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失去了身體》是法國近十年來最優秀的動畫電影,這部影片不僅斬獲了2019年坎城電影節影評人周單元大獎,還橫掃了安妮獎最佳獨立動畫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分鏡和最佳配樂提名獎。
雖然電影《我失去了身體》一舉斬獲了無數大獎,一時風光無限,但這些都不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影片別出心裁的故事情節和風格詭異的敘事風格才是我們喜歡它的關鍵原因,這是一部只拍給成年人看的動畫片,心疼看懂它的你。
現實中的你學會和自己的生活握手言和了嗎?還是你早已經跳出了舒適區,活成了自己夢想中的樣子?也許看完電影《我失去了身體》,你會明白很多,更會釋然很多。
電影《我失去了身體》的主人公是一隻殘缺的斷手,沒錯主人公就是一隻殘缺的斷手。這隻被切斷的手臂從法國巴黎的一間冰冷的解刨實驗室中逃了出來,它要找回自己的身體。斷手在這次令人毛骨悚然的穿越城市之旅中,它與鴿子、老鼠、螞蟻、狗等眾多阻礙進行了艱苦的鬥爭,它僅僅是為了找回自己的身體,找到披薩男孩勞伍菲爾。斷手在穿越巴黎街道的過程中,回憶起了身體的主人勞伍菲爾的人生經歷,以及勞伍菲爾和圖書管理員加布歷爾(維克圖瓦爾.杜布瓦配音)之間深沉的愛情。
《我是失去了身體》是以斷手為主人公的,它把身體的主人勞伍菲爾從幼年時的經歷到斷手那一刻的經歷都通過歷險的形式展示給我們,這部電影通過斷手尋找身體探討更多是尋找自我的主題,而且我們還能通過斷手在尋找自我的旅程中,發現一個人只要勇於跳出自己的舒適區,一切皆有可能。
尋找自我:手的回歸之路,也是靈魂的回歸之路
我們活著就是為了自己而活,如果你連自己都不在意自己的生活了,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人要自個兒成全自個兒。斷手的主人是一位送外賣的男孩勞伍菲爾,勞伍菲爾在斷手的回憶中是一位不怎麼起眼的年輕人,沒有英俊的外貌,也沒有體面的工作,跟沒有良好的家庭環境。勞伍菲爾只是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
年幼時,因為一場意外勞伍菲爾失去了雙親,沒有父母的陪伴,勞伍菲爾在孤獨中成長。長大後的勞伍菲爾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只能通過賣苦力獲得勞動報酬,可他卻連送外賣這樣簡單的工作都做不好。
在一個大雨天,勞伍菲爾再次晚點了。
他沒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外賣送到客人手裡。勞伍菲爾不僅沒有抓緊時間去補救,反而還把客人的外賣給吃了一部分。這一波腦迴路,我當時看的時候都有點懵逼,可是後來才發現:成年人的世界總是荒蕪的,除了風聲,什麼也聽不到。而勞伍菲爾的人生卻是既荒蕪又孤單的,一個從小就沒有父母教育的孩子,他成長過程中的孤獨和心酸,我們怎會知道!就像斷手在地鐵站,如果沒有拼命撿到打火機,它如何才能從老鼠那僥倖脫險呢?有時候,我們只見證了人們在風光亮麗時的威風,卻沒有在意過他們貧窮落魄時的模樣。
勞伍菲爾吃了客人的外賣,這在很多人的眼裡是自暴自棄、是不負責的表現,但誰又規定一個人在萬分難過的時候就不能尋找一下安慰呢?更何況,最後勞伍菲爾還是向客人道歉了。再卑微、再懦弱的人也有發洩自己情緒的權利,即便他的行為在我們看來既滑稽又可恥,但我們沒有體會過的人生,又有什麼權利去評價呢?
生活給了勞伍菲爾太多磨難,他抱著一種活一天算一天的念頭好不容易熬過了今天,又熬過了明天和大後天……在沒有愛情、沒有夢想的生活中,他只是艱難的在這個世界上呼吸著空氣。
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他從來都沒有想過;為什麼生活如此艱難還要活著,他也沒有思考過。生活已經如此艱難了,他更沒有為時間為自己的未來打算過,他只是得過且過的活著,即便今天比昨天難過,但他依然頑強的生存著。也許這就是影片告訴我們的另一個道理:人生不易,即便看不到一絲亮光也要努力地向前走。因為這一日不會總是這樣一成不變的,總有一天天上的彩虹會照到你明媚的笑臉。
勞伍菲爾送晚點的外賣就是加布麗爾的,加布麗爾不僅沒有怪他,反而還安慰了勞伍菲爾。於是,勞伍菲爾的人生突然就變得明亮了起來。
為了接近加布麗爾,勞伍菲爾成為加布麗爾叔叔的學徒。
就這樣,他們成了好朋友,勞伍菲爾漸漸喜歡上了加布菲爾,他仿佛變了一個人,不僅對工作越來越有幹勁,生活也漸漸有了色彩,他會去讀加布麗爾喜歡的書,在得知加布麗爾喜歡北極後,更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在陽臺上為加布麗爾製造了冰屋。
這是勞伍菲爾人生中的第一次尋找,他為了生命中的愛情苦苦追隨,精心準備。卻不想這一切在加布麗爾看來,卻是他蓄謀已久的陰謀,加布麗爾不近人情的離開了他。這就像斷手在撿起網球後,被前來尋找的主人拿走一樣,沒有感謝只有驚恐。仿佛人生就是這樣似的,因為弱小所以不被需要;因為卑微,所以不被需要。
被拒絕的勞伍菲爾就像在冷雨中前行的斷手一樣,勞伍菲爾人生中的那抹亮光就這樣被扼殺了。愛情本是你情我願的事,可我卻在他們的這段感情中,看到了勞伍菲爾的失落與絕望,一個好不容易尋找到生命中亮光的人就這樣再次被打入黑暗。一切又都回到了從前,那個懶散、不負責任的勞伍菲爾又回來了,因為工作時的心不在焉,勞伍菲爾失去了自己的手臂。
勞伍菲爾的人生從來都是命運催動著他向前走,父母離世讓他從小就學會了照顧自己;工作不順心,讓他不思進取,甚至還會在工作中獲得些微好處,但是內心深處的勞伍菲爾還是一個善良、滿懷希望的人,即便他從來都沒有為自己的夢想爭取過,但他尋找愛情的真誠還是感動了我們,而他最後的那一躍,應該也會獲得重生吧!
而斷手在尋找身體的同時,也讓我們一步一步了解了勞伍菲爾的人生,我們看到了他苦難但卻倔強的人生之旅,即便歲月磨平了他身上的稜稜角角,他依然是那個看到太空人內心會有波動的小男孩。
跳出舒適區,活出自我才是生命的本質。
電影中的勞伍菲爾在最後挑戰命運的一躍中,達到了他人生中力所能及的最高點。也許,勞伍菲爾站在塔車上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自由,可之後呢?或許他不得不像以往那樣回到人群中,像一個普通人那樣活著。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無數個像極了勞伍菲爾的普通人,他們從一開始心懷遠大夢想,到人生最後的一個節點依然一事無成,我們無法評判他們的人生是否成功,但我們卻知道人只有跳出舒適區,才能活出自我。
電影中的勞伍菲爾曾經想當太空人、想彈鋼琴,想和心愛的姑娘去看北極光……但他卻一件事都沒有做好,因為被心愛的姑娘拒絕,因為工作上的失誤而失去了自己的手臂,這是命運的作祟還是天命使然?
我們無從而知,但我們卻知道如果你一直不能衝破自己內心的樊籠的話,命運永遠都只會和你抓迷藏,你想要的幸福更不會輕易而來,若你能跳出生活中的舒適區,總有一天能照亮你的還有星光!
電影的勞伍菲爾和他的斷手就像兩條平行線,斷手在尋找身體,而勞伍菲爾在尋找最初的夢想。雖然,電影沒有告訴我們勞伍菲爾最後的結局,但我們卻隱約感覺到在斷手尋找身體的同時,勞伍菲爾曾經丟失的夢想也在回歸。
電影中的蒼蠅,它每次出現都預兆了厄運。就像他所說的,一切都如命定,而真正的生活是非理性的決定,就像他突然從樓頂跳到遠處的起重機。即便是他人生中的唯一一次嘗試,我們依然感覺到了快樂,有時候,只要你稍稍翻個身就能看到春暖花開,何必把自己內心的不甘和屈服當做命定呢?只要你鼓足勇氣跳出舒適區,你會發現生活別有一番天地,而你也能突破極限做到你曾經做不到的事情。只要你想並且去做,一切皆有可能!
蒼蠅的意象更像是對命運註解:你無法輕易的把握住命運,有時候,你越想把握住它,反而會把一切都弄糟,你從不會把它們歸結於意外,你只以為這是命中注定。人生哪有什麼命中注定,你不跳出舒適區,又怎麼會尋到生命中的另一番天地呢?
別把不幸歸結於命中注定,你所有的不幸都是你不努力、不敢跳出舒適區的必然結果,而不是什麼命中注定!
其實,生活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糟糕,因為糟糕的往往都是我們自己。電影中的勞伍菲爾工作不認真、對待生活的態度是得過且過,看得我們都為他著急,可我們卻無法替他生活。我們從這部影片中能看到道理是:不管你的生活多麼不容易,只要你有勇氣跳出自己的舒適區,那些磨難頂多只算你生活中的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