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重慶人愛發微信語音

2020-12-25 網易新聞

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談心社》欄目(公眾號:txs163)出品,每天更新。


微信語音,當代社恐的噩夢之一。

每次看到一串十幾秒的未讀語音,內心就開始掙扎抗拒:

我想按掉紅點

但我不想聽你說

下次能不能打字!

倘若這串語音來自一個重慶朋友,那很大可能就有例外:

「我想跟你耍(suǎ)朋友」這樣的表達只是初級;

「你鍋人找個卡卡果果去蹲起!」

(你自己找個角落去蹲著)

這種光看文字很難get到的神仙rap,才是重慶話的日常。

重慶人為什麼喜歡發語音?

因為文字描述不出來的畫面,重慶話可以;

因為普通話沒有的」內味兒「靈魂,重慶話擁有;

因為沒有一種輸入法,跟得上奇奇怪怪又可可愛愛的重慶話。


01

重慶話可以有多可愛

一個人如果想說話比較可愛,有以下幾種方法:

A.多用疊詞,比如把「吃飯「說成」吃茫茫」

B.多用語氣詞,配上嗲嗲的聲調:「好不好嘛」

C.萬物皆可兒化,比如把「妹」喊做」妹兒」

D.做一個重慶人,以上全會

重慶人可愛第一步:把疊詞的使用,滲透在生活的「卡卡果果」(角角落落)。

從吃開始。

飯不叫飯,叫茫茫;

肉不叫肉,叫嘎嘎;

買「缽缽雞」,燒「魚擺擺」,吃「雞腳腳」,喝「壩壩茶」。

當然,無辣不歡的重慶人,最愛的還是:

吃串串、數籤籤。


《舌尖上的重慶》截圖

開車上山是爬「坡坡」,不想開了要停「邊邊」。

學挖掘機技術要到山東,但是學「挖挖機」要到重慶。

結合特定情境,這些名詞也不難理解。除此之外,重慶話中還有許多傳神的形容詞。

形容某人不太聰明的樣子:

「瓜兮兮」「哈搓搓」。


形容女子風風火火的樣子:「飛車車」。

大驚小怪是「驚抓抓」,想出風頭是「冒皮皮」。


但光用疊詞是不夠的,遠遠不夠的。

雖然地處西南,但重慶話也非常喜歡加兒化音。

以至於某些北方人會在重慶話裡猝不及防地遭遇「家鄉的味道」。

北方常用的「等一會兒」,在重慶有「等一哈(hā)兒」

稱呼小夥子,崽兒;稱呼小姑娘,妹兒~

地名如較場口兒、人名如王源兒~

還有下爬兒(下巴)、今天兒……


以上這些只是基礎,重慶話可愛的精髓還在於軟綿綿的語氣詞。

把「嗎」發成「邁」:「曉得了邁?」

再可愛一點,嘛。

表示疑問,「爪子嘛?」

表示撒嬌,「你莫僧氣嘛!」

表示肯定,「好嘛」(此處先按住天津的同學)。

據說重慶裡最出圈的語氣詞,也最讓外地人迷惑的語氣詞是這個:


它既能表示「哪個」「怎麼」「哪樣」,又能表示「那個」「這樣」。

結合同樣經常出現的「楞個/勒個」(這樣),意思才表達得更完整。


《高能少年團2》截圖

必要的時候,這兩個詞在一起能無限套娃。

兩個重慶人吵架:

「你啷個楞個耶。」

「我啷個楞個了嘛。」

「你啷個沒楞個啷個嘛。」

……

這段話的結構大致相當於:

「你冷酷無情無理取鬧」

「我哪裡冷酷無情無理取鬧」

「你哪裡不無情!?哪裡不冷酷!?哪裡不無理取鬧!?」

重慶話,軟起來像山城的霧,剛起來是沸騰的火鍋,可愛起來,真的要人命。


02

重慶話,一直在江湖

重慶話就算不在江湖,江湖也處處有它的傳說。

前段時間某寶驚現「罵人」業務,店家多問了一嘴「需要罵贏嗎?」

買家問:「罵贏是不是需要加錢啊?」

店家直接給出價格表:「看對方是哪裡人吧。

上海人需要加十塊,東北人加三十,武漢人得加五十。重慶人的話,加錢也不接,罵不贏啊!」

此刻仿佛可以腦補店家無奈的微笑。


重慶話罵起人來朗朗上口,時常出現一種自己在表演單口相聲的錯覺。

比如這一句:

「寶批龍,大不同,半夜起來塗口紅,褲兒要穿燈草絨。」

(「寶批龍」不是龍,而是指那種說話顛三倒四,做事很傻的人。)

連罵人都要押韻,這是重慶人慣有的倔強。

當然,罵人的時候不能忘了「萌萌」的疊詞。

「板板」、「鏟鏟」聽起來自帶可愛,卻不知道這些疊詞全都暗藏「殺機」。


「你曉得個鏟鏟」,這句話帶著五分不屑和五分譏笑,表明你什麼都不知道。

重慶話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不說髒字照樣懟人。

比如「咋子」「兒豁」都帶著魔幻的懟人特效。

假如老母親在麻將桌上,孩子們敢打電話過去,肯定會收穫一句不耐煩的「咋子」,外加一個不屑一顧的白眼。


重慶人性格火爆,但在大街上,能吵架絕不動手,叔叔嬢嬢(liāngliāng)們沒事兒就上街溜溜口才。

你扭一下,我回扭,我們距離要隔開,但是氣勢不能輸。

嬢嬢們吵一場架頂得上一場廣場舞。

叔叔們就不一樣了,一定要加上吐口水的技能,緊逼對方,誰都不肯讓步。

沒有一個外地人,敢和重慶人吵架,也沒有一種輸入法,能戰勝重慶話。

張口就贏在起跑線上的重慶人,從來沒帶怕的。

江湖傳言,萬物皆可重慶話。

只要掌握以下詞組,基本上可以假裝十分之一個重慶人。

就是=鬥士(dòu sì)

音樂=音喲(yīn yò)

唱歌=唱鍋(càng guō)

呼吸=忽吸(fū xí)

哪個=辣個(lǎ gè)

指南針=紫藍增(zǐ lán zēn)

平翹舌的繞口令從來難不倒重慶人,因為——

一律按平舌處理。

某次節目,王源講了一首重慶話繞口令,把王祖藍說得一臉懵。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用普通話念起來還湊合,但如果用平翹舌幾乎沒有的重慶話來念,基本就會是這樣:

四四四(sì sì sì),四四四(sí sí sí),四四四四四(sí sì sì sí sì),四四四四四(sì sí  sì sì sí )。

你要問重慶人在說什麼,他們還一臉無辜:你不覺得嗎?我的平翹舌音特別厲害。

重慶人一般不打字,因為這些字重慶人也不知道怎麼寫。

你從勒個坡坡往下suō=你從這個坡向下走

你tiǎo個頭=你換個方向

你qiǒ到紅綠燈=你看到紅綠燈

你不要pēn在我身上=你不要靠在我身上

我在gāi邊上等你=我在街邊等你

……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重慶話,又潑又辣,又萌又媚。

說唱歌手GAI憑藉一句「勞資吃(cì)火鍋,你吃火鍋底料」火遍全國。

「勒是(sì)霧都」也幾乎成為重慶的新代名詞。


圍坐在火鍋旁,說著重慶話,臉上保持狂拽的表情,手上姿勢一起。

重慶人知道,對了,就是內個味兒。


03

我想有個重慶朋友

在重慶,喝酒划拳的首要技巧,是比聲音大。

吃飯就像吵架的重慶人,看起來兇但不是真的兇,而是自帶了火辣的江湖氣。

畢竟,每個氣場兩米八的重慶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喜歡拖長音說疊詞都小公主不是?

比起重慶話,更讓人慾罷不能的,是重慶人。

重慶妹兒火辣,重慶嬢嬢潑辣,都「惹不得」。

「耙耳朵」,則是重慶男人撕不下的標籤。

「耙」是軟的意思,但並非罵人軟弱,而是用在有擔當又疼老婆的男性身上,是一種「終極褒獎」。

在開口就是「媽老漢兒」「嬢嬢叔叔」的重慶,菜市場是男人的天下,家務活也多半被丈夫承包。

作為全國最大的「耙耳朵」製造基地,重慶男人樂此不疲。


爸爸耙耳朵到連孩子都「看不下去了」 / 微博

宋光宗趙惇當初封王、稱帝都在現在的重慶地界,重慶因此得名,寓意「雙重喜慶」。

重慶人的生活,也就像「重慶」的字面意思一樣:喜慶。

樂觀灑脫,是重慶人最大的特點之一。

哈佛教授費正清曾評價重慶是「一個極為不幸的人類居住地,連一塊平地都沒有。」

但重慶人,在這座山城活得風生水起。

沒有平地?那就建階梯;

霧太大總是見不到太陽?你看我們的妹妹多白啊!

順勢而為的重慶人,樂觀的精神代代相傳,打造了一座「8D都市」。


樂天派的重慶人,每天的生活都「巴適得板」(很舒服)。

對重慶人而言,上學可以遲到,上班可以遲到,但要打麻將,說下午一點到,就下午一點到。

雖說今日事今日畢,但要是現在要吃火鍋,手上的事情先放一放,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在重慶,沒有什麼困難是吃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能,那就吃兩頓。

說咋子?不認識重慶人?你啷個楞個勒個也?


談心社,這裡是年輕人談心的地方。微信搜索「談心社」關注我們,傾訴你的故事吧。

相關焦點

  • 越來越多的人討厭微信語音,為什麼微信一直不對語音進行改善呢?
    很早開始,微信的用戶就開始對微信語音有諸多不滿,因為微信語音不可以暫停,每次都需要從頭聽到尾,中間有沒有聽清楚的地方,就需要倒回去重新聽,這一點讓很多人感到困擾。所以很早就開始有人提議,不要再發微信語音了,真的是只利己,而不利人,發語音的人可以省去打字的麻煩,但是對於聽語音的人來說,就是一道艱巨的工程,因為你口語化的講述,甚至十幾個字就可以表達的內容,你拖拖拉拉講了六十秒,這樣對於別人來說,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並且很不容易抓重點。
  • 微信儘量不要發語音, 你知道為什麼嗎?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現在基本上大家在生活中都離不開微信,因為微信作為一個社交軟體,能夠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便利。但是在使用微信的時候,大家也是面臨一個困擾,那就是微信的語音功能。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因為語言功能導致了一些不方便。所以大家也需要注意在發微信的時候儘量避免發語音。
  • 為什麼微信聊天時,不可以隨便發送語音信息?身後原因讓人唏噓
    為了更好地節約電話成本費資源,越來越多的人喜愛每月訂閱簡訊包,隨後發信息,可是伴隨著4G時代的來臨,通信網絡的發展,微信早已變成我們聊天和交流的關鍵軟體,發信息十分方便,並且能夠 及時發送,還有各種各樣表情符號供人挑選。但是,除開在微信上打字聊天外,還有一個功能便是語音信息交流。反過來,語音比打字省時省力,也可以聽見對方的聲音。間接地,通電話的時間也節約了。
  • 微信儘量不要發語音,你知道為什麼嗎?求求你們了不要再給我發語音了
    微信是現代人手機上使用率最高的聊天社交軟體,微信的出現大大方便了現代人的互相交流,可以說微信的出現改變了現代人的交流方式。微信有很多方便之處,最方便的就是不僅可以隔著千山萬水交流,還可以看到對方,在不方便的時候還可以發語音,省去了打字的不便之處。
  • 學歷低的人微信總喜歡發語音?你別說還真是這樣!
    小編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標題為「為什麼學歷低的人總喜歡發語音」,剛看到我的態度是反對的,這個沒什麼好爭議的呀,誰都發過語音,但是是我仔細思考了一下,你還別說,有時候確實給我這種感覺,於是我點進去看了一下這篇文章,文章的原文是這樣的,我節選了一部分:
  • 為什麼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發語音?說中了要害!
    ,一般情況下不建議微信發語音的。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是:我發現學歷越低的群,越喜歡互相發語音;而學歷越高的群,越喜歡發文字!我也越來越討厭那些在微信裡發語音的人。,你聽完60秒的的語音裡,關鍵信息只有幾秒……即便是微信早就實現了語音轉換成文字的功能,但是一段60秒的語音轉換出來起碼需要15秒,而且很多發語音的人就壓根不說普通話的,你轉換出來之後發現簡直就是一堆亂碼……比如一段語音被翻譯出來是這樣的:
  • 微信喜歡發語音的好友,是不是拼音不好 生活啟示錄
    微信喜歡發語音的好友,是不是拼音不好 生活啟示錄 勵志生活剛在微信群朋友圈,看了是關於手機的話題,科技領域角度回答了下。話題這樣,她閨蜜喜歡發語音,確實也是拼音不怎麼好。微信中的新功能也越來越實用方便,有的新功能還是不錯的,微信語音也是一個不錯功能。喜歡這個功能?為什麼有的人習慣發語音,而很少發拼音呢!
  • 那個喜歡在微信群裡髮長語音的同事,被辭退了
    說起辭退原因,竟然是因為:發微信長語音。 這一點和他共事的同事深有感觸,不管和他聊的是正經事,還是閒著扯淡,一律都是語音。甚至有時候,領導在公司微信群裡發了紅包,明明一個表情包就行,他偏偏發了一大段語音。 同事對他的意見都是蠻大的,特別是和他一起合作項目時,更是心生反感。
  • 用微信語音溝通或遭反感 哪些情況不宜發送語音?
    用微信語音溝通或遭反感 哪些情況不宜發送語音? 原標題:   很多人喜歡使用微信語音,最近,小張卻因為使用這一功能,被部門主管要求發文字,事後還被批評「工作態度有問題」,讓他鬱悶不已。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討厭微信語音?真相很扎心!
    微信是我們使用最頻繁的手機APP,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基本都離開微信。不得不說,騰訊的張小龍研發的微信帶給了我們很多的方便。但是,不知你發現了沒有,越來越多的人討厭微信語音?尤其是在工作中,合作方合作方給你發連續60秒長的微信語音,真的能把人逼瘋!
  • 微信語音有沒讓你覺得「反感」?
    微信語音功能不能「濫用」 記者調查:哪些情況不宜發送語音?前不久,某App上有一個測評,內容是「對於微信,你最想刪掉/增加哪個功能?」下面有人回覆說:「我希望能增加一個開關,關閉後就不允許任何人給我發語音消息。」這個回答獲得了網友的一片點讚。為什麼會有人對微信語音如此不滿?
  • 聽自己的微信語音為什麼這麼難聽 習慣就好了
    聽自己的微信語音為什麼這麼難聽 習慣就好了發語音確實是一件十分方便的事情,很多時候比打字要麻煩很多,很多人應該曾經聽過自己的微信發出來的語音吧,但是基本上都是聽了幾個字就會馬上取消,因為總覺得自己的聲音怎麼會這麼難聽,明明平時自己沒有感覺這麼難聽
  • 2月最新消息:使用微信時,儘量不要發語音,你知道為什麼嗎?微信行家告訴你答案
    現在,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手機,這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說到溝通工具,人們的首選是微信。微信的出現給人們的交流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不僅是視頻,還有遠程交流,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但是當我們使用微信時,我們儘量不發送語音。你知道為什麼嗎?微信專家告訴你答案,讓我們看看。不便回答微信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
  • [靜觀]微信語音匯報工作真的只是「無意冒犯」?
    微信,一個劃時代的發明,它的便利究竟是誰的便利?  上月起,小夥子張珂開始在重慶一家企業的公關部上班。甫一到崗,張珂躊躇滿志,面對新接手的任務,他一想到什麼點子、遇到什麼情況,就直接給主管發送微信語音消息,兩天來發了六七條,每條10秒至35秒不等。張珂說,第一天,主管回復了一句「好」。
  • 朋友微信發語音借錢是假的!聲音卻一模一樣
    現在,很多人的防騙意識很強。遇到微信上有朋友借錢,都會多一個心眼:會不會被盜號了?會不會中毒了?還會要求對方發送語音驗證。然而,騙子也「與時俱進」,騙術升級了!近日,通過發送語音博取信任,進而「借錢」的新型騙術,在全國多地悄然出現。
  • 為什麼你會這麼討厭微信語音留言?
    文◈婉君你點開微信對話框會經常看到下面這樣的畫面嗎?看到這樣的畫面時你是什麼樣的感覺?是平靜淡定,還是心煩氣躁?或許你也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抱怨:「啊~xxx又給我發來一大堆語音,好煩!」「沒事能不能不發語音,逐條聽很累誒!」
  • 微信APP發語音照片的具體操作流程介紹
    手機微信APP是我們現在生活中必備的軟體,至今還是有一些用戶不了解其中如何發語音照片?接著,現在就為你們帶來了微信APP發語音照片的具體操作流程介紹。第一步.打開微信,點擊「我」→「收藏」,然後再點擊右上角的「+」按鈕進入筆記頁面。第二步. 點擊筆記頁面左下角的「圖片」圖標,選擇一張自己要發送的照片,接下來點擊第四個「MIC」按鈕,錄上一段你要說的話。
  • 讓人反感的微信語音,還能不能好好聊天?
    ▲ 點擊藍字「小龍軟體工作室」,關注最新IT資訊微信聊天已經成為潮流,曾經的QQ已經被微信所代替,微信的推出讓語音發送功能得到了大力的普及,從充滿想像空間的文字交流轉變成語音對話交流,語音功能的推出讓溝通更加清晰,也讓聊天變得更有情感,很多人因此都變得懶起來,一句話解決的事情絕對不打字!
  • 為什麼微信語音的聲音聽著不像自己的?
    給別人發過去一段語音,之後自己回聽的時候發現,這根本就不是我自己的聲音好麼!相信很多朋友們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為啥微信裡面的聲音聽著不像你自己的聲音?為啥別人聽到的聲音跟你自己聽到的不一樣?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走進聲音的世界,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
  • 真正在乎你的人不怕你發語音,因為有一種關係,叫歡迎你隨時打擾
    微信的新功能推出了一波又一波,始終不痛不癢。很多人都在抱怨:不如就出個功能,不允許別人發語音給我。想像一下,當你走在嘈雜的街上,或忙得不可開交,嗖的來了幾條語音。如果不小心碰了屏幕中斷了播放,還得回過頭來重新聽一遍……被語音,特別是被長語音支配的恐懼,早已深深入侵每個人的靈魂。01 「你為什麼不發語音了」 任性發語音的人,往往不是老闆領導,就是母上大人,他們再怎麼長篇累牘,你也得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