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保險代理人上半年展業心路:客戶保障需求增加、團隊拓展有阻力...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作為一名保險代理人,北京的小陳今年上半年經歷了「線上—線下—線上」的展業經歷。

客戶主動投保保障

今年年初,「我主要是學習保險課程、關心老客戶、關注加保需求、拓展轉介紹、擴大增員力度。」其中,學習保險課程比重較大,佔到工作量的50%左右,包括行業知識、產品知識、銷售技巧,提高為客戶定製方案的能力和其他需求的服務水平等,之前線下展業時間緊湊,反而沒有充足的時間投入整塊的學習。

在擴大增員力度上,之前舉辦線下說明會時,物理距離遠可能會給潛在合伙人參加說明會帶來一些不便利,但通過線上進行,他們可以足不出戶了解說明會和宣講會的內容,參與程度反而高於原來的線下方式。

隨著疫情的好轉,5月中旬,小陳開始進行線下客戶拜訪。「我主要是拜訪老客戶,關心他們在疫情期間的情況。」這期間,「受疫情影響,很多客戶被催發了保障需求,基本是主動要求配置保障的,3—5月的業務來源主要是這樣。」

中長期來看,疫情提高了居民對疾病的自我防範意識和對健康風險的保障意識,有助於激發健康險的配置需求,預計將推動健康險行業迅速發展。

究其原因,天風證券研報認為,一是疫情讓公眾感受到疾病對健康和經濟增長的威脅,配合媒體的宣傳教育,喚醒居民的保險意識,潛在的購買需求開始大量轉化成現實的購買行為;二是保險公司快速適時推出專項新興險種和相關服務,滿足社會公眾的投保需求;三是保險公司積極響應,公眾好感度有所提升,保險公司通過大量參與抗擊疫情相關公益提升形象。

新增員業績壓力大

這周疫情再現,小陳坦言,「我們預計抗疫可能會常態化,對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預期,下調了工作量和業績目標下調了一些,,避免焦慮,心態好很多,也有信心。。我把保險作為一項長期事業 ,沒有特別計較短期內一池一城的得失。」

對於疫情對業績的影響,小陳表示,「從我個人的情況看,影響是有一些,但沒有那麼大,和去年比相差一點,但不會超過10%。」

此外,小陳表示,「這一過程中,團隊拓展會有阻力,因為前期是線上培訓,門檻和成本相對低,雖然有利於對保險行業從業感興趣的人了解行業現狀,但有些確實只是來了解一下,不是全身心投入做保險的,這給團隊管理帶來了一些負擔。」

實際上,由於沒辦法面對面展業,疫情對新人業績壓力也較大,基於為新夥伴的職業生涯和短期發展的考慮,所以小陳在否鼓勵新夥伴辭職來全力以赴保險行業時,也會有些顧慮。

4月22日,在銀行業保險業一季度運行發展情況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從宏觀環境看,各項政策措施陸續出臺,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將逐步減弱。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同時社會風險意識、群眾保險意識將得到顯著提高,對保險功能作用的認識將進一步加深,保險保障需求將持續增長,這是一個大趨勢。

(作者:李致鴻 編輯:李伊琳)

相關焦點

  • 展業秘笈乾貨分享:看i雲保保險代理人如何突出重圍
    2020 年第一季度已然過去,因為疫情肆虐,保險代理人正常業務展開受到影響,其中多數代理人因「好友很多客戶太少」而煩惱、因「不知如何零接觸在線出單」而煩惱、因「擔憂線上跟人聊保險而被拉黑」而煩惱……別著急,近期聚焦行業痛點的i雲保保險科技服務平臺,特邀周入 5 萬的保險大師為各保險代理人分享展業秘笈,沒有長篇大論
  • 保險代理人漸次復工 投行人士:最艱難的展業時期已過去
    保險代理人小王興奮地告訴上證報,他所在公司的代理人正在慢慢復工,少量員工開始回到職場。這與投行近期的調研結果相吻合。「從我們的草根調研來看,3月份以來,保險代理人陸續有復工跡象,線下展業情況比2月份好很多。」一位投行人士表示,保險業最艱難的展業時期已經過去。
  • 宜人金科:金融有溫度,助力保險代理人線上展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人民群眾的保險需求激增,各個保險公司已相應通過開闢理賠「綠色通道」、擴展產品保障責任、捐贈保險方式,為抗擊疫情提供支持。為共度疫情難關,宜人金科母公司宜信旗下宜信博誠決定免費對外開放「智能保險」的使用權限,打破公司界限,幫助全行業保險代理人實現足不出戶、在線展業。
  • 保險營銷員無法展業增員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人身險市場
    券商看空個險渠道增長值得最關注的是,在春節期間,多家券商發布研報指出,疫情期壽險代理人增員與展業短期受限,公司大型的促銷活動紛紛推遲或者取消,造成保險公司個人代理業務拓展受阻,險企新單與NBV(新業務價值)增速承壓,考驗大型險企科技運用能力。
  • 保險移動展業系統提高保險市場展業黏度
    隨著保險科技的普及,保險行業開始挖掘保險移動展業系統,提升營銷效率,降低營銷成本、提供高服務品質,並且給保險市場開拓了營銷的新模式。整個保險行業要做到實時無縫對接,就需要優化業務流程。行業裡不論是保險中介機構和保險公司在銷售、運營和管理方面都能否充分的耦合,保險展業系統都充分對客戶的信息起到了管理和挖掘客戶的價值。保險移動展業系統對整個業務流程進行了優化之餘,整個業務過程進行了管理和監控。保險展業系統對代理人來說,縮短了銷售周期,提升了出單率。傳統展業模式很多時候都需要跟客戶面談,但是不是所有的客戶都會有這種時間去了解。
  • 展業獲客難?看網際網路保險服務平臺i雲保如何助代理人高效開單
    從獲客到轉化成交,甚至到後期服務,往往不僅會耗費保險代理人大量的時間,收效卻也不如人意。「意識到傳統獲客展業模式不再適應當下還是因為這場新冠疫情,原本跟蹤服務了好幾個月,才有意向在春節期間加保的幾個老客戶,因為疫情居家隔離2個月,再聯繫時,不是意向全無就是已選擇別的保險公司,幾個月的努力白費。」
  • 代理人展業受疫情所阻 保險公司如何「突圍」
    市場普遍認為,短期內,由於代理人、銀保渠道受阻,預計2020年一季度,壽險新單增速、新業務價值增速或將進一步放緩。但長遠考慮,隨著網絡技術的迭代以及保險科技的發展,在疫情期間,「雲經濟」「無人經濟」等業務需求快速提升,各行各業都加快了將線下業務向線上轉移的步伐,保險業也不例外。業內人士分析,此次疫情將加快壽險代理人模式在科技賦能下,實現從「人海戰術」向「精英團隊」的轉型升級。
  • 保險營銷制度改革 獨立代理人時代開啟
    在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看來,獨立代理人有點像個體的保險經紀人,其靈活性大,選擇產品的範圍廣泛,不局限於銷售單一保險公司的產品,因此更能以客戶為中心,貼近客戶需求,精挑細選為客戶推薦最合適的保險產品,同時也能使自身的收益最大化。大家人壽副總經理鬱華認為,目前,面對強勁的保險消費需求,代理人自身專業素質上至少要具備以下兩點。
  •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破冰 強調自主展業不隸屬團隊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9日訊 中國銀保監會網站今日發布《關於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不隸屬團隊、自主獨立開展保險銷售的本質特徵,嚴格規定人員基本條件及選拔機制,著力規範人員從業行為,強調保險公司管控責任及監管部門監管責任。
  •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新規出爐 保險營銷「金字塔」或將重構
    《通知》明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不隸屬團隊、自主獨立開展保險銷售的本質特徵,嚴格規定人員基本條件及選拔機制等。 分析人士指出,保險行業傳統的「金字塔」式銷售架構將會面臨重構,代理銷售人員「單飛自己做老闆」的現象將會增加;該模式有助於緩解保險底層銷售人員流動性大、留存率低的情況,提高銷售人員穩定性及專業保險服務水平,促進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 疫情持續,保險代理人怎麼想、怎麼辦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徹底打亂了他們的展業計劃。現在,他們不能出門拜訪客戶,不能線下聚集開會,大多數時間就只能在家等待疫情過去。雙錄不是關鍵,江蘇省發文鼓勵遠程雙錄疫情爆發後,一些業內人士擔心,保險銷售中有關「雙錄」的要求有可能會對線上展業造成進一步的困擾,但從『慧保天下』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目前「雙錄」對於全國大部分地區的代理人實際並不構成重大障礙。
  • 保險代理人展望2019:收入或下滑 展業技能要求更高
    來源:證券日報「今年公司對重疾險等偏保障型保險的考核力度比之前更大了,對業務員的展業技能要求也提高了,團隊中不少營銷員的收入今年有可能下滑。」就2019年業務發展,一家中型壽險公司負責20多位營銷員的團隊主管這樣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 保險營銷增長足以說明展業系統對經營模式極其有效
    保險行業雲平臺將以行業保險營銷系統為基礎架構,持續整合先進成熟的保險科技,拓展保險公司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更多領域的應用雲共建保險移動展業系統,實現充分整合行業資源,創造可支撐多場景、多業務需求,滿足保險行業多方位、多層次需求的服務。
  • 保險移動展業系統已成標配
    勢進一步退失,保險中介試圖藉助各類網際網路科技服務平臺,力挽不利局面。因為科技驅動之下,傳統保險中介受到保險公司、第三方平臺的衝擊正在加大。而致力於便捷展業、在線營銷、高效管理的各類保險中介系統正在成為保險中介的新寵。
  • 益保網:靠譜的保險代理人家園
    這時候若是有一個「中間人」能夠串起投保意向者和保險代理人之間的聯繫,那就可以幫助他們緩解各自的困境和不易。「網際網路保險第三方平臺」就是這樣的一個「中間人。」 說到網際網路上的保險第三方平臺,那是數不勝數,正規與不正規,專業與不專業,都想在網際網路上爭得一席之地。但是對於保險需求者和保險代理人來說,只需要正規且專業的保險第三方平臺,簡單說,就是要靠譜!
  • 金泉保險網:2020,保險代理人如何更好地掌握展業方向
    諸多的保險企業不斷加大在短視頻平臺的廣告投入,積極展示自家產品的保障範圍、保障優勢。使得我們的廣大人民在一邊使用短視頻獲取疫情相關信息的過程中,也不斷的能夠刷到保險相關的自媒體視頻或者廣告視頻。由此看來,保險需求將會在2020年有個大的井噴。得益於各家保險公司以及中國保監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等相關的組織捐贈物質上的不斷努力。也給了保險行業帶來了非常正能量的形象。
  • 王利紅:為客戶送出保障是我的使命
    王利紅,太平洋人壽保險通州本部總監,她個人業績過百萬,組織收入過百萬,保障金保障過百萬,培育多位百萬經理人,帶領利劍小組榮獲「百件百萬」獎勵。她既是個人展業優秀的保險人,也是培育精英團隊的團隊長。個人展業優秀的保險人王利紅是一位個人展業十分優秀的保險人。
  • 多種展業工具打開保險營銷新思路
    以保險行業為例,如今的保險獲客渠道早已突破傳統「個人交際」模式,轉變為以線上代理、平臺應用為主,許多保險代理人在日常展業過程中,越來越感覺到電子化保險新工具的便捷與實用。 李強是一名保險行業新人,剛入行時就聽說保險銷售雖然收入高,但是壓力也大,光展業一項就能難倒不少人。
  • 卓鋒智博家族李衛紅:營銷優才是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過去保險展業是純人工,靠跑街串巷陌拜出業績,似乎只要辛苦點就有更大成功可能性。而現在是電子智能時代,碎片化時代,都是電子化保單、電子化產品,靠純吃苦賣力氣去做展業拜訪客戶,已經落伍了,這樣的營銷方式正在被時代迅猛拋棄。"李衛紅指出,市場化突出的變化之一就是傳統模式的代理人正逐漸被時代大潮所淘汰,從而一批家庭財富管理型的保險規劃師以個性化專業度漸次脫穎而出。
  • 保險市場獨立代理人制度落地 你會選擇「單幹」嗎?
    大家人壽副總經理鬱華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大家人壽已經開始探索建立獨立代理人隊伍,通過招募和考核聚焦「獨立代理人模式」。「獨立自主展業、不隸屬團隊,有別於傳統團隊型的代理人,可以使用在社區、商圈、鄉鎮有固定的經營場所。」經過幾年醞釀以及公開徵求意見,中國保險市場的獨立代理人制度終於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