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開始,濟南老百姓買房投資的熱情被喚醒了。
那一年,東部樓盤從6月份之後,基本上每月1000元/平米的幅度上漲,有的還甚至一個月漲2-3000元/平米,濟南市邊邊角角的房子,都被買光了,緊接著幾年,大家將目光轉移到了章丘、長清、齊河、萊蕪等地。
2017、2018、2019年,大家繼續在樓市尋找投資機會。
想賺錢能理解,但是不能盲目投資。
不要買自己看不上的房子
這幾年濟南的新房住宅供應是比較充足的,再加上這麼多年積攢的存量二手房,每年又有不少土地入市,每年也有十幾萬的人口流入,所以整體來看,可以說濟南樓市在供需層面是比較健康的,濟南的樓市供需是相對平衡的。
如果濟南城市發展比較平穩,再加上當下樓市調控政策的高壓,那麼樓市向上、向下的幅度也相對有限,樓市走向分化,有漲有跌有橫盤。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要去選擇房產去投資,必定是要好好挑選。
其實不管是投資還是自住,都應該從居住舒適性、便利性考慮。你自己喜歡的房子未來才會相對更好出手,而不是抱有自己不住,就可以挑選一些看著便宜,但是實際居住舒適度、便利性比較差的房子去購買。
買房保值、投資,註定是要變現的,接盤人誰也不是傻子。
那到底應該如何選擇?
選對片區很重要
因為我們生活在濟南,大部分人置業還是喜歡熟悉的地方,我們就針對濟南距離說明。
如果一個片區以五年發展為一個階段,5年沒什麼起色,那麼這種區域的房產就沒有實際意義了。
不要看按宏觀遠景規劃。比如我們的地鐵遠景規劃,突然有個人拿著一張地鐵規劃圖說,2035年這地方要修通地鐵,我想依然還是有一群人跑到這地方置業,而我肯定不贊同這種置業行為。
舉個更實際的例子:
當年長清大學城初期,那邊房子不貴,當時2009年那邊房子4000+,其實那時候高新區的房子也是4000-5000(茗築美嘉、中海紫御東郡),奧體全運村8000+左右,那時候章丘諾貝爾城價格4000左右,2010年長清恆大綠洲首開均價5000左右。
然而現在再看看這些片區,10年過去了,差距越來越大。
選準片區,這是第一步,選錯了片區,即使你買入片區最好的樓盤,還是會跑輸別的片區。
在片區內選擇好樓盤
選好了片區,要在片區內選擇品牌、產品、物業、配套較好的樓盤。
錢預算有限不要緊,不見得要買最貴最好的房子,但是你要在片區內買那個相對中上等的樓盤。投資、自住千萬不要圖便宜,買口碑各方面都差一些,價格上便宜那麼幾百的房子,長遠來看價格差距會從原來的幾百到未來的一兩千。
而這種選擇就是看開發商品牌、物業服務、產品、周邊配套規劃、交通便利性等方面,一一對比。
買房不要在乎當初買入時幾百、上千塊的差距,要弄清楚這個差距是體現在哪裡,是否會成為未來房子保值增值的重要價值點。你比如:一個好物業我認為比一個差物業一平米就應該差500-1000,好的景觀也能貴500-1000,一個好學校貴上千也正常,貴在哪裡弄清楚,值不值就心裡有數了。
你可以拿CBD各樓盤作對比,物業、產品、精裝、圈層都是拉開價格的因素。
小 結
前兩年從2017-2019年有很多人去繡源河、齊河、黃河北投資,就覺得那邊房子真便宜,再加上各種規劃的宣傳,買買買!然而你拉長時間對比看看,有些地方便宜,是因為真的短時間發展不起來,所以才便宜。
選好一個片區,不要圖便宜買品質、配套相對比較差樓盤的房子,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保值,都不划算。
以小見大、換位思考。房地產的接盤遊戲還會延續,但是接盤者也是追求居住舒適性、便利性的,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覺得自己不住,就貪小便宜買自己和別人都不喜歡的房子。
個人觀點,供您參考。
來源:幾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