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浪漫的公寓,毛人鳳舊居,罕見的孤品建築,上海這裡太傳奇

2020-12-10 荷小衣的分享

前段時間,拍了一個高安路的視頻,有朋友說,看我一段馬路的視頻很像安家的一些片段,而有一個長期旅居在上海的朋友對我說,這才是真正的上海。

馬路因為建築融入了歷史,融入了時代的故事,也因為人的參與而變得鮮活起來,有了時光的印記。上海的許多馬路也因是因為有了這些元素,才有賦予了時代的意義,每一幢建築的背後都有一個傳奇的故事,而高安路就是這樣的一條馬路。

高安路北起淮海中路,南至肇嘉浜路。修於1914年,原名「高恩路」,1943年10月改為「高安路」。高安路非常非常的清幽,雖然高安路臨近高人氣的衡山路和肇嘉浜路,但是一點都不受影響的保持它一如既往的清幽和安靜。

高安路14號

這棟被譽為上海最浪漫的公寓,它的盛名不僅設計它的建築設計師的一段愛情有關,建築的風格特徵,也代表了當時一種社會流行的建築風格。

它就是高安公寓,原名「阿麥侖公寓」,高6層,建於1941年。一棟典型的Artdeco(現代裝飾主義風格)的老建築。由法國著名設計師賚安設計,因為地皮有限的緣故,建築師因地制宜將平面設計成弧形,充分利用馬路作為人流和車流的交通線。

建築立面配合弧形平面,以黃色面磚飾面,輔以白色花臺、窗套和挑簷線條。這座公寓的底層沒有住宅,為門廳、汽車庫和司機宿舍。住宅大門有2層樓那麼高,入口的紅色大理石貼面讓這座大門給人以類似銀行建築般的威嚴感。

門廳結合地形,設計成三角形平面,地坪用米黃色水墨石,上面開放式的圓形圖案中間鑲嵌著「A」、「L」兩個相交的英文字母。這兩個相交的英文字母暗藏著一個愛情故事。賚安與他第二任妻子一位俄籍猶太人的愛情故事。

阿麥倫公寓「Amyron Apartments」中的Amyron是希伯來語,字面上的意思是「我的國家是一首歌」。A代表他的妻子安娜,L代表他自己,這棟公寓見證了他們在中國邂逅的愛情。

老上海或者看過賚安傳的朋友估計都多少了解這一段,想來當時賚安與安娜的那段愛情一定有過甜蜜的時刻,不然又怎麼會有後來賚安因為女兒群舞飛揚的靈感來源設計的麥琪公寓呢,只是時局弄人,到最後他們兩的結局讓人一言難盡,賚安神秘失蹤,安娜否認與賚安那段曾有的十年事實婚姻,三緘其口,讓人一聲嘆息。

高安路25號

毛人鳳舊居,這是一幢獨立式花園住宅,建築為假三層,清水紅磚牆面,雙坡頂,有棚屋形老虎窗。南面起居室呈六邊形突出牆面,上部為露臺,屋頂煙囪呈鋸齒狀平面,較有特色。

高安路63號

原來的厲家花園,建於1030年,後來毛人鳳的小老婆在這裡居住。這是一棟非常奪目的建築,形狀在上海來說不僅少見,而且也好看,出簷的開敞式半圓形拱券門,用紅磚鑲邊,上面是一個半圓形的小窗,再上面是鑲有一圈花紋的人字形尖頂。這是一幢罕見的地中海建築風格的花園住宅。

它在上海老洋房中幾近「孤品」,整個上海這種地中海風格的小洋樓僅有2座,還有一座在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所在地的武康路390號。現在厲家花園為上海市建設系統老幹部活動中心使用。很可惜去拍的時候,沒能遇上開門,也只能拍到外觀。

高安路99號

這是一幢折中主義風格的獨立式花園住宅。這是我國著名會計師徐永祚的故居。徐永祚曾任上海《銀行周報》編輯等諸多職務。他的家門口附設一個大庭院,建築外牆模仿石材的顏色,並帶有多處裝飾。山牆頂部為橢圓弧線收頭,西式高浮雕紋樣與當時眾多石庫門門頭裝飾同出一轍。

紅瓦頂上開設老虎窗,南立面為三段式構圖,兩側底層為凸窗,託起二層的陽臺。中央低層門廊和二、三層露臺微微外突,兩端有西方古典柱式收頭,與兩側山牆弧線形成呼應。住宅入口門廳以藍白相間圖案的馬賽克鋪地。徐永祚在這裡了20多年,一直到他離世。

高安路整條路走下來的感覺是非常的讓人沉迷於其中的,全程下來的感覺就像赴了一場盛大的視覺宴會一樣。掩映在高大的梧桐樹下馬路兩旁有很多風格各異的老洋房,各種建築風格,一路美不勝收,如果你喜歡看上海的建築,喜歡壓馬路,不妨趁著五一去走走高安路。

相關焦點

  • 上海浪漫公寓,毛人鳳舊居,罕見的孤品建築,上海這裡太傳奇!
    由於建築與歷史和時代故事的融合,道路變得生動起來,並被時間所標記,正是因為這些元素,上海的很多道路都被賦予了時代的意義,每一個建築背後都有一個傳奇故事,高安路就是這樣一條路。高安路北起淮海中路,南至肇嘉浜路。
  • 上海4座獨具特色的公寓,每一棟都有獨特的故事,都在高安路上
    上海4座獨具特色的公寓,每一棟都有獨特的故事,都在高安路上說起上海的建築,小便的腦海中第一想到,便是上海的洋房公寓了。在上海,道路的兩旁是各式各樣的建築,每一棟建築都與眾不同,都有著屬於它自己的獨特故事,高安路便是其中一條。高安路原名「高恩路」,它建於1914年,直至1943年才改為高安路。高安路歷史悠久,雖然附近的衡山路和肇嘉濱路,都是人氣頗高的兩條路,但是高安路與世無爭的態度,也是吸引了一大波遊客。高安路上的建築每一棟都有其獨特的故事,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 5張地圖,16條馬路,這裡藏著最濃的上海腔調!
    作為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武康大樓結合了歐式風情的底座與法式浪漫的鐵藝陽臺結合,加之特殊的三角形地形,一經建成便名聲大振! 衡復風貌館也是去年開放的~這座近90高齡的傳奇老洋房,原是修道院公寓,如今變身展廳,展出了魔都138座建築的傳奇故事,信息量超大!
  • 《這裡是上海:建築可閱讀》首發!閱讀上海「大書」,品味漫步「人民...
    今天(8月16日)上午,《這裡是上海:建築可閱讀》在上海書展主會場上海展覽中心首發。「可閱讀」的建築裡,越來越多人正在「閱讀」上海這本「大書」。去年12月,作為「建築可閱讀」文旅融合工作重點項目,《這裡是上海:建築可閱讀》的編輯出版工作正式啟動,上海市副市長宗明主持並擔任主編,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城市推廣中心共同組織,聯手打造。
  • 上海「名人街」,浪漫的法國梧桐樹下,藏著不同風格的老洋房!
    武康路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沿線有優秀歷史建築總計14處,保留歷史建築37處。武康路位於上海市徐匯區,原名福開森路,以美國傳教士約翰·福開森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築於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這條路上還有一大特色是兩旁種滿了梧桐樹,這個時候剛好是梧桐落葉的季節,今天突然起風降溫,梧桐葉紛紛飄落,美極了!
  • 上海老建築設計人鄔達克舊居修繕 每周二日可參觀
    東方網3月22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大光明電影院、國際飯店、沐恩堂……這些上海的最著名地標性建築都由匈牙利人拉斯洛·鄔達克設計。昨天,在上海番禺路129號鄔達克的上海舊居內,一批鄔達克的珍貴遺物首次向上海觀眾展示,其中有建築大師在滬用過的皮尺、在滬拍攝的照片、寄往匈牙利的信件、建築參考書籍,還有鄔達克上海舊居保留至今的僅此一件他使用過的家具——儲物櫃。   記者看到,鄔達克在滬舊居目前已經修繕一新,已是上海市政府公布的「優秀歷史保護建築」之一。
  • 夜上海·流連|轉角「遇見」鄔達克
    在上海,鄔達克的名字如雷貫耳。這位旅滬的匈牙利籍建築師設計的房子遍布上海灘各個角落,成為城市人文景觀的組成部分。鄔達克,猶如一位建築詩人,矗立上海的許多街頭為您吟誦浪漫和情懷,娓娓訴說那些生生不息的往事。
  • 這裡安靜得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神秘貴族區,是上海90年代的傳奇
    華亭路,也許是你行色匆匆間錯過的一條小路,但它是上海上個世紀的傳奇。華亭路原名麥陽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死的法國旅滬商人名命名,築於1919-1921年間。它是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街道之一,馬路不長,才732米,從淮海中路這一頭可以一眼看見另一端。
  • 87條建築微旅行線路,帶你閱讀上海六大中心城區
    —蘭心大戲院  No.17 歲月留聲、悅讀建築  上海別墅——花園住宅群——飛霞別墅——龍飛大樓——永業大樓——康綏公寓——培文公寓  第三部分:文物建築主題遊  紅色文化:紅色火種,從這裡點燃  No.18大會會址及機關舊址路線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宿舍舊址——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發布命令地點
  • 87條建築微旅行線路,帶你閱讀上海六大中心城區
    上海別墅——花園住宅群——飛霞別墅——龍飛大樓——永業大樓——康綏公寓——培文公寓 第三部分文物建築主題遊 紅色文化:紅色火種,從這裡點燃 No.18
  • 在上海閱讀建築,這些經典線路你可以漫步!
    」的上海建築之一。 地址:愚園路218號 騎遊上海——文化休閒之旅 聶耳音樂廣場徐匯藝術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黑石公寓愛廬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永康路休閒街大可堂尚街LOFT上海中國畫院建業裡院士弄堂夏衍故居朱敏堂舊居國際禮拜堂 推薦打卡地
  • 堪比上海新天地,廣州最有文化的公寓在這裡
    19 9 6年,上海盧灣區政府決心改造太平橋地區5 2公頃的舊城,邀請香港瑞安集團參與重建,並於2 0 0 1年如期竣工。這裡是「中共一大會址的地」、「一+大=天」,於是便有了上海「新天地」。近十年後的今天,上海新天地已然是全國樓市的範本,全上海起步價最貴的酒店就在其間。    在廣州,能與上海新天地的文化歷史底蘊相媲美的,或屬新沙面。
  • 上海公寓往事
    上海是張愛玲出生、成長,文學生涯起步,再到成名的地方。在上海生活的三十餘年裡,她住過獨棟的洋房,也住過石庫門房子,但最喜歡的還是住公寓。她寫過《公寓生活記趣》,說「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在鄉下多買半斤臘肉便要引起許多閒言閒語,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層,你就是站在窗前換衣服也不妨事!」
  • 目前世界僅存三棟,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名字即建築形狀
    說到武康路,就不能不說這條路上的地標建築,武康大樓,原名諾曼第公寓。法國文藝復興式公寓大樓,由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設計。建築為八層鋼筋混凝土結構,高30米。由法國萬國儲蓄會投資建造,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築之一。遠遠看過去,它像一艘隨時揚帆起航的巨輪,停泊在武康路上。
  • 漫步上海東平路,魔都曾經「第一情侶街」,105歲的小資情調
    在上海,有一條小馬路,見證了老上海的輝煌,承載著舊時光裡的獨家記憶,獨立於喧囂的鬧中取靜,愛與浪漫藏於每一幢歷史建築,與數家初代網紅店的角角落落裡。曾經的上海第一情侶街東平路,在歲月中悄悄改變,在遺憾與不舍中慢慢淡出舞臺。東平路,位於徐匯區,全長約400米。這條短短不足一裡的小馬路,僻靜幽深。
  • 穿梭在古今交織的浪漫中,品味上海!
    建築由匈牙利建築大師鄔達克設計,同時也是鄔達克在上海留下的最後一件作品,這座仿佛一艘郵輪般之後吳同文便將綠色視為他的幸運色,這也便是建築以綠色為主的原因~
  • 萬科西郊都會:延續上海西郊傳奇
    西郊虹橋是華貴的,是有傳承的,有底蘊的,是透著浪漫、溫暖氣息的傳奇。萬科西郊都會實景俯瞰圖從虹橋商務區核心開始,博園路一路向西,大約30分鐘車程,達到萬科西郊都會。這裡是一片罕見的綠意濃濃——1800畝的穎奕高爾夫和1150畝開放式汽車博覽公園,共同組成了一個天然氧吧。上海穎奕安亭高爾夫俱樂部的18洞標準PGA錦標賽球場,其開發以球場為主軸,輔以酒店及低密度高端房產開發,形成集娛樂休閒,居家生活,商務活動等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綜合體。
  • 上海有腔調的64條馬路,儂儕逛過伐?
    其實,這條詩意的小馬路上發生過不少傳奇故事,流傳到現在,最有名的還是白氏父子了。24、五原路赫赫有名的網紅小資一條街,從頭走到底大概十分鐘不到,卻可以一口氣打卡許多潮人們口耳相傳的店鋪,適合漫無目的地遊蕩,或是坐下喝個下午茶。
  • 18條特色主題線路,帶你去逛梧桐樹下的徐匯老建築
    原標題:18條特色主題線路,帶你去逛梧桐樹下的徐匯老建築  據樂遊上海,百年滄桑申城,匯聚了古今中外建築流派的經典之作。  徐匯區作為上海中西文化碰撞發生最早、最激烈和最具特點的區域,留下了兩千多棟「老房子」,匯聚世界各國的建築精華,呈現出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以傑出的構思和精巧的工藝,營造出繽紛的異域風情。
  • 中國首家寶格麗公寓盛啟上海
    時尚、自由、生氣勃勃的義大利生活方式,將以上海寶格麗公寓為起點,在純粹上海城市中心綻放光彩。 甜蜜生活:來自意式Lifestyle的靈感碰撞 擁有130年歷史的義大利傳奇品牌BVLGARI寶格麗,憑藉獨樹一幟的風格,成為世界珠寶設計藝術典範,其獨特的品牌魅力更通過品牌所觸及的尚品領域及寶格麗酒店影響更多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