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測量身高的方法,你平時給孩子都量對了嗎

2020-12-18 騰訊網

高小鹿系列身高尺,集美貌與實用功能一體的好工具,現在已經進入到萬千家庭中,陪伴孩子一起成長,記錄著孩子的長高歷程。而高小鹿身高簿的軟體評測功能更是離不開準確的身高數據!親愛的家長朋友,你們平時給孩子量身高都量對了嗎?正確測量身高,你需要注意這些:

1、同一測量時間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人的早晚身高是有差異的。人的關節受重力因素影響間隙縮小、足弓彎或脊柱彎曲,當經過一晚的睡眠後,全身放鬆,狀態恢復,於是早上的身高測量相比下午和晚上要高出1-2釐米。想要測量準確,就需要選定同一個時間來測量,如早起測量,或睡前測量。

2、同一標準身高測量尺

使用家裡的高小鹿/高小龍/高小白/高小紅身高尺就妥妥的;如果沒有立體身高尺,那可以鉛筆畫線後再量高度,但頭頂上的尺一定要與牆面垂直,最好用三角尺測量 ;

3、同一測量者

不同人測量時可能卡尺的鬆緊度有差異,或者眼睛平視的角度不同也會存在誤差。

4、被測量者:靠尺立正,挺胸收腹,腳跟、臀部、兩肩胛間及頭部緊靠測量尺。

3歲以上兒童量身高時,要取立正姿勢,兩眼直視正前方,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後收,兩臂自然下垂,手指井拔,腳跟靠攏,腳尖分開約60度,腳跟、臀部和兩肩胛間幾個點同時靠著立柱,頭部保持正中位置,最好用三角尺測量或小鹿頂頭測量器。

5.記錄數據,科學管理長更高

每月監測1次,並使用高小鹿身高簿描點出自己孩子的成長曲線,比對孩子的實測身高與遺傳身高做,比對孩子的半年和一年增量,能知悉孩子身高發育的當前狀態和發育潛質,並從飲食、睡眠、運動3大方面做好生活習慣管理,必然可以幫助孩子科學管理長得更高。

相關焦點

  • 正確測量孩子身高體重的方法
    因此,無論是測量身高還是體重,要做到「四同」,即同一時間(固定時間)、同一測量工具、同一套測量方法、同一人測量,這樣才能把誤差降到最小。一、測量身高的方法第一步,通過身高增長的基本規律推算出孩子的身高。
  • 怎樣給孩子量身高和體重?
    很多家長都認為量身高體重很簡單,用身高尺和體重秤量一下就可以了,其實如何幫孩子測量身高體重是有很大學問的哦!
  • 身高,體重,頭圍,胸圍的測量方法
    一、寶寶身高測量的方法  測量嬰兒身高,最好由兩個人進行。一人用手固定好寶寶的膝關節、髖關節和頭部,另一人用皮尺測量,從寶寶頭頂的最高點,至足部的最高點。測量出的數值,即為寶寶身高。  道具:兩本厚重、不易移動的書(如字典)和一把捲尺。
  • 正確測量胸圍圖解教你正確測量胸圍的方法
    以下是有關女性胸圍的一些參考數據:現實生活中,美麗的女人,無論哪一個方面都要求自己是最美麗的,胸部是女人美麗性感的亮點,胸圍也就成了女性對自己的胸部最基本的了解,對女性胸圍的測量,可以讓女性在了解自己胸部的同時,還能讓女性選購到適合自己的文胸,下面就來看一下女性的胸圍尺碼錶吧。
  • 量三圍的尺子叫什麼教你正確測量三圍的方法
    《人體測量方法》圍度與弧長測量:上胸圍/胸上圍:平靜呼吸時通過左、右腋窩後點(pap)的水平圍長,用軟尺測量。胸圍Ⅲ/平靜胸圍:平靜呼吸時經乳頭點(th)的胸部水平圍長,用軟尺測量。如果女性受試者的乳房較大或下垂,測量時可把軟尺放得高一些,以避免膨隆的乳房影響測得的數值。
  • 定期測量孩子身高體重的「定期」是多久呢?
    家長們可能常常聽說孩子的身高體重要定期測量,那這個「定期」到底是多久呢?是每天都測一下最好嗎?還是一年測一次就可以了呢?其實不是這樣的,這個「定期」的確很重要,既不能太頻繁,也不能間隔太久。掌握準確的數據是科學管理孩子體格發育的基礎,為正確監測兒童體格生長狀況,家長們需要注意測量的頻率。
  • 孩子身高怎樣測量才準確?開封市人民醫院兒科醫生教你注意幾點
    童年記憶裡,爸媽給自己測身高,家裡仍有一面牆保留了自己的生長記錄,爸爸媽媽會定期給自己測一次身高,並記錄,這樣的一個「親子互動量身高遊戲「是孩子與家長間美好的回憶。那麼,多長時間量一次身高?怎麼樣測量身高才最準確呢?
  • 給寶寶衝奶粉不要來回搖晃,這裡告訴你正確方法,你做對了嗎?
    導讀:給寶寶衝奶粉不要來回搖晃,這裡告訴你正確方法,你做對了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給寶寶衝奶粉不要來回搖晃,這裡告訴你正確方法,你做對了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的孩子身高體重達標嗎?80%的媽媽都誤解了「生長曲線圖」
    孩子的身高、體重是否增長達標,是新手媽媽們最喜歡交流的話題。孩子誕生的第一年,媽媽們會頻繁參考生長曲線圖來檢驗自己的育兒成果,如果身高、體重、頭圍不達標,很多媽媽都會有挫折感。但其實,除了少部分情況外,大部分「不達標」的情況都是正常的,生長曲線圖只是為我們提供一個參考標準。但孩子的具體發育情況如何,要結合多種因素來衡量。
  • 【風車健康小課堂】——測量體溫的正確方法,你知道嗎?
    但是如何正確測量出體溫你知道嗎?不清楚也不要緊!今天,《風車健康小課堂》邀請了家長老師來告訴你! 【風車健康小課堂】 科學促健康——測量體溫的正確方法,你知道嗎?
  • 你給孩子測量體溫測量正確了嗎?
    寶寶在感冒發燒的時候,首先就要測量體溫,才能夠考慮如何來為孩子用藥。在測量體溫的時候,方法是有多種的,我們應該如何來選擇呢?一、腋溫的測量測量腋溫是使用最廣泛,最傳統的體溫測量方法。測量時,要先擦乾腋下的汗水,再讓體溫計緊貼皮膚,曲臂過胸,手貼對側肩部,夾緊,保持5分鐘。37.2℃以下為正常體溫。但是過小的寶寶,因為容易隨意移動可影響準確度。而過胖的嬰兒,也可因脂肪過厚而影響準確度。二、口溫的測量口溫測量是比較方便、準確度較高的一種測量方法。
  • 教您計算孩子的遺傳身高,改善身高有3個方法
    「呀,你家孩子比我家的還小一歲呢,咋比我家的高了一個頭?」寶爸寶媽們每次帶孩子到樓下玩兒的時候,總喜歡跟鄰居們同歲的孩子比身高。話說這兩口子身高中等,孩子四歲多,長得圓頭圓腦的,每天吃吃喝喝,玩玩睡睡,為啥總感覺比同齡小朋友矮一截呢?
  • 只知道比較多少,孩子就能正確認知「量」嗎?
    那麼,在數學啟蒙階段,"量"到底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教孩子正確認知"量"呢?從屬性識別到差別比較,進一步產生"標準"和"單位",於是就有了"測量";測量出相對精確的數值後,就可以進行"量的計算"了,這就完成了"從差別到數值"的理解升級。從屬性到差別,再到數值,這才是"一個量"所代表的完整含義。
  • 如何準確測量寶寶身高?
    但是這張圖中,測量身高的方法並不標準,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身高並不準確。兒童的身高本就不多,誤差差一點,帶來的可能就是診斷上的天差地別。,比如都是早晨或者都是晚上,用同一把測量尺。小時候我們大概都是這樣測吧?先用直板在頭頂水平量好,畫線,然後用皮尺或者捲尺測量吧?但是這種測量方法,很難保證畫線時的準確。
  • 孩子身高達標了嗎?孩子長的矮,家長要上心
    前陣子,田亮女兒「森蝶」(田雨橙)因為身高上了一次熱搜:年僅11歲的她,身高卻已經逼近1米7!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羨慕不已,甚至還有人開玩笑說「這孩子怕是打了激素吧」!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長高,孩子的身高問題一直都是家長重視的問題。
  • 「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2020年夏季兒童身高表出爐,趕緊看看
    前言孩子的身高也是大多數父母關注的問題。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高能夠達標,但有些家長卻不知道孩子身高的標準。所以他們經常拿同齡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相比較,如果孩子的身高比同齡的小朋友矮了,父母就會非常焦急。"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2020年夏季兒童身高標出爐,家長們趕緊看看吧。
  • 怎樣看待兒童身高體重?讓你根據成長曲線來判斷孩子是否長成好人
    身高和體重是孩子成長和發展中最容易受到父母注意的因素之一。與其他方式相比,身高和體重的變化看起來更直觀,並且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更方便地獲取數據。但必須指出的是,許多家長對孩子身高、體重等方面的測量方法以及數據背後的內容分析,仍存在明顯的認知不足。測量身高體重的正確方法是什麼?一、如何正確測量身高?
  • 你會正確量體溫嗎?
    當然,還有很多朋友,這段時間也養成了自己量體溫的好習慣。 可是,到底咋樣量體溫才準確?不同的體溫計,用法又有啥不同?還真有講究。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魏海英,教您如何正確測量體溫。
  • 為什麼新生兒出生身高都是50釐米?湊巧還是量錯了?兩點原因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你還記得自己的寶寶出生時身高是多少嗎?如果忘了可以去出生證明上看一下。當寶寶出生後,護士要對他的身高體重做記錄。問了身邊的幾個人,大多數都是在50釐米左右,這是湊巧還是助產士量錯了呢?看過這兩點原因你就懂了。
  • 在家也能測量孩子的身高體重頭圍?我們教您怎麼做!
    但是,對處於生長快速發展期的孩子來說,生長發育監測同樣也不能掉以輕心!身高/身長、體重、頭圍作為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監測指標,家長們在家裡該怎麼準確測量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正確的測量方法! 在家如何給孩子測身高/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