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茶經·一之源》有介紹:「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葉卷上,葉舒次」。
其意思是說茶的品質以山野自然生長的最好,在園圃中種植的就較差。生長在向陽山坡並有林木遮陽的茶樹,其芽葉:呈紫色的為好,綠色的則較差;形狀如春筍的最好,短小的芽則差;葉片還沒有完全展開,或葉緣捲曲的品質好,嫩葉初展時平鋪攤開的差。
不過茶的產地只是判斷茶葉好壞的一個標準,如果面對茶葉種類特別豐富的的茶,就很難通過茶樹生長在哪在判斷茶葉的品質了。下面,就跟大家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聊聊怎麼買到好茶葉!
茶葉品質的好壞也可以從茶葉的色澤來看,幹茶的色澤,如果是偏暗的顏色,並且看起來十分沒有活力,那就說明這款茶葉的品質不夠好。我們再來看看葉底的色澤,葉底也就是茶渣,若茶渣的色澤明亮、肥嫩,那就說明這款茶的品質很不錯。要是葉底欠勻亮,不肥嫩,那麼說明這款茶的品質一般。
我們可以先聞茶葉的香氣,看它是否有刺激性氣味,如果有讓你感到不適的味道,或者是發黴變質的茶葉,那我們就能在第一時間判斷出來這不是好茶葉。因為品質好的茶葉,就算沒有茶香味,也不會有讓人覺得不適或者難聞的氣味出現。
工藝好則製成的茶葉品質就會好,工藝差,就算茶葉的原料再好,也是沒用的,差的工藝不僅制不成好茶,還會浪費了好茶葉。做茶的工藝也是一種匠人精神的體現,做茶的起點雖然低,但是貴在堅持,每個茶農都會有自己的一套制茶工藝,都是經過歲月磨
茶葉的品質其實可以用時間去檢驗的,很多茶葉,特別是白茶和普洱茶,都具有儲存價值與收藏價值的,所以,就有了「老白茶」「老普洱」的說法。像市面上很多年做舊的老白茶,我們除了可以從「色香味」等方面去辨別真假茶,還可以靠時間來驗證茶葉好壞。
以上四種方法還是很適合新手來辨別茶葉的好壞的,不過話說回來,方法再多都不如自己親自去喝一喝茶,只有多喝茶才能累積下大量經驗。喝多了,分辨的方法也就學會了,自然能夠買到好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