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苑利老師到底講了些什麼?

2020-09-05 河南非遺




這幾天,剛剛從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結業的618名學子們似乎還沒有從激動中走出,他們逢人便講這次培訓「賺大了」。在此次培訓中,他們不但從《名人大講堂》的各位老師那裡,學到了許多前所未聞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從主講老師苑利教授那裡系統地學習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的基本知識和理論。那麼,這些學子到底在這個培訓班中到底學到了什麼?主講老師又講了些什麼呢?這裡,我們摘錄了幾段學子們上課筆記:



非遺保護的第一步首先是辯偽

只要談到「遺產」,第一件事首先是「辯偽」——看看它到底是「真遺產」,還是「偽遺產」。馬未都先生給我們講過一個故事:一次,一個小夥子拿了個陶罐兒給他,讓他看看這東西是東周的,還是西周的。馬先生顛了顛,笑了:「這是『上周』的。火氣還沒退,怎麼可能是遺產呢」?不收「假遺產」,是文物界的基本常識,但在非遺界卻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於是,偽遺產便堂而皇之地進入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不但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還會因此而錯過搶救、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的最佳時機。

莫把「現產」當「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核心詞是「遺產」。所謂「遺產」,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而不是自己剛剛創作出來的東西。所以,我們所說的「遺產」,至少要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時間不足百年者,不能稱之為「遺產」。那些剛剛創作出來的東西因為不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所以不能叫「遺產」,只能叫「現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要保護的是千百年來積累起來的祖先的智慧、祖先的技術、祖先的精神、祖先的品德,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要保護的只能是「遺產」,而不會是剛剛創造出來的「現產」。

非遺保護不是讓你「變」,而是讓你「不變」

有人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特點是「活態傳承」,而所謂「活態傳承」就是「天天變」。其實,所謂的「活態傳承」不是讓你「天天變」,而是讓你「不變」。因為只有「不變」,才能把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基因保存下來。如民歌中的五音唱法、麵塑上的寫意捏法、年畫上的吉祥主題、色彩上的尚紅、尚青偏好,都可視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基因。如果這些基因都變了,中國文化也就沒了。


非遺不是文物,但勝似文物

我常把非遺比做「文物」,並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文物同等的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在我看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確實不是「秦磚漢瓦」,但它是「秦磚漢瓦」的燒制技術;不是「故宮」「長城」,但它是「故宮」「長城」的建造技術。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意思是說,送給別人一條魚,還不如交給他一種捕魚技術。而非遺,就是所謂的「捕魚技術」,難道不重要嗎?!

傳承人:孔孟之外中華文明的另類傳承者

中華文明的傳承主要是通過三種方式完成的:

第一種方式:典籍傳承。我們的精英文化——如我們的經史子集,主要是通過這種方式傳承的;

第二種方式:實物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許多發明創造,都是通過各大博物館的收藏而得以傳承的;

第三種方式:活態傳承。這是一種以傳承人身體傳承為基本特徵的活態傳承,這種傳承幾乎佔據了中華文明的「半壁江山」。說它普及,它能普及到「家」——人們須臾不能分離的服飾製作技術,飲食製作技術,房屋建造技術,中草藥炮製技術,哪個不是非遺?說它高端,它能高端到「頂」——我們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法、活字印刷、火藥製造,哪個不是非遺?研究使我們注意到,歷史上凡是那些工藝繁複、流程複雜、技術難度超高的傳統技藝與技能,基本上都是通過師傅帶徒弟,通過手把手的教,通過口傳心授的學來實現,而且只能通過這種方法來實現。所以我們說,傳承人是除孔孟之外的中華文明的另類創造者和傳承者。


傳承人:中華文明的「二傳手」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是「人」,是一個個心靈手巧的傳承人。傳承人是中華文明的「二傳手」。他們的任務可以分解為兩個部分:一,是否把祖先所傳知識與技藝原汁原味地繼承了下來;二,是否將祖先的知識與技藝原汁原味地傳承了下去。如果沒繼承下來,你真的沒有資格當傳承人;如果你沒有傳承下去,對不起,你即或才高八鬥,也不配當傳承人。因為我們不能因了你的不傳,而讓中華文明在我們這一代徹底斷流!

活態保護就是原汁原味活下去

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本質上說是「文物」,因為它所記錄的是祖先的歷史、祖先的審美、祖先的精神與祖先的智慧。但與文物不同的是,它又是活在當下、服務於當下的活態文明。「活態傳承」才是這類「文物」的最大特點。這就決定了我們在保護這筆遺產時,不能像保護「文物」一樣把它做成「魚乾」,只要不腐、不爛、不臭就可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條「活魚」,它不但要「活著」,還要長大,還要生兒育女繁育後代。這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保護理念。活態保護的真正含義不是讓你「天天改」,而是讓藝人們通過一尊又一尊佛像的製作,一出又一出小戲的演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下去。


相關焦點

  • ​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 苑利老師到底講了些什麼?
    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苑利老師到底講了些什麼?苑利老師網絡授課實況這幾天,剛剛從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結業的618名學子們似乎還沒有從激動中走出,他們逢人便講這次培訓「賺大了」。在此次培訓中,他們不但從《名人大講堂》的各位老師那裡,學到了許多前所未聞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從主講老師苑利教授那裡系統地學習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的基本知識和理論。那麼,這些學子到底在這個培訓班中到底學到了什麼?主講老師又講了些什麼呢?這裡,我們摘錄了幾段學子們上課筆記:
  • 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苑利老師到底講了些什麼?
    授課老師這幾天,剛剛從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結業的618名學子們似乎還沒有從激動中走出,他們逢人便講這次培訓「賺大了」。在此次培訓中,他們不但從《名人大講堂》的各位老師那裡,學到了許多前所未聞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從主講老師苑利教授那裡系統地學習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的基本知識和理論。那麼,這些學子到底在這個培訓班中到底學到了什麼?主講老師又講了些什麼呢?
  • 第四屆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圓滿落幕
    顧軍教授主持結業儀式經過一周的教學,有「黃埔四期」之稱的全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於8月7日下午圓滿落下帷幕原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先生和非遺司原司長馬文輝先生發來賀詞,北京聯合大學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院長張旗教授代表會議主辦方致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苑利先生做了總結髮言。
  • 第四屆「中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正式開班
    8月1日上午,隨著苑利教授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的第一講開講,第四屆「中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正式開班。苑利教授授課據了解,為響應文化和旅遊部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課堂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國高校非遺教師培訓班」已經連續六年舉辦了三期。
  • 第四屆非遺教師培訓班:剪影
    第四屆非遺教師培訓班:剪影五律·非遺黃埔四期致苑利老師陶一(深圳非遺人)非遺君一講,月亮照清波。致敬苑利老師和會務組人員!
  • 導師郗志群教授壓軸授課,讓第三屆全國高校非遺培訓圓滿落幕
    導師郗志群教授壓軸授課,讓第三屆全國高校非遺培訓圓滿落幕稿源:苑利編輯:雲嶺仙子 郗志群教授,首都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北京歷史文化界著名學者專家,現任首師大歷史學院文化遺產學系主任,兼任北京古都學會副會長、中國古都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史研究會常務理事等。
  • 〔動態〕第二期全國註冊美術書法教師資格培訓班在成都舉行,何開鑫...
    本網訊 2019年第二期註冊美術書法教師資格培訓班於5月28—30日在四川省成都成功舉行。來自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新疆、福建、廣東等地200學員參加了為期3天的培訓。此次培訓班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發展中心主辦,四川省青少年文聯承辦。文化和旅遊部藝術發展中心為培訓合格學員頒發「註冊美術教師資格證書」、「註冊書法教師資格證書」。
  • 喜報:我院吳衍教師榮獲第四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暨第五屆...
    喜報:我院吳衍教師榮獲第四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暨第五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選拔賽醫學學科… 2020-07-08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汕頭市第二屆全國美術、書法教師資格證書認證培訓班通知及第三屆全國美術、書法考級監考官培訓班通知
    汕頭市第二屆全國美術、書法教師資格證書認證培訓班通知汕頭市第三屆全國美術、書法考級監考官培訓班通知文化和旅遊部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
  • 第四屆「無人機專業師資能力提升高級培訓班」圓滿結束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眾高校初建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者甚多,但高校教師應掌握哪些知識儲備來傳道授業?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8月3-7日,通過線上免費直播的教學方式,韋加教育組織全國近90所中高等職院校的200多名教師,參與韋加第四屆無人機專業師資能力提升高級培訓班。面向廣大高校教師提供無人機專業細化培養方案、課程方案,增強無人機專業師資的教學能力。
  • 第四屆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河南賽區決賽舉行
    10月28日,在第四屆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河南賽區決賽上,焦作市第五中學小學部張昕發表了《憲法伴我成長》主題演講。與她同臺的,還有來自全省的初中、高中、大學選手,同學們以親身經歷和感悟講述憲法故事,闡釋憲法與人民幸福、民族團結、環境保護的關係。
  • 漢中市漢臺區第四屆「漢水走筆」書畫培訓班圓滿結束
    第四屆「漢水走筆」書畫培訓班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弘揚傳統文化,提高漢臺書畫愛好者的創作水平,由中共漢臺區委宣傳部、漢臺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漢臺區文化館承辦的第四屆「漢水走筆」書畫培訓班於2020年8月11日開班至8月19日圓滿結束,特別邀請陝西理工大學美術系高珂老師進行授課,來自全區各鎮、辦及書畫愛好者共200餘人參加培訓。
  • 縉雲一教師喜獲第四屆浙江省「最美教師」提名獎
    縉雲新聞網訊 第四屆浙江省「最美教師」選樹活動由浙江省教育工會、浙江教育報刊總社、浙江電視臺教育科技頻道聯合主辦。經各市、各高校推薦、組委會辦公室審核、專家評審和組委會審定,從174名正式候選對象中選樹出第四屆浙江省「最美教師」10名、提名獎20名。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浙江省第四屆「最美教師」提名獎獲得者朱偉森老師的心路歷程——「用心書寫每一個教育故事」!
  • 2020全國高校大數據人工智慧師資免費培訓班(2期...
    近日,2020全國高校大數據人工智慧師資免費培訓班報名消息一經公布,短短2天,200名額就被搶佔一空!為滿足各位老師對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學習要求,給更多老師提供深造學習機會,雲創大數據定於2020年2月18-21日加開第2期,歡迎報名參加!
  • 祝賀浙江大學英蘭老師榮獲第三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
    由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主辦的第三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決賽於8月28-31日在華東師範大學成功舉行。
  • 第四屆全國高校百佳網站頒獎典禮在武漢舉行
    第四屆全國高校百佳網站頒獎典禮在武漢舉行 2011-03-30 來源:教育部 第四屆全國高校百佳網站頒獎典禮於3月30日在華中科技大學隆重舉行,來自全國百所高校的獲獎網站師生代表參加典禮
  • 「第四期全國高校體育場館主任(館長)高級培訓班」結業收官
    (NUSSA)主辦,湖南大學體育學院、中體啟航(北京)體育文化發展中心承辦的「第四期全國高校體育場館主任(館長)高級培訓班」圓滿收官。本期培訓班共吸引了全國70餘所院校的120多位老師及企業界朋友齊聚歷史名城長沙,共覽「千年學府,百年名校」體育場館風採,齊饗「體育場館職業人才」專業細分知識。 全國高校體育場館主任(館長)高級培訓班自2016年舉辦第一期以來,一直以「解決問題」為核心宗旨,以「滿足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 非遺所思:第四屆「楊之光杯」全國青少年創意美術雙年展即將開幕
    ——第四屆『楊之光杯』全國青少年創意美術雙年展」,將於2020年8月28日上午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隆重的開幕式和頒獎典禮。這是自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今年閉館大半年後,首度再次對外開放的第一個大型展覽,也是走過九年曆程、歷屆面向全國徵稿的「楊之光杯」純公益活動首次以雙年展的形式舉行。「楊之光杯」是由「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著名畫家和教育家楊之光教授發起的全國大型公益活動,倡導「創意教育從孩子抓起,中國創造從這裡點燃」,以藝術的形式與手段促進中國青少年的創新能力開發。
  • 第二屆全國高校大數據人工智慧師資實戰免費培訓班正式落幕,培訓...
    2018年10月11日下午,隨著第二屆全國高校大數據人工智慧師資實戰免費培訓班第3期的結束,本屆大數據人工智慧師資培訓班正式落下了帷幕。本屆培訓班總共3期,歷時6天,來自全國不同地區高校的數百位老師參加了此次培訓。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舉辦第四屆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的通知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舉辦第四屆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的通知教政法廳函〔2019〕21號 各計劃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2019年任務安排和中央宣傳部等部門《關於組織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要求,在青少年學生中普及憲法知識、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憲法權威,引導青少年學生自覺成為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現決定繼續舉辦第四屆全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