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修訂「毒教材」刺痛一些人!別急,清理整頓剛開始

2020-09-03 中國青年網

有些人急眼了,那事情就做對了。

被稱為「黃衣毒藥」的香港通識教材終於開始修訂了,就在香港國安法落地一個多月後。

這其實是主流建制派呼籲很久的事了。

通識教育,是為常識服務的教育。而香港的顯然不是,它更接近於反對派的宣傳手冊。

比如,「佔中三醜」之一、剛剛被港大除名的戴耀廷,就曾是通識教材的作者,以及出題的考官。

其導向可想而知,而它卻是高中學生的必修課,邁向大學的必考題。

果然,教材還沒修訂完,一些人就開始發出尖利刺耳的喊叫,高呼「自由被打壓」。

他們都是些什麼人?通識教育為何非改不可?

無論如何,這些人恐怕還是得留著點力氣以後用,因為,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1

有些人急眼了,那事情可能就做對了。

跳得最高的是香港教協。

這個全稱叫「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的組織19日宣稱,相關修訂屬於「政治審查」,甚至「扭曲了社會實況」。

它還希望來年停止送審通識教材,呼籲「」尊重教育界及出版界對課程的專業理解」「還學生自由學習空間」。

這個「教育專業人員協會」似乎應該先去回爐學習一下,什麼叫通識教育。

對此,香港教育局一針見血地指出,教協才是「將教育專業工作政治化」,並批評該組織「搬弄是非,刻意抹黑」,對其予以強烈譴責。

教育局還指出,通識教育科成為高中核心科目超過十年,目前坊間所見的「教科書」從未經過教育局審核,完全由作者自行解讀課程而撰寫,此次「專業諮詢服務」則旨在「去蕪存菁」。

如果看看香港教協過去都做過什麼,你或許更明白一次正常的「消毒」為什麼能讓它如此痛心疾首。

在去年「修例風波」初期,很多香港普通市民參與意願並不強烈。於是教協就連夜趕製出了有關「逃犯條例」的宣傳冊,在其中無比誇張地描述修例後的種種「惡果」,又極盡所能地渲染在各類社交媒體上推廣,以及鼓動「黃師」在校園裡宣揚。

這與後來情勢的發展有很大的關聯——在動亂中被捕的黑暴中學生及「黃師」超過3000人。

可以說,教協是去年香港的動亂最有力的推動者之一。

此後,無論是發動罷工罷課,還是撒潑耍賴逼政府答應反對派的無理訴求,教協都站在第一線。

很多建制派人士就曾經炮轟過通識教育「毒教材」。

比如首先推行通識教育的前特首董建華曾表示,他做特首時推行通識教育、改革中史課程,是導致現時青年出問題的重要原因,指通識教育完全失敗,是他任內的錯誤,要想辦法改。

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則說,通識教育缺乏統籌,卻又是進入大學的必修科,但又沒有適當教材,「容易令人走火入魔」。他還建議,通識教育應改為副科。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也曾在今年5月表明,教育不可以成為「無掩雞籠」,會在今年內交代如何處理通識教育課,教育局之後宣布成立專責小組,在下半年就通識課程檢討提交報告。

外界預計,港府會進一步修改通識教育科的課程內容,但認為它仍然會是一門考大學的必修科。

2

所以,香港的通識教育到底教了些什麼?

2009年9月,通識教育科正式成為香港新高中課程的必修科目。

它涉及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以及能源科技與環境6個單元。

去年有網友自購明報教育出版的《今日香港》(2018年版),曬出的內容讓人觸目驚心。

誰都知道,香港是法治社會,但偏偏「法制和社會政治參與」這部分在明裡暗裡鼓動學生抗命。

比如學校要延長上課時間,怎麼辦?佔領操場?

把「靜坐絕食、公民抗命」等內容堂而皇之地納入「參與社會及政治事務的方式」。

各種醜化內地和內地人。

不止是這個教材,齡記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初中新思維通識單元2:今日香港》(第二版)曾被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點名批評,指其取材粗疏,內容偏頗。

比如嚴重唱衰「一國兩制」。雖然在說不同人對「一國兩制」的看法,但一方是握緊拳頭的律師和懷抱嬰兒的母親,另一方是政府官員,這樣的內容編排,很容易讓一些不明事理的中學生喪失對「一國兩制」的信心。

美化「佔中」。正面肯定戴耀廷的所謂「公民抗命」,是的,就是那個前不久被港大解僱的那個「佔中」發起者。

放大香港與內地矛盾。重溫了香港部分球迷在球場噓國歌的一幕,又稱內地遊客「針插不入」,水客「遍地開花」,「不僅充斥商業區,還入侵住宅區」……

品品這些措辭,看看這些圖片,滿滿的惡意,有沒有?

還有,《明名教育高中通識教育》「今日香港」分冊(2018年版)稱,港人對社會轉變下的身份認同有三種不同反應,它把驅趕內地遊客、噓國歌及鼓吹「港獨」宣洩不滿的行為形容為「戰鬥」,其餘反應則是「逃跑」或「投降」。

就在今年4月27日結束的通識科試卷依然存在對學生的有意誤導。

比如第三道必答題列出2013年至2018年公眾對香港新聞自由的平均評分,要求考生描述其主要特徵,並參考一份《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評論文章,寫出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之間可能出現的「兩難情境」。

問題是,題目給出的第一份資料是公信力全無的「記協」持續多年、抹黑香港新聞自由的所謂「新聞自由指數」調查,而進行調查的機構是「亂港幫兇」鍾庭耀當年主導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

這幾年,中學生在香港社會政治參與中扮演著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同期成為高中必修科的通識教育科,顯然是中學生政治覺醒的催化劑。

有學者說得形象:「通識教育」中的政治題目提早啟蒙了年輕人對政治的興趣,就像性早熟一樣。

過早地介入政治,很容易被帶偏,看看有多少人和勢力在不斷假通識之名向青少年灌輸反對派的政治意識形態吧。

最典型的例子是,2013年,教協出版《香港政治制度改革——以「佔領中環」為議題》,註明是「公民及通識科教材」,並請到戴耀廷做顧問。「佔中」宣傳品得以披著通識教育科的外衣名正言順地進入中學。

3

為教材消毒,顯然是一個起點,而絕非終點。

一方面,改革通識教材,只是教育改革的起步,香港教育要回歸正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去年「修例風波」以來發生在香港的黑暴現象和種種社會混亂,讓很多人認識到一個令人痛心的現實——香港的教育出大問題了。

在警方逮捕的暴徒中,有40%是學生,其中最年輕的只有十一二歲。此外,警方還同時逮捕了超過100個老師。

此前香港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葉劉淑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經列舉了香港教育的幾大問題。

其中一個是從2009年開始推出的新高中學制。在其課程設置裡,好幾個學科的課程都是「去中國化」的,在這一學制下,通識科成為4個必修課之一,而中國歷史卻不是。

此外她還透露,她發現在香港的一些學校,比如在幼兒園、小學、中學裡教學使用的教材,很多都有挑起仇恨國家的文字與材料。她認為,即使樂觀估計的話,香港教育要有一番改變,也至少還需要5到10年。

另一方面,僅僅改革香港教育,也是不夠的。而在這方面,自香港國安法落地以後,人們也開始看到一些積極的苗頭。

在政治方面, 12名泛民派立法會參選人被取消資格,西方「很重視」的黃之鋒、周庭之流一度被抓捕。其實在國安法落地之前,「港獨」組織就紛紛宣布解散,其頭目要麼逃出香港,要麼惹上官司。

在媒體方面,「毒果日報」老總黎智英和該報多名高層也一度遭拘捕,其所在的壹傳媒大樓遭警察搜查。

還有人呼籲,應該好好整頓一下香港那些在暴亂中煽風點火拉偏架的「黃記者」隊伍——此前有爆料稱,領取香港記者證的成本只需150元,而且門檻極低(幾乎無門檻)。

在司法領域,香港國安法的實施是我們邁出的極為重要一步,相信後續還會有更多撥亂反正的措施。

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香港修訂「毒教材」刺痛一些人!別急清理整頓剛開始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香港修訂「毒教材」刺痛一些人!別急,清理整頓剛開始有些人急眼了,那事情就做對了。被稱為「黃衣毒藥」的香港通識教材終於開始修訂了,就在香港國安法落地一個多月後。這其實是主流建制派呼籲很久的事了。通識教育,是為常識服務的教育。而香港的顯然不是,它更接近於反對派的宣傳手冊。
  • 香港「毒教材」修訂有人開始急了!別急,這只是整頓的開始
    編輯:拾遺就在前不久,香港通識教材正式開始修訂,這個「黃衣毒藥」早就該被改一改了,這樣才不會讓香港的學子們接受錯誤的思想教育,萌生傷害港區和平,敵視內陸的思維。香港國安法落地後,主流建制派一直想要去做的是修訂通識教材這件事終於被提上日程,有些人開始著急了。別急,這一次全面地修訂整頓才剛開始。
  • ...央視熱評:香港終於開始清理「毒教材」了;楊文醫師遺體告別儀式...
    3丨央視熱評:香港終於開始清理「毒教材」了央視新聞5日發表評論:繼清理「黃師」後,香港教育刮骨療傷再度向前推進。3日,香港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通過立法會議員容海恩的建議,決定成立小組委員會研究香港幼兒園、中小學教材的編制和監管,審視校本政策對教科書編制和監管的影響。
  • 香港終於要出手清理這些「毒教材」|香港教育局|香港立法會|議員|...
    資料顯示,香港的教材分為兩種,一種是教育局審定的由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另一種是「校本教材」,這種教材主要是學校老師整理的一些學習資料等。屢次出現問題的教材,就是後者。撰文 | 薛離香港「修例風波」期間,不少學生被煽動參與暴力衝擊,煽動暴力、鼓吹「分離主義」的「毒教材」被指負有責任。
  • 香港通識教材改版,刪「毒」換新顏
    此次修訂後的通識教材中,以「今日香港」單元修改最為明顯,該單元是香港高中通識教育六大單元之一,涵蓋有關香港法治的議題內容。如齡記出版有限公司的《高中新思維通識》就加入了「內地的經濟發展蓬勃,為港人提供大量機遇,以『香港人』的身份參與國家的發展,香港居民是同時認同『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身份」等內容。
  • 香港「毒教材」終於不能再橫行了
    近日,香港多個出版社公布新修訂的通識教育教科書,刪去或修正了錯誤或具有政治煽動性的內容。共有6家出版社、8套通識教科書發布修訂後的勘誤表,讓人欣慰看到香港教育走向正軌的重要一步。一直以來,香港通識教育教科書因內容存在嚴重偏頗而飽受詬病,是香港教育的一大痼疾。去年「修例風波」發生後,香港社會要求檢視通識教育的呼聲不絕於耳。香港教育局和相關出版社接到大量投訴,反映教材充斥偏見,故意製造對立,傳播極端思想,甚至淪為反對派的「政治傳單」。翻開這些通識課教材不難發現,預設立場和煽動性內容大量充斥其中。
  • 有理兒有面:香港通識教材改版,刪「毒」換新顏
    如在公共衛生單元,就修訂了多項涉及內地的不實描述,如在討論「SARS」反映的公共衛生問題時,舊版稱「內地人嗜吃野味,卻在衛生環境惡劣的地方飼養、屠宰它們,使SARS在內地迅速傳播」,修訂後則刪去有關陳述,改引用學者稱其相信吃野味的飲食習慣,使病毒有機會經野味市場和食用而令人類受到感染。
  • 教材「排毒」只是開始,香港「教協」抹黑也沒用
    近日,香港多個出版社公布新修訂的通識教育教科書,其中刪去或修正了數十處錯誤或具有政治煽動性的內容。一直以來,通識教育教科書因內容存在嚴重偏頗而飽受詬病,是香港教育的一大痼疾。去年「修例風波」暴發以來,對這類「毒」教材進行修正的呼聲愈加高漲,香港教育局推出專業諮詢服務,為出版商提供專業建議,推動提升教材質素,落實課程宗旨和目標。如今看來,相關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通識教育撥亂反正邁出第一步。
  • 教材「排毒」只是開始,香港「教協」抹黑也沒用 | 人民銳見
    近日,香港多個出版社公布新修訂的通識教育教科書,其中刪去或修正了數十處錯誤或具有政治煽動性的內容。一直以來,通識教育教科書因內容存在嚴重偏頗而飽受詬病,是香港教育的一大痼疾。去年「修例風波」暴發以來,對這類「毒」教材進行修正的呼聲愈加高漲,香港教育局推出專業諮詢服務,為出版商提供專業建議,推動提升教材質素,落實課程宗旨和目標。
  • 香港通識教材再曝抹黑內地!究竟「病」在哪裡?
    香港通識教育教材再引爭議。9月6日,有香港家長群體上傳了由雅集出版社出版的《2020年修訂版:通識教育系列》,直指書中出現大量偏頗、抹黑內地的資料內容,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有網民表示,這樣的教材就是「誤人子弟」。9月7日,團結香港基金髮表了新一期有關通識教育的研究報告。
  • 香港通識教材改版,「今日香港」單元變動最大
    經過10個多月的檢閱及覆檢,香港多家參與「自願送審」的出版社於8月17日上傳了通識教材修訂後的勘誤表。由於此前通識科不設教材送審制度,導致香港市面上的教科書魚龍混雜,有些內容更是「辣眼睛」,涉嫌灌輸仇警、歪曲事實、立論主觀、美化違法等問題,堪稱「黃教材」。為改變此情況,香港教育局於去年推出專業諮詢服務,出版商可以把通識科教材送交教育局,由專業團隊提供意見。
  • 香港教育刮骨療毒任重道遠
    教材具有極強的嚴肅性,是學生獲取知識、塑造價值觀的重要依託。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香港「毒教材」遍布坊間,荼毒甚深。有的閱讀材料將鴉片戰爭「合理化」,有的課本將「港獨」分子列為「中華傳統美德名人」,更有甚者公然唱衰「一國兩制」,煽動年輕人通過「非制度化途徑」表達訴求……違背常識、數典忘祖、教唆犯罪、藐視法治,教材之亂已成為香港教育「毒化」的突出反映,更成為威脅香港繁榮穩定的「定時炸彈」。
  • 香港通識教材再曝抹黑內地!製造「廢青」的罪魁禍首有三大弊病
    那麼,香港通識教材到底有哪些「坑」,「病根」究竟體現在哪裡?盤點:香港通識教材「私貨」多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發現,這早已不是香港「通識教材」第一次被曝「有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受一些反對派不斷阻擾,香港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此前未能就教科書議題持續推進。在接受北京日報客戶端採訪時,香港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葉劉淑儀感慨,香港教育要想走出困局,起碼還需要5到10年的時間。
  • 香港通識教材作出修訂,刪除「煽暴」等表述
    原標題:香港通識教材作出修訂,刪除「煽暴」等表述  近日,多家接受香港教育局專業諮詢服務的出版社陸續發布修訂後的通識教材。其中「今日香港」單元的修訂最為明顯,包括刪除、修改「煽暴」表述、修訂多幅諷刺漫畫等,並指出違法行為須承擔法律刑責。  這次修改可讓煽動「港獨」、暴力的言論在校園絕跡,並增加學生對於國家的認同與歸屬感。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香港國安法的生效,讓香港社會走上了撥亂反正的道路。
  • 香港通識教材作出修訂,刪除「煽暴」等表述
    近日,多家接受香港教育局專業諮詢服務的出版社陸續發布修訂後的通識教材。其中「今日香港」單元的修訂最為明顯,包括刪除、修改「煽暴」表述、修訂多幅諷刺漫畫等,並指出違法行為須承擔法律刑責。這次修改可讓煽動「港獨」、暴力的言論在校園絕跡,並增加學生對於國家的認同與歸屬感。
  • 熱評丨給鴉片戰爭洗白,香港「毒師」「毒教材」還要為害多久?
    將鴉片戰爭的起因說成是「英國以幫助當時的中國禁菸為由出兵」,這種明目張胆給鴉片戰爭洗白、連英國人都不敢做出來的事情,居然在香港發生了,而且還是教師給小學生講課時這麼說的。又是那個老問題,香港的「毒師」「毒教材」還要為害多久?
  • 香港出版社修訂通識科教材,刪除錯誤內容,突出強調這一點
    此外,通識課本講述國家發展的「現代中國」單元也修訂很多,例如講解內地環境汙染情況時,刪去「汙染問題降低外來商人來華投資和旅客到訪中國的意欲」。值得一提的是,多本通識書經修訂後提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像教圖課本介紹了港府防疫措施,包括禁止4人以上聚集、規管公眾場所及食肆的經營模式等。雅集出版社提到港府成立「防疫抗疫基金」推出數千億港元措施,協助受疫情影響的市民及企業。
  • 香港各界人士:通識科教材「消毒」是香港教育撥亂反正的重要一步
    新華社香港8月21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去年就高中通識教科書推出專業諮詢服務,近日多家出版社的修訂內容出爐。香港各界人士認為,一段時間以來香港通識教育科屢屢出現內容偏頗的教材,此次修正或刪減多處「有毒」內容,回應社會憂慮為學生提供優質教材,有利於讓通識教育科回歸教育專業,對培養青少年成為有見識、負責任的守法公民大有裨益。
  • 用社交媒體湊教材,香港通識教育非改不可
    香港通識科教育一向備受詬病,近日「團結香港基金」發布研究報告,直陳教材欠監管、課程重論述輕內容等弊端。有識之士疾呼,這樣的「通識科」必須改變,呼籲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改革考評模式和高校招生辦法。把這麼多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的信息編進教材,在課堂上講授給未成年學生,實在不知道編寫者居心何在。難道真是缺少理性、科學、準確的素材麼?當然不是。閱讀過這些教材的人都知道,大量引用未核實、無定論的信息,在取材製作上不是依靠知識,而是預設立場、觀點先行,這恐怕是香港通識教材獨有的奇觀,堪稱世所罕見。
  • 用社交媒體湊教材,香港通識教育非改不可
    香港通識科教育一向備受詬病,近日「團結香港基金」發布研究報告,直陳教材欠監管、課程重論述輕內容等弊端。有識之士疾呼,這樣的「通識科」必須改變,呼籲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改革考評模式和高校招生辦法。2019年英國路透研究院發布的報告指出,一項對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調查顯示,只有23%的人信任社交媒體上的信息。把這麼多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的信息編進教材,在課堂上講授給未成年學生,實在不知道編寫者居心何在。難道真是缺少理性、科學、準確的素材麼?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