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問是,她把堅持貫徹到底。科研之路,她將嚴謹身體力行,成績名列前茅,科研碩果纍纍,多次參加學術交流會議,她就是溫州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17級電氣工程專業研究生,張佳瑤。
科研學術兩不誤
作為一名工科生,張佳瑤需要經常與各種電器設備打交道,雖然日常的她在大家眼裡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但是她在科研學習上對自己的要求是「上心走心」,對待實驗永遠保持一絲不苟的態度。從實驗操作到結果分析,每個環節她都認真對待,嚴謹細緻。正是由於這種端正的學習態度,使得她在研究生期間打下了紮實的專業基礎。研究生三年,她成績排名專業第一,曾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浙江省優秀畢業生,電電學院物華春蕾獎,兩次研究生學業一等獎學金。她在科研方面的成果也十分豐碩:共發表論文1篇,授權實用新型1項,公開發明專利2項,參與溫州市科技局項目1項、橫向項目1項、溫州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2項。
在校期間,除了實驗室和寢室兩點一線的生活外,張佳瑤還積極參與學術交流會議,她曾參加過中國電源學會、全國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學術會議、全國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學術年會等,開闊了學術視野,鍛鍊了科研能力。她曾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直流輸電與電力電子2018年學術會議進行論文報告,所寫的論文最終被收入論文集。
不畏挑戰與挫折
談及困難和挫折時,她說:「科研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它會讓我們感到煩躁和挫敗,因此在生活中我們需要一些『調味劑』來轉換情緒。當被繁重的文獻綜述、實驗設計、數據處理等壓到喘不過氣時,我們要學會合理平衡科研和生活間的關係,學會自我調節。」
Q&A
Q1:研究生期間如何在學習和科研中找到平衡?
A1:在研究生期間,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科研是同等重要的。研一時期主要是學習專業課知識,只有把專業基礎打紮實,才能進行後續的科研,同時還可以閱讀一些綜述類型的文獻,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並且對研究現狀進行大致了解。研究生後兩年應該把精力主要放在文獻閱讀和科研上。我們需要合理規劃好不同階段的學習、科研和生活,打好專業基礎,抓緊科研重點,才能在畢業時交出一張滿意的答卷。
Q2:如何提高科研能力?
A2:我們首先要培養論文的檢索能力,學會運用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查閱業內相關文件;其次是在找到專業論文之後仔細閱讀,獲取詳細的知識框架和知識要點;再次是培養實驗技能,學會獨立操作實驗儀器,要能夠做到熟練地運用數據處理軟體。
Q3:關於考研複習有什麼好的建議?
A3:我個人的建議其實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堅持」,尤其是在你最不想堅持的時候堅持。
耐得住孤寂,做得出成績,自荒蕪中踏出路來,光就在眼前!
來源:溫州大學 資料來源: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資料整理:陸昀昀
責任編輯:金俐 陸昀昀 審稿:張雨鳴 伍益佳 終審:付志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