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飯經常吃,容易患上糖尿病?米可以吃,但建議用這兩種方式吃

2020-12-20 健身者教練

導語:得了糖尿病之後,每天吃什麼、怎麼吃,就變成了一個大問題。特別是家裡有人得了糖尿病的,在飲食方面就會格外留意。不過這種特別的關注雖然是對家人的關心,但對家人來說也是一種壓力。

上次做了體檢之後,李阿姨被檢查出患上了糖尿病,她的女兒看到了體檢報告單上的結果,比李阿姨都要焦慮---

「不行,這些糕點不能再吃了!」

「葡萄不能吃了,糖分太高,還是吃梨吧。」

「白米飯不要多吃了,還是吃點粗糧飯吧。」

李阿姨每次聽到女兒的這種言語,就會覺得不開心:「誰吃得下粗糧飯啊,以前日子苦的時候老是吃,早就吃夠了,當然是白米飯好吃了。」

要知道,李阿姨每頓飯都是要吃上兩碗白米飯才行的,哪天要是做了紅燒肉,還能再添一碗呢。

而且一日三餐用大米飯作為主食,是中國大部分人的飲食習慣了,但是現在,這個持續了千百年的習慣卻受到了質疑,特別是得了糖尿病的人,吃不吃白米飯,真的是個難做決定的事情。

但是,最新的研究結果,卻讓得了糖尿病的人不用再擔憂了,這個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一、21國最新研究顯示:吃白米飯和得了糖尿病是有關係,但中國人是例外!

這項研究是城鎮與鄉村流行病學的一項前瞻性研究(PURE),數據是從21個國家採集的,一共涉及到了13萬的人口數量,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南亞地區的人每天會攝入的白米飯數量達到了630g,這個和每天吃白米飯不到150g 的人比較,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會上升61%。

但是為什麼又說中國人是個例外呢?研究顯示在參與了這項研究的4.1萬中國人群中,每天吃白米飯的量一般是150~300g,和高於450g 的人,這些人患上糖尿病的風險並不會比吃白米飯少於150g 的人高,只有攝入白米飯的量在300~450g 的人會存在一定的風險。

這個意思就是說,研究顯示:每天吃白米飯超過450g ,和中國人患上糖尿病的風險上升是沒有什麼關聯的。

那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中國人吃白米飯的量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加上大米的品質比較好,整體的飲食結構上也比較健康,比如每天都會吃豆類和蔬菜等,這些食物吃下去都是會中和掉白米飯對血糖的影響的。

當然了,中國人雖然是個例外,但是白米飯這種主食相比粗糧來說,確實是會讓血糖出現升高的現象的,所以得了糖尿病的人不要因為知道了這個研究結果,就沒有節制地去吃白米飯。

二、精細的主食更容易讓得糖尿病的風險升高

白米飯吃了之後消化吸收方面是比較容易的,但白米飯若是吃得太多了,是會讓餐後的血糖值不斷升高的,也就是血糖生成的指數(GI)會變高。

若是長期使用GI高的食物的話,是會讓胰島功能受到損害、讓血糖產生很大的波動,從而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讓機體對胰島素的反應能力降低,也就是產生胰島素對抗的現象的。長期下去,就很難再將血糖穩定在正常的範圍內,甚至會誘發糖尿病。

這個時候有些得了糖尿病的人就會疑惑了,那白米飯到底能不能吃呢?其實啊,白米飯還是可以吃的,不過吃的方式就要注意了。

三、得了糖尿病的人應該怎麼吃白米飯?米可以吃,但建議用這兩種方式吃

很多得了糖尿病的人自從發現自己生病之後,就將白米飯拒之門外,不敢再吃了。其實這個也沒有必要,糖友們若是想要吃白米飯的話,可以堅持下面三個原則。

1、儘可能將米變「硬」

很多人平時習慣了食用精細柔軟的食物,喜歡吃柔軟的白米飯,比如將大米先浸泡幾個小時,再用壓力鍋蒸熟或者用小火慢煮,這樣做出來的白米飯口感是很軟爛的。但是這種白米飯雖然好吃,卻也很容易讓血糖出現升高的現象的。

2、儘可能讓米變「亂」

得了糖尿病的人平時吃主食的時候,儘量讓米搭配著粗糧、豆類、堅果等食材一起煮,這樣不僅能提高礦物質和維生素B族的攝入,還能補充一些蛋白質,在降血糖方面也是有一定作用的,還有助於控制血脂。

四、中醫建議:糖尿病患者,嘗試喝點降糖茶,有助血糖的穩定

中國古代著名的醫書《本草綱目》裡面有提到:甘草、苦丁、羅漢果、蒲公英等是可以起到調節血糖和血壓的效果的,這個也是現代很多老中醫很喜歡推薦的一個小食方,其用到的藥食同源的原理如下:

羅漢果:可以起到活血潤肺、止咳祛痰、消炎殺菌、生津止渴、潤腸通便的效果;

蒲公英:可以用於清理血管內的垃圾、抑菌、改善腸胃的健康、清熱解毒

苦丁:具有增強身體的免疫力、調節血糖、祛風溼、調節血脂穩定血壓的功效;

將上述所有食材經過精確的配比製成的茶包,衝泡和飲用都非常方便,每天只要用開水泡3分鐘左右就可以喝了,讓血糖穩定下來這方面效果不錯。

需要控制血糖升高的朋友,直接點擊下方卡片領取,健康值得您這點付出!

結語:得了糖尿病之後,飲食和生活習慣都需要做出很大的改變,尤其是要注意飲食,這樣才能讓血糖保持在穩定的水平,減輕糖尿病的症狀,讓生活可以過的舒適一點。除了不要攝入過多的白米飯之外,經常喝可以穩定血糖的茶,在控糖方面也是很有效的。

相關焦點

  • 吃白米飯容易導致糖尿病?真的是這樣嗎?一起來看看
    一、多國研究:白米飯確實與糖尿病有關,但中國人除外在城鎮和鄉鎮的流行病學研究上,21個國家參與了這項研究,在經過21個國家的資料採集,每天白米飯不超過150g的人群比白米飯超過650克的人群,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概率要低上61%。
  • 經常吃白米飯,容易得糖尿病?最新21國的研究結果,讓人想不到
    上次體檢時,李阿姨檢查出得了糖尿病,女兒看到體檢單上的結果,比她更焦慮——「不行不行,不能再吃這些糕點了!」「不可以再吃葡萄了,高糖分了,吃點梨吧。」「白米飯不能多吃,吃點粗糧飯。」在參加研究的4.1萬名中國人中,研究顯示每日吃米飯150-300克,以及450克以上的人,糖尿病發病風險傾向和吃少於150克的人並沒有很大的差別,只有300-450克存在數值上的風險。也就是說,研究表明:每天吃450克以上的白米飯,與中國人糖尿病的發病風險升高並沒有相關性。
  • 多吃白米飯更易得糖尿病?!真相還是謠言?
    中國營養師聯盟執行秘書長 於良 《英國醫學雜誌》曾發表過一篇研究成果,吃白米飯最多的人和最少的人相比,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55%。此消息一出,輿論譁然,天天要吃的白米飯居然會是「這個樣子的」!有許多人就開始不吃或少吃白米飯了。 對於這個勁爆的研究結果,我們該如何來看待呢?
  • 天天這麼吃白米飯,難怪得糖尿病!這才是真正的「管住嘴」
    可是,多項研究表明:對於以糧食為主食的人們來說,白米飯吃得越多,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越大。 儘量讓米「淡」 讓米「淡」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在烹調米飯米粥的時候,最好不要用單一的米,而是米、粗糧、豆子、堅果等一起上。大米和粗糧的比例是3:1。 比如說,紅豆大米飯,花生燕麥大米粥等,就是非常適合慢性病人的米食。 加入這些食品材料,能為我們主食增加不少營養成分,還能起到蛋白質營養互補的作用。
  • 白米飯升糖指數比可樂還高?白米飯還能吃嗎?華西醫院的營養師說
    >會增加患糖尿病風險?糖尿病人和血糖高的人不推薦只吃白米飯,因為去掉穀皮的米飯非常容易消化,從而導致餐後血糖上升非常快,但是和全穀類食物搭配就可以有效延緩血糖升高。其次,糖尿病發病的原因是遺傳和外部環境兩個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飲食只是其中之一,因此說白米飯吃得多就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並不合適。營養對健康的影響是整體的,食物的選擇和搭配是關鍵。
  • 中國人每天吃白米飯,為什麼被評為「最差勁主食」?還能不能吃?
    而且過國外的科學雜誌《柳葉刀》也發布一個研究結果,通過研究發現長期吃白米飯的人患有糖尿病的機率要比那些白米飯吃得少的人高大約78%!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所以說白米飯不僅是一種營養比較差的主食,吃多了還會傷身。那麼為什麼米飯會別變成營養不良的主食呢?
  • 常吃白米飯危害等同於吸菸?吃大米會致癌?3件事助你百分吃米飯
    有人問到長期吃米飯是否對身體有害?米飯是一種天然的食物,飲食圈總說「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靠譜的搭配」,對於大米同樣是如此。對於吃大米這件事大家應該這樣看待,經常吃大米對於身體無害,但是長期單一食用大米飯肯定沒有多樣食用粗雜糧食物那樣健康,容易增加肥胖、便秘等問題的出現機率。言於具體,分開角度和大家聊聊關於大米飯的是是非非。健康吃大米,您應該如此作為。
  • 一碗白米飯等於一碗糖 專家推薦吃胚芽米飯
    白米飯的營養價值我們先來看看,白米飯的營養價值,100克的白米飯含70.6克水分,26克碳水化合物,2.6克蛋白質,極少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可以看出,白米飯除了提供人體能量之外,其他幾乎沒有什麼營養了。
  • 妊娠糖尿病可以吃柚子嗎 妊娠糖尿病注意這些
    妊娠糖尿病可以吃柚子嗎妊娠糖尿病是指懷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懷孕時才出現高血糖的現象,其發生率約百分之一到三。妊娠糖尿病系高危妊娠,它嚴重危害母兒的健康。研究顯示,懷孕期間孕婦可以每天吃1/4個柚子預防妊娠期糖尿病。柚子清香、酸甜、涼潤,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鎂、鈉等人體必需的元素。
  • 常吃素食不容易得糖尿病,智商會提高?用多國的研究告訴你真相
    至於吃素會不會營養不良,這還要看大家吃素的方式。即便是每天吃肉的人群,也不敢保證營養就是均衡的,正確的吃素方式反而提倡。吃素食不會得糖尿病?在哈佛大學的研究中,查閱到了關於30多萬人的匯總,得出結論經常吃素食的人不容易患二型糖尿病。
  • 怎樣吃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現在社會得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而一旦患上糖尿病,它帶給人的痛苦不是一兩句能說清的。那麼究竟怎麼吃,吃什麼可以降低得糖尿病的風險呢?少吃多餐每餐少吃,每天可以多吃兩頓。少吃主食,特別是米飯、麵食和澱粉類食物。澱粉類食物會增加身體裡血糖濃度,所以要儘量少吃。
  • 患糖尿病的父親吃上木糖醇蛋糕啦
    ■幫幫日記   幫辦員 金晶  孫女士的父親56歲,患糖尿病有十來年了。自從父親被檢查出患有糖尿病後,徹底愛上了吃甜食,「越不讓吃就越要吃,他經常偷偷去外面買糖炒慄子、芝麻糖等,家裡放點蛋糕、麵包,他也要偷吃幾口」。
  • 為啥南方人喜歡吃的白米飯,被評為「最差主食 」,有無科學依據
    權威醫學學術期刊《柳葉刀》曾發表過一篇論文,說吃米飯較多的人群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比常人高出78%,這個消息一出震驚了很多人,於是中國人尤其是南方人吃了幾千年的白米飯竟然成了「最差主食>不控制量當然會增加自身患上糖尿病的風險。
  • 經常吃米飯和吃麵食的人相比,到底有什麼區別?哪種人體質更好?
    在眾多主食中,最重要的是兩種主食,一種是麵食另一種是米飯,網友提問:經常吃米飯和吃麵食的人相比,並且,國內外研究發現,長期吃白米飯的人更容易患上二型糖尿病。 究其原因,一方面和米飯熱量過高有關,另一方面精細糧食沒有了膳食纖維的參與,比粗糧更易消化,也代表它升高血糖能力較強,並不適合慢性疾病人群多吃,以及長期大量吃。
  • 天天都吃的米飯,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看看你的米飯吃對了嗎?
    我們吃了幾千年的白米飯,為什麼突然和糖尿病扯上了關係?其實是因為他們吃錯了米飯——白米飯吃太多,全穀物吃太少。 然而,最近一篇研究對21個國家132373名參與者的大米攝入量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食用米飯與糖尿病發生風險增加顯著相關,每天攝入米飯量超過450g(相當於超過3碗大米飯)的人群,糖尿病患病風險增加了20%。 白米飯有什麼問題? 我們現在吃的白米飯都是要經過精製加工的。
  • 白米飯還是糙米飯?糖尿病患者主食到底吃哪個好?
    但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米飯就成了一個不得不慎重面對的問題了。米飯會導致血糖波動,所以患者在選擇米的時候也是要謹慎。只要能夠採取正確的方法,是不會對血管造成影響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吃什麼水果,有利於預防糖尿病?
    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膳食中花青素攝入最多的人,和攝入低的人相比,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15%;經常吃莓類水果的人,和很少吃的人相比,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18%(Guo X et al, 2016)。那麼,吃多少才能起到預防作用呢?其實不用太多的量。
  • 糖尿病患者,低碳飲食應該怎麼吃?哪些食物不建議吃……
    我們建議的堅果有夏威夷果、山核桃、榛子。但是,要注意的是,現在很多加工的堅果都會加糖,而且堅果是非常容易吃多,如果你經常性暴食,堅果,還是要適當控制量,建議少買一點。全雞蛋是最便宜的蛋白質來源,蛋黃營養豐富,不要扔哦,有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吃2個雞蛋, 可以改善血糖水平。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每周至少吃2次魚來補充蛋白。
  • 患糖尿病後,一口糖都不能吃了嗎?適量吃這3類糖對病情沒影響
    對於糖尿病的認知,很多人都知道患上糖尿病後不能吃糖,尤其是各種各樣的糖果,除了萬不得已以外,如在機體發生低血糖之後,為了穩定病情是絕對不能碰的。可患了糖尿病後,一口糖都不能吃了嗎?另外,糖尿病患者還需要面對的一個危害是,如果機體大量攝入糖類,因機體內持續高血糖反應對大腦、腎臟以及多個地方的損害,不僅容易加重自身病情,還容易增加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危險。但也要提醒大家的是,糖尿病患者並非一口糖都不能吃,適量吃這幾類糖不會加重病情。
  • 患上糖尿病,可以吃花生和瓜子嗎?今天有答案了
    網上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一捧瓜子總共才多點,糖友吃也沒事;也有人認為,瓜子油脂含量重,糖尿病不能吃!那麼結果究竟如何呢?由此可以總結,因為瓜子熱量很高,又富含油脂,所以糖友應慎食。而且大量的食用炒制瓜子可能會損害肝臟,有肝臟疾病的病友更應該儘量少吃!這裡再說說糖尿病能不能吃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