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諸多的不如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不知道和誰傾述,很多人生活了半生有些許多的事情沒有做到,很多的願望沒有實現,渾渾噩噩的生活著一天又一天如同鹹魚一般。卻把自己的所以沒有實現完成的夢想寄托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完全沒有覺得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著自己單獨的想法和自由,誰也沒有權利去主宰和指揮他人的人生。
前段時間兒童節當晚播出的綜藝節目《密室大逃脫》最新一期,講的是關於家庭教育的主題,節目中虛擬了一個父母逼迫孩子每天不間斷、高負荷地學習和練琴,最後孩子不堪重負終於崩潰的悲劇故事。
節目情節裡提到很多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父母給孩子制定了學習表,一天只能睡4個小時;把家設計成出了臥室就是書房,出了書房就是琴房,出了琴房又來到臥室這樣一個可怕的無限循環、逃脫不了的「監牢」;以及,牆壁上掛著對孩子殺傷力最大的5句話。分別是:1、我什麼時候答應過你。2、我養你有什麼用。3、你再這樣,爸媽就不要你了。4、早就告訴過你了,你非不聽。5、我們都是為了你好。
這讓在場地嘉賓都有很多的感觸,尤其是身為寶媽的楊冪當場就表示還是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獨立選擇和值得尊重的自由,希望每個孩子都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是楊冪離婚後首次在公開場合談論自己的教育理念,很多人都覺得她沉迷於工作,對於孩子的陪伴很少,在女兒小糯米方面一直都很受爭議。這次她說的孩子是獨立個體的觀念一下子讓人們對她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觀,很多網友覺得楊冪的教育觀念很正。
其實就像節目中表現的那樣,有很多的家長存在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把自己的期望和觀念強加在了孩子的身上,忽視了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不注重溝通,無形中給予了孩子很大的壓力。
就像楊冪說的要去尊重孩子的獨立和自由,很多家長總是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產物,自己有權利去掌握他的任何事情,對孩子的要求也是希望孩子聽從自己的安排,覺得好孩子的標準就是聽父母的話。可是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安排並不是孩子喜愛的,而是出於父母的喜愛。長此以往孩子只會沒有了自我,要不就是努力反抗,讓人覺得這個孩子很不懂事遭到更多的訓斥;不要就是順從父母沒有了自我變得渾渾噩噩;要不就是不想聽從卻沒有能力反抗,最後鬱悶崩潰;不管是哪種狀態都對孩子的教育沒有任何好處。
作為家長不要覺得孩子是你的附屬品,不要讓他淪為你生命的延續,讓他代替你去完成你沒有完成的事情,你自己喜歡想要實現的要去靠自己,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又怎麼能指望孩子去做到。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作為家長可以在他有想法時適當的去引導,而不是去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