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犯了罪,你們不要讓他進監獄,就讓他到衡水中學當校長吧!」。1992年,身心疲憊的衡水中學校長姚海溥向衡水市委遞交了一封辭職信。
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衡水中學硬體落後,管理混亂,教學堪憂。據衡水中學退休教師戴藏雲回憶,當時學校房屋破舊,還有被洪水淹過的痕跡。低矮的圍牆攔不住經常逃課的學生跳牆而出,也阻止不了無事生非的社會青年翻牆而入。老師不僅將學校倉庫當成自己的後花園,沒有報備就直接拿床板桌凳,還無視頂撞學校領導,有一次學校召開班主任會議,副校長講話,臺下有人喊了聲「別聽他瞎扯,散了吧」,眾人一鬨而散,留下了幾個領導在檯面上面面相覷。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校長姚海溥鞠躬盡瘁,工作007,但衡水中學還是在當年衡水地區十一個縣的教學評比排名靠後,不禁讓人感到深深的無力感。據1993年畢業于衡中的梁輝說:「當年,全校6個畢業班考上了17個二本,算上中專、師範、只有70來個學生考上了大學。那個時候衡中遠在河北的名牌高中正定中學,辛集一中、唐山一中等學校之後,甚至比不上衡水本地幾所縣中。」
姚海溥辭職後,市委領導不停地找人談話,物色下一任衡水中學校長,卻被很多人婉言謝絕,最終任命37歲的學校副書記李金池接任。「當時組織部物色校長時找了不少人,但大家都不願理這個爛攤子」,李金池接到通知後回家一夜未眠。
「三年之內,升學率拿不到全市第一,我自動辭職!」李金池上崗後不久,在全校教職工面前拍著胸脯立下了軍令狀(當時,全國高考錄取率不足25%)。
1982年,李金池在河北師院歷史系畢業後就被分配到衡水中學擔任歷史教師,他在教育崗位上工作突出,從班主任、教研組長升任學校副書記。「他本來是一名歷史老師,有些家國情懷。」據李金池的同學兼同事戴藏雲說,李金池還很善於管理。
面對病入膏肓的衡水中學,李金池第一個拿不良的校風校紀開刀。「我當時忙完一天的工作,還要帶領學校中層蹲點抓流氓,經常抓到一兩點。」李金池說,為了震懾流氓,常常抓到後是先打一頓,然後再扭送派出所。為了更好的管理學生,衡水中學於1993年關閉校門,要求所有學生一律住校,實行全寄宿、準封閉管理。
面對僅夠發教職工的辦公經費,如何改善學校落後的硬體設施成為擺在李金池一大難題。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教育部正在醞釀建設1000所國家級示範高中---被正在苦苦找尋財源機會的李金池聽到了,他心裡咯噔一下,知道機會來了。
當年教師節,衡水市委書記與市長都來到衡水中學考察,李金池抓住機會重點匯報了衡中爭創造「國家級示範高中」的目標,他對領導說:「衡水地區必須要爭取一所,衡水中學要擔起這個責任」。當時第一代「明星中學」黃崗中學憑藉著「奧賽、高考、教輔」三大法寶,不僅名聲火遍中國,還有每年過千萬的效益。基礎教育反哺地方經濟,「國家級示範中學」對當地政府來說有著很大的吸引力。經過李金池向市領導多次請纓,衡水地方政府決心辦好衡水中學,加大財政投入。
「當時市裡投資1200萬,分三年支付。」李金池說,每年400萬在當時的衡水已經非常可觀,佔去衡水地區每年財政預算教育支出的三分之一。第二年,因為財政困難,衡水市只拿出200萬元,但在李金池的東拼西湊下,新的教學樓、圖書館還是建立了起來。第一期教師住宅樓建成後,按照分配方案,排名在前的校級幹部紛紛把最好的樓層、最好的位置讓給一線骨幹教師挑選,以此來激勵老師激情。
1994年,湖北黃岡中學90周年校慶,黃岡市城區許多單位放假一天,中央政治局五位常委為其題詞,七十多家中央及地方媒體蜂擁而至。這份無上的殊榮毫無疑問深深刺激了遠在800公裡外的衡水中學。
衡水中學沒有高薪聘請名師的條件,只能靠嚴格管理最大地激發學生的潛力。流傳在網絡上的一張課表顯示,學生從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開始,一直到晚間9點50分,排得滿滿的。除了封閉式管理,衡水中學還採用量化考核。從量化班級入手,班級的學習成績、紀律、宿舍衛生狀況,都會影響考核成績。而考核的成績直接與班主任、任課老師的績效評定發生聯繫。
1995年,衡水中學升學率提升了三倍,坐上了全市11個縣重點中學的頭把交椅。1996年,衡水撤地市,衡水中學被劃為市教委直管中學。1997年,藉助扶搖直上的辦學成績,衡水中學升為正處級單位。
2000年高考,發展勢頭強勁的衡水中學力壓石家莊二中這些傳統名校,成為河北省高考冠軍。2002年9月 ,一篇《一個教育函數式的解讀》的文章使得衡水中學聲名鵲起,衡水模式開始為全國人民知曉。
2004年,張文茂接任衡水中學的校長。當時學校發展遇到資金短缺問題,現金已經花的差不多了,衡水市承諾的近2億元的撥款卻始終沒有看見。於是,張文茂決定利用衡水中學的名氣,公開發售參觀門票,校園對外開放。很多教育公司、學校、個人聞訊紛紛而至,衡水中學的旅遊業甚至盤活了整個當地經濟。
2006年,衡水中學將一所民辦中學收入旗下,改名滏陽中學,專門招收復讀生,第一年就有近千人入學就讀。利用生源的「馬太效應」,衡水中學開始在河北省各個地市吸收生源。2010年中考,邢臺市區前100名學生留在邢臺的只有30多名,接近70人流向石家莊二中和衡水中學。「在我們班上,當時就有超過20個同學是外地人。」衡水中學2007屆學生張雨說,甚至不少北京、山東等地的學生也在衡水中學學習。
2012年10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的劉延東視察衡水中學,提出了「希望衡水中學把先進理念和做法輻射」的要求。張文茂知道擴張的機會來了。他和當地一家名為河北泰華地產集團的房產商,談成了一筆好幾億的交易:衡水中學南校區(又稱」衡水第一中學「)的建設費用全部由泰華承擔,而唯一的要求是在附近建」衡水中公館「住宅區,賣或租給衡中家長住。
2014年8月22日,衡水第一中學建成,接受衡水中學託管。至此,政企校三方捆綁的合作關係正式形成。衡水中學提供品牌和師資、政府幫忙搞定辦學資質、企業提供資金。
衡水第一中學的「公立民辦」的辦學模式,使得衡水中學既有公立高中的教育資源,又有私立高中的巨額收入,對於其他高中來說堪稱是核打擊,被人形容是「站起一個,倒下一片」。「縣裡招生環境越來越惡劣,很難招到和留住優秀學生,高考升學率滑坡嚴重」,在衡水中學等超級中學的陰影下,大部分縣市中學的處境越來越惡劣。
2014年高考衡水中學本一上線率86.6%,本二上線率99.3%,均為河北省第一,並奪得文理科「狀元」。同年,衡水中學有104人考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對於河北的許多學校來說,要想活下來只能學習衡水中學,像現在的衡水二中和衡水十三中都是學習衡水中學的治校模式,甚至還有些青出於藍。「比如衡水中學的每日教研--把老師聚齊開會 交流經驗的做法,就是學習二中的」。
在張文茂帶領下,衡水中學模式還被推廣到全國。據悉,衡水中學目前已經在昆明、遂寧、張家口、保定、沁陽、邯鄲、南昌、合肥、嘉興等國內很多地市相繼開辦了分校。當然,衡水中學在異地辦學過程中被抵制過,浙江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方紅峰就直言:「(衡水中學 )是一個應試教育的典型,它眼中只有分數沒有人。跟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不符合。
2020年,河北高考理科700分以上108人,600分以上三萬多人,顯示出嚴重的內卷。衡水中學模式再次引起熱議,有人認為河北高考考生的痛苦指數冠絕全國,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河北的」衡水中學模式」。
資料來源:
《衡水中學的「封神」之路》,南方周未,雷磊等。
《衡水中學逆襲錄:被曲解30年的超級中學神話》,成都名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