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咱們談到衡水中學,這所也許是中國最著名的超級中學,最近2年每年有200名畢業生可以考上清華北大。
衡水中學由此建立了巨大的名氣,但衡中本身也有很大爭議。尤其是衡水中學為何能夠出產如此多的清北生?究其根本,無非是掐尖。衡水中學能夠在整個河北省範圍進行中考招生,每年還有大批高分落榜復讀生慕名到衡水中學補習。
關于衡水中學招生的來源,網上之前已經有人專門討論過。
咱們前面說了,衡中=河北衡水中學+衡水第一中學,衡水中學是公辦高中,只允許在衡水市範圍內招生
但是衡水第一高中是依託衡水中學而新辦的民辦高中,除了在衡水市範圍內招生,還有大批市外招生計劃,這是2017年衡水第一中學的招生計劃
可以看出衡水第一中學招生總數2900人,有2172人都是來自衡水市之外。具體來源如下:
衡水中學一個這3個校區(衡水中學、衡水第一中學、衡水中學實驗學校)一個年級合計約5000人以上,如果加上復讀生,總數超過6000人。這其中衡水市生源不到2000人,剩下的統統都是河北其它地市生源。這是2017年的情況。
而近2年,根據網上相關報導,衡水中學參加高考的考生總數能達到8000人。自然,這8000人裡的大多數,還是衡水市之外的生源。
所以衡水中學高考成績如此出色,完全就是靠掐外地尖子生。
衡水中學的模式也有一個過程。
在2000年左右,還是徹底的公辦衡水中學時代,每年考上清華北大人數也只有2、30而已。這還是全國各地重點高中能夠考上清北的正常規模。
後來衡水中學初步打響名氣之後,開始搞起來公辦民助辦學模式,2006年將民辦滏陽學校納入旗下,專門招復讀生,有大量外地高分落榜學生慕名而來,衡水中學考上清北的人數開始增加,到2010年是100個左右。
2013年,衡水第一中學成立,衡中考上清北人數開始井噴,最近2年達到了200人左右的規模。而整個河北省每年考上清北總數是300人左右,衡中系佔了其中70%左右。
衡水中學就是這樣一步步做大,隨著名氣的增加,它能夠吸引外地市的優秀生源也越來越多,所以考上清北的人數也就如同滾雪團一樣越來越大。
那麼,衡水中學的危害在哪裡呢?很簡單,它破壞了整個河北省高中資源的平衡。
前面的文章裡,咱們也說了,湖北、浙江等省份也有一些省重點高中,但都限於在本地市招生,除了某些省會高中能吸引外地市部分生源,基本上每個地級市生源不外流。雖然在某個城市內部,重點高中也會吸乾整個區域尖子生,比如我老家湖北襄陽,四中、五中2所省重點高中基本吸納了整個襄陽市的優秀生源,但畢竟肉都爛在了自家鍋裡。整個湖北省各個地級市高中資源保持了平衡。
至於江蘇、山東等省,更是嚴格限制中考跨縣招生,連襄陽四中、五中這樣的情況都不會出現。
總而言之,在湖北、浙江和江蘇、山東等全國大部分省份,嚴格限制中考跨區域招生,每個地級市的高中只能在本地招生,斷無可能出現衡水中學這種怪胎。這就保證了各個地級市高中生源的相對公平,你只能靠自己本地出產,不能去人家地盤掐尖。
這才是公平的做法。
為什麼說衡水中學這種吸乾整個河北優秀生源的掐尖模式不可取?咱們可以舉個例子類比一下。
比如說咱們國家的經濟布局,目前有長三角、珠三角2個超級城市群,是全國經濟最發達區域,然後還有京津冀城市群,長江經濟帶上遊有成都、重慶2個大城市;中遊有武漢,這些都是中國經濟地圖的核心城市,然後國家中心城市還有中原地區的鄭州,西北地區的西安。
咱們國家每個區域都有一個中心城市,優先發展這些核心城市,然後讓中心城市帶動其它城市,共同發展,共同促進。這才是合理而科學的規劃。
然而,假如咱們把全國的經濟資源都集中在一個城市,比如北京,比如上海,比如隨便哪個城市,把所有的政策都給這個城市,把所有的500強企業都放在這個城市,把所有你能想到的最好的資源都給這個城市,簡而言之,就是讓它集中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大一線城市的所有優勢。
想像一下東京都在日本的地位。
當然,中國肯定不可能出現東京都這種都市,因為中國太大了,不可能像東京都那樣集中了全日本四分之一的人口。
總之,就是這麼假設一下——雖然這種假設絕對不可能發生。
但咱們設想一下,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了,那麼全國的經濟格局平衡就完全打破了。
咱們還可以再舉一個例子類比一下。好比說NBA聯盟。最近NBA球隊因為又一個黑人被美國警察槍殺事件紛紛罷賽,原本正在進行的季後賽都罷賽了。
NBA每支球隊實力有高有低,但最頂尖的球隊還是有那麼幾支,競爭性比較強。假如咱們把NBA所有的全明星,最佳陣容一陣、二陣、三陣這15個人,不要說全部,就這15個最佳陣容球員的12個集中到一支球隊,那麼NBA還有看頭嗎?剩下這其它29支球隊該怎麼看?
毫無疑問,如果這樣一支NBA超級球隊出現,那就破壞了整個NBA聯盟的平衡。
而衡中的存在,正是破壞了整個河北省高中格局的平衡。衡水中學吸乾了河北省其它地市的大多數尖子生,這會導致什麼後果呢?
有兩種可能。
第一,因為尖子生大都被衡中挖走,其它地市高中的學生學習勁頭可能明顯就不足了。
其實每個高中,都需要一個學霸。學霸的存在,能極大帶動整個學校的學習氛圍。正如中國每個區域都需要一個核心城市,每支NBA球隊都需要一個明星球員一樣,一個集體需要一個旗幟。
假如你所在的高中,有一個傳說中的學霸,即使你沒有和他在一個班,你也能經常聽到他的事跡,學校月考經常出現他的名字,這種帶動作用對於整個學校非常重要。特別是這個學霸是那種可以考上清北的級別,那無形之中更會激發更多學生的拼搏動力。但如果你所在的高中連個能考985的學生都沒有,是不是大家都明顯沒啥拼勁了?
咱們看中國經濟發達的省份,一般都有一個核心城市引領。特別是相對落後的中西部省份,四川有個成都,湖北有個武漢,河南也有個鄭州,這些省的經濟發展都還不錯;而那些沒有強省會的省,經濟往往比較差,就拿河北來說,石家莊就是個典型的反例。
試想一下,假如四川抽離了成都,湖北失去了武漢(比如直轄了),這剩下的區域還要怎麼發展?是不是忽然就失去了主心骨,失去了方向?
所以,讓每個地市的縣一中都有幾個學霸存在,真的非常重要。衡水中學吸走了這些學霸,留下倆的學生在羨慕衡水中學的同時,對自己的學校早就失去了信心,最後這個學校的學習氛圍就很難講了。
第二,因為衡中的存在,河北省其它有點追求的高中要更加拼。
被衡水中學挖走大部分尖子生以後,沒有了學霸的高中會失去鬥志,而還有學霸的高中則會陷入更大的困局。
衡水中學本身,已經對學生的時間安排壓榨到了非常不合理的程度。
而由于衡水中學高考成績的成功,越來越多的高中開始學習衡水中學經驗,特別是河北其它地市的重點高中。很多學校都曾經組團到衡水中學參觀學習,試圖複製衡水中學的模式。他們學不了衡水中學掐尖,於是只好在軍事化管理和瘋狂刷題方面更進一步。
其實這些年來,由于衡水中學高考成績優勢太多,所以衡中反而開始搞一些素質教育,比如招收更多體育和藝術特長生,開辦更多興趣班,讓學生搞各種社團等等,儘量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所以網上問起衡水中學的學生是不是都是只會刷題的做題機器?有很多衡中學生現身說法他們並沒有那麼苦。
所以最累的往往不是衡水中學的學生,而是那些被衡中踩在腳下,又努力模仿其制度的學校的學生。
最典型的就是衡水二中。
衡水二中是個很苦逼的高中。作為同城對手,衡中一直是壓在衡二頭上的陰影,衡二又不可能有衡中的生源,於是衡二在壓榨學生時間方面更加無所不用其極。
知乎上有個問題「在衡水中學就讀是什麼體驗」,下面有個匿名用戶的回答就來自衡水二中,他詳細描述了衡二軍事化管理的可怕
說實話,我們湖北很多縣一中也是早上5點半起床,晚上10點才下晚自習,全國很多搞填鴨式刷題訓練的高中,在時間上都抓得很緊。但是衡二這種軍事化管理之變態,還是超過了我的想像。
居然連簡單的早上起床,都管得這麼死,發出聲音都要被記為違紀,學生的自由度被限制在了最小程度。在這樣的高中度過3年,簡直難以想像。
衡二每年還能考出10多個清北,尚且如此,其它還有點追求的河北重點高中,那就更難以想像了。
所以說衡水中學的存在,極大加劇了河北高中生的內卷程度。可以說河北考生的痛苦,有一半來源於考生數量多而名校招生計劃少,另一半大概和衡中脫不了干係。
如果衡中繼續這樣發展下去,恐怕整個河北的高中生要更加痛苦。
現在網上有個詞,叫「奮鬥逼」,指的是那些把996當做家常便飯而且能夠欣然接受的加班狂,奮鬥逼的存在,會把其他同事陷入一種博弈困境。因為有這樣一個突破底線的奮鬥逼存在,逼得其他同事不得不跟進,內卷就這樣加劇了。
所以,衡水中學的存在絕非河北考生之福,也不是中國考生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