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款獲得FDA批准上市,超20款在臨床開發,寡核苷酸療法潛力有多大?

2020-12-11 騰訊網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報導

寡核苷酸療法能夠直接調控基因表達,它被認為是繼小分子藥物和蛋白質類藥物之後的新一類藥物開發熱點方向。根據近日發表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截止2020年1月,全球範圍內已經有10款寡核苷酸藥物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同時還有至少20多款在研寡核苷酸藥物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本文中,我們將結合發表在Nature上的這篇文章,以及公開資料,帶大家了解下寡核苷酸療法的種類,以及當下面臨的主要挑戰和應對策略有哪些。

圖片來源:123RF

小「身材」,大潛力

寡核苷酸是一類包含20 個左右鹼基的短鏈核苷酸的總稱,包括DNA或RNA內的核苷酸。寡核苷酸可通過一系列過程來調節基因表達包括基因沉默、剪接調節、非編碼RNA抑制、基因激活、基因編輯等等。因此,這類藥物具有治療多種疾病的潛力

大多數寡核苷酸通過鹼基配對方式與同源目標分子相互作用。此外,核酸還可以通過形成三維二級結構與蛋白質相互作用,這一特性也被用於疾病治療藥物的開發。例如,核酸適配體(aptamers)是一種結構核酸配體,可作為特定蛋白的拮抗劑或激動劑。同樣地,含有髮夾結構的嚮導RNA分子也可以與外源引入的Cas9蛋白結合,並將其引導到特定的基因組DNA位點進行靶向基因編輯。

寡核苷酸藥物理論上可以選擇性地靶向任何基因,且具有最小的,或至少可預測的脫靶效應。此外,它們也可以靶向罕見疾病患者的特異性基因序列、特定的等位基因(例如單核苷酸多態性等)、致病性融合轉錄本、傳統的「不可成藥」靶點,以及對某種寡核苷酸療法產生耐藥性的病毒序列等等。這些優勢和潛力使寡核苷酸成為了當下的研究熱點。

十款寡核苷酸藥物獲美國FDA批准

寡核苷酸作為藥物的研究大約始於三十年前。截至2020年1月,已有10款寡核苷酸藥物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寡核苷酸藥物的種類有很多,包括反義寡核苷酸(ASOs)、小幹擾核糖核酸(siRNA)、微小核糖核酸(miRNA)、核酸適配體等等

表 1 :FDA批准上市的寡核苷酸藥物

1、反義寡核苷酸

反義寡核苷酸是一種小的、合成的具有不同化學性質的單鏈核酸聚合物,可通過多種機制調控基因表達。這類藥物可細分為兩大類: RNase H依賴(RNase H competent)型和空間位阻型(steric block)

內源性RNase H酶Rnase H1識別RNA-DNA異質雙鏈底物,ASO結合位點的切割導致靶標RNA的破壞,從而沉默靶基因的表達。新一代的RNase H型ASOs通常遵循「gapmer」模式,即一個基於DNA的中央「間隙」被基於RNA的側翼區域包圍,促進目標結合。值得注意的是,Rnase H1在細胞質和細胞核中都是活躍的,因此能夠靶向其他技術可能難以捕捉的核轉錄本。迄今為止,已經有3種 RNase H依賴型ASO藥物獲得批准上市,分別為fomivirsen、mipomersen和inotersen(見表1)。

空間位阻寡核苷酸可與目標轉錄本高親和力結合,但由於缺乏募集RNase H能力,它們不會誘導目標轉錄本降解。這類寡核苷酸最廣泛的應用是調節可變剪接,以選擇性地排除或保留特定的外顯子。然而,同樣的技術也可以用於剪接破壞,即跳過外顯子以中斷目標基因的翻譯。此外,空間位阻寡核苷酸也可能被用於促進異型轉換,從而減少有害蛋白異型的表達和/或促進有益蛋白異型的表達。截至2020年1月,已經有3種剪接轉換ASO藥物獲得FDA批准,分別為eteplirsen、golodirsen和nusinersen(見表1)。

2、小幹擾核糖核酸(siRNA)

siRNA是一類雙鏈RNA分子:它的一條鏈成為引導鏈(又稱反義鏈),與靶標轉錄物互補;另一條鏈為正義鏈。作為RNA誘導沉默複合物(RISC)的一部分,siRNAs引導Argonaute 2蛋白(AGO2)與目標轉錄本互補,在AGO2的催化下,引導鏈的相反位置被切割,進而導致基因沉默。目前至少兩種siRNAs藥物已獲得FDA批准,分別為patisiran和givosiran。

3、微小核糖核酸(miRNA)

miRNA是一類由內源基因編碼的非編碼單鏈RNA分子,由具有髮夾結構的單鏈RNA前體經過Dicer酶加工後生成。miRNA與多種生理和病理過程有關,包括癌症、細胞周期進展、傳染病、免疫、糖尿病、新陳代謝、肌生成和肌肉營養不良,因此成為了新藥開發的一個重要靶點。與siRNA一樣,miRNA可以將RNA誘導的沉默複合物(RISC)引導至靶序列,從而啟動基因沉默

目前,已有許多公司在開發miRNA藥物。例如,Regulus公司正在開發靶向miR-21和miR-17的miRNA寡核苷酸藥物,擬分別治療Alport腎病(Alport nephropathy)、多囊腎(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miRagen公司正在開發多種miRNA候選藥物:其中cobomarsen是一種靶向miR-155的寡核苷酸抑制劑,擬開發治療皮膚T細胞淋巴瘤;remlarsen是一種靶向miR-29的雙鏈模擬物,擬開發治療瘢痕疙瘩(keloids)。

4、轉錄激活RNA

許多基因表達長的非編碼RNA,它們通常與近端蛋白質編碼基因的轉錄抑制有關。用稱為小激活RNA的寡核苷酸片段靶向這些長的非編碼RNA可以逆轉這種負調控的作用,從而導致轉錄激活,這已在許多疾病相關的基因中得到顯示,包括BACE1(阿爾茨海默病)、BDNF(帕金森病)、UBE3A(安格曼症候群)和SCN1A(Dravet症候群)等等。目前,內源性小激活RNA在細胞核內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為轉錄基因激活或沉默的天然介質,內源性小激活RNA可能本身就構成了寡核苷酸療法的靶點

目前,已有許多公司在開發小激活RNA。例如,MiNA Therapeutics正在開發MTL-CEBPA,這是一種靶向CEBPA(一種參與肝細胞分化和腫瘤抑制的關鍵轉錄因子)的小激活RNA,以脂質納米顆粒製劑的形式遞送,用於治療肝細胞癌。目前,該在研藥正在肝細胞癌和肝硬化患者中開展1期臨床試驗。

激活特定基因的另一種方法是Stoke Therapeutics的TANGO技術平臺,該技術靶向非生產性RNA剪接以增加基因表達,並解決由於基因功能喪失或降低而導致的單基因疾病。該公司目前的主要候選藥為STK-001。STK-001是一種反義寡核苷酸藥物,擬開發治療Dravet症候群。臨床前研究數據顯示,在Dravet症候群小鼠模型中,STK-001提高了小鼠的生存率,並降低了癲癇發作頻率。目前,該在研藥正在開展1/2a期臨床試驗。

圖片來源:123RF

藥物遞送——寡核苷酸藥物開發的「攔路虎」

雖然全球已經有十餘款寡核苷酸療法獲批上市,但寡核苷酸療法的廣泛應用仍面臨一個主要挑戰——如何將寡核苷酸藥物有效輸送到肝臟以外的目標器官和組織。迄今為止,大多數寡核苷酸療法,包括幾乎所有已批准的核酸藥物,都是局部給藥,例如眼睛、脊髓、肝臟。寡核苷酸通常是大的親水性多聚陰離子,這種特性意味著它們不容易通過質膜。由於基於寡核苷酸的治療藥物通常無法穿越血腦屏障(BBB),因此向中樞神經系統(CNS)的遞送是一個額外的挑戰。

目前,科學家們正在開發許多方法和技術,來解決寡核苷酸藥物遞送這一大難題。化學修飾是增強寡核苷酸藥物遞送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利用修飾來改善寡核苷酸的藥代動力學、藥效學和生物分布,以提高藥物的遞送能力。生物偶聯也是解決寡核苷酸藥物遞送的有效途徑。ASOs和siRNA的遞送潛力可以通過直接共價偶聯不同的「元件」來增強,這些「元件」包括脂質、肽、適配體、抗體和糖分子,通過偶聯可使寡核苷酸更容易接近目標細胞。

納米技術和材料科學的發展也為解決寡核苷酸藥物遞送的挑戰提供了優勢和潛在的解決方案,尤其是針對跨越生物屏障和跨膜細胞內遞送的要求。此外,研究人員也在開發一些新的技術,如內源性囊泡(即外泌體)、球型核酸(SNAs)、納米技術(例如DNA籠)和「智能」材料等等

相關焦點

  • 10款獲FDA批准上市 超20款在臨床開發 寡核苷酸療法潛力如何?
    寡核苷酸療法能夠直接調控基因表達,它被認為是繼小分子藥物和蛋白質類藥物之後的新一類藥物開發熱點方向。根據近日發表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截止2020年1月,全球範圍內已經有10款寡核苷酸藥物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同時還有至少20多款在研寡核苷酸藥物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 FDA批准的寡核苷酸類藥物及在研反義寡核苷酸類藥物一覽
    寡核苷酸,是一類20個左右鹼基的短鏈核苷酸的總稱(包括脫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內的核苷酸)。截至2017年5月底,共有6類寡核苷酸類藥物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應用,其中屬於反義寡核苷酸的藥物有四種,同時有大量藥物處於不同階段的臨床研究中。反義核酸是指與靶基因信使RNA互補的一段單鏈DNA或RNA序列,通常由十幾到幾十個鹼基組成,通過化學合成的方式生產。對反義核酸進行某些特定而合適的化學修飾後,其通過一定方式進入細胞,能夠特異性地調控靶基因的表達。
  • 2018年FDA批准的19款first-in-class藥物
    1.AimovigAimovig(erenumab)是由安進研發的一款靶向CGRP受體的單克隆抗體藥物,於2018年5月17日獲FDA批准上市,用於預防和治療成人偏頭痛。同年7月份,該藥在歐盟獲批上市,用來預防每月出現4次以上偏頭痛的成人患者,目前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臨床試驗尚處於Ⅰ期臨床試驗。
  • 永續沉默治病基因丨FDA批准全球第三款RNAi療法 治療罕見肝病
    19日,lumasiran也已獲得歐盟批准上市,作為首款被批准用於治療PH1的藥物,也是唯一一個被證明可以降低有害草酸水平的療法。#第三款RNAi藥物正式獲FDA批准#ILLUMINATE-B 10月22日增補數據:◇lumasiran在對6歲以下3個月以上的兒童進行的LIGNINE-B III期臨床研究中,尿草酸平均減少了72%,腎鈣沉著症有所改善(8/18,44.4%);
  • 安斯泰來ADC療法在中國獲批臨床
    CDE最新公示,安斯泰來注射用enfortumab vedotin獲得兩項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開發用於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一款靶向Nectin-4的「first-in-class」抗體偶聯藥物(ADC),曾獲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和優先審評資格,已於2019年底在美國獲批上市,用於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 阿斯利康2型糖尿病三聯複方療法獲得FDA批准
    4日,阿斯利康宣布美國FDA批准該公司開發的Qternmet XR緩釋片上市,用於和飲食與鍛鍊結合,改善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的血糖水平。Qternmet XR是由達格列淨(dapagliflozin),沙格列汀(saxagliptin),和二甲雙胍構成的口服三聯複方療法。2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患者由於對胰島素產生抵抗而導致血糖水平升高。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會提高2-3倍。糖尿病同時是導致腎功能衰竭的首要原因。
  • EGFR抑制劑獲突破療法認定;FDA批准帕金森新藥Ongentys上市
    FDA批准帕金森病新藥Ongentys上市 Neurocrine Biosciences公司宣布,美國FDA已批准其口服藥物Ongentys(opicapone)作為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的輔助療法,治療經歷「關閉」期(「off」 episodes)的帕金森病患者。
  • 【盤點】2020年第一季度美國FDA批准的13款創新療法!
    2020年03月31日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藥品評審與研究中心(CDER)的數據統計,在2020年第一季度,FDA批准了11款創新療法。而根據FDA生物製劑評審與研究中心(CBER)的數據統計,在2020年一季度,FDA還批准了一款食物過敏免疫療法(Palforzia)和一款流感疫苗(Audenz)。
  • mRNA療法新銳Moderna公布中期進展 10款藥物已進入臨床
    廣受矚目的mRNA療法新銳Moderna今日公布了其2018年度計劃的中期進展。這家在前幾年以高額融資獲得業內關注的公司,在今天的中期進展中公布了其最新的研發管線——在21個候選藥物中,10款已經進入了臨床階段。Moderna公司是發現和開發mRNA療法以及疫苗的知名公司之一。
  • 這款幹細胞療法獲美國FDA壓倒性支持,有望今年上市!
    Ryoncil療法是一種間充質幹細胞療法,該療法的主要機制是通過抑制T細胞增殖,和下調促炎細胞因子和幹擾素的產生,來調節T細胞介導的炎症反應。目前,它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已獲得美國FDA授予的優先審評資格,最終評審結果將於2020年9月30日之前給出。
  • 諾華siRNA療法獲歐盟上市批准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日,諾華宣布其siRNA療法Leqvio(inclisiran)已獲得歐盟委員會的批准,用於治療成人高膽固醇血症及混合性血脂異常。這是這款「first-in-class」療法的全球首批。
  • 2020年,這20款創新療法值得關注(下)
    昨日,藥明康德內容團隊介紹了2020年值得關注的10款有望獲得FDA批准的重磅新藥。在今天的這篇文章裡,我們將介紹在新的一年裡可能來不及得到FDA的批准,但依舊值得關注的10款在研療法。它具有兩個靶向BCMA的抗體蛋白域,是一款結構獨特的CAR-T療法。在今年的ASH年會上,這款CAR-T療法在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臨床試驗中表現出100%的總緩解率和69%的完全緩解率。
  • 3個月內FDA連續批准2款伊波拉病毒療法,Ebanga成新焦點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人單克隆抗體Ebanga(Ansuvimab-zykl ,以前稱為 「mAb114」 )用於治療成人和兒童的薩伊伊波拉病毒( Ebolavirus )感染。
  • FDA 批准 19個 BLA 申請多款重磅靶向藥物獲批上市!
    2020盤點 | FDA 批准 19個 BLA 申請,多款重磅靶向藥物獲批上市!來源:藥智網|森林2020年即將步入尾聲,這一年,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但是美國FDA對於新藥的研發和審批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好消息頻頻傳出,多個重磅新藥獲批上市!
  • 幾經波折,這款阿爾茨海默症在研新藥上市希望有多大?
    曾參與阿杜卡瑪單抗真實世界數據研究和輔助臨床設計、負責綠谷阿爾茨海默症新藥 GV-971 生物信息和數據科學的專家、現精鼎醫藥亞太區數據科學負責人馮勝博士分析認為,存在三種可能性,最大的可能是重做臨床三期提交審批,雖然這意味著藥物的上市時間可能會延期幾年。當然也不排除有條件上市或直接上市的可能,前提是百健能夠從目前的數據中挖掘出更有說服力的證據。
  • TIGIT抑制劑、雙特異性抗體療法等16款療法入圍孤兒藥資格
    上周FDA共頒發16項孤兒藥資格,包括7款化學小分子、4款抗體療法、2款基因療法、1款疫苗、1款反義寡核苷酸和1款融合蛋白。其中羅氏(Roche)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研發的兩款創新單克隆抗體獲得治療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的孤兒藥資格。
  • 第四款「漸凍人」藥物!美國FDA批准Exservan(利魯唑口腔膜劑),治療...
    近日,該公司宣布,其開發的利魯唑口腔膜劑Exservan比原計劃提前一周獲得了美國FDA批准,該藥用於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患者的治療。此前,Exservan已被FDA授予了孤兒藥資格(ODD)。在美國,罕見病是指患病人群少於20萬的疾病類型,罕見病藥物研發方面的激勵措施包括各種臨床開發激勵措施,如臨床試驗費用相關的稅收抵免、FDA用戶費減免、臨床試驗設計中FDA的協助,以及藥物獲批上市後為期7年的市場獨佔期。
  • 第4款CGRP靶向抗體-靈北Vyepti獲美國FDA批准...
    靈北總裁兼執行長Deborah Dunsire博士表示:「隨著Vyepti的批准,我很高興我們現在能夠提供一種新的靜脈注射療法,實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預防偏頭痛的關鍵治療目標,同時也滿足早期起效的需要。Vyepti臨床項目是第一個證明這種早期益處的項目,在臨床研究中,與安慰劑相比,2種劑量Vyepti在輸注後的第一天就顯示出治療益處。」
  • 重磅| 全球首個EZH2抑制劑獲FDA批准上市!
    EZH2靶點是近年表觀遺傳抗腫瘤領域研究的熱門靶點,作為專注於該領域研究的Epizyme公司,憑藉Tazemetostat在罕見性上皮樣肉瘤上的臨床突破,享受了加速批准和優先審評的快速通道,率先獲得了EZH2新型靶點藥物的上市。
  • 【藥研發0724】FDA同時批准九款普瑞巴林仿製藥 | Vertex囊性纖維...
    9家公司Lyrica(pregabalin,普瑞巴林)仿製藥獲FDA同日批准,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導致的神經痛。九款仿製藥同時也成為止痛藥Lyrica的首仿藥。該藥原研藥Lyrica由輝瑞開發,是γ-氨基丁酸(GABA)的類似物,用於緩解神經性疼痛,其適用範圍包括: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導致的神經痛、帶狀皰疹後神經痛、脊髓損傷相關神經痛、纖維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