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文化之「邀請賓客」,請人是門技術活兒,還得看人下菜碟兒
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文化習俗之眾多,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節日鄉情之豐富,如霽雨之虹,繽紛斑斕。文化習俗中,除卻鄉情節日。千百年前,若要論其中尊崇者,當屬詩賦文化,酒乃助興物;而千百年後,如要論其中佼佼者,當屬美食文化,酒便在其中。在千蒼歲月的變換中,文化習俗由高雅至民俗,唯酒不變。縱於時間前後,立於時代之巔,這就是酒文化。我們已經仔細整理了詳盡的酒文化知識,無論你是什麼職業的人,學生、白領、老師等,都且隨我們來學習和傳承那些個你不知道的酒文化中的知識與禁忌。
小王在剛來公司上班,負責聯絡客人,安排酒宴商談,沒工作幾天,就被領導狠狠批評。
和他一樣,同為新人的同事卻得到了領導的讚揚。
他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於是虛心向這個同事請教。
同事告訴了一些關於邀請賓客的注意事項,小王這才發現原來自己錯得這般離譜,還好詢問了這個同事。
于是之後的時間裡,小王再也沒受領導批評,反而時不時得到領導的讚賞。
邀請賓客著實有許多考究,要考慮邀請的對象,邀請的方式,邀請的時間。
之後還要考慮到邀請完後,在宴席上需要如何對待他們,如何讓身份地位高的人既體現出他們的身份,又不會和其他人格格不入;讓地位低的人不會自卑,能夠快樂地參與宴席。
今天我們淺談請客的一些知識,重點針對職場中一般飯局的請客對象,談談其中要點和核心。
一,提前邀請
對於任何邀請對象,都是要提前邀約的!
越是正式的宴席,需要的準備時間就越長,邀請函的派遣分發的時間也就越早,這是一種國內外同約定俗成的一種禮節,是宴席主人首次向賓客展示尊敬態度的機會。
在國內的話,邀請的時間大概是三天到七天。因為,如果不到三天的話,客人那邊有要緊事,可能就來不了了,倒時候就會顯得比較尷尬,容易破壞交情,所以需要給客人一點時間去安排。
如果超過七天的話,相對於現代快節奏的有巨大壓力的生活方式,時間已經比較長了,經歷的事情也比較多,很可能就會使得客人遺忘,到時候也尷尬。
二,懂得溝通
首先就要確定好邀請的對象,是政界領導、學界大拿,還是業界精英、娛樂圈大咖,又或者是一般親戚朋友等。
再根據已經確定下來的對象確定以什麼形式邀請,是打個電話發封簡訊就行;還是需要打個電話,再加一封郵件;或者是準備更為正式的紙質邀請函、請柬,又或者是更為鄭重的登門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