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間更新的賽評系列是校辯論隊成員的日常隨筆和個人體會,難免存在疏漏或認識不足之處,歡迎各位讀者在留言區進行探討。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觀看相應比賽視頻。
我看的場次是初賽H組第三場,天津大學vs中國人民大學,辯題是高校奉行「績點為王」對學生成長利大於弊/弊大於利。我個人傾向於投給反方。下面從定義、論點、價值三方面來展開。
在定義這一塊的論證,核心問題是:什麼是「績點為王」?「績點作為一切事物的門檻」是否等於「績點為王」?
門檻和佔主要地位/具有絕對優勢是兩回事,所以儘管正方後面在拉定義的時候也有講到說「如果你做任何事情都要看績點,這就是為王」,我仍然認為這個定義不是很好。主要是因為反方作出了以下兩點攻擊:
反方第一點講到了法律和道德的例子來歸謬——道德作為門檻,就是說「道德為王」?正方逃掉了這個追問,我認為這裡反方的攻擊有效。
反方第二點他們自己比較清楚地講了「為王」是什麼——有絕對性優勢。而今天他們所提倡的是只把績點作為一個門檻,在到達這個門檻之後,再看別的相應的能力。我認為這一個定義相對而言是更好的、更立得住腳的。
(我個人覺得反方可以再從「門檻高低」的角度加以闡述,進一步切割「門檻」和「為王」:如果是績點很低的門檻,這算什麼「為王」;如果是高門檻,比如打個辯論賽都得要專業前50,可以算「為王」。無論怎麼抓,反方都會有利。)
正方的論點,簡要來說就是:
一、學生可以獲得三重增益:規劃能力和執行能力的提升、學習能力的提升、選擇面的擴展;
二、績點為王是相對公平的道路。
邏輯上大概可以這樣理解,他想告訴我們「績點為王」是一種倡導大學生去好好學習的價值。好好學習、提升績點的這個過程,能夠培養對大學生而言非常重要且普適的能力:規劃能力、執行能力、學習能力,同時又有擴展選擇面的好處。在當前的大背景下,「績點為王」又是相對公平的,因而績點為王可取。
對此,反方的策略是:對論點一,作點對點的邏輯拆解;對論點二,更側重於價值的比較。
對論點一,反方首先質疑了,為什麼績點為王就能夠培養這些能力?我給老師寫感謝卡片、我去選一些好得分的課,他真的就能夠讓我有成長嗎?
其次論證到,這種能力不是靠績點獨有的利好,我們可以通過別的方法去培養,有人想讓「績點為王」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習能力,但事實上績點所反映的對能力的培養是次要的,能力專精的培養需要有專門的活動、課程去培養。
再次反方提到在這種過程中的一個內耗,也就是內卷,給學生帶來的利好和付出的性價比其實是很低的,他其實是更多的一種無效勞動。當然,正方在這裡有提到,相對於工作的996而言,這一種為自己的績點而奮鬥的形式,是純粹利於個人成長的(不會便宜老闆)。但是我認為這裡的論證並不到位,正方可能需要論證更好的「內卷」技巧一定更有利於成長。
對價值點的比較,是我個人認為比較致命的一點。反方提到:之所以要績點為王,是因為「績點為王」簡單,而不是它更好,明明我們可以有更好的方式來規避一些其中的弊端達到公平,但是你們卻選擇在2020年使用這種最原始、最傳統、最簡單的方法,這其實是一個教育上的惰性、制度管理上的惰性。
對反方這層的價值,正方回應不到位。總體上正方提到的出發點是好的,他提到的價值是:公平。而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績點為王就是公平,因為排除掉了其他家庭、人脈等複雜因素。
而針對公平,正方提出了質疑:績點是主要,不同高校評優評獎的比例也有不同,比如60%20%20%、80%10%10%的區別,如果其他評獎因素真的那麼不公平,為什麼還要給他們一定的比例?
個人認為正方對622、811的回應不好:
1.回應很遲:正四結辯才提到,100%看績點,他們也敢。
2.回應沒有切中要害:反方這個攻擊確實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為什麼」還要留下一定比例考慮別的因素的問題。這裡正方沒有回應,這表明:表明追求績點不能培養所有重要的普適能力;除績點外的因素未必不公平。從而得出結論:我們不能以績點為王。
這裡我認為正方可以這樣回應:第一,您的攻擊與我的論點無關。我方論點本來就沒想要培養所有能力,只是論點中提到的三大能力,您方不要偷換概念。第二,公平無絕對。我方的「績點為王」就是對家庭出生等因素的重要性降到最低,盡力做到公平。
我覺得正方在價值上回應所謂制定政策時的「惰性」,可以更坦誠一點:確實,績點為王是您方眼裡最笨的辦法,但是這個辦法實行了很多年,利弊清楚地擺在面前,解決方法也眾多,我方在論述裡已經提到了錦上添花的發展了。可是您方所謂的「更好的辦法」來規避家庭這些因素、您方新穎的教育改革,能保證一定規避、能為規避不了的犧牲者買單嗎?各位,我們不要這樣,在教育改革上,我們需要謹慎再謹慎,改革不是冷冰冰的文字,這背後的失敗,將有千千萬的普通家庭承擔破碎,這是您方想要看到的嗎?
正方在比賽中回應沒有到位,價值渲染最後也差了一些,所以我還是投給反方。(自己反思了一下,我可能也挺心證的,感覺反方最後的價值有觸動我。)
李子慧,浙江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校辯論隊本科2019級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