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財研究生「學術之星」獲獎者
呂吳俊
個人簡介
呂吳俊,上財數學學院應用概率專業2016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隨機(偏)微分方程的適定性研究及其一些應用,指導教師:何萍教授。
博士在讀期間,總共發表(含接收)SCI論文9篇,其中獨立作者與第一作者論文6篇。2017-2018學年以國家公派聯合培養博士身份赴美國西北大學深造,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與一等學業獎學金,又斬獲「學術之星」榮譽稱號。
感恩母校 蛻變成長
我要感謝上財給我了一流的科研平臺和機會,經常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來校進行學術報告與互動交流,這開拓了我們學生的學術視野。
再加上上財的老師個個科研造詣頗深,我們從這些老師身上可以學到科學研究的精髓,能做到不出校門,不出國門,就能享受到國際水準的學術資源。
感謝我的導師何萍老師,沒有恩師,就沒有今天的我。感謝她將我納入門牆,正因為她的接納,才使我從一個科學的門外漢向一個科學的探索者的蛻變。
導師的學術造詣、嚴謹的治學風格、嚴肅的科學態度深深地令我折服。也正是受她影響,讓我立志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走出迷茫 砥礪前行
剛讀博時,我也經歷過迷茫,不知道如何開展研究工作,由於我的碩士方向與博士方向不大一樣,所以光修專業課就比同屆的同學付出更多精力,翻看導師的論文更是崩潰。
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走,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充實自己,在上財與復旦旁聽了5門課,每周都在討論班上報告泛函分析,概率理論與例子這兩本書,並且每周都去復旦的同學那裡學習計算機程式語言。
隨著你知識的不斷積累,我逐漸找到了一個能結合我碩士和博士所學知識的領域,可當時上財沒有做這個方向的老師,這又讓我進入了另一個困境,到底是換方向呢?還是去找外校合作?我選擇了後者。
2017-2018學年,我通過CSC(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去了美國西北大學聯合培養,在那裡我感受到了更大的壓力,看著身邊同是來聯合培養的同學,她們在國內已經發表了多篇有影響力的雜誌,來美國是追求發篇Nature, Science級別的頂刊,並且由這個出國經歷,加大了她們留校的概率。而當時的我整個人的狀態非常不好,對自己失望透頂,在之前的國內學習中,我表現優異,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現在跟身邊同學的差距,讓我開始質疑自己。
那段灰暗的時光我每天基本都是這樣度過的,白天不斷地旁聽課程,聽Seminar,晚上不斷地讀文獻,保證每天高效率的10h工作量。也經歷過跟老師交流需要全程帶著錄音筆,生怕落下了一些沒聽明白的重要內容,等回去後再反覆聽錄音,把它摘出來。
沒過多久,我完成了博士期間的第一篇文章初稿,主動找老師聊我寫的文章,可老師還沒看內容,一看我的英語寫作又被打回來了,反反覆覆,轉眼差不多半年過去了。
從文章初稿完成到最後的投稿差不多花了10個月,但由於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所有都是第一次嘗試。文章終於投出去了,等的過程又非常煎熬,期間我每天早上的任務就是查郵箱,查期刊主頁上文章動態,我經歷過拒稿時的難過和低落,同時也經歷過了接收時的滿足和欣喜。
在美國的這一年,我受益頗多,旁聽10門課程,閱讀100多篇文獻,完成2篇論文。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人脈得到積累和提升,這些是受益終生的。
SUFER
主動交流 拓寬視野
綜上所述,我覺得做研究首先要有主動性,多參加會議,主動跟老師,同學們多交流課題,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其次,一定要多看書,多旁聽課,不要僅限於自己學科,這些課程看似用不到,在你之後研究中使你的思維更加開闊,就像我現在的研究仍用到了碩士學的實分析,偏微分方程,流體力學等等內容。
再次,學術要做的好,一定要提高英語,不僅可以加快你日常閱讀文獻的速度,而且還能讓你的學術與國際接軌,與更多國外學者進行交流,不要讓英語成為你的發展瓶頸。
最後,要調整好心態,保持平常心,科研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比如結果的差強人意,拒稿等等,還是要多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對待。
導師寄語
何萍教授:在求學的道路上,不忘初心,歲月不居,天道酬勤
發表論文一覽
[1]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Journal of Physics B: Atomic, Molecular and Optical Physics, Statistics & Probability Letters
[2] Physics of Pluids, Cerebral Cortex,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3] Communications on Pure and Applied Analysis,Journal of Theoretical Probability,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接收論文)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呂吳俊同學的感悟吧~
來源 | 研究生院
文 | 呂吳俊
往期 · 推薦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SUFER | 呂吳俊:學習要有三心,一信心,二決心,三恆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