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疲勞會對姿勢控制造成影響

2021-02-22 康復小南寧

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康復小南寧》,本公眾號是小編業餘時間,用來學習分享,因此有添加小編微信號或者留言的同道,回復有所怠慢請見諒!

我們在訓練病人的時候,很大部分會遇到下肢肌肉疲勞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之下,患者的姿勢控制會下降,從而引發運動損傷,藉此文章想說明一個問題,作為治療師的我們需要注意肌肉疲勞問題,以防因姿勢控制欠佳出現運動損傷。既然說到對於姿勢控制的影響,那麼先來探討一下姿勢控制的問題。

對人體動作來說,姿勢平衡的控制是一項重要的元素。人體若要維持動作的穩定,需要經過一連串複雜的系統整合,其中以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感官系統(sensory system)和肌肉骨骼系統(musculoskeletal system)最為重要。這系統整合的過程會先藉由視覺(visual)、前庭器(vestibular)、體感覺(somatosensory)等感官系統來接收外在的信息,例如感受到不平衡動作時,此信息會傳至中樞神經系統,經整合後,再透過動作神經傳送相關的信息給肌肉骨骼系統來產生正確的肌肉收縮藉以維持身體的平衡。如果要維持穩定的姿勢必須要藉助下肢的肌肉骨骼系統來讓身體的質心(center of mass)維持在基底面積(base of support)內。一旦身體的質心超出基底面積的範圍,肌肉骨骼系統無法有效的調整身體質心回到基底面積的範圍內,身體就會失去平衡,有可能會導致意外跌倒或甚至造成下肢關節的傷害。

圖:影響關節穩定度的因素

針對人體下肢來探討,姿勢平衡的控制必須要先由維持下肢關節的穩定(joint stability)(上圖),進而來調整姿勢的平衡。而關節的穩定度是透過動態抑制系統(dynamic restraints):肌肉和靜態抑制系統(static restraints):韌帶來維持。

關節穩定度是感覺與動作系統不斷整合、微調並持續作用所累積的結果,更明確的說,關節穩定度是透過來自體感覺系統(周邊回饋)的傳入神經(虛線所示),經整合後,再由動作神經(實線所示)將訊息傳至個體的神經肌肉控制系統。

在運動的情境下,膝關節和踝關節需要承受很高的關節受力,這力量常會超過靜態抑制系統(韌帶與關節囊)的負荷而造成關節失去穩定性。當外力造成關節活動度比最小的關節鬆弛度大時,關節的傷害就會發生。換句話說,當關節受力超出靜態抑制系統的負荷時,為了要維持關節的功能性與穩定度,這時關節的動態抑制系統(肌肉)就必須介入來增加關節的穩定性,此即稱為動態關節穩定(dynamic joint stability)。

廣告

---

在運動的過程中,隨著運動時間的拉長以及體力的下滑,身體首先產生的反應即是肌肉疲勞,此情形會造成肌力的下降,進而降低動態抑制系統的功能,而使得身體姿勢控制的難度提升和關節不穩定的情形產生,最後造成傷害風險的提高。肌肉疲勞是一種複雜、多面向的,很容易理解但很難量化的現象。其可以定義為「在任何需要力量的情境,肌肉產生最大力量的能量減少」;在運動的情境下「神經肌肉疲勞會呈現出運動表現下降的反應」;而為了描述動態的肌肉收縮,肌肉疲勞也代表著「最大能量輸出減少」。肌肉疲勞已經被假定會改變生物力學和神經肌肉因子並與肌肉骨骼傷害的風險有高度關聯性,常見的生物力學參數包括關節角度和地面反作用力,而神經肌肉因子則包含肌肉的反應時間、肌電信號振幅以及肌肉收縮中位頻率等。肌肉疲勞的產生會造成人體的動態抑制系統的下降,也意味著神經肌肉控制系統會受到影響,常見的情形包括肌電信號振幅的下降、反應時間延後以及肌肉收縮中位頻率下降等。肌電信號振幅的下降和反應時間的延後也意味者人體較無法有效地使用肌肉骨骼系統來維持姿勢的穩定,而肌肉收縮中位頻率下降也代表肌肉收縮的頻率下降,也因而造成肌肉收縮較慢,上述這些情形皆會使著地後的姿勢控制面臨巨大的挑戰。然而,神經肌肉的控制對動態關節穩定和身體傷害預防的機制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肌肉疲勞的發生常會導致關節穩定度的下降而造成傷害的發生。人體的肌肉骨骼系統扮演著多重的角色,包括吸收衝擊時的力量、協助降低骨骼的彎曲和維持關節穩定度等來保護身體,這是很重要的傷害預防機制。著地後,肌肉骨骼系統會吸收部分能量,使得在下肢關節處受的衝擊力減少,然而,當所產生的外力超過身體所能負荷的情況,傷害就會產生。地面反作用力可以作為肌肉骨骼系統在疲勞後負載程度的指標,因為著地時地面反作用力變大,會使得著地的勁度(landing stiffness)產生改變,著地的勁度若增加,下肢關節傷害的風險也會隨之提升。人體在肌肉疲勞之後,對於著地後維持穩定的姿勢也會產生改變,疲勞後需要靠較大的關節角度和較小的地面反作用力來維持姿勢的穩定,此為一種代償的機制,其最主要目的是使人體維持平衡和減少傷害的發生。過去有許多研究在探討下肢肌肉的共同收縮,肌肉的共同收縮為人體的一特有機制,其主要目的在增強動態抑制系統的功能進而維持關節的穩定度。主動肌和拮抗肌的共同收縮對膝關節的穩定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肌肉疲勞後。因此,人體需要靠較大的關節角度和較小的地面反作用力等代償機制來減少傷害的風險。肌肉疲勞的產生,會連帶影響到人體對姿勢的控制,而這些姿勢改變的主要原因也在於減少傷害的風險,使人體免於受傷。

繼續下拉

參考來源:略

編輯排版:康復小南寧

小編微信:kangfxnn

醫院介紹: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

日常打卡支持一下小編每天的分享吧

(無需關注和下載,點擊下方↓↓↓小卡片然後退出即可)

相關焦點

  • 久坐對你造成的影響--肌肉萎縮、肌肉縮短和筋膜沾黏
  • 疲勞會大大的影響訓練效果,那你知道影響訓練的疲勞有哪些麼?
    而就現在的科學而言,我們仍然對運動疲勞沒有一個透徹的了解,但是似乎有三種主要類型的幹擾會影響肌肉並導致其疲勞。讓我們來看看是哪三種吧。 局部肌肉疲勞 這種疲勞你可能會經歷過很多次。你很難再做深蹲或肱二頭肌彎舉的動作,並且你的肌肉感覺非常沉重,以至於幾乎無法承受任何重量。那麼為什麼會這樣?
  • 睡覺姿勢會影響我們的健康嗎?
    人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健康舒服的睡姿有益身體,一旦睡眠姿勢錯誤,不僅可能讓你腰疼更嚴重,甚至還有可能導致你腰疼、脖子疼、甚至屁股疼。 因為長時間保持一個不正確的睡姿,會對我們身體的肌肉和骨骼造成壓力。所謂正確的睡姿,其實就一個目的,儘量保證脊柱的自然彎度,並且給身體各個部位足夠的支撐。
  • 出現肌肉拉傷時怎麼辦?不要慌!5個小方法讓你輕鬆處理肌肉拉傷
    拉傷可以分成輕、中、重三種,中、重度拉傷,是肌肉纖維部分或全部斷裂,會看到受傷部位凹陷,出現影響肢體活動的情況,這種程度的拉傷,必須儘快就醫手術處理;輕微拉傷是一小部分的肌肉纖維有撕裂傷,從外表看不出差別,但,拉傷的肌肉用力、按壓時,會感覺到疼痛,這時候可以依照我們提供的方法做緊急處理!
  • 寶寶走路姿勢怪怪的?當心會影響長個
    在這裡,育姐必須要給大家敲個警鐘,孩子走路姿勢怪還真的要重視,要知道,不良的走路姿勢可是會影響長個的!也可以買硬幫鞋給他穿,這樣要不了1年,就可以糾正他走路內八字的姿勢。值得注意的是,走路「內八字」會影響到胃、膽和膀胱經絡。
  • 孕婦睡覺時的這五種姿勢,無論是哪個,都很容易對胎兒造成傷害
    在孕期睡覺時,準媽媽要注意這五個行為,會對胎兒造成傷害。一、孕晚期準媽媽仰臥睡覺在孕晚期時,準媽媽不應平躺仰臥睡覺,否則會壓迫到下腔靜脈,會影響孕媽的血液循環,更容易使下肢和外陰發生水腫。三、準媽媽打呼嚕無論是男是女,打呼嚕都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打呼嚕也是分為病理性打呼嚕和生理性打呼嚕,如果孕媽之前不怎麼打呼嚕,但是懷孕後就經常打呼嚕,那麼就有可能是病理性的,這樣就要注意了,儘量去醫院檢查一下,以免造成呼吸不順暢,導致胎兒出現缺氧窒息的情況。
  • 骨盆前傾可能跟這些肌肉有關,不光是久坐造成的!
    、胸、頸向下會影響到髖、膝、踝不單單是影響體態那麼簡單了1 什麼是骨盆前傾?不要覺得這種翹臀看上去挺美的,要知道,這不是臀肌發達而形成的健美體態,而是骨盆前傾引起的「偽翹臀」,會給身體帶來不良影響的。危害Tips▼ 會造成肌肉緊張、僵硬,神經受到壓迫,容易腰酸背痛。
  • 造成疲勞感的7大情境,你可能一直經歷著,卻始終沒有效解決
    由此可見,有時候單純的長時間睡眠並不能消除我們疲勞感。我身邊有不少人也試圖通過延長睡眠,或者請假休息、出門旅遊等方式,來讓自己變得放鬆、舒適,但是卻沒有很好地解決疲勞感,因為我們很少去探究造成疲勞感的原因是什麼。
  • 開學在即,正確的握筆姿勢,影響孩子一生
    但是決定孩子握筆姿勢是否正確這件事,是從嬰兒時期就埋下了伏筆。所以關於這個話題,咱們還是要從頭說起。如果你的寶寶喜歡用筆塗鴉。你會發現,小孩子經常會有很多非常奇怪的握筆姿勢。需要動用手心上的17種肌肉+手臂上的18種肌肉發力配合,既要考驗手指和手腕足夠力量和靈活程度,還需要肩膀和前臂的肌肉形成足夠穩定的能力。這其中無論是任何一種肌肉的力量、靈活協調性,穩定性沒有到達那個程度,孩子就沒有能力可以用正確姿勢進行書寫。
  • 過度疲勞怎麼辦?五大招緩解疲勞
    其實這只會讓你更加疲勞。想要緩解疲勞就要使用小編推薦的方法,可有效緩解哦!,無法按規定的要求繼續工作下去;  4、體力勞動者出現記憶故障,腦力勞動者思維過程受損;  5、意志衰退,工作士氣低落,自我控制能力減退,菸酒量遞增,心理障礙的指數上升;  6、引發婚姻和家庭矛盾;  7、睡眠要求強烈,甚至在任何姿勢下都能入睡等。
  • 緩解肌肉疲勞、減肥塑形還能治病……筋膜槍真這麼神奇?
    商家一般會給筋膜槍貼上三種標籤,「放鬆肌肉,緩解疲勞」「舒緩頸椎,治療疾病」,以及「減肥塑形,燃燒脂肪」。隨著大量廠商湧入這個市場,筋膜槍被商家包裝成「按摩、治病、塑型神器」的定位也迅速立穩。但持續性的疲勞和緊張會導致筋膜痙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筋膜炎。患者通常十分疼痛,而筋膜槍恰好能輔助改善這種症狀。 更直觀地說,平時買的牛肉或豬肉中,有一層白色的很薄的網狀纖維,那就是筋膜。
  • 肌肉抽搐 如何預防肌肉抽搐
    那除了這些會導致肌肉抽搐之外,還有哪些原因呢?1.經過長時間運動而形成肌肉疲勞時,仍持續運動。2.局部循環不良。3.水份跟鹽份是我們身體所需的主要礦物質。因此,當水份和鹽份流失過多的話,則會導致我們出現肌肉抽搐現象。4.嚴重腹瀉、嘔吐和飲食中的礦物質(如鎂、鈣)含量不足。5.環境溫度突然改變。
  • 累~累~累~如何在十一期間緩解肌肉疲勞和酸痛?
    好不容易到家,你發現你的右腿麻木,你的肩膀僵硬,你的腰背酸疼……晚上回到酒店,你發現你的雙腳疼,大腿疼,就連說話都沒了力氣……躺~躺~躺……追不完的影視清單,除了指上運動,你每天最大的運動量就是換個姿勢躺著
  • 8個紮實的瑜伽姿勢:舒緩眼睛疲勞,釋放緊張的頭腦!
    讓瑜伽滋養你,而不是折磨你……(遠離假瑜伽,改掉以往的慣性練習,結合解剖學、理療性的原理,精細慢動作,有控制的真正激活肌肉,適合初學者,和練瑜伽各種受傷的瓶頸期人群,以及中老年人)覆蓋派系:哈他瑜伽,艾揚格,流瑜伽,理療瑜伽,陰瑜伽,普拉提,阿努薩拉,高強度間歇等等其他派系!這些派系,不定時直播,私信進晨練社群!
  • 最佳爬坡姿勢需考慮空氣動力學和肌肉活動性
    基本來說,決定最佳爬坡姿勢需要考慮兩個方面:空氣動力學和肌肉活動性。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一直是:當騎手在爬坡時空氣動力學對騎手的影響較小。因為正在爬坡的騎手騎行速度比在平地上慢得多,因此在爬坡過程中站立踏板造成的迎風區域增加並不會像在平地上站立騎行那樣,使你的騎行速度減慢。
  • 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影響?
    要知道盤腿坐時,兩腿相盤,一條腿壓著另一條腿,受壓的部位會因為壓力影響血液流通,身體中的動脈供氧便會不足,長時間壓迫會導致靜脈受損,容易引發靜脈曲張,甚至引發血栓。盤腿坐的時候,由於骨盆兩側的肌肉受到拉扯,容易引發痙攣。在這種時候,輕微的用手按壓,就會出現疼痛感。較為嚴重的會出現骨盆傾斜,脊柱向側邊彎曲等症狀。
  • 扶蒼山筋骨冷敷凝膠 緩解你的肌肉疲勞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鍛鍊,現在大部分的健身房裡每天都會有人在裡面揮汗如雨,街邊的籃球場裡也經常會出現奔跑投籃的身影,運動不僅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增加趣味,也可以鍛鍊身體。但是如果健身不當或者運動過量,就可能會引起肌肉僵硬,甚至會造成運動損傷。肌肉僵硬是一種暫時性的正常的生理現象,這也是肌肉疲勞的表現,說明此時的身體需要休息調整。
  • "累"出來的慢性疲勞病
    身體會出現的警訊   落髮   因壓力引起的長時間慢性疲勞,不僅身體會感到疲憊不堪,生理機能也大受影響,荷爾蒙失調影響頭皮油脂分泌,加上局部肌肉緊繃、血液循環不佳,使得營養很難輸送到頭皮供應足夠的養分,導致嚴重掉發。
  • 媽媽抱娃別有這個姿勢,會讓你顯矮顯老!
    改變這個情況,除了媽媽注意抱孩子的姿勢,儘量減少弓腰舔肚、高低肩的情況,再就是多讓爸爸抱孩子。本來男人的力氣就比較大,抱孩子很輕鬆,女人就不一樣了,抱孩子的「重負」常常讓媽媽用力過度,造成身材扭曲。糾正姿勢的同時,還要注意減減小肚子的贅肉,這也跟懷孕以來媽媽的體態有直接關係。
  • 跑步後疲勞?5個拉伸動作,幫你解除腿部肌肉緊張,快速恢復體力
    愛跑者在運動後,他們的肌肉和肌腱都處於緊張狀態,這是因為在運動中,人體中產生了大量的乳酸,堆積在體內同時肌肉收縮擠壓血管,讓人有很強烈的疲勞感,為了讓跑者在短時間內恢復體力,跑步後消除疲勞的方法是有必要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