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晚,全省首檔全媒體問政節目2020年第六期《問政平潭》上線錄製。
節目現場
本期節目聚焦「完善基礎設施配套,直面部門作風建設」主題,邀請實驗區資源生態局、實驗區交建局、實驗區蘇平片區管理局、實驗區公安局、實驗區行政審批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上線接受問政。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鄭曉東作為政務觀察員,對上線部門負責人的答覆進行現場點評、指導。
當晚,節目播放《24小時政務自助超市設備頻壞便民資源成了閒置資源》《汙水處理站缺少維護即報廢新工程會重蹈覆轍嗎》《汙水流溢數月何時解決》三個暗訪短片,將實驗區一些基礎設施配套項目重建設輕運營、相關部門互相推諉扯皮等問題曝光在明面上,推動上線部門負責人知問題、明承諾,轉作風、善作為。
節目現場主持人提問
「建成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過後期該如何運維嗎?」「新修建的農村汙水二期工程會不會重蹈覆轍?」「這算不算是國有資產的浪費?」面對蘇平片區國彩村汙水處理站建成2年就廢棄,如今又再新建汙水收集工程問題,主持人犀利發問。
「我們馬上組織人員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核實,如果有缺失馬上補上。」「今後平潭做這類設施,除了選址問題,材料要更加關注。」……實驗區資源生態局和蘇平片區管理局負責人正視問題,紛紛作出承諾,提出解決方法。
政務觀察員、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鄭曉東點評
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鄭曉東:這個是沒有把好事辦好的典型案例。實驗區建設中經常出現重建設、輕運營的問題,同時決策中缺乏系統性,各幹各的活,最後攏在一起拼不了盤。希望各個部門能夠加強學習系統思維方法,大家相互配合,把一個事情做好。
實驗區資源生態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主持工作)阮偉忠
實驗區資源生態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主持工作)阮偉忠:目前正在制定農村汙水處理設施運維的管理辦法,明確汙水處理相關運維單位。同時感謝《問政平潭》關注他們工作中的疏忽環節,今後會加強對細節問題關注,加強幹部的工作作風建設。
蘇平片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孫樹群
節目現場問政代表舉牌投票
當晚節目還曝光了24小時政務自助超市設備頻壞,群眾「自助」辦事變無助、大衛城2路汙水流溢數月給周邊居民生活和學生出行造成不便的問題,節目關注民生、貼近民心,更多落腳於「小」問題。
實驗區行政審批局黨組書記、局長卓華彬
實驗區行政審批局黨組書記、局長卓華彬和實驗區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林志卿表示,今後將會對細節更多關注,希望為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實驗區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林志卿
實驗區交通與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潘新雅
錄製結束後,針對大衛城2路汙水橫流問題,實驗區交建局、實驗區資源生態局等部門也立即在現場開展研討部署,推動問題儘快解決。
媒體觀察員、福州廣播電視臺主持人 翁猛
問政代表、澎湃新聞記者 王選輝
問政代表、福建廣播影視集團福建新聞聯播主持人 張寧
問政代表、福建廣播影視集團新聞啟示錄主持人 姚高山
問政代表、福州廣播電視臺記者 李玥
問政代表、福州市小茉莉合唱團團長、高級教師 林琴
問政代表、人民網福建頻道主持人 鄭窈
問政代表、福建省播音主持協會會長、民建福建委婦委會副主任 林慧娟
問政代表、實驗區江西商會秘書長 堯文
問政代表、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記者 盧和光
問政代表、中樓鄉鹽田村社區營造師 黃文龍
問政代表、律師 張睿
問政代表 張永祥
問政代表、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記者 陳惠
點評嘉賓、經濟日報福建記者站原站長石偉表示,看上去是小事,其實小事不小。平潭的發展既要做大事,也要做小事。
點評嘉賓、經濟日報福建記者站原站長 石偉
石偉用三句話勉勵平潭幹部,「平潭是我家,發展靠大家。」「平潭的幹部要當主人,不要當客人。」「因為有你,平潭更美麗。」
節目現場觀眾熱烈鼓掌
《問政平潭》製片人高芳:不僅問政問責,更是問計問策問心,我們要問的是百姓對職能部門工作的期望之心,對媒體發揮輿論監督的期盼之心。這期節目是2020年收官之作,媒體能做的是發現問題,再通過《問政平潭》搭建百姓與部門交流的平臺,讓幹部轉變工作作風,真正推動問題解決。因此,在每期節目播出後,我們還通過持續的追蹤,確保部門切實整改問題,履行對百姓的承諾。
合影
現場觀眾滿意度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