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總是教育孩子不要安於現狀,要努力積極去進取。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做到放棄安逸的生活現狀,努力去做更多的事情。
孩子總是安於現狀?父母卻不懂怎麼教導
張蕾(化名)女士有一個正在上小學的兒子,提起自己的兒子,張蕾又驕傲又發愁。驕傲的是兒子聰明,成績挺穩定,能一直在班級排前20名左右。平時在家喜歡看電視玩遊戲,但也很自律,該寫作業就寫作業。
作為媽媽,張蕾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加優秀,她覺得自己的兒子還有進步的空間,如果可以把看電視和玩遊戲的時間分出來一點放在學習上,成績肯定能上去。
她和兒子說了這個想法,但是兒子卻表示:"我覺得現在挺好的,我成績又不差為什麼要努力呢?"確實,張蕾也承認自己的兒子聰明,學習對他來說輕輕鬆鬆,即便愛看電視和玩遊戲,成績也不曾退步。
但兒子明顯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他卻安於現狀。說白了,就是孩子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舒服,不想再努力了。看著兒子總是安於現狀,張蕾很是發愁。但又不懂該怎麼教育,說多了怕孩子覺得煩,不說又不甘心。
其實,張蕾兒子這種情況,是處於"心理舒適區"了。在這個區域,孩子會覺得自己生活很舒服,不尋求改變和上進。這類孩子最常有的想法就是"反正這樣就已經足夠了"。
這種故步自封的想法,很容易讓孩子落後於同齡人,而敢於跳出"舒適區"的娃,才能變成更優秀的自己。
那什麼是"心理舒適區"?
所謂"心理舒適區",出自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最近發展區"也被稱為"挑戰區",指的是孩子通過努力就可以夠到的區域,與之對應的是"舒適區"和"恐慌區"。
"舒適區"指的是以孩子的能力完全可以輕鬆應對的區域,在這個區域裡,孩子不管是在學業上、生活上所面對的任務基本沒有難度,輕輕鬆鬆就可以完成。如果孩子長期待在"舒適區"裡,他們的能力得不到鍛鍊,就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而"恐慌區",簡單來說就目標過高、任務難度讓孩子感到恐慌的區域。
舉個例子,就拿孩子的成績來說,80分是孩子輕輕鬆鬆就可以達到分數,甚至考試前都不用複習,這個區域對孩子來說就是"舒適區"。而挑戰區,就是下一次考試考到85-90分,這個分數需要孩子付出一定的努力,比如認真複習、考試仔細耐心,多檢查幾遍等;而95-100分就是"恐慌區"。父母如果讓常年考80分的孩子下一次考試直接考到95甚至100分,相信大多數孩子都會覺得自己做不到。
跳出"舒適區",走進"挑戰區"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
我們都知道,孩子如果一直安於現狀,肯定不能進步。而父母讓孩子跳出"舒適區",走進"挑戰區",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有諸多好處。
首先,孩子可以取得能力上的進步。當孩子依靠自己現有的能力,可以很輕鬆地完成各種任務而不思進取的話,對孩子的未來持續發展很不利。
如果他們可以跳出"舒適區",在挑戰區裡孩子為了達成目標,需要進行很多努力。比如提升自己的能力、端正自己的態度、學習更多知識技巧等等。孩子多鍛鍊多思考,他們的能力就慢慢進步了。
其次,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當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一項具有挑戰的任務後,心裡是不是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以後再面對類似的難題我們會覺得更有把握。
對孩子來說,走出"舒適區",在"挑戰區"裡完成更高的目標,可以有效提高自信心。當孩子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某一項任務,他們的自我價值認同提升,自信心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所以,父母幫助娃跳出"舒適區",孩子將來更加優秀!
1.幫助孩子確立自己的目標
想要讓孩子走出"舒適區",父母可以幫助他們確立一個目標。比如孩子考試成績一直排在班級20名左右,父母可以給孩子定一個"下次考到15名"的目標。
那麼對於能穩定在班級前20名的孩子來說,考到15名有一定的挑戰性,但並不是不可能達到的目標。
要注意的是,給孩子定的目標不要過高。常年考20名的孩子,父母不能讓他們一下子考到全班第一。不然的話,孩子就會進入"恐慌區",進而產生退卻的心理。
2.給孩子營造危機感
除了定目標,父母也可以給孩子營造危機感。比如不好好讀書以後上不了大學,就要去搬磚這類的話,其實就是營造危機感。
只不過這種危機感,孩子不一定能體會到,所以父母不要隨便用。父母要用孩子的切身利益來"威脅"孩子,可以告訴他們,下次考試還沒有進步零花錢減半,不能玩遊戲、看電視等等。這樣,孩子才有動力走出"舒適區"。
3.適當的獎勵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要靈活運用"威逼利誘"。既要通過一些事項提升孩子心中的緊迫感,又要讓孩子得到一定的"甜頭"。想要調動孩子的積極性,父母可以承諾一些物質獎勵。比如孩子考到90分,就給他買之前很想要玩具。
但有一點要注意,父母給孩子物質獎勵是輔助他們跳出舒適區的手段,不要濫用。當孩子從完成挑戰性任務上獲得成就感的時候,父母就要把物質獎勵這一項去掉,以免孩子為了獎勵而學習。
結語
這個世界是在快速發展向前,安於現狀固然舒服,但是很快就會被時代的潮流給拋棄。父母如果不想自己的孩子落後於人,就應該要幫助他們跳出舒適區,成就更好的自己。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會不會安於現狀,你是怎麼激勵他(她)跳出舒適區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