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測量孩子身高體重的方法

2020-10-11 小聶醫生

一天內身高的變化是晨起最高,睡前最低。這是因為一天內活動和體重的壓迫使椎間盤變薄,足弓變淺、脊柱彎曲度增加,一般相差可達到2~3cm。同一個體在一天中以晨起時體重最輕,晚飯後體重最重,相差約2 kg。

因此,無論是測量身高還是體重,要做到「四同」,即同一時間(固定時間)、同一測量工具、同一套測量方法、同一人測量,這樣才能把誤差降到最小。


一、測量身高的方法

第一步,通過身高增長的基本規律推算出孩子的身高。

第二步,測量孩子實際的身高

1)3歲以下,量身長。使用量床,仰臥位測量,測量時小兒頭頂與頭板接觸,雙耳在同一水平,雙膝和下肢併攏緊貼底板,測量時測定板緊貼足跟和足底。

2)3歲以上,量身高。赤足免冠,取正位測量,測量時枕部、臀部及雙足跟均緊貼尺板,雙足跟靠攏,兩足尖成45度,稍收下頜線,使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的連線平行於地面。

第三步,把測試結果記錄在生長發育曲線上。


二、測量體重的方法

第一步,測量前確保體重稱是正常的且處於零點位置。(嬰幼兒應選擇測量精度更高的嬰兒體重秤)

第二步,在孩子空腹排便,脫去外衣、鞋、帽等條件下測量體重。

第三步,如果因故不能脫衣服,可以最後單獨稱量衣服並扣除其重量即為孩子實際的體重。

第四步,待示數或指針穩定後即可讀數,把測試結果記錄在生長發育曲線上。


謝謝大家閱讀我的文章,也歡迎大家關注我,我會持續分享更多育兒知識~

(註: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身高,體重,頭圍,胸圍的測量方法
    一、寶寶身高測量的方法  測量嬰兒身高,最好由兩個人進行。一人用手固定好寶寶的膝關節、髖關節和頭部,另一人用皮尺測量,從寶寶頭頂的最高點,至足部的最高點。測量出的數值,即為寶寶身高。  道具:兩本厚重、不易移動的書(如字典)和一把捲尺。
  • 在家也能測量孩子的身高體重頭圍?我們教您怎麼做!
    但是,對處於生長快速發展期的孩子來說,生長發育監測同樣也不能掉以輕心!身高/身長、體重、頭圍作為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監測指標,家長們在家裡該怎麼準確測量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正確的測量方法! 在家如何給孩子測身高/身長?
  • 定期測量孩子身高體重的「定期」是多久呢?
    家長們可能常常聽說孩子的身高體重要定期測量,那這個「定期」到底是多久呢?是每天都測一下最好嗎?還是一年測一次就可以了呢?其實不是這樣的,這個「定期」的確很重要,既不能太頻繁,也不能間隔太久。掌握準確的數據是科學管理孩子體格發育的基礎,為正確監測兒童體格生長狀況,家長們需要注意測量的頻率。
  • 怎樣給孩子量身高和體重?
    很多家長都認為量身高體重很簡單,用身高尺和體重秤量一下就可以了,其實如何幫孩子測量身高體重是有很大學問的哦!
  • 怎樣科學地測量體重身高
    在減肥期間,定時了解身高體重變化並且及時採取相應措施是減肥成功的一大保證。那麼,怎樣才能科學地測量體重身高呢?科學正規的體重測量有三個要素:時間、著裝、站姿。時間:以早晨起床排空大小便,並且未進食前測量體重為佳。這樣,可以將體重誤差減至最少。一般說來,體內的宿便,加上一頓普通的早餐就可以讓人增重 2 至 3 公斤。
  • 學會這幾個公式和方法,自測寶寶身高體重又準確又實用
    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測量寶寶身長、體重和頭圍的實用方法,知道正確的測量方法,才能根據寶寶的情況更科學地養育寶寶哦!凡身高超過標準10%或不足10%的孩子就算不正常,家長需要引起重視哦。要知道,身高、體重是衡量孩子生長發育是否正常、是否有營養障礙和不良、體重超重肥胖等等的重要指標之一。所以,學會正確測量的方法,是寶爸寶媽們需要學會的基本技能哦。
  • 正確測量身高的方法,你平時給孩子都量對了嗎
    高小鹿系列身高尺,集美貌與實用功能一體的好工具,現在已經進入到萬千家庭中,陪伴孩子一起成長,記錄著孩子的長高歷程。而高小鹿身高簿的軟體評測功能更是離不開準確的身高數據!
  • 孩子的身高體重怎麼看?教你從生長曲線來判斷,孩子長得好不好
    但是不得不說,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身高和體重方面的測量方法以及數據背後的內容分析仍然存在著明顯認知不足。01測量身高、體重的正確方法1.如何正確地測量身高人體的身高會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有著略微的差異,通常在上午10點左右的時候測量會比較適宜。每次測量的時候挑選同樣的時間點,這樣數據的獲得更加有參考性。在測量時,應該脫去鞋襪,保持整個身體處於直立的狀態,同時保證目光平時,不要抬頭或者是低頭,同時上肢保持自然下垂狀態。
  • 孩子的身高和體重有沒有達標你說了不算,附孩子身高體重參照表!
    現在的社會都是看顏值的,身高和體重顯的尤為的重要,特別是身高簡直就是硬傷,想要是個帥小夥或者是個好看的菇涼,真的是身高佔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也會常常擔心孩子會不會長不高啊,是不是太胖了,有的人還安慰自己覺得自己的孩子屬於「晚長」,那麼你家的孩子到底身高和體重有沒有達標
  • 如何準確測量寶寶身高?
    但是這張圖中,測量身高的方法並不標準,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身高並不準確。兒童的身高本就不多,誤差差一點,帶來的可能就是診斷上的天差地別。先用直板在頭頂水平量好,畫線,然後用皮尺或者捲尺測量吧?但是這種測量方法,很難保證畫線時的準確。
  • 如何科學監測孩子身高和體重?
    很多帶孩子去兒童內分泌或生長發育門診就診的家長,都會被醫生要求回家監測孩子身高和體重,三個月或半年後再到醫院複查。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多數父母不清楚孩子每年長几釐米,體重長几斤。很多父母都習慣於和其他孩子比較,諸如「朋友家的女兒都比我兒子高了」,「老同學帶孩子們聚會,就屬我們家孩子又瘦又小」。
  • 如何科學監測孩子身高和體重?
    很多帶孩子去兒童內分泌或生長發育門診就診的家長,都會被醫生要求回家監測孩子身高和體重,三個月或半年後再到醫院複查。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多數父母不清楚孩子每年長几釐米,體重長几斤。很多父母都習慣於和其他孩子比較,諸如「朋友家的女兒都比我兒子高了」,「老同學帶孩子們聚會,就屬我們家孩子又瘦又小」。
  • 身高體重測量儀器廠家孩子身高體重怎麼不達標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經常將身高和體重數據作為衡量孩子良好發育狀況的重要指標。那麼,那些身高偏輕的孩子呢?睡眠的速度對孩子的身高和體重有重要影響。研究表明,兒童在睡覺時的發育速度是醒著時的三倍。這是因為腦下垂體產生更多的生長激素,促進骨骼、肌肉、結締組織和內臟器官的生長,從而促進身高和體重的增加。 3.加強營養。營養是影響兒童身高和體重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兒童營養攝入不足時,他們的身高和體重就會落後,但不用太擔心。只要這種滯後能在短時間內得到糾正,仍能趕上正常的生長發育水平。
  • 怎樣看待兒童身高體重?讓你根據成長曲線來判斷孩子是否長成好人
    身高和體重是孩子成長和發展中最容易受到父母注意的因素之一。與其他方式相比,身高和體重的變化看起來更直觀,並且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更方便地獲取數據。但必須指出的是,許多家長對孩子身高、體重等方面的測量方法以及數據背後的內容分析,仍存在明顯的認知不足。測量身高體重的正確方法是什麼?一、如何正確測量身高?
  • 兒童身高體重對照表兒童身高體重對照表1-12歲
    2019兒童身高體重對照表日常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個子矮也能算病?這不是龍生龍、鳳生鳳,遺傳導致的嘛,咋還扯上疾病了?去年9月發布的《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顯示:超過五成的孩子沒達到遺傳身高!
  • 劉些寧被迫測量身高體重,當脫掉「內增高」後,身高真實了
    劉些寧被迫測量身高體重,當脫掉「內增高」後,身高真實了。說起現在的娛樂圈女星,各個都是高個子和身材苗條的女神,而女星們為了讓自己在鏡頭前更加的搶眼,往往都會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形象更加完美,找不到一點缺點,不過對於體重是可以通過減肥達到的,而身高就沒有辦法了,所以有不少女星們為了讓自己看起來高挑,都會選擇穿高跟鞋,但是也有沒有辦法穿高跟鞋的場合,那就是運動類的節目。
  • 身高體重表 2019最新嬰幼兒身高體重表
    身高和體重,是判斷寶寶生長發育的直觀指標。雖然每個寶寶的生長都存在個體差異,有階段性波動,但也有一定的標準範圍。詳細可以查看太平洋親子網。身高、體重是衡量小兒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的一項重要指標。現將小兒正常身高、體重標準計算公式方法介紹如下:嬰幼兒體重標準測量公式:1-6個月時體重7-12月體重2-10歲體重嬰幼兒身高標準的增長規律:足月兒身長平均為50釐米,出生後第一年大約增長25釐米,所以一歲時大約是75釐米;以後每年大約平均增長5釐米,因此2—12歲以後小兒身長(釐米)=年齡×5+75(釐米)。
  • 體質測試 | 身高 / 體重測試評分標準及方法
    測試方法身高採用身高計進行測量(圖1)。身高計應靠牆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立柱的刻度尺應面向光源。測試人員要檢查立柱是否垂直,連接處是否緊密,有無鬆動,若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測試前,應對機械身高計「0」點進行檢驗。
  • 我們可以從寶寶的身高、體重知道什麼?
    孩子的胖瘦和遺傳、飲食、運動、疾病等多種因素相關,尤其是有些孩子,就是天生停不下來的發動機,活動量很大,所以總看著偏瘦,但實際身體沒問題。而且,大部分孩子不能通過一次檢查就判斷其體重是否正常,只有經過長期連續的監測才有意義。
  • 寶寶身高、體重、頭圍發育如何,怎樣測量?先看看醫生是怎樣做的
    生長圖是兒科醫生可以用來跟蹤孩子身體成長的工具。在每次檢查時,醫生會測量寶寶的身長、體重和頭圍。然後,醫生可以將寶寶的測量結果與全國同齡、同性別嬰兒的平均數圖表進行比較。醫生將能夠告訴家長的結果是,與全國各地的嬰兒平均生長情況相比,您的寶寶處於哪個百分位。一個身高或體重都在第50百分位的寶寶,正好處於全國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