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出臺《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
《意見》的出臺,意味著學生將多開設一門勞動課。4月29日,記者就慶陽市部分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準備情況進行了採訪。
「今年開學我們就開設了勞動課,組織學生打掃校園衛生或開展勞動技能培訓,並播放有關勞動題材的影片。」慶陽市東方紅小學教師郝榮榮說,能否將勞動教育落到實處,取決於家庭、學校、社會能否形成共識,重點在於長期堅持直至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作為慶陽市重點高中,慶陽一中2017年就組織了每周大清掃活動。慶陽一中教務處主任段東曉介紹,「通過長期觀察發現,很多城市孩子的勞動意識要比農村學生強,源於家長的引導。而農村孩子學習意識強,但勞動意識差,源於個別農村家長不讓孩子做家務。有的農村家長認為,孩子就要好好學習,做家務會影響學習,這就導致了個別農村孩子,雖然學習成績很好,但是勞動意識薄弱。」
段東曉認為,勞動意識的培養,家長配合尤為重要。目前,學校也安排了通用技術課,讓學生學習一些基本的維修和清潔等生活技能。有條件的情況下,建立專門的安全勞動基地,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回歸田園,學習種地、種菜等勞動技能。
關於學校開設勞動課,80後家長王小波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勞動課可以讓孩子多掌握一份生活技能。所以,我有意識讓7歲的女兒學會自己洗衣服、洗碗,跟我學習蒸饅頭,炒菜。我覺得勞動教育成為必修課,很有必要,至少可以讓孩子長大以後獨立生活,照顧好自己。」
聽說學校將開設勞動課,慶陽二中學生王萌萌表示很贊同。她告訴記者,「我非常贊同學校開設勞動課,因為我們作為家庭一員,幫助家長做家務是天經地義的事。而且,學校以前組織的清掃活動,還有利於提高大家的團隊意識,勞動課對我們的動手能力、勞動習慣有百利無一害,相信會一生受益。」
西峰區教育局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意見》詳實可行,對課程要求和內容進行了明確細分,他們將按照要求發放各個學校,並嚴格按照要求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