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FER | 呂吳俊:學習要有三心,一信心,二決心,三恆心

2020-12-17 澎湃新聞

2019年上財研究生「學術之星」獲獎者

呂吳俊

個人簡介

呂吳俊,上財數學學院應用概率專業2016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隨機(偏)微分方程的適定性研究及其一些應用,指導教師:何萍教授。

博士在讀期間,總共發表(含接收)SCI論文9篇,其中獨立作者與第一作者論文6篇。2017-2018學年以國家公派聯合培養博士身份赴美國西北大學深造,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與一等學業獎學金,又斬獲「學術之星」榮譽稱號。

感恩母校 蛻變成長

我要感謝上財給我了一流的科研平臺和機會,經常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來校進行學術報告與互動交流,這開拓了我們學生的學術視野。

再加上上財的老師個個科研造詣頗深,我們從這些老師身上可以學到科學研究的精髓,能做到不出校門,不出國門,就能享受到國際水準的學術資源。

感謝我的導師何萍老師,沒有恩師,就沒有今天的我。感謝她將我納入門牆,正因為她的接納,才使我從一個科學的門外漢向一個科學的探索者的蛻變。

導師的學術造詣、嚴謹的治學風格、嚴肅的科學態度深深地令我折服。也正是受她影響,讓我立志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走出迷茫 砥礪前行

剛讀博時,我也經歷過迷茫,不知道如何開展研究工作,由於我的碩士方向與博士方向不大一樣,所以光修專業課就比同屆的同學付出更多精力,翻看導師的論文更是崩潰。

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走,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充實自己,在上財與復旦旁聽了5門課,每周都在討論班上報告泛函分析,概率理論與例子這兩本書,並且每周都去復旦的同學那裡學習計算機程式語言。

隨著你知識的不斷積累,我逐漸找到了一個能結合我碩士和博士所學知識的領域,可當時上財沒有做這個方向的老師,這又讓我進入了另一個困境,到底是換方向呢?還是去找外校合作?我選擇了後者。

2017-2018學年,我通過CSC(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去了美國西北大學聯合培養,在那裡我感受到了更大的壓力,看著身邊同是來聯合培養的同學,她們在國內已經發表了多篇有影響力的雜誌,來美國是追求發篇Nature, Science級別的頂刊,並且由這個出國經歷,加大了她們留校的概率。而當時的我整個人的狀態非常不好,對自己失望透頂,在之前的國內學習中,我表現優異,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現在跟身邊同學的差距,讓我開始質疑自己。

那段灰暗的時光我每天基本都是這樣度過的,白天不斷地旁聽課程,聽Seminar,晚上不斷地讀文獻,保證每天高效率的10h工作量。也經歷過跟老師交流需要全程帶著錄音筆,生怕落下了一些沒聽明白的重要內容,等回去後再反覆聽錄音,把它摘出來。

沒過多久,我完成了博士期間的第一篇文章初稿,主動找老師聊我寫的文章,可老師還沒看內容,一看我的英語寫作又被打回來了,反反覆覆,轉眼差不多半年過去了。

從文章初稿完成到最後的投稿差不多花了10個月,但由於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所有都是第一次嘗試。文章終於投出去了,等的過程又非常煎熬,期間我每天早上的任務就是查郵箱,查期刊主頁上文章動態,我經歷過拒稿時的難過和低落,同時也經歷過了接收時的滿足和欣喜。

在美國的這一年,我受益頗多,旁聽10門課程,閱讀100多篇文獻,完成2篇論文。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人脈得到積累和提升,這些是受益終生的。

SUFER

主動交流 拓寬視野

綜上所述,我覺得做研究首先要有主動性,多參加會議,主動跟老師,同學們多交流課題,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其次,一定要多看書,多旁聽課,不要僅限於自己學科,這些課程看似用不到,在你之後研究中使你的思維更加開闊,就像我現在的研究仍用到了碩士學的實分析,偏微分方程,流體力學等等內容。

再次,學術要做的好,一定要提高英語,不僅可以加快你日常閱讀文獻的速度,而且還能讓你的學術與國際接軌,與更多國外學者進行交流,不要讓英語成為你的發展瓶頸。

最後,要調整好心態,保持平常心,科研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比如結果的差強人意,拒稿等等,還是要多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對待。

導師寄語

何萍教授:在求學的道路上,不忘初心,歲月不居,天道酬勤

發表論文一覽

[1]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Journal of Physics B: Atomic, Molecular and Optical Physics, Statistics & Probability Letters

[2] Physics of Pluids, Cerebral Cortex,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3] Communications on Pure and Applied Analysis,Journal of Theoretical Probability,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接收論文)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呂吳俊同學的感悟吧~

來源 | 研究生院

文 | 呂吳俊

往期 · 推薦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SUFER | 呂吳俊:學習要有三心,一信心,二決心,三恆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楊德財:信心、決心、恆心,三心缺一不可
    我來自雲南曲靖的一個農村,是村裡第一個考取一本的學生。由於家裡經濟貧困,難以負擔讀大學所產生的各種費用,2012年高中畢業後為了可以在大學自給自足,我邀約幾個朋友一起做教育培訓行業。起初我的朋友和我的老師大都對我持一定的懷疑態度,也有少數人相信我。
  • 決定性成就鼓舞信心決心 ——二論深入學習貫徹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
    決定性成就鼓舞信心決心 ——二論深入學習貫徹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 2020-12-11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暖心·信心·決心·恆心
    跑好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繼續辦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堅戰,「三創四建」靶向施策,危中尋機打造新引擎,奮力奪取「雙勝利」…… 在審議和討論中,全國人大代表、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全國人大代表、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的發言既是河北代表委員的共鳴,更是燕趙大地匯聚的決心與恆心。
  • 信心、決心、恆心,從「三心」透視傳祺12年高質量發展之路
    回顧傳祺過去一段時期的表現,我們可以充分領略到傳祺人堅持高質量發展的 「信心」、「決心」與「恆心」。迎接挑戰的「信心」:保持戰略定力,核心車型穩居市場前列2020年,汽車市場環境的脈動,牽引著每個從業者的心。
  • 信心、決心、恆心——從「三心」透視中國實體經濟發展脈動
    新華網北京12月25日電 題:歲末年初看經濟|信心、決心、恆心——從「三心」透視中國實體經濟發展脈動新華網 李函林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
  • 50句關於學習的名言警句
  • 知名律師周澤談呂先三案:對其無罪獲釋充滿信心
    呂先三案下步的前景如何?呂先三的辯護律師之一、北京澤博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澤談了自己的看法。呂先三的辯護律師周澤(右三)、斯偉江(右四)大白新聞:請簡單介紹一下呂先三案的一些情況。呂先三始終不認罪,認為自己是正常代理,沒有違法,也沒有犯罪。從偵查、審查起訴及一審,律師均為呂先三律師作無罪辯護,但一審法院還是以詐騙罪判了呂先三12年重刑。二審我與斯偉江律師也為呂先三作了無罪辯護。大白新聞:作為一名媒體人出身的知名律師,你此前多次成功地幫記者進行過維權,此次又是什麼因由出任呂先三辯護律師的呢?
  • 承古立今,求新謀遠,吳俊
    吳俊,字承遠;1987年出生於龍泉市八都鎮一個青瓷世家;2006年拜青瓷手藝人李志明為師,開始學習青瓷燒制技藝;2011年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藝術設計專業進修學習;2012年創辦個人工作室《匠青》,開始獨立創作
  • 初心信心真心決心恆心 大練兵首要練好「心」
    為此,我們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在消除疑問中學懂弄通,在實踐感悟中入腦紮根,補足精神之鈣,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始終做到「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向著推進「兩個高水平」建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奮勇前進。樹立攻而必克的信心。進入新時代,面臨的形勢更複雜,任務更繁重,工作更艱巨。
  • 以書悟道,以誠感天—記書法家呂立
    顧名思義,有舍才有得,要想得,必須捨棄。捨得二字出自於《易經》,是一種人生智慧和態度。吾兄深諳此道,飯店經營得紅紅火火。    書法之妙,全在用筆。行筆之要,在於取勢。呂立所書「捨得」,從單字結體到二字組合,於平正中求險絕,遒勁中見疏朗,在取捨中求得統一。既有他多年對書法技法的積累,更有他學書修身,以書悟道的體會。用他手中的筆對「捨得」二字進行了詮釋。
  • 提信心展恆心顯決心 習近平進博會演講引各界熱烈反響
    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安鞏表示,進博會開放共享的精神,體現了中國作為自信大國的姿態,以及進一步開放與世界共享更美好未來的決心,也讓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更加增強。 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認為,隨著進博會成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不僅讓中國企業搭上對外合作的「快車」,也讓全球企業乘上中國高速發展的「專列」。
  • 在職一年過5科CPA+稅務師,有了初心、信心和決心,過關並不難
    最初是在知乎上看到的彬哥的注會考試經驗帖知道的BT學院,那時候覺得這個人好強,不但一年通過了注會6科,而且還接連過著稅務師、法考等也比較艱難的考試,所以抱著這個好奇心進一步了解了下BT學院。但因為那時候還是學生,並沒有自己創造的經濟來源,所以對於是否花錢報班學習猶豫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自學備考。結果如開頭所說,會計只考了25分。
  • 郭曉偉:「兩學一做」要有「三心」而無「二意」
    如何將這次影響人群多、覆蓋區域廣的學習教育落到實處,避免「上面九級大風,下面紋絲不動」,所有黨員必須要摒棄「二意」,堅持「三心」。  要摒棄「怠意」和「倦意」。有些黨員有「懈怠」思想,沒有認識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認為又是一陣風,走走過場,走走形式,思想上不重視,行動上不落實。
  • 新入職選調生要做到「三轉變、三過關、三個心」
    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要端正態度,一定不能抱著一名大學生的身份「下學」,而是要做好「大學生」到「小學生」的態度轉變,從學會寫好一份公文、協助搞好一個活動、做好一件為民服務事開始,盡心盡力對待每一項工作,通過「積小流」而「成江海」,練就選調生的「十八般武藝」,方能擔負起「選調生」這一身份的責任。      所謂三過關,即「語言關、思想關、海拔關」。
  • 國務院扶貧辦:如期完成有決心有信心 不因疫情改變脫貧攻堅目標
    【新民晚報·新民網】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今天上午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但不會因為疫情的影響改變完成任務的決心和信心。我們要保持目標不變,加大工作力度。
  • 「三思」之一:機遇挑戰面前,如何進一步增強進取決心必勝信心?
    在這個時候,市委書記張祥安特別強調,要進一步增強進取決心和必勝信心。全市各地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幹部都要深入思考、深刻反思、積極行動。要有爭先進位的決心。去年年底,滁州經濟總量躍居全省第三,提前一年實現市第六次黨代會和「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全市上下多年追逐的夢想得以成真。在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的關鍵時期,如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如何乘勢而上、更上層樓?
  • 從「少年強則國強到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淺談不愛學習的命理結構
    從梁啓超的」少年強則國強「到鄧爺爺的」科學技術是D一生產力。無不都在詮釋著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偏偏有那麼一群人天生就不愛學習。那麼不愛學習在命理中是什麼原因所導致的呢?一般來說會是四柱中缺少官印而致,尤其是印星,它是首要的看學歷的十神之一。
  • 選調生要帶著「三顆心」下基層
    入職兩年來,我深刻感受到,選調生要帶著「三顆心」下基層。 下定「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的決心。耶魯村官秦玥飛,2011年大學畢業後,他來到湖南的基層當一名大學生村官。當大學生村官期間,他帶頭創辦了黑土麥田公益,2014年村官任期滿後,他拒絕組織提拔,選擇繼續紮根基層,繼續當一名大學生村官。
  • 長沙送子鳥生殖與不孕醫院呂院長側記
    院長感嘆在很多不孕症患者中沒懷上孩子的時候家庭都經常充滿了「火藥」,有患者兩夫妻要離婚的,有患者曾經割腕自殺的,有奔走了多地就醫徒勞而返的,有被婆婆嫌棄而離家出走的,有曾經衝動想要跳江的,有燒了高香幾十載而無濟於事的,也有珍惜婚姻想高齡懷孕的……  呂院長說到這裡,小編也能感受到醫者仁心的另外一層含義「減輕病人的痛苦,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患者的心理,讓自己真真切切的能幫助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