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長文!全民營銷VS中介渠道,總有一款適合信陽購房者

2020-12-16 信陽房產網

註:本文共計2518字,閱讀全文需要7分鐘

昨天,中指研究院發布了「2020上半年全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TOP100」榜單,前三名依舊是雷打不動的碧桂園,恆大,萬科。

圖源:中指研究院

刨除萬科不聊(信陽沒有),恆大和碧桂園我們都見識過了,項目品質也算是有目共睹。但是他們能賣到3000多億,著實還是讓我吃驚。

倆家房企倚仗的,除了自身產品之外,這就不得不說,房企們銷售的小秘密了。客戶從哪來?除了案場置業顧問,還有誰在賣期房?購房者能否從中獲利?信陽的情勢又如何?今天的推送,二營長就帶著大家一窺究竟。

「零門檻拿佣金」的全民營銷

在疫情當下,開發商紛紛轉戰線上,最引人注目且有效的,莫過於恆房通(恆大)了。體量大,項目多,佣金高,易操作,讓這個APP有了巨量的下載註冊基礎。「傻瓜式」的全民營銷政策配合「清倉式」的折扣,讓恆大的業績逆勢上揚。

今年1-2月,恆大以866.7億元、996.3萬平方米的銷售業績牢牢佔據房企操盤金額和面積榜首位置;對比去年同期的635.3億元和577.5萬平方米,恆大也成為了全國房企中,在疫情期間唯一金額與面積雙雙上漲的企業。

而下載註冊恆房通的百姓也樂得實惠,據不完全統計,「恆房通」的累計註冊人數超過了1000萬人,發放的佣金及獎勵超過近百億元;一時間「恆大打折」、「恆房通」成為了全民討論的熱點話題。恆大的業績在疫情期間如此亮眼,全民營銷的手段功不可沒。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賣房也是如此。

而在信陽,全民營銷的確認流程還有待開發商們去優化。聽聞過一個粉絲說,自己介紹親戚朋友買了某項目,本意是想領個全民營銷獎金,變相地替買房子的人省點錢;誰知道開發商拖欠獎金都大半年了也不給,以各種理由搪塞,導致買房子的以為這個粉絲把錢拿走,打著「為你省錢」的旗號實則自己發獨財,現在這個粉絲百口莫辯,兩家的關係也急轉直下。

咱不討論這兩家的事,就想問問開發商:管你百般理由,自己做的承諾豈可視為兒戲?念完經打和尚,吃完飯罵廚子?信陽普通群眾,想通過全民營銷賺取額外收入,實在是「道阻且長」。本質是雙贏的牌面,可還是有很多短視的決策者讓利好變成利空,這種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加深了購房者對於開發商的戒備心態,導致兩敗俱傷。

總結起來,「全民營銷」是個好方法,信陽的樓市從業者、購房者,還需規範利用,才能互利共贏啊!

「讓人慾罷不能」的中介渠道

半個月前,6月16日,深圳五大中介機構,聯合發布了一則聲明抵制「全民經紀人」的營銷模式,一時之間,全國的房地產行業輿論譁然。聲明中給出的抵制理由是「為了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其實還不是因為跑單的情況太多了(房產銷售的工資構成下篇詳談),利益受到了損失唄。自己的員工沒管好,這個鍋可不能甩給「全民經紀人」啊!

抵制不是今天才有的,但從前只聽說過開發商抵制中介渠道,例如去年洛陽的開發商抵制「貝殼找房」,控訴他們收取的佣金過高,並且涉嫌壟斷;今年安徽阜陽,江蘇鹽城,也是集體抵制貝殼找房,言之鑿鑿不願做傀儡。如今反過來了,中介渠道開始抵制開發商了!這還沒有30年呢,就河了西了!那麼中介渠道對於老百姓的購房過程、開發商的銷售過程,究竟有多大影響呢?它是從何而來呢?這個瓜咱們接下來慢慢的吃。

圖源:知乎,一視財經

中介渠道脫胎於全民營銷。我能查到最早的資料,是從2012年綠城開創「全民經紀人」開始的。

2011年的聖誕節,宋衛平給來年的綠城悲愴定調:力求生存。2012年2月17日,宋衛平親自撰寫的招聘文案出街《你若來了,便是春天》,當月籤約了汽車、證券、保險、等行業從業者,共計200多位經紀人,這就是全民營銷最初的樣子。2013年,碧桂園集團內部也明確提出「全民營銷」概念,這一營銷模式為其業績快速飆升提供了強大助力,其他房企紛紛仿效,至此「全民營銷」模式發展得如火如荼。

如果說「全民經紀人」是房產銷售的散兵遊勇,缺乏專業知識,不會逼定客戶,成交全靠緣分;那麼中介渠道就是開發商直銷以外的銷售主力軍。既然有「全民經紀人」的存在,那麼中介們何不在銷售二手房的同時,引導購房者去看看新房呢?

ABCD盤都去轉一圈,把資格先確認一下,剩下的交給項目的置業顧問,不管客戶買在哪裡,都能找開發商結傭,屬實穩穩的幸福。2014年我在杭州做銷售,項目停車場裡等著搶客戶的中介,比客戶都多好幾倍!渠道的蛋糕到底有多誘人,可見一斑。

一旦形成規模,中介公司就有了擁兵自重的資本:我要高於「全民經紀人」的佣金,我的團隊才給你帶客戶。開始的時候中介渠道和開發商們兩情相悅,適逢全國棚改,正是搶客戶的時候,樓盤項目也不在意渠道佣金那些個仨瓜倆棗,我把廣告費用擠擠挪給你就完事了,畢竟中介渠道給我提供了能成交的客戶,不比虛無縹緲的廣告要香?

可是隨著棚改落幕,全國的樓市都緩慢走向下行趨勢。開發商們越來越依賴渠道帶客,而此時的中介渠道趁機漲價,進一步壓縮了開發商的利潤,這才讓開發商們感受到中介渠道的尾大不掉之勢。疫情突至,大家的日子更不好過了,於是才有了相互抵制的荒唐事。相愛相殺,莫過於此。

對於購房者而言,其實我們並不需要排斥渠道,只是因為大部分購房者缺乏專業房產知識,無法明辨項目的優劣,擔心被人忽悠罷了。恕我直言,渠道們「忽悠」你買房子,退一萬步,也好過你零基礎一頭扎進股市、聽親戚朋友介紹去買你都不懂的理財啊!最起碼房子還是個不動產呢,漲了你資產升值,降了還能有個售房部讓你撒歡「維權(反義)」,要是股市賠了,你去維個權讓我看看?!

信陽購房者需要的中介渠道,是「胸中有丘壑,眼裡存河山」的中介經紀人,洞悉信陽的樓市動態,站在購房者的角度思考,而非一味地只為成交。這種類型的從業者太過於鳳毛麟角的存在,大部分經紀人每天都在為成交發愁,所以「忽悠」也就見怪不怪了。可是我們又離不開他們,畢竟他們賺的錢都來自開發商,起碼還能說出各項目優劣供你參考;但是這個市場再進一步,可能就需要從源頭抓起,嚴格審查中介從業人員的資格,持證上崗,就像律師、註冊會計師一樣。專業,才是中介渠道對於購房者的價值所在。

洋洋灑灑寫了2400多個字,皆是源於昨天的榜單。2020年已經過了一半,各位對於「全民營銷」和「中介渠道」這兩個樓盤銷售的衍生品,又有什麼看法呢?你的購房過程中,遇到這樣的情況了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想進一步了解細節的,也歡迎聯繫我們,進入粉絲群討論哦!

相關焦點

  • 全民營銷反思:激發了活力,扭曲了規律,摧毀了品牌,and then...
    最早打出「全民營銷」概念的是綠城集團。2012年,綠城中國遭遇銷售壓力之時,宋衛平親自掛帥上陣,提出「全民營銷」這一在當時看來標新立異的銷售模式。
  • 為什麼說渠道營銷這根繩,越來越勒緊所有人的脖子?
    最近朋友圈一大波「房地產渠道之惡」相關的各種文章綿延不斷,事件的爆發點始於天津一則對渠道收費監管的政策。由而牽扯很多背後的故事,有房企與渠道之間的「C位之爭」,有渠道營銷與策劃營銷的生死之爭,也有渠道與買房者之間的「利益之爭」。 天變了,世道變了,這個社會越來越不一樣了。
  • 如何挑選二手房中介?常見的中介陷阱有哪些
    2、看資質二手房中介公司是否具有合法經營的權利,購房者可以查看中介公司的資質,根據規定,房地產經紀機構及其分支機構應當在其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公示營業執照、房地產經紀機構備案證明和收費標準。因此購房者如果在門店裡沒有發現中介有這些證件的公示,說明這家中介公司可能不規範。
  • 「全民經紀人」用低佣金開道,買方賣方一起動了中介蛋糕?
    近日,深圳五大房產中介機構聯合發布聲明,堅決抵制「全民經紀人」營銷模式。消息一出,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有知情人士宣稱,中介機構內的從業者走私單現象泛濫,最終成為本次抵制活動的導火索;也有網友指出,中介之所以發起抵制活動,是因為近期一些開發商的新營銷模式動了自己的奶酪。所謂聯名抵制,實際上是為了壟斷中介市場,不允許外人進場賺錢。
  • 購房者都應該知道,買房是找中介還是直接去售樓處,哪種方式省錢
    到底是找中介去買房,還是直接去售樓處買房,哪種方式更優惠?今天我就以碧桂園開發商的角度來客觀的真實的回答這個問題。樓盤按照客戶的來源,一一般把客戶分為兩類,一類叫自訪客戶,就是說直接去售樓處買房的這種叫自訪客。
  • 地產渠道博弈:世聯行前3季主營降22% 收購同策諮詢
    貝殼董事長左暉不是沒有委屈,近日,他在回應市場輿論的十條觀點中說道:「渠道是開發商的夜壺,市場不好拿出來用用,市場好了就放回去。」在左暉看來,今年的新房GMV(總成交額)超過15萬億元,只有10%?15%是通過中介公司成交的。他認為,在未來,新房市場會萎縮,交易規模從15萬億元縮減到12萬億元甚至更小,但中介公司在新房交易中的佔比卻可能會超過50%。
  • 房企推全民營銷APP 「非正式銷售」褒貶不一
    其實,全民營銷並非新概念,最早為2012年綠城推出的全民經紀人賣房制度。2012年至今,全民營銷共經歷了三個階段,由最初的線下轉為線上,到如今輔以主題月活動,不斷升級完善,為企業業績加碼。有業內人士指出,全民營銷只是房地產渠道推廣的一種手段,從開始的公司內部員工推薦獎勵到後來的「老帶新」,再到後來房地產電商行業的興起,正式把全民營銷做成「全民均可推介贏取佣金的模式」。
  • 地產非常規拓客渠道方式
    所以,目前看上去很熱鬧、多樣的營銷渠道,表面「百花齊放」,實則「一地雞毛」。 但,既是營銷人,就總得整點事兒出來,要不,豈不丟飯碗? 所以,費用還要接著請!渠道還得接著找!客戶還得接著拓!
  • 中介賣房常用忽悠技巧(一)
    1.熱銷假象相信很多人都見過在一些銷售現場上,房產中介寫著「已售完」的牌子,這樣的話購房者就會有緊迫感,認為不抓緊買的話,好房子就會買不到。往往在這樣的情況下,房產中介會採取一些方法來製造熱銷氣氛,讓購房者產生緊張感,很多購房者一時頭腦發熱,還沒有考慮清楚,便匆匆的交了錢。
  • 售樓部購買新房要先交中介兩萬「入會費」?
    在開發商手上買新房,咋還要給中介機構交『入會費』?」11月30日,購房者「葉朵朵」發貼,稱自己在南充陽光集團買房,交給了毫不相干的中介機構兩萬元「入會費」,只收現金或刷卡,只開收據,不開發票。這兩萬元的費用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稱呼女朋友特別的暱稱你值得擁有 總有一款適合你的媳婦
    總不能和她的朋友一樣,這樣體現不出你的特殊性,小編給大家盤點了一些對女朋友特別的稱呼,看看哪一款比較適合你。   知書達禮型   代表稱呼:先生VS太太 夫人VS夫君   先生和太太是典型的知書達禮型稱呼,也許這樣的稱呼在80戀人中慢慢消失,但還是有一部分人喜歡這樣的稱呼,也許是家庭的原因,也許是工作的原因,也許和出身有關,也許和事業有關。
  • 通過中介買新房承諾的返現咋沒影 渠道承包商:公司不允許返傭
    不過,近日,壹粉梧桐樹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反映,他通過中介買了一套新房,中介承諾返給他的13600元拖了近3個月還沒有給。他找到項目的渠道承包商貝殼公司後,公司竟稱平臺禁止返傭給購房者。房子已經買了,返現卻沒了保障,類似情況已有多位購房者反映。
  • 深圳五大中介機構聯合抵制 「全民經紀人」模式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近段時間以來,許多房企都開啟了線上的「全民經紀人」營銷模式,甚至發動公司員工賣房。近日,深圳中原、鏈家、Q房、樂有家和美聯物業聯合發布聲明,堅決抵制「全民經紀人」營銷模式。
  • 營銷渠道的設計(重點)
    一、渠道結構 對於企業而言,營銷渠道結構有兩層含義:一是指企業某一條渠道的層次、參與 者和覆蓋範圍;二是指企業使用的渠道類型以及各類型渠道在企業銷售中所佔的 比重和覆蓋範圍。後者可以更精確的稱為企業的渠道組合。
  • 數字營銷都有哪些渠道,不同類型的企業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銷...
    因此針對獲客渠道很多出海企業已經早早轉型,從之前的線下獲客轉戰到線上。但是還有一部分企業處於觀望中,總結下來最大的問題點就是:線上營銷渠道各種各樣,之前沒有數字營銷經驗,不知道如何選擇。 那麼今天這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數字營銷都有哪些渠道,不同類型的企業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銷渠道。
  • 從代理銷售到全民賣房 從「坐銷」到「行銷」
    比如金地自在城項目,目前共有4家中介公司和2家專業代理公司,通過他們的銷售渠道達到快速拓客的目的。這種模式最大的優勢是可以藉助龐大的銷售團隊,將銷售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廣度,滲透到意向客群。雖然這種模式的一些細節至今仍然備受爭議,比如海量的簡訊和電話讓人不厭其煩,但銷售人員的敬業精神卻令人畏懼,不可否認的是它創造了巨大生產力。金地自在城之所以多次蟬聯銷售冠軍,這種銷售模式功不可沒。
  • 杭州一房產中介謊稱有「內部房源」,已有10多名購房者上當
    小夥江軍(化名)在杭州工作多年,很想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為此,他特意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一個靠譜、能幹的中介——毛凱(化名)。江軍聽說,毛凱曾在某房地產開發公司工作過多年,業務十分嫻熟,手頭資源也不少。籤完合同等新房,3個月後中介卻被抓了「江先生,我手上有一套地段極佳的房子,是內部人員留下的,價格便宜,但是需要40萬中介費,有沒有興趣?」
  • 「去中介+新中介」:雙輪驅動下的保險渠道四大進化方向
    事實上,保險渠道正在「去中介」和「新中介」兩個看似矛盾的方向雙向發力。一方面部分頗具創新意識和創新實力的保險公司致力於搭建生態,開拓自有的銷售渠道和業務場景,試圖繞過中介直連C端客戶;另一方面,掌握技術、流量和場景的「新中介」機構不斷湧現,成為保險公司和客戶之間不可或缺的橋梁和紐帶。
  • 信陽農林學院文新茶產業學院成立
    信陽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王新會,市人大副主任陳延虎、市政府副市長胡亞才、市政協副主席吳正先,以及信陽農林學院黨委書記餘作斌、校長邢勇、副校長趙聘,信陽文新茶葉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文新等有關領導出席儀式。信陽產茶歷史悠久,信陽毛尖享譽國內外,茶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 進銷存十大軟體,總有一款適合你
    現在市場上的進銷存軟體,已經不僅限於管理採購、銷售、庫存這些內容,管理顧客、供應商、員工信息、營銷促銷、應收應付、預收預付、統計報表、財務管理等功能更是不在話下。這也就是為什麼說「中小企業選擇管理軟體,首選進銷存軟體」的原因。說了這麼多,市場上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進銷存軟體呢?下面小編就結合用戶的口碑、品牌知名度、軟體下載量等幾方面因素,綜合分析後為大家推薦十款進銷存軟體,相信總有一款軟體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