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的國家,男性比女性多6000萬,即使不考慮情感因素而按需分配,也將有6000萬男性註定單身!
鑑於這種情況,幾天前,一位名叫黃有光的經濟學家甚至提出,我們應該考慮允許一夫多妻制來解決人口失衡問題。
一般來說,中國的女性不應該擔心結婚,但現實是中國的大量女性不能結婚,或者她們不結婚,因此中國女性的一個特殊術語誕生了,這就是「老年剩女」。
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剩女基本上只在城市中找到。在農村地區,無論自身條件如何,未婚女孩甚至離異婦女都屬於稀缺資源,有適齡未婚女子的,必被踐踏。
同樣的未婚女性,甚至比農村的未婚女性更好,在城市和卻突然變得無法結婚後,突然變得無法結婚,為什麼?
根據老吳(公共名稱:麥霸老吳或maibalaowu)的說法,城市中出現大量老年女性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男女擇偶的差異
最重要擇偶有什麼意義?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是我相信只是年輕漂亮的幾個字,這可以殺死90%以上的男人。
因為有些人段子不算段子,20到60歲的男人喜歡18到24歲的漂亮女孩,非常專一。
一個年輕漂亮、工作體面的女孩(比如月薪3000元的前臺接待員),堪稱婚姻市場上的佼佼者,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是不可能的,如果其中只有兩個或一個滿意,就可以被視為男人可以接受的婚姻伴侶。
因此在城市的男人很容易找到一個合適的婚姻伴侶,幾乎無處不在!如果你不相信城市,想想你周圍是否有很多這樣的女孩。
如果我們把這個條件放在男人身上,他們年輕英俊,但只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例如,月薪4000美元的文員),能算質量上乘嗎?
同時只能滿足兩個條件,比如年輕的失業者帥哥,中年人帥哥,月薪3000或4000,或者中年平凡叔叔月薪7000,在婚姻市場上中都將屬於上述高素質女性的存在。
對於這些年輕漂亮、素質高、工作好的女性來說,擇偶標準是什麼?
年齡與自己相差3-5歲,本科學歷,身高172CM,月薪6000多元。
這些條件並不誇張,甚至可以說是最低和最基本的要求,畢竟婚姻所必需的婚房和都還沒呢。
讓我們逐一分析一下,有多少男人能同時滿足這些基本要求。
中國人的預期壽命約為75歲,中國人和中佔比的年齡相差僅約7%。在這一點上,男性的標準要寬鬆得多,四五十歲的男人和二三十歲的女人結婚。
讓我們看看本科學歷,我在網上找到了一份本科錄取數據,你可以看到,當年本科招生總數為309萬人,而適齡(出生於)的高考生為1909萬人,這意味著僅有的學生中有16%可以上本科。這還是擴招後的數據,你年紀越大,本科生的比例就越小。
從身高來看,中國的男性平均身高為171.8釐米,在很多人看來,172CM是擇偶的最低標準,實際上已經超過了這個數字,大約50%的僅有男性可以達到這個數字。
最後,如果我們看月薪6000多元,沒有具體數據,畢竟國家公布的人均收入加上我們等於馬雲,這確實不準確。然而從老吳家庭背景多年的社會經驗來看,適婚年齡的男性能掙到6000多元,最多只能掙一半!
讓我們看看這些條件綜合可以達到多少!
年齡7%*本科學歷16%*身高172CM50%*收入6000 50%=0.28%,也就是說,只有在357名男性中,這樣的人才能被選中!
一個普通女白領在一年內會與100多個男人有密切的交流,這意味著如果你想在你的生活和工作圈子裡找到合適的男人,你可以在三年內遇到他們中的一個。
然而這只是最低標準,如果再加上一些高級要求,比如帥氣,名校畢業,有車有房,年薪10萬元,180CM,這可以算是一些女性心目中勉強滿意的對象。
如果不到明星,你至少要有十裡挑一;你必須至少畢業於名校985211,這在中國僅為3.2%;年薪10萬的年輕人最多只有10%;180歲以上的CM絕對不到5%,至少老吳這些年只有不到10個人知道,最多10%。
有多少人能同時滿足這些要求:10%帥氣*3.2%名牌大學畢業*10%年薪*10%身高*10%車房=0.00032%,只有在312500人中才能選出這樣的人!
數十萬人只能挑出一個超級候選人,但他們卻被一些年輕漂亮、工作出色的優秀女性視為擇偶標準,然而對於能達到上述標準的男人來說,只要卻只需要一個年輕漂亮漂亮的女人的妻子,兩個諸君和品品之間的難度差距有多大!
2、 女性經濟獨立性與婚戀需求降低
老吳(公共名稱:麥霸老吳或maibailaowu)曾經寫過一篇特別的文章文章婚姻很酷,但一點也不浪漫,婚姻的本質是兩個人籤訂合夥合同,分析得出結論:婚姻的本質就像兩個人一起開公司,《婚姻法》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感情和愛情,有的只提到了婚姻保障和限制中的兩個特殊合伙人。
如果公司資金充裕,誰願意引進合作夥伴來指導公司未來的經營和發展?老闆越強,他就越拒絕別人投資!
婚姻生活也是如此,女人能在中國中持有半邊天並不是空談。有太多的女性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和才幹實現經濟獨立甚至經濟自由。
如果這樣的女人不是因為愛情,她為什麼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引入一個未知的因素,按照傳統觀念生孩子,並與家人和親戚打交道?
愛情本身就是一種保質期很短的東西,難怪這些優秀女性不想結婚或找不到理由進入婚姻生活。
另外,從男性的角度來看,至少在現階段,大男子主義仍然佔主導地位,這也導致絕大多數男性不願意娶一個各方面都比自己強的女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這些優秀的老年女性結婚的難度。
一方面,有單身漢群體,另一方面,剩女扎堆實際上是社會發展到現階段的產物。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等到社會不斷發展,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
當一個女人結婚是因為她的伴侶年輕英俊,不介意其他條件差的時候,當一個男人認為嫁給一個年長的或者成功的女人並不奇怪。
當全社會都習慣了這樣的事情,根本感覺不到他有新聞價值時,單身和剩女同時存在的現象有可能就會得到緩解。
當然,更有可能的是,當時的人們習慣於接受別人的單身,不再有單身漢、剩女這樣的詞彙了!
#大齡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