
開始精彩
沒有玩具的孩子,一沒玩具,二沒繪本可讀,三沒電視可看。
孩子可以在玩具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玩具相當於同齡人,相當於可以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適當地玩玩具,有時比電視,更有觸感和玩耍的體驗感。
讀兒童繪本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孩子喜歡讓我讀挖掘機繪本給他聽,一讀就是一天一遍。孩子不僅聽懂了故事,還很熟悉繪本裡面的場景與情節。接著就學會了跟讀。
讀兒童繪本讀的是聲音,聽的是故事,感受的是親子文化氛圍,所以會比看電視更有趣。這樣也可以解決:家長擔心孩子過於喜歡看電視的問題。
開始有趣
孩子所追求的東西很簡單,其實是屬於他們的那一份充實。玩比什麼都重要,只是這個重要,需要家長們能夠更快更好地,去讀懂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一定程度上,電子化、視頻化產品所帶來的影響,對孩子確實很大。不看電視的確可以節約用電,還可以保持安靜的環境。
家長選擇適當性地:關掉電視,拾起玩具,陪著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就等於打開了一扇兒童世界的窗戶。
謝謝各位親的點讚、轉發和關注。
開始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