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尋夢之旅博物館研學教育活動」在京啟動

2020-12-22 中國網新聞中心

中國網7月17日訊 今日上午,來自甘肅省漳縣和西和縣的33名孩子走進國家博物館參觀,這是他們北京「尋夢之旅」的第一天。2018年暑假,由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主辦的「貧困地區兒童關愛活動暨北京尋夢之旅博物館研學教育活動」承載著孩子的們的期待與夢想正式起航。

據了解,活動為期一周,孩子們將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的組織和協調安排下,參觀包括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國科技館、北京大學等10餘家在京文化場館和機構。該活動得到了甘肅省漳縣、西和縣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參觀場館與機構也全力配合,為孩子們的北京尋夢之旅助力。

參加此次「尋夢之旅」活動的師生都是第一次來到首都北京。「我想看天安門。」「故宮!」……小朋友們對這次的旅程十分期待。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曾祝對孩子們說,希望大家認真用心去看、去記,回去後把這次活動學到的知識、看到的祖國變化分享給同學們,成為一名小小宣傳員。

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協調了國家博物館志願講解員趙奶奶和馬奶奶分別為初中組和小學組的孩子們講解,一路上,大家認真聆聽,筆記本上漸漸寫滿了有趣的知識點。

甘肅省漳縣和西和縣是全國婦聯定點支持貧困縣,當地孩子很難享受到同大城市孩子一樣豐富的文化教育資源。多年來,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始終致力於開展特殊困境兒童群體的關懷關注,作為國家級專題性博物館以及全國首批研學基地,此次活動,旨在讓貧困地區的兒童少年接觸優質文化資源、接受多彩文化體驗,增長見識、點亮夢想。

此次參與活動的33名孩子,都是所在區縣的貧困家庭、留守兒童和最美家庭中品學兼優的兒童代表,其中14人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學生,佔到活動參與人數的42%。一位隨隊老師介紹說:「學校裡接到活動通知後,大家都特別激動、特別感激。這次機會真的太難得了!從教育局到學校到老師們都特別重視。被選上的孩子也都特別珍惜這次機會,大家都帶著本子和筆,隨走隨記,回去後要把見聞和感受傳達給更多的同學。」

相關焦點

  • 國際博物館日 南京74場系列活動開啟人文「奇幻之旅」
    2020-05-18 07:38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由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南京系列活動率先在朝天宮拉開序幕,六大主題、74項展覽和活動正式宣告這座博物館之城踏上一場人文「奇幻之旅
  • 「Do都城」研學活動開啟 社會做課堂 體驗見成長
    4月12日,來自杭州市半山實驗小學的420名一二年級學生在「Do都城」裡開啟了一場特別的研學活動—「尋夢之旅」。本次研學活動以11000平米的模擬城市為背景創設不同的職業體驗式德育活動,幫助樹立學生從小有社會責任意識,勞動意識,認識到社會上各個不同職業存在的價值,懂得尊重每一個勞動者,努力成為正直的「社會人」。活動前、中、後期均設置相應的研學任務,著力學生通過遊,學會合作解決問題、關注文明行為,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在「研學之旅」體驗中促進學生在成長過程及成年後的社會適應及價值實現。
  • 泉州發布十大研學精品線路 啟動萬名學子研學活動
    5月19日是中國旅遊日,上午,泉州市文旅局、教育局、科協聯合在清源山舉辦泉州海絲研(遊)學精品線路發布暨萬名學子海絲泉州研(遊)學啟動儀式。來自晉江子江中學初一學生趙傑是第一次參加研學活動,對於未來兩天未去過的其他景點充滿期待,也希望在此次研學活動中能更加認識自己生活的城市,獲得更多課本外的知識。據了解,泉州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全球首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歷史悠久、人文豐富,是研(遊)學的理想目的地。
  • 為明教育無邊界 學子研學正當時
    且行且學且思,研學作為另外一種更鮮活的教育教學方式,恰恰可將身體與靈魂雙雙安置。暑日悠悠,各地為明學校為孩子們安排了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帶孩子們走出校園,去領略另一種課堂,在研學旅行中體驗和感受鮮活的知識,在集體生活中學會關愛、領悟成長,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更加勇敢、獨立、自信。
  • 研學活動盛行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一些活動團體未遵守相關規範 影響...
    央廣網北京8月7日消息(記者譚朕)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研學,對於很多家長並不陌生。這幾年,每到暑假就有大批學生在各地高校、博物館集結,成群結隊進入校園,佔據展廳,他們就是學校和博物館裡的研學大軍。
  • 宜春市開展中學生「紅色之旅」研學旅行活動(圖)
    合影  自己動手做紅軍餐  中國江西網訊 李晶報導:近日,宜春市教育局組織全市44名中學生前往井岡山,開展了以「觸摸紅土地,感受革命情」為主題的「紅色之旅」研學旅行活動。  換上紅軍服,「紅色之旅」活動在井岡山烈士陵園拉開序幕。師生們集體瞻仰紅軍雕像,為烈士敬獻花圈,並在紀念碑前莊嚴宣誓,表達對烈士的崇高敬意。
  • 「博物館奇妙之旅」活動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光明網訊(記者 袁晴 張悅鑫)5月14日下午,由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北京市文物局和光明網聯合推出的#博物館奇妙之旅#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直播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在近一個半小時的直播中,梁淑雲副館長帶領大家參觀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和清末北京自來水廠的辦公舊址,講述了北京自來水業百餘年來的發展歷程,和大家分享了自來水從源頭到龍頭的制水工藝流程,普及了與水有關的科學常識。
  • 首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中小學研學教育研討會舉行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集團副總裁羅麗在致辭中指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集團是北京師範大學輸出優質教育資源的綜合性教育集團,集團基於多年開展學生研學、學生主題活動等工作的研究與實踐成果,不斷進行研學資源項目整合、升級與完善,輸出優質的自主研發研學教育項目。
  •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啟動暑假系列活動
    李浩攝7月26日,「傳承紅色基因 共築美好夢想」暑假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序廳舉行。精心選出的60組家庭津津有味地觀看了互動教育情景劇《黑土英魂》。在劇中「九·一八」之夜的一幕中,小演員們身著角色服裝
  • 本報「齊魯未來星」暑期研學之旅開啟
    假期是開展社會實踐的大好機會,研學旅行自然成了不少學校和家長的選擇。7月,由齊魯晚報推出的「青島上合峰會絲路文化五日之旅」、「泉水文化研學營」、「北京五日科技研學營」將一一啟程。每條研學線路都經過了長時間的考察和研討,並根據學校和家長需求、學生年齡特點「量身定製」,為不同學校學生提供不一樣的成長機會。
  • 研學活動盛行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一些活動團體未遵守相關規範 影響展廳秩序和文物安全
    央廣網北京8月7日消息(記者譚朕)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研學,對於很多家長並不陌生。這幾年,每到暑假就有大批學生在各地高校、博物館集結,成群結隊進入校園,佔據展廳,他們就是學校和博物館裡的研學大軍。2016年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後,研學遊日漸升溫。
  • 古浪縣博物館開展社教活動——展開研學之旅
    9月5日,古浪縣博物館舉辦了「保護文物 人人有責」為主題的研學之旅青少年教育活動及志願者服務活動,感受觸摸文物建築的新感覺,主要包括參觀博物館展廳及基本陳列、了解當地古建築、古遺址。18個家庭的小朋友,在家長的陪伴下來到古浪縣土門鎮,感受歷史文化的厚重,體會古建築的巍峨氣勢。
  • 晉城博物館「在村兒裡上課」暑期公益活動在沁水縣啟動
    為加快全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晉城市博物館青少年第二課堂——「在村兒裡上課」暑期大型公益活動啟動,這種「行走的文博課堂」,讓沁水農村的孩子不出村兒就能學到文博知識。活動現場,志願者老師陳芳剛帶領孩子們穿越古代化身「古法造紙師傅」,製作獨一無二的花草紙。
  • 中小學生研學,博物館裡如何學好知識
    李飛攝/光明圖片 到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穿越到侏羅紀,化身探險家」;到河南博物院目睹首次集體亮相的「八大國寶」;到山西襄汾陶寺遺址親自「操作」洛陽鏟,體驗考古發掘……「暑期檔」的火熱才散去不久,博物館研學的「十一檔」又已經「檔位滿滿」,迎接學生們開啟「尋寶」之旅。
  • 梅州有哪些研學基地?「走進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系列活動即將啟幕
    近日,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獲悉,在9月3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我省將以韶關市為主會場,梅州、清遠、雲浮三市為分會場,四市聯動共同舉辦「銘記烽火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走進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系列活動。
  • 【文旅融合】博山陶琉藝術中心成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基地
    人立琉璃藝術博物館基地以琉璃陶瓷文化與研學旅行融合發展聚焦參觀研學、陶琉體驗餐飲住宿等研學全產業鏈服務博山陶瓷博物館課程從愛國主義教育優秀傳統文化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著手以參觀博物館、知識講堂、互動體驗等方式
  • 秦淮區發力研學旅遊,打造「雅趣之旅」
    來源:新華日報正值暑假,南京市秦淮區推出了「2020年秦淮區研學旅遊季」特色研學線路和品牌研學課程,邀請廣大學生群體遊學秦淮。7月24日上午,一隊佩戴著紅領巾的小朋友走進夫子廟大成殿,開啟了「雛鷹假日小隊」系列研學之旅。
  • 蘇北中南專門打造特色活動南寶計劃,並精心策劃漢文化研學之旅。
    為增長孩子們的見識,讓他們感受不同的文化,蘇北中南專門打造特色活動——南寶計劃,並精心策劃漢文化研學之旅。對於這些孩子來說,他們在8月27日—8月29日度過了一個特別的夏令營。 三天兩晚的活動中,孩子們「探尋漢文化,研學促成長」,感受漢代技藝與現代科技。
  • 秋季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研學活動
    、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幫助廣大中小學生感受祖國大好河山,感受中華傳統美德,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提高中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2018年景區「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珍品化石全新升級,具有最強大的研學團隊、研學課程,積極開展研學旅行,為中小學生量身定製「探古尋今•研學之旅」的研學旅遊主題產品,重點開發主題鮮明的研學內容。
  • 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石室中學籤約館校合作開啟研學活動
    昨天成都石室中學組織師生來到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展「少陵詩社」研學活動,並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籤署了館校合作協議。此次籤約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繼與成都市40餘所小學校籤定館校共建協議之後,首單與成都市的中學籤定的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