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賴床,被父親拍視頻發家庭群:養廢一個孩子就是從不尊重他

2020-12-16 青欖家長地帶

前幾天,一則家庭新聞引起熱議。18的女兒正在讀大一,疫情原因一直在家上網課。

有天下午3點要上網課,父親見到她2點還躺在床上,就直接掀起被子拍她賴床小視頻發到家庭微信群裡。

晚上女兒自己關進房間生悶氣睡覺,父親不敲門又進來說她:「睡什麼誰,中午才睡,睡這麼多…….」

於是女兒被激怒了,拿起了一把剪刀和父親對峙。

從父親的細節,不敲門,掀被子,拍視頻發家庭群等等可以看出,他沒有一點尊重女兒的意思,氣得網友們紛紛評論:

「她是你的女兒,不是你的附屬品。」

「這父親是把女兒的尊嚴往地上踩吧。」

同為父母其實很能理解這位爸爸著急的心情,孩子大一了,下午3點網課,2點還在睡懶覺。

不過父母不必用這麼不尊重孩子的手法教育孩子,不說18歲,即使是8歲的孩子,也受不了父母拍視頻發家庭群,讓大家恥笑。

父母或者可以和孩子約定,3次上網課都睡過頭,大學的學費或生活費將不再給她提供,讓她自己想辦法,因為是她自己不珍惜上大學的機會。

魯迅先生曾說: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

深以為然。父母把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父母,聽父母的教導,同時孩子也能更自信成長,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反之,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全然不尊重孩子,小到不尊重孩子的顏面,讓孩子傷心難堪,大到不尊重孩子的想法,那麼孩子長大後輕則叛逆不親近父母,重則失去自主能力,變得越來越自卑,有的孩子甚至因為沒被父母尊重而變得抑鬱。

1.越不尊重孩子

越會養廢一個孩子

科扎克說過:

世上沒有小孩,他們都是人。

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隱私、想法、選擇、天性等,不幹預孩子的成長,讓他成為他。

但是生活中父母往往不是這樣。

知乎上看到一個男孩子的故事,讓人為之心疼。

男孩中考的時候成績很好,但是對畫畫更感興趣,於是很想學畫畫,周圍的人也覺得她很有天賦,但是父母卻說:「學藝沒前途」、「你看,隔壁家的XXX學了藝術後不三不四」......最後男孩被逼放棄了畫畫,考上了全市最好的高中。

高中一群大神,男孩成績一直下滑,但是幸好語文不錯,沒有掉到最後。高二分科,想選文科,於是告訴父母,父母說:「男孩學文沒前途」、「你要了解社會狀況」,還找來高材生同事狂轟濫炸,最後,男孩選了理科。

到了後來高考選大學,男孩子想著喜歡繪畫可以選土木工程或者建築;喜歡各種軟體,可以選編程......但是父母卻又來說:「我們尊重你的選擇但是..... 學醫好」。又迎來了一大堆親戚和爸媽的勸阻,男孩最後選了醫學。

極大痛苦的大學生涯開始了,後面男孩在各種殺醫案,負面新聞,不感興趣但被逼繼續學醫,超負荷地工作下,抑鬱了。

但是在父母的眼裡他是最乖的孩子,甚至自己是教育專家。

他們不知道孩子抑鬱,也從不知道孩子初中時想過自殺,是因為割腕怕痛才放棄;高中多次想跳樓;大學曾三次詳細明確地計劃自殺,差點實行。

孩子寫下這段經歷中還有一些話:「我從未擁有過自己的獨立人格,至今為止都是在父母框下的路上走,怨念滿滿,怨言卻不敢有」、「我不會忘記父母做得每一次傷害」。

一個優秀的孩子,因為人生的「被選擇」,失去了自我,邁向痛苦;一對一直在為孩子好的父母,因為從未尊重過孩子的人格和選擇,成為了孩子最痛恨的人。

尊重孩子,也是尊重自己。

2.父母越尊重孩子

孩子越優秀

前兩天,小s14歲的大女兒被推上熱搜。她拍了一支廣告片,高雅的氣質,優美的舞姿,驚豔了所有的網友!

其實大s不僅僅是大女兒優秀,她的3個女兒都特別優秀。

在演藝上;大女兒已經拿下第一隻代言廣告,二女兒和女兒也已經上過雜誌封面。在生活上,女兒們體貼又孝順,母親節會給媽媽送花,給媽媽比愛心。在學習上,三個女兒去舞蹈比賽,都各獲得了不同舞蹈的第一名。

有句話說:一個優秀的孩子,離不開一個尊重他的父母。

這樣體貼又優秀的女兒怎麼養成?背後也離不開一個尊重她們,給予她們選擇權的小s。

小女兒7歲時痴迷於卷頭髮,每天至少要花一小時來研究隔天怎麼讓頭髮卷。於是,小S索性帶女兒去美髮店捲髮,還卷了個搖滾歌手的髮型。

面對網友的非議,小s還十分欣賞和肯定地說:「我覺得她時髦到爆!她就是這麼特別!我覺得我很幸運我的女兒那麼有sense!」

大女兒曾經表示想當演員,但是小s內心非常不支持,擔心孩子不能承受網絡的攻擊。

在面對孩子的夢想和自己的不支持的態度中,她沒有去阻攔孩子追夢,在孩子面前還是非常支持孩子,即使不給予孩子幫助,但是也不阻攔,允許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追夢。

尊重孩子的審美和選擇,讓孩子走想走的路,追想追的夢,給予孩子自由和支持。廣東佛山也有一位這樣的媽媽。

一位4年級男孩不愛學習,卻愛修水管。

媽媽沒有去阻止他,還買來五金件讓他動手修理,現在孩子動作熟練有模有樣,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

孩子媽媽說,孩子對讀書不感興趣,動手能力倒是很強,雖然成績不好,但每天都很開心。

有網友評論「孩子活出了自己該有的的樣子」

在全民教育的今天,學習成績成為了不少家庭對孩子的要求,也有很多父母僅僅只讓孩子好好學習。

如果說孩子的學習成績是他以後人生前進的階梯,那麼孩子的興趣就是以後前進的動力。

因為熱愛,所以才能走得更遠。

3.被尊重

是每一個孩子的權利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父母對你傷害最大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有一個高贊回答是:不讓我選擇自己的人生,又奇怪我為什麼總是不開心,沒有活力;指定我的人生道路,又責怪我為什麼總是不努力,不夠上進。

為人父母,那我們應該怎樣做:

認真聽孩子的意見

父母要與孩子做朋友,家中就不能搞「一言堂」,完全由家長說了算。尤其是遇到與孩子有關的事情,一定要與孩子協商,聽取孩子的意見。

魯迅先生有一次在家中請客,兒子海嬰也在桌上。

在吃魚圓時,客人都說新鮮可口。但是兒子卻說:「媽媽,魚圓是酸的!」

以為孩子胡說亂鬧的媽媽便責備了幾句,孩子很不高興。魯迅聽後,便把孩子咬過的那隻魚圓嘗了嘗,果然不怎麼新鮮,說:「孩子說不新鮮,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殺是不對的。」

把孩子視為家庭的平等成員

把孩子當成一個個體,平等對待,父母才會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選擇,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做事承擔後果。

很多家庭裡,父母都是把孩子當做一個孩子管理,常常說出的話都是命令式的。

「別看電視了,去做作業」一邊說孩子,一邊直接關掉電視;「不寫完作業,就不要吃飯」一邊在做飯,一邊吼孩子;…….

簡單粗暴地命令孩子行動,往往孩子都本能反感,甚至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

而結果往往也是不如人意,孩子磨磨蹭蹭、三心二意、心情沮喪,孩子會一而再再而三出現同一種情況。

如果父母平等對待,用商量式的語氣說話,效果就會大大不一樣。

比如「孩子,你不先做完作業再看看電視嗎,我覺得你先做作業會更輕鬆。」給孩子一個建議,並讓他自己選擇,事情的後果也讓他承擔。

相信有過一次又一次的經驗後,孩子會更相信家長的建議,而且在平等尊重的家庭氛圍,更能讓孩子學會獨立。

相信孩子,肯定孩子

教育孩子的秘訣在於相信孩子,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渴望父母的賞識和尊重。

泰國的公益短片《我的夢想從豆芽開始》中,小女孩Ju好奇別人家的豆芽可以賣得很好,問媽媽我們可以也賣豆芽嗎?媽媽肯定說:「好啊,我們可以試試看」。

第一次播種時,豆芽因為放在陽光下生長,全部焉了。媽媽和Ju看了書本得知豆芽要在陰涼處生長,再次嘗試播種,Ju問媽媽:「我們這次能成功嗎」,媽媽說:「我們試試看!」

但是因為沒有澆水,豆芽還是沒有長出來,Ju和媽媽又進行了第三次嘗試,ju還是問媽媽會不會成功,媽媽還是肯定地說:「我們可以試試看」

最後Ju和媽媽種出了豆芽。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這個被媽媽相信每一個想法,鼓勵她去嘗試的女孩,長大後成為了一位博士,而且大學期間靠獎學金完成了學業。

就如冰心所說:

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成長,尊重孩子的天性和選擇。

得到尊重的孩子,才會懂得尊重別人;能夠獨立選擇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遠;被相信的孩子,才會自信又勇敢。

父母是一束光,照耀孩子的一生。

願更多的父母能夠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個體,願更多的孩子能夠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作者簡介:貳拾叄,擁有遠大夢想的教育工作者,用有溫度的文字與你分享育兒知識,願在教育路上越走越遠。

我是青欖君,一個教育行業工作者,關注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學習。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轉發或者收藏。青欖家長地帶,百萬中小學生家長聚集地,讓教育變得更科學更輕鬆。原創轉載請聯繫。

相關焦點

  • 父親拍女兒賴床視頻發家庭群裡 女兒還拿起剪刀是怎麼回事
    4月7號晚上11點多杭州有一位母親報警說丈夫和女兒正在房間裡面對峙女兒還拿起了一把剪刀這是什麼情況呢?壹賴床視頻被發群裡女兒衝父親舉起剪刀事發地在杭州錢江新城的一個小區裡,報警的那位母親給民警開了門。報警人:「已經好了,小孩子不懂事(怎麼回事)她不聽話,吵架了。」
  • 父親拍女兒賴床視頻發家庭群:父母面前,子女就不能有羞恥心嗎?
    看到一個新聞,杭州一個母親報警說自己的女兒拿起了剪刀和父親對峙。警察上門後了解到,女孩下午3點有網課,她父親看到她2點還在床上不願起就進去掀了她的被子拍了她賴床的視頻發到家庭群裡。而女孩的媽媽看到群裡的消息後,又聽到丈夫埋怨女兒怎麼怎麼不懂事、不聽話,一回家就罵了女兒一頓。明明在家做了很多家務的女孩,覺得很委屈。晚上10過後,女孩關了燈在房間裡睡覺,父親在外面喊了幾句見她沒有答應就直接衝進房間裡又掀開了女孩的被子說「你又睡什麼睡」,女孩一時氣不過就拿起了剪刀。
  • 18歲女兒賴床,父親掀被子拍視頻發家庭群,女兒拿起了剪刀
    對於孩子來說,最大的痛苦不是父母打了他一巴掌,而是被父母丟掉了自尊,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曾說過,誰自尊,誰就會得到尊重。若孩子沒有了自尊,他就不會得到別人尊重,而尊重是人類的基本需求。01父親掀開18歲女兒被子拍視頻4月7日晚上11點多,杭州一位母親報警說丈夫與女兒在房間裡對峙,女兒手裡還拿著一把剪刀。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父女要鬧到動剪刀的地步呢?這位女孩今年18歲,正在讀大一,因為疫情在家上網課。
  • 爸爸拍女兒賴床視頻發家庭群:多少親子關係,疏離於分寸與距離
    父親看到女兒一直沒有從房間出來,心中無限憤怒,直接推開女兒的門,拍了一段女兒躺在床上的視頻,隨後發在了家庭微信群裡。女兒看到視頻,滿臉羞愧卻因為是自己父親的關係,暫時偃旗息鼓。結果到了晚上,女兒躲在房間裡生悶氣之際,父親再一次沒敲門,破門而入走到女兒床前,直接掀開女兒的被子,訓斥女兒「每天就知道睡!」
  • 父親將毆打女兒視頻發到班級群裡,就是嚴格管教嗎?
    近日,一則家長管教孩子的視頻在網絡流傳,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和討論。 視頻中,一位父親在女兒刷牙的時候,上前不斷打女兒的臉,女兒撕心裂肺地哭喊。 這位父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解釋,班主任發語音說女兒上課做小動作,雙方溝通時,老師希望他能盡到做父親的義務,多教育孩子。 他問女兒事情經過,女兒說並沒有做小動作,只是彎腰撿東西。
  • 18歲女兒拿剪刀與父親對峙:高情商的父母,都懂得「刺蝟效應」
    近日,杭州一位母親報警,說女兒和自己的父親吵架,甚至還拿起了一把剪刀與之對峙。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今年18歲的女兒正在讀大一,因為疫情,只能呆家裡上網課。當天下午3點有網課,2點的時候,父親看到女兒還躺在床上。他有點生氣,掀開被子直接拍下女兒賴床的視頻,發到家庭群裡。
  • 父親暴打孩子,還把視頻發班級群!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當眾出醜
    前幾日,看到一則讓我倒吸涼氣的新聞,一個孩子因為沉迷手機導致成績下降,父親一氣之下便將他暴打出血,事情到這裡還沒有結束,打完孩子的父親仍然覺得不解氣,竟然把暴打孩子的視頻發到了班級群,想鑽地縫的心情……這一波操作引起了軒然大波,雖然經過調解最後父親向孩子道了歉,但是也是以孩子不聽話,才會錯手打傷他為原由解釋這個事件。
  • 這三種父母,一定會把自家孩子養廢,家長自測
    它的基本結構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如果您不為孩子建立一個基本的框架,那麼您的一生將會非常困難。許多案例證明,後來被「遺棄」撫養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他們的父母做得不好在10歲之前教育孩子。1.孩子長大的家庭更有可能生有問題的孩子。
  • 養廢一個孩子到底有多簡單
    其實沒有任何一個父母不是對孩子充滿著期待的,沒有任何一個父母希望將孩子養廢!但有的時候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非常骨感,對於養育孩子這件事,很多父母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錯誤教養,導致現實和期待形成了很大的落差!
  • 6歲男孩視頻凌晨刷爆家長群:養廢一個孩子,到底有多簡單?
    導讀:6歲男孩視頻凌晨刷爆家長群:養廢一個孩子,到底有多簡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6歲男孩視頻凌晨刷爆家長群:養廢一個孩子,到底有多簡單?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養廢一個孩子,就讓他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
    沒想到孩子就開始哭鬧起來,孩子媽媽心軟,就對孩子爸說到:「反正沒有什麼車,你就讓他摸一下嘛。」孩子爸沒辦法,只好讓他摸一下, 然後孩子覺得不過癮,還左右打著方向盤。孩子爸不讓他玩了,孩子又開始哭鬧,孩子媽媽一再的妥協,讓這原本開心度假的一家在過橋的時候,車子一不留神直接撞破橋欄衝到河裡,全部遇難。
  • 養廢一個孩子,常對孩子做這3件事就夠了
    ,什麼都不讓他動,這種情況持續到父親去世,母親依舊繼續寵孩子。 2、打壓式教育:養廢一個孩子,折斷他的翅膀就夠了打壓式教育對孩子來說,是另一種災難,是對孩子精神上的凌遲。每一個養廢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堅信打壓式教育的父母。 悲哀的是看著面對社會失去勇氣的女兒,父母還一臉委屈:用心培養怎麼教出了這樣的孩子。完全沒意思到正是自己的不顧一切打壓、諷刺毀了女兒的未來。
  • 養廢一個孩子到底有多簡單?
    最近看到一個問題:養廢一個孩子到底有多簡單?其實不二相信,沒有任何一個父母不是對孩子充滿著期待的,沒有任何一個父母希望將孩子養廢!但有的時候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非常骨感,對於養育孩子這件事,很多父母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錯誤教養,導致現實和期待形成了很大的落差!
  • 今天父親節,你感覺是一個令孩子尊重並發自內心感激的好父親嗎?
    今天是父親節,理所當然是感恩父親的節日。只是在慶祝節日的同時,也可以捫心自問一下:你感覺自己是一個令孩子尊重並發自內心感激的優秀父親嗎?位於杭州的國內心理服務平臺「朋橙心理」聯合國內志願者服務平臺「志願匯」,發布了中國家庭親子關係調查報告。調查顯示:八成家庭是母親陪伴孩子,媽媽是孩子最信任的人。
  • 嫌棄爸爸顯老,女兒從不讓他開家長會,鏡頭轉向父親引淚目
    嫌棄爸爸顯老,女兒從不讓他開家長會《少年說》這檔節目裡,就有這麼一個女孩,她讀初二,父親的年紀其實不大,但就是非常顯老。有次父親去學校,頭髮發白,臉上皺紋明顯,有同學嘲笑說這是她爺爺。女孩覺得沒臉見人,也嫌棄爸爸長相太顯老,因此從不讓他參加家長會。其實女孩的心情大家多少能理解,我們小時候也偶爾會產生這些想法,因為家庭,因為父母,覺得丟臉。不過,拒絕父親參加家長會,這樣的行為確實不對。孩子把壞脾氣留給家長,可家長卻沒有計較這些任性,哪怕心裡也會受傷。
  • 「虎爸」暴打孩子,將視頻發到群裡,家庭就是法外之地嗎?
    8月13日晚,網上流傳了一段視頻:一名「虎爸」因兒子玩手機,將孩子打到出血,並將視頻發到了班級群。目前,此事正在進一步處理中,而這位「虎爸」已認錯,並在班級群中公開發布道歉信。網曝的「實驗九Ⅱ班」的群內聊天記錄則顯示:該父親之前就曾聲稱揍兒子揍到「胳膊酸,巴掌疼」「打死他的心都有
  • 養廢一個男孩,其實很簡單
    你不教訓他,那他就飄了起來。你教訓他,又怕傷害到他。怎麼辦?其實,想要怎麼養一個好的男孩,方法真的不一樣。因為每個孩子的氣質性格不同,同樣的方法這個孩子合適,但另一個孩子就不一定對路。但是,怎麼養廢一個孩子,只要你分析背後的那些方法,卻發現有驚人的相似。
  • 孩子的溫柔和豁達都藏在家長的尊重裡
    事緣讀大一的女兒在當天下午三點有網課,但兩點的時候還躺在床上,父親見狀就拍下女兒賴床視頻並發到家庭群裡,女兒很委屈,把自己關進房間生悶氣,父親還不敲門就進來掀被子。 明明深愛孩子,為什麼孩子卻離你越來越遠? 心理學家說過:不要當眾批評孩子,這種方式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真正有效的方法是:當眾表揚,背後批評。 大人生氣時,是因為孩子觸犯了大人的底線,孩子也會有他的底線,每個人都有不可逾越的自尊心,即便他只是一個孩子。
  • 養廢一個男孩,有多簡單?
    因為每個孩子的氣質性格不同,同樣的方法這個孩子合適,但另一個孩子就不一定對路。但是,怎麼養廢一個孩子,只要你分析背後的那些方法,卻發現有驚人的相似。其實,把兒子養廢的幾種方法,很簡單。在很多的家庭,孩子都是中心。有時,小男孩更是家庭中心的中心。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管是不是合理,哪怕孩子去惡意搶奪,也裝作沒看見。
  • 一個父親竟向孩子的小學生班級群裡發這樣的視頻!
    本來以為這個群的主要功能是通報孩子們學習情況、發布重要通知....可你能想像得到嗎?有人竟在這個群裡發淫穢視頻!4月23日,浠水縣關口派出所接到報警稱:有家長在學校的微信群內發淫穢視頻,影響很惡劣!後經警方調查,發淫穢視頻者是關口某小學一學生家長胡某!那麼,他為什麼會幹出這種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