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南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王世忠教授率其博士生一行到江永縣源口瑤族鄉清溪瑤博物館開展瑤族歷史文化教育專題調研。
(左:中南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王世忠教授,右:江永縣清溪瑤退休老師田萬載)
王世忠教授是國家教育部聘請的全國民族教育專家,被國家民委選為支持計領軍人才的人選。
江永縣五老宣講團成員,江永女書本土研究學者何躍娟,清溪學校蔣芝毅老師等陪同王世忠教授調研。
在清溪瑤歷史博物館參觀時,田萬載老師向中南民族大學的博士生們講述清溪瑤古代瑤族學子,一盞清油燈陪伴學子"十年寒窗」攻讀書史的故事。介紹了博物館收藏的古代清溪瑤蔣德彰、蔣國英、田天文、田蘇荊等科考的實物與匾額。
田萬載老師在與中南民族大學王世忠教授交流時稱,「清溪瑤招安下山後非常重視文化教育,在江永四大民瑤中最早辦私塾、義學,在瑤族歷史文化受教育的童生、癢生、信生、監生、太學生有86人,參加院試、鄉試、京試的學子有66人,在民國考錄大專院校的學生有4名,新中國建國後考錄各大專院校的學生有286人。在民國34年,清溪還創辦永靖鄉國民中心校,建國後又創辦清溪中學和清溪中心校。在清溪文峰塔寺中清溪瑤還供奉著「孔夫子和徐夫子"每逢孔夫子壽誕村民都要帶上子女去朝拜。
王世忠教授在參觀時囑咐同學們:「你們要認真聽田老先生講解、仔細查看每份文檔資料,這為你們寫博士論文提供不可多得的歷史資料,從文史資料中可以得出'民瑤、熟瑤、平地瑤、生瑤他們受教育的歷史與程度是不同的',江永四大民瑤招安後接受朝廷文化教育是享受優惠的待遇,受朝廷保護的,這些資料是研究少數民族文化教育史的無價之寶,如果我們不來清溪瑤調研就會留下遺憾,今天我們總算是來對了,我代表我們團隊感謝田老師!」
這些是民國、清末教科書(供參考用)田蘇荊是國民學校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