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圓滿結業

2020-09-03 河南非遺

8月7日晚,隨著網絡結業儀式閉幕,歷時7天,由7位行業權威專家大咖授課,615位學員報名參加的第四屆「中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黃埔四期」圓滿結業。


結業儀式由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文博系系主任顧軍教授主持,原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先生和非遺司原司長馬文輝先生發來賀信,北京聯合大學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院長張旗教授代表主辦方致謝,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苑利教授作總結髮言。




苑利教授最後發言時再次強調:開展非遺保護工作的前提是辨偽,保護為主搶救第一是非遺保護的第一個理念,非遺保護的重點是傳承人,要認清非遺的重要性。此次培訓的最終目的是教授啟發大家怎麼去保護非遺,喚醒文化自覺,堅持多方參與原則,把祖先的智慧保護下來傳承下去,使文化永不斷流。

「黃埔四期」由北京聯合大學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聯合大學培訓中心等五家單位聯合舉辦,來自全國各地高校專業教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機構工作人員、博士碩士研究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從業者、愛好者等615人報名參加。其中來自全國81所高校的學生120名(本科生24人,碩士生87人,博士生9人)教師139名,傳承人47位,相關從業者150人。

由於疫情的原因採用zoom高清雲視頻會議的形式進行網上教學,7天7位行業權威大咖的集中授課培訓使學員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深刻的理解,從理論到實踐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重新的認識。



緊貼時代特色,理論兼具實踐


本次培訓不僅培養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專項人才,也是立足於社會需要與全球化市場化接軌的跨界複合型人才。


會務組對培訓內容進行了反覆甄選,對培訓方向、培養目標、培養時間等都做好了充分的計劃與準備。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培訓質量,授課老師都進行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和課後答疑。培訓內容分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版塊、文化遺產保護名家大講堂版塊、課後答疑互動版塊。《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版塊由苑利教授主講,文化遺產保護名家大講堂版塊邀請行業權威專家主講。授課團隊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文化發展戰略、世界工藝美術、文物保護、文化產業、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等領域,在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外,講授的經驗和理論均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授課專家陣容龐大,授課內容深刻易懂

經過精心籌劃和細心安排,此次培訓學員報名踴躍,課程權威系統,學習討論認真,社會反響空前。


《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專題授課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苑利教授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為題,分7次講座及1次全面答疑的形式,系統的講解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與分類、人類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進程、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以及影響其評估的主要因素、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法與原則等理論問題。同時,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主體與保護主體之不同功能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申報開發與經營也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還聯繫自己調研經驗從民間文學、表演藝術、工藝美術、生產知識、生活知識、儀式、節日以及文化空間等類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涵蓋範疇、普查申報要點以及開發等角度,進行詳盡的圖文並茂的個案分析。

文化遺產保護名家大講堂

文化遺產保護名家大講堂邀請行業權威專家授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張夫也教授以《世界經典工藝美術品鑑》為題,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段勇教授以《樹立全生命周期的文化遺產觀》為題,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教授以《文化的力量——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為題,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原院長劉曙光教授以《文化遺產保護三題》為題,臺灣藝術大學原校長謝顒丞教授以《臺灣文創產品優秀案例分析》為題,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項陽教授以《禮樂文明: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創造與標誌性存在》為題先後開講。同時,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張旗教授、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文博系系主任顧軍教授、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王丹誼副教授等分別進行主持點評解析。



此次培訓的成功舉辦勢必對提高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的專業化和規範化水平起到重要作用,能有效防止社會各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誤解、歪曲或濫用,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全社會得到更好的確認、尊重和弘揚,從而推動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有序健康發展。


學員筆記


提問交流


學員感言:


學員——洛陽理工學院李曉丹副教授:


什麼是真正的好的非遺?如何讓非遺重新走進人們的生活?非遺到底怎樣傳承和發展才是最正確最有效的呢?非遺究竟應不應該創新,應該如何創新?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特別是藝術設計類的大學生來說怎樣才能用好非遺,真正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設計的轉變呢?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同時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諸如此類的問題長期困擾著我,雖然也曾在各類書籍當中探索,但是終究不能徹底明朗,能夠有機會聆聽來自最權威學術專家的系統講授,實在是難得可貴,太興奮了。

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對我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七天,我感受到的不僅是一場中國最頂級的非遺學視聽盛宴,更是來自心靈的震撼,不僅感受到老師們豐富的學識、治學嚴謹的學術態度,更感受到他們為祖國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苑利老師系統的為我們講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徹底解決了關於非遺是什麼,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疑惑。理論是從實踐中來的,長期的田野調查苑老師積累了豐富的案例,內容之深、之廣不僅讓我們大開眼界更是受益匪淺。特別是,講不完就加課,沒有什麼比學術傳播更重要的學術擔當和學者風範。這讓我們真正領略了的大家的氣度和風採。

感謝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培訓班,感謝苑利老師和各位嘉賓老師,在您們的引領下未來非遺之路已然撥雲見日,在非遺保護的道路上,我們不但要有自覺,更要有先覺,保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DNA——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刻牢記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學員——湖北科技學院音樂學院教師、中國音樂史專業方向博士慄建偉:


這次培訓班,教師安排、課程內容與學科設置都很合理。

第一個優點,是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既有像《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這樣理論性的高度綱領性內容,也有《文創案例》這樣實踐性的案例分析。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傳統與現代相對接的知識結構,可以讓我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基因價值、借鑑價值有一個全面、系統的理解,也可以銜接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的經濟需求,很有指導意義。

第二個優點,物質與非物質的結合。

我以前對非遺的關注大多將其與物質類文化遺產分開來看待,甚至是對立起來看待。但在這次培訓班單霽翔老師《文化的力量——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及段勇老師《樹立全生命周期的文化遺產觀》及苑利老師的課中知道,二者並沒有截然對立,而是互為表裡的關係。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創造秦磚漢瓦,但是卻是在保護、傳承那些製造秦磚漢瓦的傳統技藝。物質文化遺產,傳遞的是「魚」,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遞的是「漁」。二者都很重要。


學員——新鄭剪紙傳承人趙霞:


很幸運能及時報上這次高端的非遺研修班,我是一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項目」傳承人,從兒時開始接觸窗花剪紙、納鞋墊、繡花等……到現今已經三十多個年頭了,中途也有從事過其它職業,真正從事專業剪紙也有十三年了,但是從來沒有享受過這麼豐碩的文化大餐。從一號開班到今天,這七天裡我認真聽專心記,聽張夫也教授講《世界經典工藝美術品鑑》,聽段勇教授講《樹立全生命周期的文化觀》,聽單霽翔教授講《文化的力量——讓文化遺產活起來》,聽劉曙光教授講《文化遺產保護三題》,聽謝顒丞教授講《臺灣文創產品優秀案例分析》,真是聽得如痴如醉。特別是聽苑利老師的課,好幾次都感動的流下眼淚,苑利老師講課細緻精準,語速中和,易懂,那些經過幾十年如一日的實踐得來的理論,面對六百多名來自於不同地方的學生,無私的娓娓道來。這七天的培訓,白天聽,夜間複習,真正對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什麼是「現產」,什麼是真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傳承人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都有了清晰深刻的認識。不但充實了之前自己對非遺乾癟的認知,而且靈魂也得到了升華!


學員——江永女書習俗傳承人李愛蓮:


為期7天的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今天依依不捨的結束了。此前,一直很想系統的學習非遺知識,這次真的實現願望了,感謝主辦方的組織和邀請。

非常感動,苑利老師幾十年如一日為中國非遺事業付出、調研、研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非常感動,能與來自全國的615名學員一起同頻共享培訓非遺知識,感謝各位領導、知名專家幾天的專題案例講解,含金量高,專業性強,受益匪淺,意義重大。這些天的培訓為我們非遺工作者打開了一扇門,提供了很多智慧信息,提升了自己的水平。

期待下次我們有機會見面交流!順祝老師們身體安康,生活愉快!周末愉快!


學員感言

相關焦點

  • 第四屆「中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正式開班
    8月1日上午,隨著苑利教授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的第一講開講,第四屆「中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正式開班。苑利教授授課據了解,為響應文化和旅遊部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課堂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
  • 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圓滿落幕
    顧軍教授主持結業儀式經過一周的教學,有「黃埔四期」之稱的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於8月7日下午圓滿落下帷幕學員上課實況網絡授課由苑利先生主推的「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此前已舉辦三屆,受新冠疫情影響,本次培訓採用線上教學方式進行,全國81所高校師生、各地非遺保護工作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共618人參加了此次培訓,創造了中國非遺培訓史上單次參與人數最高的「吉尼斯」紀錄。
  • 第四屆非遺教師培訓班:剪影
    第四屆非遺教師培訓班:剪影五律·非遺黃埔四期致苑利老師陶一(深圳非遺人)非遺君一講,月亮照清波。
  • ​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 苑利老師到底講了些什麼?
    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苑利老師到底講了些什麼?苑利老師網絡授課實況這幾天,剛剛從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結業的618名學子們似乎還沒有從激動中走出,他們逢人便講這次培訓「賺大了」。那麼,這些學子到底在這個培訓班中到底學到了什麼?主講老師又講了些什麼呢?這裡,我們摘錄了幾段學子們上課筆記:
  • 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苑利老師到底講了些什麼?
    授課老師這幾天,剛剛從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結業的618名學子們似乎還沒有從激動中走出那麼,這些學子到底在這個培訓班中到底學到了什麼?主講老師又講了些什麼呢?如果這些基因都變了,中國文化也就沒了。
  • 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苑利老師到底講了些什麼?
    這幾天,剛剛從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結業的那麼,這些學子到底在這個培訓班中到底學到了什麼?主講老師又講了些什麼呢?如果這些基因都變了,中國文化也就沒了。 非遺不是文物,但勝似文物我常把非遺比做說它普及,它能普及到「家」——人們須臾不能分離的服飾製作技術,飲食製作技術,房屋建造技術,中草藥炮製技術,哪個不是非遺?說它高端,它能高端到「頂」——我們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法、活字印刷、火藥製造,哪個不是非遺?研究使我們注意到,歷史上凡是那些工藝繁複、流程複雜、技術難度超高的傳統技藝與技能,基本上都是通過師傅帶徒弟,通過手把手的教,通過口傳心授的學來實現,而且只能通過這種方法來實現。
  • 導師郗志群教授壓軸授課,讓第三屆全國高校非遺培訓圓滿落幕
    導師郗志群教授壓軸授課,讓第三屆全國高校非遺培訓圓滿落幕稿源:苑利編輯:雲嶺仙子 郗志群教授,首都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北京歷史文化界著名學者專家,現任首師大歷史學院文化遺產學系主任,兼任北京古都學會副會長、中國古都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史研究會常務理事等。
  • 新時代文明實踐 | 莒南縣「繽紛文化·魅力莒南」非遺大課堂2020年暑期公益少年非遺麵塑培訓班結業
    由莒南縣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縣文化館承辦的新時代文明實踐莒南縣「繽紛文化·魅力莒南」非遺大課堂2020年暑期公益少年非遺麵塑培訓班結業儀式於縣文化館館長範開成、副館長王子新、徐芳、非遺麵塑授課老師宮文樓及參加麵塑培訓班的小學員20餘人參加了結業儀式
  • 新邵縣2019年科級幹部培訓班(一期)圓滿結業
    紅網時刻8月30日訊(新邵站通訊員 李進鋒 李菁)8月29日,為期一個月的新邵縣2019年科級幹部培訓班(一期)圓滿結業。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曾志紅出席結業典禮並講話,縣委黨校校長李凡中主持。會議現場。曾志紅在結業典禮上指出,學習永遠在路上,科級幹部培訓班只是大家學習生涯中的一個小驛站。大家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加強學習,切實提升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同時,曾志紅就「為什麼要學」「學什麼」「怎麼學」等課題進行了精彩的論述。
  • 「非遺過大年」第四屆湖南非遺新春博覽會開幕
    1月1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湖南省文化館(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全面小康·非遺賦彩」2021年「非遺過大年」第四屆湖南非遺新春博覽會在湖南省文化館開幕。開幕式現場本屆非遺新春博覽會以「全面小康·非遺賦彩」為主題,將持續3天,以「新時代、新生活、新傳承」為呈現內容,集結了湖南省近50項非遺項目,現場設置舞臺展演、傳統工藝精品展、湘味年貨展、傳統醫藥義診和非遺研學體驗五大版塊,全方位展示湖南豐富多彩的非遺資源。
  • 第四屆「無人機專業師資能力提升高級培訓班」圓滿結束
    極度缺乏人才,已成為中國無人機產業發展道路上的瓶頸。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眾高校初建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者甚多,但高校教師應掌握哪些知識儲備來傳道授業?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8月3-7日,通過線上免費直播的教學方式,韋加教育組織全國近90所中高等職院校的200多名教師,參與韋加第四屆無人機專業師資能力提升高級培訓班。面向廣大高校教師提供無人機專業細化培養方案、課程方案,增強無人機專業師資的教學能力。
  • 「全面小康 非遺賦彩」第四屆湖南非遺新春博覽會項目會議順利召開
    為民網訊 2020年12月22日下午15時,在湖南省文化館(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召開「2021非遺過大年第四屆湖南非遺新春博覽會」項目整體方案匯報會。湖南省文化館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非遺保護依靠人民、保護成果惠益人民」的工作導向,努力弘揚非遺的時代價值、展現時代風採,推動非遺更好融入現代生活,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 平谷區文化館「傳承非遺 共圓中國夢」非遺課堂 刺繡培訓班開班
    為貫徹落實中國殘聯辦公廳、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積極引導殘疾人參與非遺保護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為積極引導和支持平谷區殘障人士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非遺技藝傳承培訓,促進殘障人士「非遺+創業+就業」的文件精神。
  • 喜報:我院吳衍教師榮獲第四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暨第五屆...
    喜報:我院吳衍教師榮獲第四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暨第五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選拔賽醫學學科… 2020-07-08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佛教英語培訓班在珠海普陀寺圓滿結業
    「2019佛教英語培訓班」結業典禮,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廣東省佛教協會會長、廣州光孝寺、珠海普陀寺方丈明生大和尚致辭(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珠海普陀寺)」在珠海普陀寺圓滿結業。8月12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宗教學會常務副會長賈俐女士為大家作了《英語翻譯技巧》的精彩講座,從翻譯基本方法、英語翻譯技巧等方面,結合經典句式案例分析,來論述提高英語翻譯的途徑。課程結束後,「2019佛教英語培訓班」結業典禮在三學堂內舉行,結業典禮由心雲法師主持。
  • 泰南本土漢語教師培訓班圓滿結業
    中新網曼谷4月5日電 (易宏剛)為期兩周的泰南本土漢語教師培訓班,5日在宋卡王子大學孔子學院圓滿結業,來自泰國南部8個府15所中小學校的31名本土漢語教師參加了此次培訓。  宋卡王子大學孔子學院為本次培訓設計了豐富而且適合本土漢語教學的課程,開設有拼音正音、詞彙教學、語法教學、會話教學、聽力教學、寫作教學、簡筆畫在漢語教學中的應用、《長城漢語》教材教法介紹、漢語教學PPT製作、教學資源的利用、QQ運用、中國民族舞蹈、中國書法、中國剪紙、中國結等課程。
  • 2020·甘肅省非遺傳承人培訓班(第一期)在隴東學院開班
    中國甘肅網9月12日訊(記者李同輝) 9月11日,2020甘肅省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培訓班(第一期)在隴東學院順利開班。本期培訓班由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隴東學院承辦。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周奉真、隴東學院副院長馬悅寧、副院長劉萬鋒出席開班典禮。
  • ...第四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總結暨表彰會隆重舉行
    12月17日下午,第四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總結暨表彰會在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廳舉行,總結青年教師教學成果,聚焦教育綜合改革再出發。 為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關於「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以及《上海教育現代化2035》《上海市面向2020年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確立的戰略布局和實施路徑,著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持續提升上海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
  • 漢中市漢臺區第四屆「漢水走筆」書畫培訓班圓滿結束
    第四屆「漢水走筆」書畫培訓班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弘揚傳統文化,提高漢臺書畫愛好者的創作水平,由中共漢臺區委宣傳部、漢臺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漢臺區文化館承辦的第四屆「漢水走筆」書畫培訓班於2020年8月11日開班至8月19日圓滿結束,特別邀請陝西理工大學美術系高珂老師進行授課,來自全區各鎮、辦及書畫愛好者共200餘人參加培訓。
  • 高校AI專業教師培訓班第十一期開營 百度吳甜談AI人才培養的中國速度
    7月30日,由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信息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人工智慧協同育人工作委員會、教師培訓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百度承辦的第十一期全國高校深度學習師資培訓班正式啟動,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指委副秘書長、信息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副秘書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高小鵬,百度集團副總裁、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吳甜,百度AI技術生態部總經理劉倩等嘉賓以及來自全國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