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近段時間以來,許多房企都開啟了線上的「全民經紀人」營銷模式,甚至發動公司員工賣房。近日,深圳中原、鏈家、Q房、樂有家和美聯物業聯合發布聲明,堅決抵制「全民經紀人」營銷模式。
公開信息顯示,房地產經濟「全民經紀人」是指地產開發商/發展商/渠道商不論執業資質發動一切不特定個人充當其「房產經紀人」,為其提供客戶信息,並在成交後付予個人一定報酬的營銷模式。《關於地產經紀行業堅決抵制「全民經紀人」營銷模式的聯合聲明》提到,該營銷模式既不符合從事房地產經紀業務必須是專業房地產經紀人的要求,也不符合房地產經紀人必須在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紀機構執業的規定,導致行業內各種違法違規以及走私單現象泛濫,無法根本保證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嚴重妨礙了房地產經紀業務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破壞了行業市場的良好「生態環境」。
根據聲明內容,上述聯名中介機構抵制的具體內容包括:堅決不接受任何「全民經紀人」等模式的分銷項目合作或類似操作行為;堅決不參加任何開發商、發展商、渠道商發起的分銷轉介類「全民經紀人」違法違規營銷模式;堅決不發布「全民經紀人」等違法違規營銷模式下的分銷轉介項目任何形式的廣告宣傳;堅決打擊公司經紀人個人以所謂「全民經紀人」營銷模式的各種走私單行為。聲明同時指出,發表聯合抵制聲明是為了引起全行業的重視,不排除視事態發展情況,進一步採取聯合行動的可能。
對於房企而言,「全民經紀人」營銷模式目的很簡單,就是給予與中介機構同樣甚至更高的佣金,發動儘可能多的人來賣房,以促進銷售。不過,這樣的模式對於中介機構而言,無異於市場領地被攪亂。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從上述聲明可以看出,實際上5家中介機構對「全民經紀人」模式給予了批判,相關房企若是鼓勵此類全民經紀人業務,其實也使得中介公司難以和全民經紀人競爭。從中介機構的角度來看,本身經營壓力很大,加之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各種沒執業證書或培訓經驗的個人,這樣其實對中介機構衝擊很大,但對於此類全民經紀人的模式來說,是否廢除或還需要探討。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早在2014年深圳的幾大中介曾聯盟抵制Q房網,當時因Q房網·世華地產擬將推獨立經紀人模式,業內擔心引起惡性競爭。隨後,因私單以及平臺埠費漲價等問題,深圳大型中介又聯合抵制電商搜房網,欲停止與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