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出了百姓期待
問出了責任和擔當
2019年2月以來,實驗區創新推出「全媒體問政」輿論監督模式,讓部門上線知問題、兌承諾,讓群眾監督提問題、找不足,強化對幹部作風、行政效能的監督,促進提振幹部精氣神,助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截至目前,《問政平潭》共錄製12期,上線47個單位;
《問政平潭之有事您說》共播出48期,解決群眾訴求769件,辦結率100%。
「這不叫面子工程,這叫丟面子工程!」「只有一個字,改!」2020年《問政平潭》第二期錄製現場,針對湖山村灌溉工程完工近兩年卻淪為擺設的問題,業主單位負責人親歷實驗區領導的「麻辣」點評,感受紅臉、出汗的群眾大考。
2020年《問政平潭》第二期觀察員 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歐陽曉波
「辣」就是要一針見血,「辣」就是要敢於揭短亮醜。面對「拷」問,上線部門紛紛認領問題,作出整改承諾,並表示將以參加節目為契機,舉一反三,對相關問題開展全面排查,立行立改。
當場承諾,只是表態還是行動?每期錄製後,節目設《問政追追追》《問政我來說》《問政曝光臺》等配套節目和專欄,對「被問」單位部門承諾和整改情況進行全過程跟蹤,鞏固問政「療效」。截至目前,共播出、刊發問題整改追蹤情況400餘期,讓老百姓真實感受問政成效,讓幹部真實感受「一問到底」。
不僅如此,問政問題整改情況、群眾訴求反饋滿意率2項內容被納入問政上線部門年度績效考評的公眾評議和12345便民服務平臺訴求解決滿意率兩大模塊中,激勵幹部主動改、深入改。
「問政不是實驗區幹部的『真人秀』,也不是『一陣風』式完成任務,而是要切實問出成效。」實驗區紀檢監察幹部吳李榮表示,近兩年來,通過問政讓幹部直面問題、檢視工作,真正促進幹部作風轉變,也交出了人民滿意的答卷。
經歷《問政平潭》的動真碰硬,不少領導幹部表示思想認識受到深刻觸動,通過節目得以「照鏡子、正衣冠」。「問政有利於我們推動問題整改,督促幹部落實責任,給群眾滿意的答覆。」時任實驗區社會事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周建軍說。
2020年《問政平潭》首期預告
「您是說這瓶水是安全的嗎?那您敢喝一口嗎?」「當然可以。」2020年首期《問政平潭》「回頭看」特別節目的錄製現場,由業主單位黨委書記帶回鹽田村「放心水」現場直飲,兌現當初讓村民們喝上乾淨水的承諾。
鹽田村村民為節目組送上錦旗
「感謝政府在這個過程中做出的努力,感謝《問政平潭》工作人員來了解我們的各種困難。能喝上乾淨的自來水,我很開心。」鹽田村村民們一改往日愁容,露出了笑顏,並為欄目組送上一面「問政平潭暖人心、心繫百姓解民憂」的錦旗。
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是節目自始至終的主題。《問政平潭》在選題上下功夫,暢通《問政平潭》微信公眾號、訴求徵集電話熱線、12345平臺等群眾反饋渠道,選取群眾關係最密切、反映最強烈、影響最廣泛的選題上線,著力破解堵點、痛點、難點。
「《問政平潭》不僅問政問責問計問策更是問心,我們要問的是百姓對職能部門工作的期望之心,對媒體發揮輿論監督的期盼之心。」《問政平潭》製片人高芳表示,媒體能做的是發現問題,再通過節目搭建百姓與部門對話的平臺,讓幹部轉變工作作風,真正推動問題解決,讓政府部門和群眾成為「一榮俱榮」的命運共同體。
出品:平潭綜合實驗區融媒體中心
文字:林彬彬
視頻:高信凱 黃 婷 林凱強
責編:林澤強 林曉玲
編委:盧曉超
總編輯:高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