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中式複合調味料,海天味業加快品類拓展進程

2020-12-27 騰訊網

原創 志國 調料家

收錄於話題#海天味業 2#複合調味料 3

#《調料家》行業觀察 10

近日,海天味業推出「快捷方式」系列,正式加碼中式複合調味料領域。

圖片來源於海天味業天貓旗艦店

《調料家》在海天味業官方旗艦店發現,「快捷方式」系列已經上線。包括香辣小炒醬、清香燜鍋醬、清爽沙拉汁、高汤滷水汁、濃香紅燒汁、酸甜糖醋汁、酸辣魚香醬7款產品,主打「一周不重樣」。

並且這幾款產品均採用小包裝,有50g、60g、80g三種規格,雙旦禮遇價為7.9元/2包,一周7包醬料組合價為25.90元。 同時,《調料家》注意到,海天味業旗艦店還悄然上新了一款名為糖鹽秘語的白砂糖。

圖片來源於海天味業天貓旗艦店

拓品類、海天尋求新增長點海天味業作為調味品行業的絕對龍頭,今年不論是股價還是市值持續走高,彰顯出調味品行業絕對的龍頭地位。 據《調料家》統計,2020年1月2日,海天味業股價為89.10元/股,市值為2916.4億元;截至今日收盤,海天味業股價為193.00元/股,市值為6254.06億元。 而今年在疫情之下,海天味業也實現逆勢上揚。據日前海天味業公布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海天味業實現營收170.86億元,同比增長15.26%。實現歸屬淨利45.71億元,同比增長19.20%營收、淨利雙增。 在形勢一片大好之下,為何海天還頻頻跨品類推新? 首先,醬油、調味醬和蠔油是海天味業的三大主力產品,其中,醬油的營收佔據著海天味業整體業績的大頭。

圖片來源於海天味業天貓旗艦店

據海天味業三季報數據,前三季度醬油收入提升12.09%至97.27億元,在前三季度總營收中的佔比超過50%。而行業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8年,我國醬油行業規模增長從11.45%逐漸滑落至9.00%增速趨於放緩。量增始終是行業增長驅動因素,但面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消費場景和訴求不斷革新的大環境,醬油行業未來的量增趨勢不容樂觀,海天味業亟需尋找新的增長點。 另外,近幾年在醬油賽道上,不僅有同為上市公司的中炬高新、加加食品、千禾味業、金龍魚等在不斷追趕海天的腳步,而作為非上市企業的李錦記、欣和、巧媳婦、味事達等中外品牌也不斷阻擊海天激進的步伐。 據千禾味業日前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千禾味業營收增長31.45%至12.22億元。歸屬淨利提升63.67%至2.24億元。其中,據千禾味業公布的經營數據公告,第三季度單季,醬油收入增長35.40%。

圖片來源於千禾味業天貓旗艦店

而中炬高新前三季度美味鮮實現營收37.22億元,同比增加10.87%,實現淨利潤6.71億元,同比增加23.67%。而從美味鮮的主營產品來看,前三季度,醬油實現營收23.4億元,同比增加9.39%。

圖片來源於廚邦天貓旗艦店

雖說千禾味業、中炬高新和海天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但近兩年千禾味業以及中炬高新都在擴充產能,跑馬圈地,不斷實現佔位。 如千禾味業正在加快推動「年產25萬噸釀造醬油、食醋生產線擴建項目二期」和「年產36萬噸調味品生產線擴建項目」,不斷提升產能規模和生產效率,有利於突破醬油產能瓶頸,產品品類不斷豐富。 而中炬高新投資12.75億元於2020年3月啟動中山基地技改擴建項目,主要是在產能基本飽和的情況下採取技術改造、設備升級的方式,改造完成後,中山廠區現有年產31.43萬噸系列調味品的生產能力,將提升至58.43萬噸。其中醬油(成品)的生產能力,將由目前23萬噸,提升至48萬噸,產能提升25萬噸;另新增料酒產能2萬噸。 另外,剛上市不久的金龍魚也在不斷加碼調味品版塊,在2019年8月,聯合丸莊推出一系列高端醬油新品,目前金龍魚調味品板塊已初見雛形。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由此可見,海天味業在自己的優勢賽道上,依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因此,海天味業在近幾年的發展中,除了布局醬油、蠔油、黃豆醬主營業務,一直在不斷嘗試拓寬自己的賽道:

2014年,海天味業通過併購開平廣中皇公司的主要資產,進軍腐乳品類;

2017年,海天味業位於江蘇宿遷的全資子公司佛山市海天(江蘇)調味食品有限公司,收購了江蘇潔美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持有的丹和醋業70%的股權;

2020年年初海天味業斥資1.6億人民幣收購了合肥燕莊67%股權,提高了海天味業對上遊原料的把控力;

2020年10月,海天味業擬與寧波海珀匯投資合夥企業和寧波海珀睿享投資合夥企業,以貨幣出資方式投資設立子公司海天海珀特總部食品有限公司。

複合調味料是最優賽道而就今年來看,海天味業推出的火鍋底料以及中式複合調味料均屬於複合調味料範疇。那麼為何海天會做出這樣的布局? 首先,根據 Frost&Sullivan 統計,2018年我國複合調味料市場規模為1091億元,2013-2018年複合增速約為14.39%,預計2020年將達1488億元。並且據青桐資本數據,2017-2020年9月,共30個調味品項目完成融資,其中複合調味品備受資本青睞,30個融資項目中,生產複合調味品有25家。同時,在複合調味品品類中,中式複合調味品、火鍋調味品增長最快,來自光大證券數據,2015-2020年兩者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分別為16.9%、15%,位列子品類前兩位。從品類上來看,火鍋底料成為了近幾年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之一。《火鍋行業全產業鏈報告》顯示,自2011年以來,火鍋行業始終保持著10%以上的高增速,全行業總銷售額從2011年的1843億元增至2018年的4800億元,在4萬億元的餐飲板塊中佔比超過11%。

圖片來源於網絡

火鍋產業的快速發展,推動了上遊原料生產、中遊火鍋料和火鍋調料等領域的同步發展。目前,火鍋底料市場已成為複合調味料第二大細分市場。數據顯示,2018年火鍋底料市場規模在200億元左右,近幾年增幅達到15%左右。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310億元,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400億元。而中式複合調味料2019年市場規模突破200億元,預計2021年行業規模可突破300億元,年複合增速達20%左右。 由此可見,海天味業推出的火鍋底料以及中式複合調味料均處於目前調味品行業的最優賽道。 另外,海天味業在日前宣布2021年無漲價計劃。但面對與日俱增的成本壓力,海天在此大背景下推出高毛利的產品或可緩解原料上漲帶來的壓力。當然這是在產品動銷情況良好的情況下,若產品賣的不好,也會成為海天的一種拖累。好賽道,挑戰也不小複合調味品是個好賽道毋庸置疑,但對於海天味業來說,入局的挑戰著實不小。 就拿此前海天味業推出的火鍋底料來說,《調料家》採訪了幾位海天味業的經銷商,有經銷商反映其火鍋底料市場表現並不理想。

圖片來源於海天味業天貓旗艦店

一位河北的海天經銷商向《調料家》表示,海天的火鍋底料並不好賣,截至目前銷售額僅15000元,基本是半賣半送才消化了一半產品的數量,並且廠家暫時還未有獎勵或補貼給到經銷商,經銷商的積極性不高。 對此,《調料家》戰略顧問、上海至匯戰略營銷機構首席顧問張戟表示:「海天火鍋底料並非目前的主流品種,主要針對細分市場,在口味上不一定能獲得認同。對海天來說還需要一定時間來匹配顧客的偏好,這是需要積累的。」 消費者對於海天味業的品牌認知更多停留在其醬油蠔油等主營業務上,購買火鍋底料更青睞於頤海國際和天味食品旗下的產品,而海天味業還需要時間去培育。 另外,對於經銷商來說,海天此款火鍋底料不同於主流火鍋底料,按傳統火鍋料的方式來賣肯定走不動。並且火鍋底料淡旺季明顯,而醬油等基礎調味品相對沒有,操作手法和政策都不一樣,海天也沒有跟進匹配一些適合火鍋底料的市場政策。 而海天味業本次推出的中式複合調味料,面臨的競爭也不小。 首先,在中式複合調味料的賽道上,海天味業面臨最大的競爭對手當屬天味食品。 據天味食品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天味食品實現營收15.25億元,同比增加41.47%;實現淨利潤3.20億元,同比增加63.78%。其中,火鍋底料、川菜調料成為天味食品主要營收來源,二者分別實現實現銷售收入7.28億元和7.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7.75%和40.39%,二者分別佔到了總營收的47.75%和47.21%,合計佔比達到94.96%。 而天味食品旗下的酸菜魚調料是中式複合調味料中較為火爆的品類。《調料家》就酸菜魚調料為關鍵詞在淘寶進行搜索,無論是從綜合數據還是銷量數據來看,天味食品旗下的「好人家」酸菜魚調料都穩居第一位。

圖片來源於好人家天貓旗艦店

由此可見,在中式複合調味料的賽道上,天味食品正在不斷推進線上渠道,實現線上線下雙輪驅動,搶佔消費者。 另外,2020年5月13日,天味食品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天味食品擬募資不超過16.3億元,用於「天味食品調味品產業化項目」和「食品、調味品產業化生產基地擴建建設項目」。2020年7月3日,該申請獲得證監會受理。隨著天味食品新項目上馬,產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有助於天味食品業績增長。值得注意的是,海天在中式複合調味料賽道上的「攔路虎」不止是天味食品,太太樂、好太太、聖恩、白家食品等企業也布局中式複合調味料市場,加之原有的頤海國際、日辰股份等勢力盤踞,中式複合調味料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但海天味業也並不是沒有突圍的可能。 張戟向《調料家》表示,海天味業推出的中式複合調味料和天味食品的川式複合調味料是有一定區別的。並且複合調味料是行業趨勢,中式複合調味料也有可能成為海天新的增長點。 另外,也有行業人士表示,一個產品賣的好不好,主要看代理這個產品的經銷商渠道是否強勢,有時候渠道力比產品力更重要。 而據海天味業日前發布的三季報顯示,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海天味業的經銷商達到了6739家,東部、南部、中部、北部、西部經銷商數量分別淨增長76家、91家、213家、290家、263家薄弱市場的渠道掌控力逐步增強。實現100%覆蓋地級及以上城市,90%覆蓋縣級市場,產品滲透入各大連鎖超市、各級批發農貿市場、城鄉便利店、鎮村零售店。 並且當前中式複合調味料處於品牌化發展初期,2019年中式複合調味料市場CR3僅約為9.8%,行業格局相當分散。海天味業憑藉強大的品牌力以及經銷商網絡實現佔位也不是沒有可能。 就目前來看,海天味業推出「快捷方式」的時間尚短,還未有具體的市場表現,《調料家》未來也會持續跟進該產品的情況。 各位讀者對海天味業本次推出的新品有何看法?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入局中式複合調味料,海天味業要講新故事
    「醬油一哥」海天味業要講新調味料故事。12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海天味業推出的7款「快捷方式」系列中式複合調味料上線。從醬油、醋,到芝麻油、火鍋底料……海天味業不斷擴充產品線。在業內人士看來,海天味業擴充產品線一方面是踐行自身反覆提及的多品類戰略;另一方面在市場容量有限的背景下,提出2021年不提價承諾的海天味業需要打造新的產品群增加營收來源,維持業績增長。
  • 海天味業上線中式複合調味料產品
    海天味業上線中式複合調味料產品 出處:北京商報
  • 複合調味料行業專題報告:舌尖上的生意
    隨著經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優化 以及研發水平的提高,複合調味料逐漸發展成為調味品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調 味品分類(GB/T20903-2007)》對複合調味料的分類,按照其形態,複合調味料通常可 分為液態複合調味料、固態複合調味料以及複合調味醬三種類型。如果按照複合調味料 的品類,通常可以分為雞精、火鍋調料、中式複合調味料、西式複合調味料及其他。
  • 複合調味料混戰:舌尖上的生意,爭奪才剛剛開始
    如果按照複合調味料的品類,通常可以分為雞精、火鍋調料、中式複合調味料、西式複合調味料及其他。如果按照產品的特性,複合調味料又可以分為定製化複合調味料和標準化複合調味料。 根據Frost&Sullivan統計,2018年我國複合調味料市場規模為1091 億元,2013-2018年複合增速約為14.39%。從細分品類來看,中式複合調味料保持快速增長,2013-2018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5.38%。同時火鍋底料2013-2018年市場規模複合增速約為15.36%,川菜調料由於品類拓展邊界廣泛,2011-2018年市場規模複合增速近20%。
  • 「醬油茅臺」之後 海天味業的野望
    12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海天味業推出的7款「快捷方式」系列中式複合調味料上線。從醬油、醋,到芝麻油、火鍋底料……海天味業不斷擴充產品線。在業內人士看來,海天味業擴充產品線一方面是踐行自身反覆提及的多品類戰略;另一方面在市場容量有限的背景下,提出2021年不提價承諾的海天味業需要打造新的產品群增加營收來源,維持業績增長。
  • 多個企業推新品 誰能在複合調味料賽道中脫穎而出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馬嘉)複合調味料市場最近很熱鬧。前有新希望味業、海天味業等先後推出複合調味料新品,後有主打複合調味料的澄明食品獲千億元融資。複合調味料賽道為何如此吃香?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哪家企業能脫穎而出?
  • 天味食品:川味複合調味料龍頭
    從需求來看,連鎖餐廳自製複合調味料效率低,且無法做到標準化,餐飲企業越來越傾向大量採購複合調味料。而家庭方面,隨著消費人群的年輕化,追求方便快捷的訴求越來越強,複合調味品未來的增速十分可觀。在複合調味品中,雞精佔據著最大的市場份額,天味食品涉及的火鍋底料以及中式複合調味料分別位於第二、第四。
  • 入局火鍋底料 海天味業直面海底撈
    2014年4月,海天味業旗下子公司廣東廣中皇食品有限公司以9000萬元的價格收購開平廣中皇食品有限公司,進軍腐乳行業。2017年2月,海天味業下屬子公司佛山市海天(江蘇)調味食品有限公司以4027.1萬元收購鎮江丹和醋業70%的股權,加快食醋品類的布局。此番布局火鍋底料市場,海天味業早有計劃。
  • 入局火鍋底料 調味品「龍頭」海天味業挑戰頤海國際
    事實上,海天味業在近幾年的發展中,除了布局醬油、蠔油、黃豆醬主營業務,一直在不斷嘗試拓寬自己的賽道。2014年4月,海天味業旗下子公司廣東廣中皇食品有限公司以9000萬元價格收購開平廣中皇食品有限公司,進軍腐乳行業。2017年2月,海天味業下屬子公司佛山市海天(江蘇)調味食品有限公司以4027.10萬元收購鎮江丹和醋業70%的股權,加快食醋品類的布局。
  • 複合調味料的「沸點時刻」:細品頤海、天味財報中的行業大趨勢
    在量價齊升的調味品市場中,複合調味品的比重約為26%。在過去5年裡,中式複合調味料和火鍋調味料的複合年增長率分別達到16.9%和15%,成為整個複合調味品領域中增速最快的兩大品類。頤海國際和天味食品作為中式複合調味料和火鍋底料品類中的代表性企業, 2019年,兩家企業分別實現營收42.82億元和17.2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9.7%和22.26%;淨利潤分別為7.95億元和2.9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5.1%和11.39%。通過對兩家上市企業財報的梳理和解讀,對剖析整個中式複合調味料和火鍋調味料的未來發展方向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中金公司:複合調味品處於黃金賽道 龍頭崛起 景氣正當時
    圖表: 複合調味品市場發展的驅動力分析資料來源:中金公司研究部2025年火鍋調味料和中式複合調味料市場規模均有望達500億元左右根據沙利文定義,複合調味品包括五個細分品類:雞精、火鍋調味料、中式複合調味料、西式複合調味品及其他
  • 打出「差異戰」海天味業欲「攪動」火鍋底料市場
    此次海天味業推出火鍋底料產品,業內普遍認為這是其尋找新的利益增長點、拓寬業務賽道的表現。實際上,隨著火鍋消費場景的變化,火鍋底料市場變得越來越熱鬧。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海天味業作為調味品行業龍頭,布局火鍋底料符合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也符合其自身多品類發展的需求。
  • 6000億市值的海天味業,背後是一條怎樣的高成長賽道?
    調味品的行業發展機遇將更多出現在由於消費升級推動的對於複合調味料及小品類調味品的需求上。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資料顯示,傳統的單味調味品(基礎調味品)雖然仍佔據調味品市場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但增長趨勢在放緩,而以複合調味料、火鍋調味料等為代表的複合調味品雖然佔據調味品市場較小的市場份額,但增長趨勢較快。
  • 複合調味品行業深度報告:景氣度高,產品+渠道構築核心壁壘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消費者生 活節奏越發加快和連鎖餐廳對於效率越發重視,複合調味品需求將保持較快增長,預計 2021 年複合調味品市場規模或將達到 1,658 億元。細分品類看,中式複合調味料增長最迅速。我國複合調味品市場可以分為雞精、中式 複合調味料、西式調味料和日式及東南亞式其他複合調味料四個部分。
  • 醬油、食醋、醬料、複合調味料……一文看懂4大細分品類的市場競爭...
    我國調味品行業集中度比較低,這跟調味品細分品類多且散有關。目前我國調味品市場競爭殘酷,競爭格局已經從之前本土品牌相互角逐的簡單鬆散局面逐步過渡到巨頭領銜、資本參與、政策推動的行業變盤期。 那麼,醬油、食醋、醬料、複合調味料等細分品類的市場競爭格局究竟如何呢?
  • 複合調味品研發商寶立食品開啟上市進程,7月剛獲新融資
    目前公司研發和生產的產品覆蓋了裹粉、醃料類複合調配料、烹飪及佐餐醬汁類複合調配料、甜點茶飲類複合調配料等十餘個細分品類,每年向客戶提供千餘種單品。複合調味料是相對於單一調味料(醬油、醋、鹽等基礎調味料)而言,是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調味品經過特殊加工而製成的調味料。
  • 海天味業市值超越中石化 海天醬油市場佔有率 醬油行業的現狀和...
    海天味業表示,公司的醬油、醬等多個品類產品都是通過傳統的天然發酵技術釀造生產,所掌握的核心釀造技術成為一大核心競爭優勢。 中國地大物博,各地飲食習慣千變萬化,造成各地口味特點鮮明。正因如此,醬油、醋等調味料一般都存在區域性特點,先滿足當地口味,再跟隨人口大遷移流向全國市場。各地老百姓飲食習慣千差萬別,導致調味料生產企業大多偏居一隅,很難在全國市場獲得普遍認可。調味料市場看似競爭激烈,實則極度分散,每家企業都有一定的成長空間。
  • 海天味業:這瓶醬油為什麼能這麼貴?
    中國調味品市場在疫情緩解後的今年第二季度迎來了報復性消費,A股的調味發酵品板塊股票均價在今年上半年累計上漲達52.84%,其中表現最為活躍的,就是以海天味業為首的「醬油股」。每一個中式廚房裡,激烈的戰爭都在調味品的瓶瓶罐罐之間上演。當一瓶醬油的故事突然有了極大的想像空間之後,會發生什麼?
  • 海天味業開賣火鍋底料,跟頤海國際同臺競技
    從產品上看,海天味業的火鍋底料看起來更「養生」——不同於傳統的川式麻辣口味,新產品的口味更輕,在廣告宣傳中則強調是「一款好喝的火鍋底料」,每包適合3-5人的家庭食用場景。而無論是產品名稱「火鍋@ME」,還是插畫式的外包裝,海天味業的火鍋底料看起來都在瞄準年輕消費群體。
  • 海天味業:調味料「巨無霸」是怎樣煉成的?
    自古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調味料佔據半壁江山,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A股市場的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調味料公司不在少數,但要說其中最出名的一家,非海天味業莫屬了。這家以醬油起家的調味料公司,2014年成功登陸A股,短短數年,公司總市值從500億狂飆至如今的2500億,成為行業「巨無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