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好人為小學生上「優良家風家訓課」,培育瑤鄉「文明之花」
有用兒孫聽此教,無用兒孫不留心......」8月26日,湖南永州市江永縣源口瑤族鄉清溪村退休老師田萬載運用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漁鼓」說唱的方式,為清溪完小的學生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優良家風家訓課。為保護、傳承、研究瑤族傳統文化,田萬載退休後自籌資金30餘萬元創辦了「清溪瑤歷史文化博物館」,免費向社會開放。
-
監利退休教授百年老宅創辦民俗博物館
10月20日,農村新報全媒記者在監利市新溝鎮傅柳村監利農村民俗博物館,見到這不同尋常的場景。 「農耕器具在古建築中唱主角,看似不搭,實則很受歡迎。開業20天,每天有近80人前來參觀,最遠的遊客是成都的。」創辦人漆世凱放下手中的掃帚,笑著當起導遊。 五年前,漆世凱從中國地質大學退休,回到傅柳村定居。
-
鶴壁一老人收集老物件,創辦民俗博物館
博物館大家都去過 可是見過自己開的博物館嗎 在鶴壁淇縣就有這麼一家 今天咱們就帶大家走進這家博物館 一塊兒來了解關於「他」的故事
-
退休教師 開設民俗文化館
退休教師 開設民俗文化館 2019/06/06 05:57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王一川 瀏覽:3965
-
濬縣法院舉辦 「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道德講堂活動
濬縣法院舉辦 「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道德講堂活動 2020-12-04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南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王世忠教授一行到清溪瑤博物館開展瑤歷史...
7月28日中南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王世忠教授率其博士生一行到江永縣源口瑤族鄉清溪瑤博物館開展瑤族歷史文化教育專題調研。(左:中南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王世忠教授,右:江永縣清溪瑤退休老師田萬載)王世忠教授是國家教育部聘請的全國民族教育專家,被國家民委選為支持計領軍人才的人選。江永縣五老宣講團成員,江永女書本土研究學者何躍娟,清溪學校蔣芝毅老師等陪同王世忠教授調研。
-
民俗博物館裡的文化鄉村
在常與變、今與昔的呈現中,民俗博物館作為一類記錄個體記憶與時代風貌的載體,既打開了朝向文化鄉村的經驗通路,也提示了鄉土文旅事業的新亮點。——編者閬中市五龍村:千年古法榨油香飄十裡莫子君 梁德 文/圖古法榨油「進樁」環節。
-
去清溪瑤博物館聆聽「人文故事」 觸摸「厚重歷史」 感知「鄉風...
5月10日,來自江永縣教育局、電力局、商業局、千家峒、上洞、新禾等單位的職工和周邊居民,他們帶著孩子到清溪瑤博物館參觀、學習瑤族歷史文化。清溪瑤歷史文化博物館由清溪村退休老師田萬載創辦,館藏文物文獻均為瑤民捐贈,目前已收藏各類文物文獻2萬餘件,為研究江永四大民瑤提供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瑤族文獻素材庫」,是了解瑤文化的一個窗口。
-
「六一」活動邀您來 | 創意手工傳家訓 親子合作揚家風
「六一」活動邀您來 | 創意手工傳家訓 親子合作揚家風 2020-05-29 0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濬縣法院舉辦「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道德講堂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王東紅)12月4日,濬縣法院舉辦了以「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為主題的道德講堂活動,濬縣法院各部門幹警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通過唱歌曲、看短片、誦經典、講故事、談感悟五個環節進行。與會人員一起齊唱了《常回家看看》歌曲,觀看了關於「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的公益視頻短片,朗誦了《曾國藩家訓》中的經典內容「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則儉,永不貧賤」,並一同觀看了「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為主題的微電影。最後,濬縣法院幹警代表劉禹、王子賀分別結合自身經歷談了感悟。
-
探尋海經院博物館裡「館藏」的海南民俗文化
中國第一所高校博物館,是1905年由張謇興辦的「南通博物苑」,該館的宗旨是「設為庠序學校以教,多識鳥獸草木之名」。湖南籍的退休教師高永南收藏的海南民間精美木雕。圖\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進入1980年代,國內高校博物館才真正進入快速發展期。2012年9月,海南省高校首家博物館——海口經濟學院博物館開館。
-
看,這些乖寶寶們正吟誦《遊子吟》,這就是「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
7月12日,在市婦聯舉辦的"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廉潔家風親子誦讀活動中,受邀家庭代表或款款深情或激情高昂,琅琅誦讀聲不絕於耳,動人家風故事緩緩流淌。"無形"家風,如何"有形"呈現?近年來,市婦聯立足家庭主陣地,創新家庭文明建設載體,發揮典型示範作用,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大家庭落地生根,以千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
-
【看展】來巴渝民俗博物館 感受拓古傳今!
【看展】來巴渝民俗博物館 感受拓古傳今!、歷史記錄的重要載體在歷史文化的傳承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歐雲霄 攝碑石遺韻——渝北、梁平兩地館藏精品拓片展,近日在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民俗館)展出。
-
淺談民俗博物館的文化展示
山西省民俗博物館 摘 要:民俗博物館作為展示、研究和傳播優秀民俗文化的重要場所,開展民俗文化展覽,發掘民俗文化的內涵,不僅使觀眾欣賞到精美民俗文物,也使觀眾切身體會到民俗文化的魅力通過從民俗展覽策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探討民俗博物館的展覽模式,可以充分發揮民俗文化在博物館及其陳列展覽中的作用。
-
民俗博物館 如何激活文化記憶
據了解,我省知名度較高、特色較為明顯的民俗博物館,包括鉛山連四紙博物館、新餘夏布繡博物館、進賢中國毛筆文化博物館、贛州客家民俗博物館、景德鎮陶瓷民俗博物館等。得益於鮮明的文化特質,來這些地方參觀的遊客數量較多,如景德鎮陶瓷民俗博物館僅2017年就接待遊客28萬餘人次。
-
《傳統文化進社區》西安市團結民俗博物館攜手小彩虹藝術團迎國慶...
《傳統文化進社區》西安市團結民俗博物館啟動儀式現場西安市未央區團結村書記賀炫武:我們從收藏的藝術作品中看到了時代的脈絡和社會發展的變遷,振興民族文化,文化藝術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西安市團結民俗博物館展廳面積2000平方米,是具有四大展覽廳的博物館。根據展品類型分成了字畫,刺繡,銀飾品,精品收藏展館。西安市團結民俗博物館立足西安,放眼全國,是以挖掘、整理、研究陝西民間的刺繡,陝西民間的銀飾品(銀鎖牌、銀帽花、銀簪子、銀穗子、銀戒指等等)和陝西境內的名人書畫為主題。以宣傳、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己任。
-
家風|傳德昂優秀文化 育文明家風(附視頻)
家風|傳德昂優秀文化 育文明家風(附視頻) 2020-09-07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南民大博導王世忠教授一行到清溪瑤博物館開展瑤文化專題調研
7月28日中南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王世忠教授率其博士生一行到江永縣源口江永縣五老宣講團成員,江永女書本土研究學者何躍娟,清溪學校蔣芝毅老師等陪同王世忠教授調研,從文史資料中可以得出&39;,江永四大民 瑤招安後接受朝廷文化教育是享受優惠的待遇,受朝廷保護的,這些資料是研究少數民族文化教育史的無價之寶,如果我們不來清溪瑤調研就會留下遺憾,今天我們總算是來對了,我代表我們團隊感謝田老師!」
-
私立+私藏:海經院博物館裡的民俗海南
2012年9月,海南省高校首家博物館——海口經濟學院博物館開館。這座博物館卻與常規高校博物館收藏特定學科的教學和科研標本不同,有著「探尋海南民俗文化」的鮮明標籤。 從系列海底珍寶到本土符籙刻本,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海南民間的「婚約」「房契」到海南起家瓷雞公碗,從由海南黃花梨雕刻而成的生活用具到民間常用的文房四寶,參觀完海口經濟學院博物館,就像回到了海南的舊日時光。
-
白銀區民俗文化博物館即將精彩亮相
白銀區終於有自己的博物館啦 位於白銀區全民健身廣場的 白銀區民俗文化博物館 強灣蓮花山齊家文化和王峴灰土澇池半山馬廠文化遺址,展示著4500年前境內先民的生活情境。武川宋梁西秦度堅山城和古代烽燧,橫貫全境的絲綢古道,唐代形成的蘭(州)寧(夏)驛道咽喉要隘,以及明代白銀廠採礦遺址等,與綿延數十公裡的黃河一道,共同積澱形成了域內農耕文化、民俗文化、黃河文化、絲路文化等相互融合、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