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胰島素就會上癮?別再被忽悠了,用對了可能恢復胰島功能

2020-12-18 鮮果健康

人為什麼會得糖尿病?主要是由於胰島素不足和胰島素抵抗引起的。為什麼胰島素對人體這麼重要?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的激素。所以對糖友來說,胰島素治療也是一種最生理而有效的降糖手段

但有些糖友很牴觸胰島素治療,認為它只是糖尿病晚期不得已才能使用的治療藥物,一旦用了就停不下來,會上癮!有些糖友卻認為得了糖尿病就得打胰島素,是首選用藥,不打控制不好病情!

究竟真相如何?其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胰島素治療,也不是只有糖後期才需要胰島素治療,且並不存在「上癮」一說!適時用胰島素,還可能逆轉糖尿病!

糖友應先正確認識胰島素治療,不抵抗,也不盲目使用

1、起始治療

胰島素起始治療,可以根據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分類。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絕對缺乏引起的,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必須用胰島素治療,且終身胰島素治療,才能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否則可能危及生命。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剛開始時血糖太高,在醫生指導下及時應用胰島素,有些人可以恢復胰島功能

如果剛發現2型糖尿病時血糖太高,甚至有酮症酸中毒風險,以及糖化血紅蛋白≥9.0%或空腹血糖≥11.1 mmol/L又伴有明顯的高血糖症狀時,可首選胰島素治療以控制病情。

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症狀顯著緩解後,可根據病情停止胰島素治療,選用藥物治療。

無法辨明類型

如果初期無法分辨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可以首選胰島素治療,待病情緩解且穩定、確定類型後再根據病情制定後續治療方案。

2、治療期間

如果糖友在生活幹預和口服降糖藥的治療基礎上,血糖仍然沒有達到控制標準,可以使用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的聯合治療。

如果糖友突然出現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外傷等急性症狀時,要打胰島素,待急症治癒後可改成口服藥。

3、糖尿病後期

糖尿病後期,主要指病程長併發症嚴重者

對糖友而言,病程太長不利於病情的控制,可能10年就是一個檻,胰島功能可能就差到非打胰島素不可的情況。

如果慢性併發症嚴重,如出現眼底出血快失明、腎功能過於衰退、神經功能過差等症狀時,需用胰島素治療。

胰島素根據作用時效的長短可以分為超短效、短效、中效、長效、預混胰島素,其作用時間以及注射時間都有差異,糖友一定要分清。

1超短效胰島素

門冬胰島素、賴脯胰島素等超短效胰島素,有起效快,作用時間短的特點,藥物注射10分鐘內需進餐,以免發生低血糖。

一般10分鐘起效,1-3小時作用達峰,持續時間有3-5小時。餐前5-10分鐘注射。

2短效胰島素

諾和靈R、優泌林R等短效胰島素,可用於靜脈注射,但用藥時需避免與其他藥物混合使用,以免出現配伍禁忌。

一般0.5-1小時開始生效,2-4小時作用達高峰,維持時間5-8小時左右,餐前30分鐘左右注射。

3中效胰島素

諾和靈N、優泌林N、甘舒霖N等中效胰島素。

一般1-1.5小時開始生效,8-12小時作用達高峰,持續時間約24小時,在早餐前30-60分鐘皮下注射。

若每日用量超過40u,則要分2次注射,早餐前注射日劑量的2/3,晚餐前注射日劑量的1/3。

4長效胰島素

長效胰島素有魚精蛋白鋅胰島素、甘精胰島素等。一般4-8小時起效,12-20小時作用達高峰,持續時間約24-36小時。

5預混胰島素

諾和靈30R、諾和靈50R等,多為短效或超短效胰島素與中效胰島素按一定比例預混而成,有快速降糖且作用時間長的特點,但使用前應混勻至呈白色均勻的混懸液。

一般30分鐘起效,2-12小時作用達高峰,持續約有16-24 小時。

胰島素治療相對於口服藥物,操作起來更為複雜,如有不明事項要及時諮詢醫生,也一定要謹記注意事項。

警惕胰島素抗藥

胰島素治療並非都能一勞永逸。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誘因之一,若胰島素治療期間也出現胰島素抗藥,最好換口服藥物,等抗體降低或是消失,再考慮更換其他類型的胰島素。

不隨意更換藥物

相對來說,胰島素見效快、效果明顯,隨意更換或調整藥物可能出現低血糖等危險,一定要遵醫囑把握好胰島素類型、用量、次數等。

不重複使用針頭

牢記一針一次,不重複使用針頭,不共用注射器、藥芯、胰島素筆,以免造成感染、斷針、殘留胰島素結晶等危害。

選對注射部位

糖友長期注射胰島素不要在同一部位持續注射,也不要將胰島素注射入傷疤、痣等處,有選擇的注射腹部、上臂、大腿、臀部的皮下。

相關焦點

  • 胰島功能決定了糖尿病的生與死,有恢復胰島功能的辦法嗎?
    胰島素是人體唯一能夠 降低血糖的激素 當胰島功能受損,胰島素分泌不足, 血糖就會升高。 可以說 胰島決定了糖尿病的生與死 2017年美國糖尿病年會上 Domenico教授發布一項胰島研究 研究表明:糖尿病胰島沒有死亡 胰島細胞可以喚醒
  • 不要再進入注射胰島素會上癮的誤區了,沒有這一說法
    吸毒會上癮,吸菸會上癮,喝酒也會上癮,是因為這些東西會使人產生快感,所以才成癮,可是今天聽見有人說注射胰島素也會上癮,哎~別傻了,快聽聽專家怎麼說的吧!胰島素的使用不存在成癮不成癮,只有需要不需要的問題。
  • 空腹血糖6~7,胰島功能還有恢復的可能嗎?本文講出實情
    空腹血糖總在6~7左右,胰島功能還有可能恢復嗎?這個問題含有代表性,對於一些血糖升高,但升高水平還不算是糖尿病問題的朋友,應該如何調控血糖水平,血糖能否恢復到正常水平的問題,很多朋友都有這樣那樣的疑惑,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方面的相關話題。
  • 糖尿病人降血糖和恢復胰島功能,9個關鍵問題幫您解答
    作者:《中華糖友》01什麼是胰島功能?胰島功能,主要是指人體的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02為什麼胰島這麼重要?胰島分泌的胰島素是人體唯一能直接降血糖的激素,一旦胰島β細胞受損、休眠或者死亡,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血糖就會升高 ,想血糖好,胰島功能必須好,β細胞分泌足量胰島素,血糖才能降。03胰島素有什麼用?
  • 避開三大誤區 用對胰島素
    ●指南·意義規範注射技術 消除患者恐懼胰島素注射是實現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2010年,新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提出: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藥聯合基礎上仍未血糖達標時,就應選擇基礎胰島素或預混胰島素(類似物)進行胰島素起始治療。
  • 修復胰島的最佳方法是什麼?中藥可以幫扶恢復胰島功能嗎
    以前認為,生活習慣造成的糖尿病,其原因是由於胰島素濃度降低,導致血糖值不能下降。通常,要想降低血糖值,胰臟細胞就要放出胰島素。可是,如果常吃甜食,血糖值頻繁上升,細胞便會因疲乏而不能放出胰島素,於是血糖值也就不能下降。
  • 胰島素分泌功能,可以恢復嗎?糖尿病是如何被逆轉的?
    ====================== 最近,看到一個留言說: 胰島β細胞是不可再生的,糖尿病是不可逆轉的,飲食只能控制血糖,如果胰腺功能惡化,必須要用降糖藥,胰島素。
  • 聊聊胰島素(一):改變胰島素認知的誤區,胰島素治療不會成癮
    ,一旦使用,就會因為成癮而不能停止使用。 β細胞 約佔胰島細胞總量75%,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 γ細胞 約佔胰島細胞總量1%,無分泌功能,為α、β細胞前身或分泌後狀態。
  • 糖尿病怎麼保護好胰島功能?這4件事,不妨記起來
    胰島具有分泌胰島素的功效,而胰島素是人體唯一能夠降低血糖的激素,當胰島功能出現異常時,就會降低胰島素的分泌,從而誘發糖尿病。隨著年齡的增長,胰島功能也會慢慢的衰竭,所以要好好的呵護胰島功能。糖尿病怎麼保護好胰島功能?
  • 胰島素的「真實與謊言」
    對於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病友,在初期血糖較高者即注射胰島素進行強化治療(每天多次注射或胰島素泵治療)可以替代β細胞分泌的胰島素,使β細胞得到有效的休息,進而恢復β細胞的功能,誘導出蜜月期,平穩控制血糖。一、什麼時候應該開始用胰島素?
  • 哪些情況下,糖尿病患者需要做胰島功能評估
    哪些糖友需要做胰島功能檢查 初次診斷糖尿病時 初次診斷糖尿病時,除了確定糖尿病類型外,我們需要檢查胰島功能,常需要抽血查糖友自身的空腹及餐後胰島素、C肽。
  • 看看你的胰島功能還剩多少?
    可見,胰島β細胞是生產胰島素的工廠,是我們身體降糖的源動力。這些細胞功能良好,我們身體的控糖能力就非常強大,如果這些細胞出現問題,血糖就會變得難以控制。那它是如何工作的?為何會發生高血糖?我們又該如何保護β細胞功能呢?胰島素是這樣工作的進食後,食物裡的碳水化合物逐漸被消化變成葡萄糖,腸道裡的葡萄糖被吸收進入血液使得血糖升高,這時就會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
  • 打胰島素會上癮?常德四醫神內內分泌科告訴你一個這樣的真相……
    很多糖友當聽到要打胰島素的時候會非常牴觸,「我不能打胰島素,會上癮,這輩子都戒不掉了」這是在內分泌科病房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有患者認為打胰島素就像毒品,一旦用上,就揮之不去。那麼這個究竟是謠言還是事實呢?仔細閱讀下面的內容,看常德四醫神內內分泌科專家解答您內心的疑惑!
  • 結果可以說明胰島功能水平嗎?
    可能你會覺得奇怪,直接查血糖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非要用糖水來刺激呢? 原因是確診糖尿病不僅僅要看空腹血糖水平,還要看給你固定量的糖刺激後的血糖水平,也叫做"負荷後血糖水平",說的直白點兒就是"給你點壓力"看看行不行。
  • 降糖藥瑞格列奈,促進受損胰島恢復分泌胰島素,餐前15分鐘吃最好
    它是一種短效促胰島素分泌劑,通過促進胰腺釋放胰島素來降低血糖水平。此作用依賴於胰島中有功能的β細胞。最大的優點是促進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生理性分泌曲線的恢復。一、瑞格列奈的降糖機制瑞格列奈通過與胰島β細胞上的受體結合,以關閉β細胞膜中ATP依賴性鉀通道,使β細胞去極化,打開鈣通道,使鈣的流入增加。
  • 5 個案例:資深大咖手把手教你搞定胰島功能
    臨床上,為了了解受檢者的胰島分泌功能,通常要做「胰島素釋放試驗」,其具體步驟及有關注意事項與「糖耐量試驗」相同,就是讓病人口服葡萄糖或用饅頭餐來刺激胰島β細胞釋放胰島素,分別測定空腹及服糖後半小時、1 小時、2 小時、3 小時的血糖及胰島素值,根據 5 次血標本中葡萄糖水平(空腹時坐標點為 0)繪製「糖耐量曲線」,再根據 5 次血漿胰島素水平繪製出「胰島功能曲線」,通過分析
  • 糖尿病人胰島功能嚴重損壞怎麼辦?
    你很可能屬於糖尿病胰島功能嚴重受損傷的患者,血糖波動大、難以控制,而且患有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被稱之為「脆性糖尿病」。  脆性糖尿病臨床中呈現三大特點:1.對胰島素異常敏感,胰島素劑量微小變化即可引起血糖劇烈波動;2.即使在飲食量、運動量和胰島素劑量穩定的狀態下,病情也極不穩定,有時可因情緒變化而導致血糖突然升高甚至出現低血糖——高血糖——酮症酸中毒反覆變化的病情;3.多數消瘦、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併發症發生發展程度非常嚴重。你幾次住院,病情控制不理想,這與胰島功能嚴重受損的特殊性有關。
  • 胰島素是什麼 哪種人群要用胰島素
    實際上,1型糖尿病患者(佔5%—10%)的確需要胰島素,而2型糖友(佔90%—95%)可能不需要。5、胰島素一旦用了就不能斷。在剛確診或處於孕期時,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只是暫時需要胰島素。有些患者自然減肥或手術減肥後,就不再需要注射胰島素;但其他患者則一直需要注射胰島素。6、胰島素很難注射。如今,患者使用的是筆式胰島素注射器,攜帶方便,無需冷藏,通常每天注射一次即可。
  • 重視胰島功能保護在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
    糖尿病的護理包括飲食、運動、藥物、胰島素注射,涉及非常廣泛。除了醫護、運動和營養師、家人的護理外,還有一半的護理工作需要靠藥物來完成,要善於合理利用藥物來更好地管理糖尿病。鄒大進教授善用藥物喚醒「沉睡」胰島胰島功能的下降或功能不全,是導致糖尿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保護胰島功能是治療2型糖尿病非常重要的方針策略。
  • 糖尿病最怕併發症,醫生教你4招穩定血糖、保護胰島功能!
    研究發現,在患者確診糖尿病時 ,患者的胰島功能最多達到正常人的一半左右,一旦任由病情發展,胰島功能將會以每年3%-5%的速度持續下降,直至完全喪失。尤其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剩餘胰島功能的保護,對於延緩疾病進展、避免併發症發生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