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說點不好聽的

2021-01-20 第十放映室

住在熱搜上的《三十而已》,已然成為年度爆款女性劇。

豆瓣一度破8,算得上,口碑與熱度齊飛。

全職太太顧佳、滬漂銷售王漫妮、上海土著鍾曉芹,來關照30歲女性面對事業、婚姻和家庭的具體困境。

能有當前的熱度和口碑,《三十而已》必然是做對了一些事情。

但問題就在於,太對了。

對到腦海裡不斷浮現三個字——設計感


01 功能型人設

仔細看三個女主,功能上其實各有分工。

「全職太太」顧佳(童瑤 飾),承包了劇情大部分爽點

她是內外兼修、雙商皆高的上外高材生。

對內,將家庭瑣事打理得滴水不漏。

對外,能幫丈夫許幻山解決公司業務危機。

文能陪頂樓的王太太聊英國王室下午茶的餐桌禮儀。

武能暴打將自己兒子關小黑屋的幼兒園家委會會長。

人妻警惕性超高,通過一個橘子就能早防早治潛在小三。

做人原則性很強,訂單再大也能拒絕生意場上的性騷擾。

又美又颯,可柔可剛。

引起高度舒適的顧佳,讓「顧學」一詞,不脛而走。

顧佳這個人設完美到,除了年齡,沒有同齡女性能夠在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她的作用不在於現實共鳴,而是拿著在上流社會打怪升級的爽劇劇本。

通過她一心想要打入太太圈,我們看到了內地國產劇難得一見的富人階層浮世繪。

先不管跟現實出入大不大。

當看到住宅樓層、愛馬仕包包、合照站位所代表的闊太地位排序;

Old money看不起new money,文化世家看不起暴發戶的上流社會鄙視鏈。

觀眾還是會有相當程度的新鮮感。

以往,我們只能通過諸如TVB的《珠光寶氣》、韓劇《天空之城》等,去想像有錢人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

因為她被打造成了一個當代獨立女性都無法挑剔的「全職太太」。她既不像金智英那樣受困於麻木絕望的主婦日常,也不像羅子君那樣寄生於丈夫的愛和保護。
於是,當這一角色引發全網討論「全職太太算不算獨立女性」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時,顧佳的扮演者童瑤可以底氣十足地回答「是」。

但問題在於:顧佳根本算不上全職太太。

▲只要法律不承認全職太太的勞動價值,就無法獲得所謂的獨立

因為她是公司的實際掌權者,家庭的核心支柱。

人在家中,依然手握各路社會人脈。

她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許幻山反而像個賺錢機器。

顧佳的身上,被賦予了「中產階級焦慮」、「全職太太價值」等社會痛點。

但是她並不提供現實的參考答案,而是作為女性理想模板。

轉戰於幼兒園、自家公司、太太圈之間,大殺四方,所向披靡。

上海土著鍾曉芹(毛曉彤 飾)則負責提供怒點

她和陳嶼的「喪偶婚姻」,惹得觀眾全程彈幕熱搜勸離婚。

一個養魚一個養貓,一個吃豆漿油條,一個牛奶配三明治,一個看新聞一個愛追劇。

多處細節,都在明示倆人的不合適。

看起來不成熟的鐘曉芹,在人情世故上卻做得很漂亮。

看起來很成熟的陳嶼,卻總是一副沒有情商嘴很欠的樣。

既天真又知足的鐘曉芹,在這段平淡如水的婚姻裡一直充當著主動讓步、尋求改變的角色。

當上司點撥她三十歲是人生分水嶺,想在工作上提拔她。

她想到的卻是用生孩子來重新激活婚姻,拒絕工作調動。

當她興致衝衝地告訴陳嶼懷孕的消息,對方卻認為她根本沒有做好準備。

當她執意留下孩子,孕期嘴饞、失眠,卻得不到對方一丁點照顧。

當她意外胎停,陳嶼卻感到如釋重負,安排老婆引產比產檢還積極。

兩人不斷爭吵、和解,做出改變又回到原點,矛盾一點點被激化。

最終在鍾曉芹30歲生日這天,因為誤會,徹底爆發。

陳嶼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只以自我為中心的孤獨島嶼。

一個在婚姻裡不浪漫、不作為、不想承擔責任的老好人,最讓人絕望。

被溫暖熱情的隱形富二代鍾曉陽,任何時候都在身後的閨蜜一襯託,陳嶼就更讓人難以忍受了。

兩人相處得有多壓抑,觀眾看得就有多憋屈。

最終離婚時,能夠帶來的釋放感也就越強。

男方與女方的對比,今日與昔日的對比,他家和自家的對比......
陳嶼像個沒有靈魂的工具人,唯一作用是為鍾曉芹指條明路:

月光滬漂王漫妮(江疏影 飾)則試圖引發代入感

在上海奮鬥八年,依然無法在此紮根,王漫妮是所有在外打拼青年的縮影。

以往所有北漂、滬漂影視劇裡的經典情節,她都有。

比如不正當職場競爭、職場性騷擾、一個人生病住院、房東突然賣房、精緻窮消費觀等等。

以至於我們看到相關字眼,就能自動腦補完全部情節。

試圖引起社會共鳴的國產劇,都喜歡混淆情節真實情感真實

城市的孤獨,奮鬥的心酸,感情的困窘......

都訴諸於千篇一律的模板劇情。

幾個熟悉的元素拼湊在一起,簡單粗暴,但是安全奏效。

主角從80後換到90後,大家孤獨可憐起來還是一個樣。

等到00後變社畜,相關橋段估計還用得上。

已婚已育、已婚未育、未婚未育。

三位主角,包攬女性的不同人生面向。

爽點、怒點、代入感,每個都精準打在社交傳播點上。

隨著劇情的推進:許幻山徘徊在出軌邊緣,陳嶼離婚後態度大變,梁正賢確定關係後又冒出香港女友......

三條女主線所負責的情緒,不斷轉換,輪番攻佔熱搜。

只不過,背後在牽引觀眾情緒的,還是男人。

作為一部獨立女性劇,女主戲看得爽還是氣,結果得看男人對她們好不好。


02 虛假式危機

三位女主,只有鍾曉芹最接近30歲女性的人物狀態。

帶著一點90後的晚熟,對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仍有迷茫。

王漫妮像35歲的高階版社畜,顧佳則完全是40歲女性才該有的智慧和手腕。

也就是說,整體上,《三十而已》在討論超過普通三十歲女性所處的生活狀態。

不管是鍾曉芹平淡如水的婚姻生活,王漫妮月租七千塊的生活質量追求,還是顧佳的中產闊太宮心計。

對於很多奮鬥不久,想法與未來都未成形的30歲職業女性來說,都缺乏代入感。

30歲描述失真,人物也不夠落地:

因為她們面臨的,都是虛假的危機。

觀眾對人物的共鳴,永遠來自於她/他所處的困境。

而《三十而已》的困境,不是為了完成人物的成長,而是方便人物的爽點亮相。

鍾曉芹離個婚,突然就有了主見起來。

一旦恢復單身,就得到了暖男小鮮肉和直男前夫的輪番討好。

離婚沒有給她造成財產和精神上的任何損失,相反還讓她從前所受的委屈,被洗刷殆盡。

至於她對自我的尋找,事業的追求,目前通通被拋在了一邊。

拿著打怪劇本的顧佳就更為典型。

劇中,她上陣解決的第一個危機是:

合作對象萬總拖欠尾款,給公司造成了財務風險。

老公撂挑不幹,賢妻迎頭頂上。

但中年油膩起邪念,最後還是撕破臉。

接下來,是兒子的入學問題。

低聲下氣求助王太太,又是做蛋糕又是拎鞋。

當對方一口一個買小行星的時候,顧佳覺得她格調太low。

姐不伺候了。


然後,是幼兒園家委會會長的刁難。

這次,直接武力解決。

打得對方沒有還嘴的餘地。

等到終於打入太太圈,進入合照C位。

接手茶園,卻發現被太太圈聯手擺了一道。

於是,果斷與太太圈鬧掰。

顧佳的處事原則就是,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最後,勢必來個大快人心的割席宣言。

滿滿都是自己身為有底線、有文化的獨立女性的優越感。

丈夫任性,自己要顧全大局;自己任性,那是底氣十足。

總之什麼危機和困局,都不能耽誤顧姐爽點輸出。

這些張揚的姿態,完全瓦解了人物身上所承擔的壓力,造成人物行事邏輯的斷裂。

讓人變成了必要時便拉出來叫賣價值觀的容器。

王漫妮也不乏類似橋段。

心機同事三番兩次使絆子,一杯水就潑過去。

奇葩相親對象帶著女伴來秀存在感,瘋狂推銷讓他荷包大出血。

中年油膩客戶想搞曖昧,語帶譏諷戳穿他已婚真相。

他們短暫出現,為的就是讓主角出口氣。

似乎耍耍狠,就可以消除真實的生存危機。


03 預設式劇情

《三十而已》之所以很容易讓人看得進去,在於:

觀眾總是先於角色知道要發生什麼事情。

比如,你看到王漫妮被構陷拿了客戶的積分兌換券,而鍾曉芹又在商場工作。

你就猜到,兩個人肯定要因此結識並成為朋友。

又比如,你看到鍾曉芹30歲生日那天,家庭氣氛好得不像話。

你就料到,她和陳嶼的矛盾將在這一天徹底爆發。

再比如,你看到顧佳為了樂園單子,去馬場接近於太太。

你就知道,於太太肯定有什麼地方是顧佳幫得上忙的。

這些,我們統稱為劇情套路。

這些套路已經在觀眾心裡形成了強大慣性,以至於沒人會去思考背後的不合常理之處——

鍾曉芹替王漫妮出的主意,那麼容易卻沒別人想得到。

這時候王漫妮和商場領導的智商,就全部下線了。

鍾曉芹生日那天,派出所來電話、下雨、手機摔壞、陳嶼被領導約談、貓跑丟......

所有巧合蜂擁而上,為的就是完成婚姻破裂的動作。

而這些問題,在離婚後紛紛消失不見。

陳嶼再也沒了工作壓力,天天在家爹味追妻。

太太圈既然有很高的入門門檻,於太太又在裡面混了那麼久,這類生活隱情圈子裡一打聽就知道。

還要等顧佳這個外人來發現。

《三十而已》代表了當下熱門劇集的創作方法論。

它的劇情是段子式的。

段子分為兩部分,前腳埋梗,後腳抖包袱。

對應到劇裡就是,上一幕引出矛盾,下一幕激化矛盾。

人物完成一個動作後,繼續趕往下一個動作。

俗稱,趕劇情。

這樣,營銷上便不乏物料輸出。

但它造成的問題是,很多人物用完就扔

給顧家和王漫妮提供爽點和輔助的那些人,絕大部分都是一輪遊。

很難有長線發展,更別提塑造成豐滿的配角。

太太們都是膚淺虛榮的,合作對手都是難纏的,情感線之外的男人都是猥瑣的。

歸根到底,都是隨取隨用的工具人。

比如那位購買百萬珠寶的離婚大姐。

她出現的意義,就是給王漫妮帶來一個百萬大單,繼而升職加薪。

一個因為比別人多出的一點善良就從天而降的獎勵。

且不論,一個家庭婦女被離婚後至不至於這樣衝動消費。

一個一看就沒進過奢侈品店的人,居然從一個眼神就知道副店想搶王漫妮的單子。

而且預付定金和全款訂購的差別,也瞭然於胸。

這個人物成不成立不重要。

離婚女人的心酸,弱勢女人相惜的情緒壓倒一切。

十部國產都市劇,九部都懸浮。

因為編劇大多從人設噱頭、劇情衝突出發,唯獨缺少生活經驗和人間體察。

一部現代戲,最好的褒獎永遠是:生活質感。

人物就像是活生生地存在過,而不是一看就像在樣板間裡cosplay。

鍾曉芹去顧佳家裡,看到人家衣服夥在一起洗,心生羨慕。

細節的對比本是四兩撥千斤的高效敘事手法。

我看了卻出戲。

顧佳怎麼就不能等阿姨曬衣服非得親自動手,被伺候得像兒子的藝術家許幻山怎麼就有那個覺悟突然要幫老婆做家務。

這一刻意的行為,目的性和設計感太強。

為的就是激發鍾曉芹和陳嶼的矛盾。

《三十而已》表面一看,好看易消化。

但是立場先行、充滿套路。

看不到鮮活的人物,成長的弧光,而是披著人設的三位主角,朝著「女性獨立」的既定目的在表演生活。

它沒有生活的餘味,而是調味豐富的情節拼盤。


- END -



 互動話題 

你如何評價《三十而已》?


📪

 如何投稿 


1.不白拿,有稿費。對脾氣我們就將約稿進行到底。

2.稿件要求:以你的聰明才智,看幾篇我們的推送,心裡指定有數。


1.會寫,能寫,熱愛寫寫寫。

2.滿足第一點萬事好商量。


凡是來稿來信,小十君都會第一時間回復哦!

後臺發送「投稿」可查看投稿細則。



推薦閱讀


二十不惑丨河神2


少點設計,多點真誠!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說點不好聽的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能有當前的熱度和口碑,《三十而已》必然是做對了一些事情。但問題就在於,太對了。對到腦海裡不斷浮現三個字——設計感。01 功能型人設仔細看三個女主,功能上其實各有分工。「全職太太」顧佳(童瑤 飾),承包了劇情大部分爽點。
  • 媽媽的修行:有的活成了「三十而已」裡的顧佳,有的不停嫌棄孩子
    有的媽媽活成了「三十而已」裡的顧佳,有的則不停地嫌棄訓斥孩子……媽媽的修行一:活成了「三十而已」裡的顧佳最近很火的熱播劇「三十而已」讓媽媽們找到了共鳴,裡面的顧佳就是很多媽媽的真實寫照:「自從有了他,顧佳就已經死了,現在我是許子言的媽媽」!
  • 《三十而已》中超有品位的古典BGM!
    顧佳去找王太太請她幫忙解決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碰巧王太太家裡送來了一幅畫,莫奈、梵谷分不清的王太太為了表明自己懂畫,說這幅畫是梵谷的作品《睡蓮》。 科薩科夫「野蜂飛舞」 The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 動圖截自《三十而已》
  • 看《三十而已》,愛馬仕為什麼是「貴婦圈」的敲門磚
    在近期大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中,女主角顧佳為了融入「貴婦圈」、成為合影中不被裁掉的那一個,不惜花重金、託關係,只為了買到一款愛馬仕的 Kelly 包。在反映現實的影視作品中,愛馬仕一直以身份地位的象徵而出現,從美劇《欲望都市》到電影《藍色茉莉》,愛馬仕的包袋成為無數女人的夢想。
  • 《三十而已》發布態度大片:三十歲的人生不隨便交代
    完整的呈現出如今新時代女性的模樣,正如劇中人物所說——我沒有靠山,我就是我自己最穩的靠山。01《三十而已》發布態度片傳達新女性的人生態度趁著這部劇的火熱,也趁著大眾關心30+女性的時機,《三十而已》官方於今日陸續發布了態度片,名為《三十歲的人生不隨便交代》。
  • 顧佳、王漫妮、鍾曉芹……測測你是《三十而已》裡的誰?
    顧佳、王漫妮、鍾曉芹……測測你是《三十而已》裡的誰? 《三十而已》都追到最新一集了嗎? 即使沒追劇,相信你一定也聽說過 顧佳、王漫妮、鍾曉芹都是誰了吧?
  • 銀時不會說「請等我回來」,他會說「我不再酗酒了」
    今天在群裡看到一群人在討論小豬的事情,說他在某音上面對粉絲說了一句「請等我回來」,然後這圈子又炸了,第一時間搶熱點的是誰你猜猜(肯定不是我),知乎上關於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問題,已經有 406 個答案了。他們編輯回答的速度真是太快了,佩服,佩服。我當然不想跟你討論羅的事情,我對他不熟,只知道他是一位全能藝人,唱歌,跳舞,電影,綜藝,多人運哦不,不好意思,說漏嘴了。
  • 深圳一帆心理諮詢:大女主不拍「茶藝照」,不走「好嫁風」
    要說這個夏天的爆款電視劇,一定非「三十而已」莫屬。正如名字所言,這部劇以30歲都市女性的視角展開,講述了她們在「輕熟危機」中自我成長的故事。一帆心理諮詢發現,這樣一部女性勵志劇,真正火出圈的卻是因為劇中那個「高級茶藝師
  • 「說事」三十而已,還能立
    小白只想「呵呵」,何時才能不「性別就業歧視」?一朋友對小白說,她的公司老闆明確說不招25歲到28歲的女人,說這個階段的女人最容易結婚生子,到時候又有產假婚假之類的。不會,所以又有了最近《三十而已》。這部劇起名《三十而已》,正是抓住女性在三十歲這個特殊時期的痛點。活到三十歲,物質的困頓時時刻刻勒著你的脖子,結婚了也都沒有誰可以省心的。
  • 2020「因劇翻紅」9位電視劇明星!成毅憑《琉璃》熬十年大火
    圖片來源:微博@任嘉倫;成毅;譚松韻2020「因劇翻紅」的電視劇明星1:成毅《琉璃》大家都說有種逆襲叫成毅,十年的時間把配角熬成了主角。圖片來源:微博@成毅2020「因劇翻紅」的電視劇明星2:袁冰妍《琉璃》袁冰妍同樣憑著《琉璃》爆火,不只人氣提升,在演藝圈的咖位也提高一層。其實袁冰妍早在2012年就參演了首部電視劇,但多年來不溫不火,雖然演了幾十部的劇,但始終沒有紅。
  • 「三階」到底是「さんかい」還是「さんがい」?
    日語中有著大量的數量詞(助數詞),除了記憶方面的困難之外,相信有很多小夥伴會被發音所困惑,因為總有些數量詞不按照正常套路來,比如「三階」這個單詞到底是讀什麼呢?可能看到這個問題很多人會不假思索的說是「さんかい」因為身邊有很多日本人是這麼讀的。而且去日本的時候可能看到電梯裡面甚至還有標註讀音的。
  • FB 的盛衰史,成也「點讚」、敗也「點讚」
    2000 年上線的神秘的 FilePile 社區,運用了「+」「-」排名的方式,用戶可以把內容頂上去或者拉下來。這對 B3ta 社區有深遠影響。2004 年 12 月上線的 Digg.com 用一個簡單的「Digg」按鈕對連結進行排名。
  • 井邊灣心理:大女主不拍「茶藝照」,不走「好嫁風」
    要說這個夏天的爆款電視劇,一定非「三十而已」莫屬。正如名字所言,這部劇以30歲都市女性的視角展開,講述了她們在「輕熟危機」中自我成長的故事。 井邊灣心理諮詢發現,這樣一部女性勵志劇,真正火出圈的卻是因為劇中那個「高級茶藝師」林有有。
  • 向來會「讀空氣」的日本人為什麼還被認為不靠譜?
    恰恰正是這點,對日本人而言是最流行的生存之道。01.不信任他人?還是他人不值得信任?一些初到日本求學、生活的人會覺得日本這個國家的國民不像許多人說的那樣冷漠,反而會被那種充滿陽光的微笑、幫助人時的熱情所打動。
  • 【原創音頻】「頂多...」英文怎麼說?
    頂多;充其量;說好聽點就是.吸菸說得好聽點兒,頂多是不受歡迎的、昂貴的,往壞處說,就是致命的。-Joe Baiden-美國總統當選人 喬·拜登 「以.至上」英文怎麼說?(請點擊藍色字體收聽)「呵呵」英文怎麼說?(口語必殺技)put up or shut up 是什麼意思呀?
  • 日本人不可以說「不」ー正確使用日文的「いいえ」
    沒錯,在字典中,「はい」和「いいえ」的確解「是」和「不是」,但字典卻沒有解釋這兩個字的實際用法,以致學員可能會因為誤用這兩個字而鬧笑話或得罪人,尤其是「いいえ」,若將這個字當作中文的「不」或英文的「no」去用的話,一定會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 你所不知道的矢吹健太朗 淺談冷門動漫「黑貓」
    你所不知道的矢吹健太朗 淺談冷門動漫「黑貓」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2020
  • 現代男英文名簡單好聽
    為孩子起英文名是現在很普遍的一種習慣,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大多家長們都會起個好聽的英文名,英文名不能太長,這樣讀起來不順口,也不容易被記住,小編建議英文名可以簡單一點。如「Tom」、「Henry」、「Miya」、「Rose」都是簡單好聽的,在此PConline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現代男英文名簡單好聽的,以供參考與借鑑。
  • 三十而已糟心男團C位大賽
    ▲對於兩人之間的差距,梁比王漫妮清楚得多女人溫順聽話,他就說 「我願意花錢讓我愛的女人少受委屈」,女人一旦不聽話鬧起來,他馬上露出居高臨下的蔑視「你穿的戴的還不是都是我買的」。前者和芹芹子做了三年夫妻但肉眼可見並不真的在意和欣賞她,而後者在很短時間內就get到了芹芹子的本色特質 ↓↓↓「你就像我喜歡的那些雲一樣,永遠不會爭當主角,風能吹散你,雨也能下垮你,但你總能自我修補」最後必須說:編劇為了回應社會上某種根深蒂固的價值觀糟粕硬安排陳嶼上演英雄救美戲碼,強拗他和芹芹子「復婚合理」的邏輯,讓人受不了
  • 「Hi DJ, drop the beat!」—— 2017 年,我開始把「聽歌」當做愛好
    那時候沒有網友製作的各種歌單,能最快找到好聽歌曲的方式,就是依靠百度音樂的榜單。苦於家裡沒有能上網的電腦(父母給買了電腦但不聯網,只是讓我用電腦練習打字,那就是他們認可的「會用電腦」了),又不敢在網吧逗留太久,以免被周末在各網吧晃悠的班主任抓住。所以我便簡單粗暴的手動下載榜單上的每一首歌,存好在 S9 裡後,拔了線就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