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來自江永縣教育局、電力局、商業局、千家峒、上洞、新禾等單位的職工和周邊居民,他們帶著孩子到清溪瑤博物館參觀、學習瑤族歷史文化。
清溪瑤歷史文化博物館由清溪村退休老師田萬載創辦,館藏文物文獻均為瑤民捐贈,目前已收藏各類文物文獻2萬餘件,為研究江永四大民瑤提供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瑤族文獻素材庫」,是了解瑤文化的一個窗口。
田萬載為遊客們講解了館藏文物文獻背後的「人文故事」:在清朝,一個名叫田蘇荊的清溪瑤人,光緒年間他官品為「國子監」,在民國元年加入「國民黨」,在國民政府擔任十二項職務,統管全權,成為名正言順的一代「瑤王」。
以下是其擔任的部分職務。
一、民國元年十二月二十田蘇荊被委任為田福鄉鄉議員,永明縣知事龍縣長發給《執照》。
二、民國三年(1914)永明縣知事兼保衛團總田民憲任命田蘇荊為四大民瑤「團總」,主持四大民瑤保衛民族事務。
三、民國四年,永明知事田民憲委任田蘇荊為縣誌稿局四瑤採訪員。
四、民國六年九月十五日永明縣知事向傳揩委任田蘇荊為清溪區屠宰稅代辦員。
五、民國七年四月,縣知事劉沛忠,委任田蘇荊為十九區國民學校校長。
六、民國八年六月四日,永明縣知事唐建委任田蘇荊繼任〝永禮團〞團總。
七、民國九年十月二日,永明知事委任田蘇荊為辳會桃川分會勸導員。
八、民國十年四月十五曰,永明縣知事熊良弼委任田蘇荊為團總兼林區區長。
九、民國十一年四月三日,縣知事公署熊良弼委任田蘇荊為四瑤選舉縣議員監察員。
十、民國十一年一月,永明縣知事公署熊良弼委任田蘇荊為清溪區選舉調查員。
十一、民國十年十月十二日,永明縣公署唐學光,委任田蘇荊為同仁會桃川分會勸導部副部長,會長唐南傑,副會長歐陽國柱。
十二、民國十二年七月,永明縣知事雷雯溥委任田蘇荊為挨戶團總。
十三、民國十四年(1925)十一月一日永明縣知事唐煥動委任田蘇荊為團防局局長。
國父孫中山逝世後,田蘇荊參加了孫中山的追悼會,當時孫中山先生的遺囑,田蘇荊叫隨從田子耘筆錄摘抄了一份,如今孫中山先生的這份「遺囑」 珍藏在清溪瑤歷史文化博物館:……務須依照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
田蘇荊歷任了清朝和民國政府的兩任官員。
田蘇荊為官期間,為當地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深得四大民瑤同胞的尊敬及愛戴,遊客們聽得非常認真,透過這些文獻文物背後的故事,用心觸摸瑤族文化的厚重歷史。
田萬載還為孩子們講了人稱「好義急公」的清溪瑤人蔣德彰的故事。
蔣德彰在清朝光緒元年中進士及第,官封「國子監」 、「學政提督」,主持兩湖兩廣科舉監考。蔣德彰為官廉潔正直、不徇私情、堅持原則,他在職期間站在風口浪尖上、力排眾議,錄用了很多有真才實學的寒門子弟,其中就有廣西欽州的吳宏漠。他查辦了一大批貪官汙吏,彈劾了部分朝廷大臣和皇親國戚,被奸臣陷害,官職被罷免,解職卸任歸故。吳宏漠做了縣令,得知舉薦他的蔣大人被貶回故裡,心感痛心,請人制刻了一塊匾額名曰《好義急公》,並派手下送到湖南永明清溪村,以感謝蔣公好義。
如今這塊牌額成為紅色「廉政教育」的鮮活教材,成為「鄉風文明」的歷史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