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推全民營銷APP 「非正式銷售」褒貶不一

2020-12-23 北方網

成功分享房子給親朋好友,並在有效期內成交,推介者即可獲得相應的佣金……今年,某大房企開啟全員營銷月,實現銷售額549億元、環比大增155%、同比大增11%的優秀業績。儘管房地產市場平穩,但為了刺激業績增長,近年來,碧桂園、融創等多家房企推廣全民營銷APP,全民營銷再度成為當下房企拓展客源利器。而多個已經註冊了此類APP的「非正式銷售」人員對此模式也褒貶不一。

體驗 成交一套300萬房子即賺3萬佣金

全民營銷平臺目前已成為房企銷售的一個重要利器,也成為房企與一些獨立地產經紀人合作的一種模式,佣金從0.5%~2%不等。

富力推出的全民營銷APP為「富力好房」,記者下載後看到,上面顯示「上傭多多,做自己的錦鯉」。據悉,傭多多是富力好房APP做的快速結傭平臺。隨後,記者輸入手機號碼和驗證碼,順利進入了推薦平臺,也就成了一名富力地產樓盤營銷的「非正式銷售人員」。據悉,要想拿到佣金,必須讓自己推薦的客戶去現場看房之前,

先在富力好房上「推薦報備」。只要客戶成交了,推薦人就可拿到佣金,一般佣金比例是購房金額的1%。也就是說,300萬元的房子,在推薦成交後可以賺到3萬元。

無獨有偶,某大集團在全國多個項目都打出了「推新賺佣金」的做法,比如嶽陽公司項目表示「老業主推薦賺2%佣金,老帶新看房,各獲贈糧油禮包一份」。此外,某地產集團甚至給公司員工下了一道死命令:必須帶客看樓,看樓過程中登記推薦人的信息,以此作為員工考核的項目之一。

據悉,目前30強房企中,有三成房企都擁有全民營銷APP。據克而瑞最新統計顯示,TOP30房企均曾通過全民營銷模式來為企業打開銷路。以14家曾推出自有全民營銷APP的企業為例,雖然保利的保利惠、綠地房產通等APP已經逐漸停止運營,但截至目前,依然有10家大型房企在維護全民營銷APP。恆大依託恆房通平臺,逐步擴展了其全民營銷的規模,由董事長許家印親自帶隊的「全員營銷月」已成為企業的重點營銷活動之一,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展開。

現象 「全民營銷賣房」邁入3.0時代

隨著房地產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房企近些年來一直在嘗試創新營銷模式,全民營銷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模式鼓勵最大化調動員工、會員、業主、合作夥伴乃至社會成員,迅速積累有效客戶,促進銷售成交。成功推薦購房人後,推介人將獲得一定比例的佣金。

其實,全民營銷並非新概念,最早為2012年綠城推出的全民經紀人賣房制度。2012年至今,全民營銷共經歷了三個階段,由最初的線下轉為線上,到如今輔以主題月活動,不斷升級完善,為企業業績加碼。

有業內人士指出,全民營銷只是房地產渠道推廣的一種手段,從開始的公司內部員工推薦獎勵到後來的「老帶新」,再到後來房地產電商行業的興起,正式把全民營銷做成「全民均可推介贏取佣金的模式」。不過有地產人士指出,這類網際網路平臺從研發到維護需要完整的技術團隊,倘若企業促銷項目數量較少,不僅促銷效果不好,而且直接拉高了營銷成本,因此房企之間發展力度出現了分化。

分析 有利有弊 更適合大企業淡季營銷

全民營銷能儘量動員身邊的資源,無論是普通員工還是員工的親朋戚友,都可以幫助擴大客源。不過業內人士指出,全民營銷模式更適用於大房企,市場淡季時營銷效果最好。全民營銷本質上就是增加編外銷售人員的數量,以「口口相傳」的形式,增加項目的曝光度,從而起到宣傳的作用。從效果來看,這種形式十分有利於項目的區域性推廣,但由於全民營銷模式下企業的佣金支出高於聘用置業顧問,因此更適用於大企業的淡季營銷。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全民營銷降低了營銷成本,通過各類營銷渠道有助於減少固定薪資的發放。通過全民營銷背後的提成機制也帶來了很多激勵效應,很多企業利用此類模式,實際上創造了較好的營銷效應。克而瑞研究中心沈曉玲認為,首先由於大企業項目數量較多,例如恆大、碧桂園這類企業的全民營銷往往能起到「刷屏」的效果,且由於可選擇項目數量多,因此客戶參與意願更強,同時也攤薄了企業營銷平臺的開發運營成本;其次在淡季時,客戶持觀望態度,因此提高項目曝光度顯得尤為重要,企業更願意支付更高的佣金來加速項目去化,縮短回款周期,而非被動接受沉沒成本。隨著市場的持續低迷,未來規模房企可能會重新重視起全民營銷這一模式。

地產專家鄧浩志則指出,全民營銷畢竟和專業營銷不同,部分也存在虛假營銷的可能,尤其是可能會過於誇大項目的優點,最終導致各類維權現象出現。而部分房企直接與工資掛鈎,賣不動的要扣工資,等於變相剋扣工資,或變相裁員。

全民營銷發展時間線

階段

1

全民營銷模式源自於2012年遭遇業績嚴重下滑的綠城,宋衛平提出改「坐銷」為「行銷」,一改往日客戶找上門買房的模式,實施經紀人制度,提倡主動出擊尋找潛在客戶。除了企業銷售人員,綠城還鼓勵二手中介籤約經紀人和一些非專業銷售人員成為業務員,這就是全民營銷的雛形。

階段

2

隨後,碧桂園正式提出「全民營銷」概念,引發網際網路平臺模式全民營銷熱潮。碧桂園在2014年推出了「鳳凰通」微信端,並在2016年上線APP平臺。平臺覆蓋全國百城項目,且任何人都可通過「鳳凰通」註冊、瀏覽、推介項目、查詢推介進度及結傭情況等。據統計,在2014~2016這兩年內,「鳳凰通」累計註冊人數超200萬人,成交套數超6萬套,創造業績達500億元。

階段

3

碧桂園的成功引發了全民營銷的熱潮,各大房企陸續開發自主運營的APP,如萬科地產的「分享家」和富力地產的「富力好房」。除了推出定製化的APP,業內房企也積極與經紀人平臺合作,如「多多賣房」和「好屋合伙人」,梳理整合更廣的項目信息和客戶資源。至此,營銷場景由線下轉至線上,房地產行業全面進入了全民營銷的2.0時代。

階段

4

線上全民營銷成為房企常用手段後,房企開始思考如何做大自身影響力以搶佔更多的客源。今年3月,為提升恆大集團一季度銷售業績,許家印宣布開展「全員營銷月」活動。一方面,為了提升群眾的買房積極性,對所有在售項目採取為期一個月的住宅9折優惠,商鋪8折優惠;另一方面,通過「恆房通」平臺,額外聚焦企業員工這一拓客渠道,要求所有員工參與全員營銷活動。這次集中性的全民營銷活動效果顯著,數據顯示,恆大3月實現銷售額547億元,環比大增154%,同比大增11%,這也意味著全民營銷步入了手段更多元、推廣力度更大的3.0時代。

買家聲音

你願意兼職賣房經紀人嗎?

張小姐的閨蜜在一家地產商從事策劃工作,有一天被閨蜜約出來吃飯。飯局中,閨蜜問能否幫個忙,註冊一下公司的營銷APP,成為一名兼職的賣房經紀人。一開始張小姐比較反感,認為這些系統隨時可能洩露自己的個人信息,但經不住閨蜜的請求,還是硬著頭皮註冊了。「閨蜜說公司有規定,每人必須拉到5個人註冊,否則就要扣年終獎。」註冊完以後,張小姐從來沒登陸過該APP平臺,她認為自己並非專業的銷售人員,對閨蜜公司的樓盤情況並不了解,如果只是為了那1%的佣金就到處拉人去看房,萬一房子有問題,自己豈不是要擔責?

劉先生的母親則不這樣認為。今年劉母退休在家,平時兒子工作忙,自己和小區幾個老年人經常出去溜達,正閒著沒事做。一聽劉先生的公司有全民營銷活動,不僅買房人可以有98折,自己還能有1%的佣金。閒著也是閒著,劉母立刻註冊了成為一名非正式的銷售人員。一有空就向身邊的朋友推薦公司的房子。今年年初,朋友的兒子要買房結婚,劉母看準機會,終於推銷出了一套,拿到3.5萬元的佣金。嘗到甜頭的她認為這種方式非常適合她,既能幫到別人,自己還能賺點零用錢,何樂而不為?

相關焦點

  • 全民營銷反思:激發了活力,扭曲了規律,摧毀了品牌,and then...
    最早打出「全民營銷」概念的是綠城集團。2012年,綠城中國遭遇銷售壓力之時,宋衛平親自掛帥上陣,提出「全民營銷」這一在當時看來標新立異的銷售模式。
  • 從代理銷售到全民賣房 從「坐銷」到「行銷」
    另一外來大鱷保利地產也採取了代理銷售模式,不過與前者略有不同的是,除了指定一家保利地產旗下的專業銷售公司外,還會籤約其他代理公司,構成一定的競爭,以此激發銷售團隊的積極性。「我們的這種模式,算是一種折中的做法,規避了銷售過程中的一些劣勢。」保利杭州營銷負責人劉君認為。保利在銷售上屢屢施展大手筆,體現了這種模式的生命力。
  • 董浩:房企打折促銷意義是創新性的營銷手段
    他表示通過兩個途徑,一個是下載恆大恆房通app線上實際操作,另外是聯繫各地的銷售中介草根調研的一些情況。 首先優惠的覆蓋範圍並不是全國無差別,發現恆大在一線和主流二線城市的項目基本上是不參與優惠的,比如app中上海只有靠近澱山湖附近的一個項目執行優惠,核心區的虹口的江灣華庭項目等均未參與打折,另外草根調研的部分二線城市,比如南京的恆大溪山公館和林溪郡等項目,根據銷售中介的反饋均不參加打折活動,理由是本身項目已經是受到政府調控的限價盤。
  • 加推線上銷售系統助力房地產企業實現數位化營銷,全員推廣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調查數據顯示,截至3月中旬,已有84%的房企「轉戰」網上售樓處,還有8%在籌備中。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房地產行業處於艱難時刻,但市場需求依然存在,如何轉危為機,提前鎖定客戶搶佔市場,將是房企的必修課。新經濟形勢下,企業營銷越來越向社會化轉型,「用戶」和「渠道「也越來越相融合。實質上這是一個從了解市場、熟知市場到推廣市場的過程,其中關鍵點是客戶。
  • 房企營銷的十二月戰役:近四成房企徘徊在追趕業績的路上
    作為一家TOP30房企的區域營銷負責人,林源銷售任務原本按照月評估,哪怕當月任務完不成,隔月還可以彌補。但到了12月,集團要求營銷工作按照日統計,如果日指標未能完成,每晚10點必須在銷售例會上如實匯報。
  • 全民營銷VS中介渠道,總有一款適合信陽購房者
    倆家房企倚仗的,除了自身產品之外,這就不得不說,房企們銷售的小秘密了。客戶從哪來?除了案場置業顧問,還有誰在賣期房?購房者能否從中獲利?信陽的情勢又如何?今天的推送,二營長就帶著大家一窺究竟。今年1-2月,恆大以866.7億元、996.3萬平方米的銷售業績牢牢佔據房企操盤金額和面積榜首位置;對比去年同期的635.3億元和577.5萬平方米,恆大也成為了全國房企中,在疫情期間唯一金額與面積雙雙上漲的企業。
  • 德克士推「全民犒賞節」,這波聖誕營銷誰玩的最大?
    隨著聖誕節的來臨,西式快餐也將迎來歲末年初的銷售旺季,這個時候各家品牌的營銷策略就至關重要了。除了推新品、搞促銷,德克士今年嘗試了一種不一樣的玩法——首創「全民犒賞節」。據億歐了解,「全民犒賞節」於12月20日在上海、成都、鄭州、西安、天津、福州六地同步啟動。
  • 「優惠+直播」成為房企營銷新模式
    房企「中考」在即,卻受疫情影響,樂山不少樓盤把握機會,紛紛加入到「6·18年中大促」中。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此輪優惠促銷對於需求被壓抑了大半年的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合適的購房機會,而房企也在通過大幅優惠吸引購房者的眼球,供需雙方「一拍即合」。 突圍 樂山樓市多維度轉戰線上營銷 為了在疫情所造成的困境中突圍,全國越來越多的房企推出了「線上售樓處」的營銷新方式,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石家莊開發商營銷加速 樓市銷售冷熱不均
    對於今年國慶假期樓市,有行業內人士分析道:「對於樓市傳統銷售旺季,國慶假期是一個重要營銷節點,活動營銷成為了開發企業越來越青睞的銷售手段,與營銷活動相配合的就是價格優惠政策。」樓市冷熱不均 本地房企下調價格今年國慶長假期間,雖然不少房企營銷活動不斷,也推出了各種各樣的優惠幅度,但並非每個樓盤都出現了火爆局面。
  • 2019年長沙樓市銷售排行榜 TOP30房企業績增速放緩
    從2019年內部來看,TOP30房企在第2、4季度集中簽約;第2季度恰逢「銀4」以及6月「年中衝刺」;而第4季度12月的年終衝刺,助推成交金額達到全年高峰;銷售旺季下,TOP30房企業績在推貨、營銷力度雙雙加碼的推動下穩步上升。
  • 房企營銷十二月戰役:業績不夠員工來湊?
    作為一家TOP30房企的區域營銷負責人,林源銷售任務原本按照月評估,哪怕當月任務完不成,隔月還可以彌補。但到了12月,集團要求營銷工作按照日統計,如果日指標未能完成,每晚10點必須在銷售例會上如實匯報。在這場年末房企的銷售戰役中,林源和團隊的目標只有一個,以全員亢奮的狀態做好最終衝刺。每年12月都是地產營銷人的黑色寒冬。
  • 搶營銷節點 房企蓄客忙
    開發商在營銷節點推新項目以往每一年元旦前後,都是房企集中營銷的時機,今年的樓市也不例外。記者了解到,為給項目的銷售開個好局,各大樓盤在元旦前後都準備了暖場活動,並通過優惠讓利以及推出新房源等達到拉人氣、促成交的目的。
  • 中小房企業績堪憂 龍頭房企大概率完成銷售目標
    公司指出,2020年受疫情影響,公司生產經營放緩,項目的開工、施工,特別是銷售情況不及預期;同時,金融政策收緊導致房地產行業競爭加劇,市場需求及行業格局被頭部企業重構,中小型、地域型房企生存環境惡化;此外,疫情及金融政策等因素致使公司項目所在地區商業、住宅產品平均成交價格亦處於下降趨勢。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預測,公司2020年度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存在大幅下降或虧損的可能。
  • 深圳五大中介機構聯合抵制 「全民經紀人」模式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近段時間以來,許多房企都開啟了線上的「全民經紀人」營銷模式,甚至發動公司員工賣房。近日,深圳中原、鏈家、Q房、樂有家和美聯物業聯合發布聲明,堅決抵制「全民經紀人」營銷模式。
  • 安居客:讓房企「自我發光」
    此外,通過投放第三方平臺或媒體文章帶來的有效流量線索,房企也因為缺乏跟蹤而被勤奮的中介撿走。 之於房企來講,地產營銷的線上化、智能化變革,如今已是兵家必爭之地,這也是房企擺脫渠道綁架、自主營銷能力進階的機會之路。 但是,房企該從何做起呢?
  • 2020年1-11月房企銷售目標完成率排行榜
    TOP100房企11月實現銷售操盤金額12025.8億元,單月業績同比增長21.4%,環比較上月小幅上升5.1%。  另一方面,從中房網監測的42家房企銷售情況來看,包括九龍倉、佳兆業、濱江集團、越秀地產、中國恆大、時代中國和中國金茂在內的7家房企提前完成了全年銷售任務。有18家房企銷售目標完成率達到或超過均值水平,佔比超過四成。
  • 房企抗疫阻擊戰:售樓處停擺 線上銷售謀破局
    克而瑞數據顯示,2020年1月,百強房企單月實現操盤口徑銷售金額5097.05億元,整體業績規模較去年同期降低近12%。值得關注的是,百強房企門檻也在下降,TOP100房企銷售操盤金額的入榜門檻僅9億元,同比降低19.1%。
  • 中國恆大再祭營銷舉措,619個樓盤房源價格全公開
    疫情突襲,房企紛紛拓展線上銷售渠道、搶奪潛在意向客戶。自祭出「網上賣房」組合拳後,中國恆大(03333.HK,簡稱「恆大」)線上營銷舉措進一步升級。在龍頭房企的示範效應下,百強房企紛紛打通線上營銷渠道。據CRIC統計,目前TOP200房企中已有143家房企重啟或開放線上售樓處。但從實際效果看,2月份百強房企銷售仍難掩頹勢,但恆大業績一枝獨秀,合約銷售額約447.3億元,同比增長約107.8%。
  • 房企終於相信了!TOP 50房企今年數位化科技投入超1億
    TOP50房企數位化總體框架更偏重自研,數位化應用產品更偏重非自研。地產數位化五大熱門領域:智慧營銷、智慧社區、全屋智能、智慧商業、智慧建造,其中智慧營銷是今年最大的亮點,貝殼找房和阿里易居,都在這個戰場裡面。
  • 失色的一月:七成房企銷售負增長 返鄉置業打水漂
    各梯隊門檻增幅的下降進一步凸顯了房企1月份銷售的低迷。克而瑞地產研究院數據顯示, 2020年1月,百強房企各梯隊的銷售金額入榜門檻均同比降低。截至1月末,TOP50房企銷售操盤金額門檻為25.3億元,降幅最大達27.5%,而TOP100房企銷售操盤金額的入榜門檻也同比降低19.1%至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