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作為一名保險代理人,北京的小陳今年上半年經歷了「線上—線下—線上」的展業經歷。
客戶主動投保保障
今年年初,「我主要是學習保險課程、關心老客戶、關注加保需求、拓展轉介紹、擴大增員力度。」其中,學習保險課程比重較大,佔到工作量的50%左右,包括行業知識、產品知識、銷售技巧,提高為客戶定製方案的能力和其他需求的服務水平等,之前線下展業時間緊湊,反而沒有充足的時間投入整塊的學習。
在擴大增員力度上,之前舉辦線下說明會時,物理距離遠可能會給潛在合伙人參加說明會帶來一些不便利,但通過線上進行,他們可以足不出戶了解說明會和宣講會的內容,參與程度反而高於原來的線下方式。
隨著疫情的好轉,5月中旬,小陳開始進行線下客戶拜訪。「我主要是拜訪老客戶,關心他們在疫情期間的情況。」這期間,「受疫情影響,很多客戶被催發了保障需求,基本是主動要求配置保障的,3—5月的業務來源主要是這樣。」
中長期來看,疫情提高了居民對疾病的自我防範意識和對健康風險的保障意識,有助於激發健康險的配置需求,預計將推動健康險行業迅速發展。
究其原因,天風證券研報認為,一是疫情讓公眾感受到疾病對健康和經濟增長的威脅,配合媒體的宣傳教育,喚醒居民的保險意識,潛在的購買需求開始大量轉化成現實的購買行為;二是保險公司快速適時推出專項新興險種和相關服務,滿足社會公眾的投保需求;三是保險公司積極響應,公眾好感度有所提升,保險公司通過大量參與抗擊疫情相關公益提升形象。
新增員業績壓力大
這周疫情再現,小陳坦言,「我們預計抗疫可能會常態化,對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預期,下調了工作量和業績目標下調了一些,,避免焦慮,心態好很多,也有信心。。我把保險作為一項長期事業 ,沒有特別計較短期內一池一城的得失。」
對於疫情對業績的影響,小陳表示,「從我個人的情況看,影響是有一些,但沒有那麼大,和去年比相差一點,但不會超過10%。」
此外,小陳表示,「這一過程中,團隊拓展會有阻力,因為前期是線上培訓,門檻和成本相對低,雖然有利於對保險行業從業感興趣的人了解行業現狀,但有些確實只是來了解一下,不是全身心投入做保險的,這給團隊管理帶來了一些負擔。」
實際上,由於沒辦法面對面展業,疫情對新人業績壓力也較大,基於為新夥伴的職業生涯和短期發展的考慮,所以小陳在否鼓勵新夥伴辭職來全力以赴保險行業時,也會有些顧慮。
4月22日,在銀行業保險業一季度運行發展情況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從宏觀環境看,各項政策措施陸續出臺,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將逐步減弱。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同時社會風險意識、群眾保險意識將得到顯著提高,對保險功能作用的認識將進一步加深,保險保障需求將持續增長,這是一個大趨勢。
(作者:李致鴻 編輯:李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