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最新電郵:不是誰官大誰拍板

2021-02-15 管理智慧

最近,華為在人才培養方面可謂動作不斷。從百萬年薪聘請天才少年,到任正非到訪復旦大學等名校,無一不在展示著華為對人才的渴求。並且,近日任正非籤發的總裁辦郵件火爆網絡,在郵件中,任正非表達了自己對人才管理和激勵機制的看法,對華為內部人才自我驅動也提出了建議。

整理:石萬佳

來源:本文整理自任正非籤發的總裁辦電子郵件,轉自鈦媒體(ID:taimeiti)


在講話中,任正非多次談到要摒棄一些不夠靈活的體制,給了專業人才充分的理解與空間。例如,他提出,對專家簡單的以崗定級、以產品規模定崗的機制要廢除;專家職級一定比主官低的限制要取消,專家系統裡不能論資排輩。

任正非提到,有些探索性、未來型研究項目是對不確定性的探索,短期很難出結果,但長期很有價值,要持之以恆的攻堅突破,所以,不僅要長期堅持投入,更要對專家以及他的研究團隊考核,從開始的時候要建立一個合理的評價體系,可以用形象進度,基於研究的進度和過程結果對專家給予肯定。如果按照我們現在的考核機制,梵谷是會餓死的。對失敗的項目也要給予客觀評定。

他還提出,要推動專家垂直循環起來,這樣優秀的人能很快、很容易冒上來。否則按層層壘土的方式,等到我們的新員工進來要當院士的時候,應該是70歲到80歲了。現階段要重點關注,如何讓新的優秀員工快速獲得提拔,避免論資排輩、整齊劃一的晉升控制模式造成優秀人才流失。

對於外來專家、新進博士、天才少年,任正非認為,要給予他們適當的輔導、合理的評價和耐心等待,他們是我們明天的希望。他們一時還摸不清公司的架構,一時半會兒做不出大的貢獻。可以讓資深的退休專家來做他們的導師,幫助他們熟悉公司的技術框架,加快成長步伐。

任正非在最新電郵中表示,公司的人才管理機制,要有利於專家和人才的成長和才能的發揮。管理機制的落後,會抑制創新,抑制我們前進,抑制我們進步。

華為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要做調整,要改變我們對知識分子的評價制度和長遠看法,要向美國、俄羅斯……學習尊重專家,否則就無法正確地發揮出科學家、專家、人才的價值。專委會以能力提升為中心,要對專業能力規劃、專家能力評價承擔責任並賦予權力。專家要賦予專業決策權,類似總會計師對能否入帳做出最終決策那樣,從部門首長那裡分權。

 

總體來看,任正非認為,在專家團隊建設方面,第一,公司實現多元化管理,避免行政管理權力過於壟斷,賦予專委會一定的人事權,與行政管理團隊分好工,給予專家合理評價和有效激勵。

專委會要拿出專家認證的標準,要以進度來評價他的能力。有些探索性、未來型研究項目是對不確定性的探索,短期很難出結果,但長期很有價值,要持之以恆的攻堅突破,所以,不僅要長期堅持投入,更要對專家以及他的研究團隊考核,從開始的時候要建立一個合理的評價體系,可以用形象進度,基於研究的進度和過程結果對專家給予肯定。

 

第二,專委會設置要按專業領域能力劃分而非行政部門來劃分,負責隊伍專業能力建設,掌握技術宏觀方向,堅持專家評專家,選出各類領軍人物;專委會的結構上,要實行任期制,老中青相結合。

高級專家要精專於長,矢志不移地追求,要有一定的穩定性;另外,中級專家要有一定範圍的流動,給相關領域帶去活力,更好地激活組織,有計劃、有策略地跨領域、跨部門流動;年青的專家要甩開距離,大膽流動,去吸收宇宙真氣,去吸收豐富的地氣,有小小的成功,知曉成功的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任正非強調,對待與美國現在這種狀況,最終還是我們自身要做好,第一要自強,第二要開放,自強了就敢開放。專家不能只埋頭苦幹、像蠟燭一樣把自己燒光。在某些方面要細嚼,但如果只是這樣,就是書呆子,因為你沒有廣譜的知識,沒有戰略洞察能力,就會事倍功半。

埋頭苦幹,你就是自耕農。世界是開放的,土鱉專家要加強自己洋化,多上網,多讀文獻,更努力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要做蓄電池不停充電,然後也要做燈塔,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他認為,專家要敢於參加會戰,你不參加會戰就不能綜合提高。不要認為自己是做這個的,就只能垂直往上做。參加會戰不能固執己見,因為會戰會有多學科的專家一起,你要去向別人吸收營養,理解別人的架構、方程等各種東西,在一起形成綜合平臺。

 

「我們公司在大的優勢上超越美國是困難的,美國的技術很強,但是我們綜合起來就有實力了。端、管、雲、芯——世界只有華為一個公司,綜合平臺就是我們的優勢,我們完全可以在這個綜合優勢上做到世界第一。」任正非說。

任正非表示,隨著華為公司管理越來越規範,領導的作用更多的是組織作用。如果領導冒充專家,就會打偏、打歪。未來公司要強調專業作用,應該逐步由專家來當家。

要梳理好專家在當前業務決策團隊中關於專業決策的責任和權力,通過合理的專家分權,讓專家真正掌握作戰中一定的專業決策權,以強調專業作用對作戰的提升與保障,簡化管理。

因此,在日常作戰中,要將主管與專家的責任區分開來。首先要明確專家的核心價值是解決問題,專家就是要能發現問題、定義問題的根因並最終解決問題,要解決問題也就要能參與決策。

「所以,要將業務開展中各種權力在決策團隊(如ST/IPMT/ITMT/SDT等)、部門主管、專家間分配好,專業技術領域的問題應該由最懂的人決策。後續的變革要將專家和行政組織及主管各自的責任區分開來,逐步明確哪些事的權力能夠由專家來閉環,讓專家擁有作戰的一部分專業決策和局部的專業資源聚集權力,這樣簡化管理,責任和權力對等到專家上。」他說。

除自主學習外,人才還要堅持集體主義下的個人英雄主義。任正非解釋道,我們允許個人英雄主義,但你先要有集體主義。專家的創新如果完全脫離大平臺,一個人孤軍奮戰,最後脫離平臺造出來一個模塊,不是公司需要的。

比如說鴻蒙將來是一個大盤子,一個盤子裡裝了好多水餃、丸子。水餃說:「我不要這個盤子,我要懸在空中」,那怎麼能行。在我們公司,你不可能拿著這麼高的工資讓你做小的蘋果、小的蘿蔔。

最後,任正非提出,專家想要發揮價值出來,要有矢志不渝的精神。一是自己要吶喊,不能等著別人來發掘。煤炭在地下幾千萬年我們才知道這裡有煤炭、石油。對於不合理的人力資源政策,你該攻擊就攻擊,到心聲上去吶喊,大家一起是有可能改天換地,打破官僚主義的。(本文完)

你的領導力的高低

決定了成員對你的信服程度

本質上取決於個人的品行

相關焦點

  • 任正非鼓勵華為「吃吃喝喝」:誰官大誰買單,還要把發票撕掉
    任正非鼓勵華為各級管理者「吃吃喝喝」,但是有一個規矩:誰官大誰買單。在很多場合,任正非都提到要發揚光大華為的「吃文化」:「你感覺自己進步了,就自己請自己撮一頓;你要當好領導嗎,那麼,多請部下吃幾盤炒粉吧,在輕鬆自由的氛圍裡,很輕易就做到了上下溝通,協同工作,部門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你想做大秘書,也要多請客,你的工作經過溝通開放了,大家幫助你,互相又了解,你就能成為大秘;搞管理的,更要經常這樣在一起聚餐。但是有一條原則:誰官大誰買單!」
  • 任正非最新電郵:我們允許個人英雄主義,但你先要有集體主義
    任正非在最新電郵中談及人才管理時表示,華為未來要逐步由專家來當家,要自強也要開放。文|高歡歡編輯|周春林頭圖插畫 | 黃愷10月10日,華為心聲社區公布了任正非的最新講話,內容是7月份的三次講話。據了解,這是繼9月6日任正非籤發華為戰略預備隊學員和新員工座談會電郵後再度籤發的重磅電郵。講話中,任正非談到了華為的人才管理問題和對激勵機制的看法,他表態華為要學習尊重專家,未來要逐步由專家來當家。
  • 任正非最新內部電郵曝光:要讓打勝仗思想成為一種信仰
    9.15晶片斷供大限將至之際,華為頻繁釋放積極信號,從9月10日即將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將發布鴻蒙、HMS、EMUI11新進展,到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最新籤發電郵: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要讓打勝仗的思想成為一種信仰。
  • 任正非|人才很關鍵,面試最重要
    2、面試很重要——必須重視「面試官隊伍」的建設機制(面試官的選拔、培養、考核、激勵機制)。 任正非提出要選拔具有洞察與識人能力的面試官,對面試官有考核也要有激勵:「面試官的面試成績作為他績效考核的一部分,也作為晉升或專委會任職的一個資歷支撐」。
  • 任正非最新發聲:領袖的責任是什麼?
    近日,華為心聲論壇發布了【2020】146號總裁辦電郵——任正非的最新講話《任總在企業業務及雲業務匯報會上的發言》。 在發言中,任正非提出華為雲的定位和目標: 華為要打造領先的ICT基礎設施,要在聯接、計算與企業存儲和華為雲三方面都取得勝利。
  • 鐵漢柔情任正非,為誰撫琴為誰歌?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是外表硬朗,內心堅如磐石的男人。在外人眼裡,任正非只有事業,永遠沒有柔情。如果要任正非獻一束花,他會獻給誰?如果要任正非流一滴淚,他會為了誰?現在答案有了。原來再堅硬的男人,都有柔情似水的時候,關鍵是有沒有觸到痛點。
  • 華為人才分99%和1%兩類,誰是1%?任正非:歪瓜裂棗才真甜
    摘要:華為將人才分為99%和1%兩類,99%大家都懂,但誰是那1%呢?任正非眼中,「歪瓜裂棗」就是。 聲明:風起堂原創文章,嚴禁抄襲搬運,侵權必究
  • 華為的2002年和2020年:「誰提造手機誰下崗」 與 「誰提造車誰調離」
    任正非「華為公司不做手機這個事,已早有定論,誰又在胡說八道!誰再胡說,誰下崗!!」在聽完下屬的再次提及造手機,華為董事長任正非顯然很很生氣,他「啪」地一聲很響地拍了桌子,這樣說道。這是2002年的一個普通的秋天,但對於華為來說並非如此。
  • 從「電郵門」談email的安全使用 —— 電郵安全須知
    郵政簡史人類的傳統郵件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最早的郵件要追朔到公元前2400年埃及的法老們使用郵遞這種手段向各統治區發布法令。最早的郵件是不保密的,「郵遞員」們都可以看到郵件的內容。  那可不是一件好事,郵差們既可以閱讀也有調包的可能性。 於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巴比倫人開始使用信封。
  • 任正非:突然幾年前一陣寒風吹,不知誰裁掉了1100人,讓我生氣不已
    來源:經濟學家圈5月6日,華為對外公開了任正非在平臺協調會上有關代表處CFO定位的講話。任正非一開口就表達了自己對某些管理幹部的不滿和失望,「突然幾年前一陣寒風吹,不知誰裁掉了1100人,讓我生氣不已。不知是誰幹了這事,心聲上也不檢討,這種領導鼠目寸光。」
  • 母校校長向任正非要100萬,任正非8個字峰迴路轉,結果感人
    其實,100萬對於任總來說不算個大數目,爽爽快快的說了一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師生」的大道理,直講得胡立軍校長心花怒放。眼看桃子要摘到手了,誰知任總話鋒一轉,問了校長8個字:「學校的校訓是什麼?」胡校長一聽神情大囧,心裡連連埋怨任正非,你問辦學經歷、師生數量、經費開支、升學率什麼的好不好,卻偏偏問校訓?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原來,當時貴州都勻一中根本就沒有校訓。
  • 馬雲:做好自己的事,誰跟我談戰略就開除誰,任正非也深有同感
    2011年某天,一向幽默可親的馬雲大發雷霆:「剛來公司不到一年的人,千萬別給我寫戰略報告,千萬別瞎提阿里的發展大計……誰提,誰離開!」什麼事讓馬雲這樣生氣呢?正是出於這點考慮,他才大發了雷霆,同時鄭重強調:「公司花錢是來請你做事的,而不是請你提戰略的!」其實不只是馬雲,任正非也很贊同這個觀點,而且也有類似的經歷。當年華為一個新員工,給他寫了一封有關公司戰略的「萬言書」。任正非馬上批覆人力資源部:「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醫院治療。
  • 華為手機誕生,第一功臣不是任正非,是這2個勇敢的員工
    但可能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在21世紀初的時候,任正非曾放言,華為將永遠不會做手機,誰如果再做手機,誰就下崗。而且這句話更是被任正非在華為多次會議上反覆強調,都已經成了華為今後發展大基調。而在2002年10月的一次會議上,任正非召開了華為內部的無線產品討論會,當時的會議主題其實就是關於3G設備變賣的問題,以及之後華為通信的發展道路。
  • 任正非:我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我父母只是很平凡的人
    任正非:「我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我父母只是很平凡的人。」1944年,任正非出生(父親任摩遜,母親程遠昭),父母生下他之後,又給他生了6個弟弟妹妹。小時候家裡經常窮的吃不上飯,但因為任摩遜受過教育(曾經就讀於北平民大經濟系,但因為特殊年代未能全部完成學業)。所以才明白對子女最好的投資就是教育。所以,家裡人即使經常餓著肚子,任正非的父母也要讓任正非去讀書。正因為任正非的父母受過高等教育,所以才能去貴州任教,他的父親是當地師範專科學校的校長,母親也是教師。
  • 任正非在高校的最新發言 暗藏未來教育「風向標」?
    前不久,華為公司創始人、CEO任正非帶隊訪問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就基礎研究、產學研結合、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等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任正非在這次訪問期間談到,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太快了,傳統的產學研模式趕不上市場需求的發展速度。大學老師的研究是為理想而奮鬥,目標長遠,他們的研究是純理論要素研究,而華為公司的研究實用度強。雖然華為公司也進行了一些基礎理論的研究,但大多數是在應用理論的範疇。他強調,對基礎學科的重視非常重要。
  • 任正非:5G最主要的功能不是提供大流量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2020年3月24日,任正非接受《南華早報》採訪。他指出,未來5G最主要不是提供大流量,5G有很多性能適合用於工業控制,其高帶寬、低時延等功能都有利於工業製造。5G也只是剛剛誕生,在使用功能上還沒有達到很強的程度。5G剛剛發展,後面路還很寬、很長。
  • 任正非:冷靜,該洗冷水澡了
    02不是說不用蘋果嗎?其實,從華為和中國半導體這一次被美國強大科技打壓下的現狀可以看出,且不論如今的很多小年輕或者蘋果各個年齡段的忠粉,也且不論沒有華為還有誰能與蘋果那樣的高端性能和顏值?十來年的「MOV」能有幾十年的蘋果的品牌影響力嗎?
  • 新能源風口,任正非卻不準華為造車,行業霸主才是未來3年的目標
    任正非令行禁止近期,新能源汽車成為最大的風口。經了解,任正非已經撂下「狠話」: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由此可見,華為內部就「造車」一事有過巨大的爭執,最終是任正非拍板,表示未來3年內不造車。那麼,任正非「葫蘆裡究竟賣什麼藥」?
  • 任正非:華為人,都不是人才,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了人才!
    甚至華為總部大區域經理去那邊視察,小夥子也只是打了個招呼,就接著坐回去敲打電腦。大家都認為,花這麼高的工資是請到的員工不值得。沒想到,有一天這小夥忽然跟任正非說他突破了2g到3g的算法了。任正非馬上讓上海測試中心檢測,結果發現運行速度比當時的通信霸主愛立信要快一倍以上。然後華為憑藉這個優勢,迅速地佔領了歐洲的市場,目前的5G也是應用了該俄羅斯小夥子的基礎算法。
  • 任正非:孟晚舟不是皮耶魯齊,華為也不是阿爾斯通
    距離2018年底華為首席財政官孟晚舟被加拿大政府囚禁已經有兩年了,在這期間任正非一直在為這件事從中斡旋,而就在前兩天出現了轉機,美司法部說孟晚舟可以被允許回國,但有一個條件:要她承認在相關刑事案件中的「不當行為」,也就是「部分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