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英對照中國古典名著叢書」怎樣讓老外看懂中國的《四書》

2020-12-13 瀟湘晨報數字報

    中國從「四書五經」到四大名著,在世界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然而,直至上世紀90年代,我國的許多古典文學書籍都是由外國人翻譯。

    從1992年開始,湖南出版社精心策劃出版了「漢英對照中國古典名著叢書」,叢書的出版,成為了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個嶄新窗口。

    本報記者丁陽亮 長沙報導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化底蘊深厚,從「四書五經」到四大名著,在世界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然而,直至上世紀90年代,我國的古典文學在世界上傳播的範圍卻十分狹小,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許多古典文學書籍都由外國人翻譯。這些翻譯出來的作品,大多因為對中國古典文學深厚的內涵把握不準,影響了傳播效果。

    從1992年開始,湖南出版社精心策劃出版了「漢英對照中國古典名著叢書」,叢書的出版,成為了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個嶄新窗口。

    初衷 給有需要的學者提供幫助

    湖南人民出版社的編輯聶雙武當年參加過「漢英對照中國古典名著叢書」的編譯工作。聶雙武回憶,當時湖南出版社剛成立譯文編輯室不久,編譯室成員有楊實、尹飛舟、秦穎和他4人,後來戴茵、李林、曹偉民、莫豔、吳韞麗等人又相繼加入。大家在工作中發現,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國外渴望更進一步地了解中國,而我們也需要大量地譯介本國的文化科技成果和祖國優秀遺產。然而,我國古典文學藝術英文版本少之又少,且外國人翻譯居多,他們對中國古典文學藝術的精髓和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把握不夠,翻譯出來的有很多地方不準確,於是決定編譯一套「漢英對照中國古典名著叢書」。

    聶雙武說,當時國內存在的譯本較少,剛開始工作時,大家心裡都沒有底。最初只在傳統的經、史、子、集中選材,並計劃每年推出兩三種,大家的期望值也很低,希望出書後能作為一種外語學習使用的工具書,給有這方面需要的學者提供一些幫助。

    上市 銷售形勢大好

    聶雙武說,編譯的第一本中國古典名著是《四書》。 初次編譯中國古典名著,對大家來說,是一次不小的挑戰。首要的任務,是要在全國各地找尋存在的各種譯本。那時,翻譯成英文的名著本來就少,古典名著更少,找到這些譯本後,要綜合進行選擇,將最好的譯本選出來作為藍本。在遇到一些翻譯不準確的地方時,又要到全國各地去請翻譯古典文學較好的專家學者進行翻譯,工作量巨大,十分辛苦。

    編書期間,編輯們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大外語學院、圖書館,請教過楊伯峻、蕭乾、汪榕培等大批專家學者。編輯的過程中,排版也是一項繁雜的工作。聶雙武介紹,版面上的原文和翻譯的英文要搭配得很好,不能相差太多,由於當時電腦技術並不先進,只能一一進行人工調校,頗費工夫。

    經過幾年細緻的工作,《老子》、《莊子》、《論語》、《孟子》等漢英對照中國古典名著先後出版。上市後,這些書都賣得相當不錯,《老子》就印了好幾萬冊,其他的名著銷售也在萬冊左右。

    影響 獲得各界高度評價

    這部《漢英對照中國古典名著叢書》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專家學者以及國家新聞出版署的高度評價和重視。於是,叢書的選材範圍擴大,不再局限於某一方面或某一部類的優秀著作,而轉為全面系統地推介中華文化的眾多優秀遺產。同時,在「漢英對照」的基礎上增加了白話譯文,形成了「漢英對照、文白對照」的形式,更便於讀者對古典名著原文的學習和掌握。此後,相繼出版了《詩經》《周易》《楚辭》《尚書》《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儒林外史》《左傳》等漢英對照古典名著。

    叢書的出版形成了一定規模,並具備有眾多的特色,叢書的作者隊伍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提高。除李學勤、楊憲益、許淵衝、胡志揮、吳鈞陶等一大批國內翻譯界、學術界名流之外,還有一些國外的漢學家參與了叢書的翻譯工作。叢書的影響也在不斷擴大。

    著名翻譯家、作家蕭乾在給責任編輯的信中稱讚說:「你們在開創出版界的新方向。」並特意為《中華讀書報》撰文《三種願望同時滿足——介紹「漢英對照中國古典名著叢書」》。季羨林和李賦寧則鄭重推薦《詩經》「對外國人了解中國古典文學,中國人學習自己的寶貴文學遺產,都是十分有用的。」

    1992

    湖南出版社精心策劃的「漢英對照中國古典名著叢書」出版。

    [小檔案]

    為了將中國的古典文學完整而準確地展現在世界面前,湖南出版社經過幾年細緻的工作,先後出版了《老子》、《莊子》、《論語》、《孟子》等漢英對照中國古典名著。上市後,這些書都賣得相當不錯,《老子》就印了好幾萬冊,其他的名著銷售也在萬冊左右。1994年,《詩經》榮獲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相關焦點

  • 古典四大名著全部有了漢英對照版
    至此,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全部有了漢英對照版。該系列中,早先出版的是漢英對照版《紅樓夢》。  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一面鏡子。該系列工程匯聚了一批國際知名譯者的畢生成果,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年前。
  • 外教社推漢英版《三國演義》 四大名著英漢對照版出齊-中國,譯文...
    至此,凝聚了國際知名譯者畢生精力的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全部出齊,重現了中國古典名著的神韻。  整套叢書  採用漢英雙頁對排方式  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是「外教社中國名著漢外對照文庫」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出版項目始於2008年。2011年《紅樓夢》和《水滸傳》 出版,2013年《西遊記》問世。
  • 中國人翻譯120回《三國演義》問世 四大名著漢英對照版出全
    首部由中國人翻譯的一百二十回《三國演義》全本問世四大名著漢英對照版出全了三卷本漢英對照版《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近日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正式推出。至此,凝聚了國際一批知名譯者畢生精力的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全部出齊,重現了中國古典名著的神韻。
  • 漢英對照版《三國演義》面世 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
    原題:古典四大名著全部有了漢英對照版  漢英對照版 《三國演義》 (The Three Kingdoms) 日前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至此,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全部有了漢英對照版。該系列中,早先出版的是漢英對照版《紅樓夢》。《三國演義》(漢英對照版)虞蘇美譯(均出版社供圖)  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一面鏡子。該系列工程匯聚了一批國際知名譯者的畢生成果,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年前。
  • 《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出版 四大名著英漢對照版出齊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漢英對照版《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在新學期開學之際出版。至此,凝聚了國際知名譯者畢生精力的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全部出齊,重現了中國古典名著的神韻。 整套叢書 採用漢英雙頁對排方式 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是「外教社中國名著漢外對照文庫」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出版項目始於2008年。2011年《紅樓夢》和《水滸傳》 出版,2013年《西遊記》問世。 最新出版的《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 由虞蘇美教授翻譯,Ronald C. Iverson審訂。
  • 陝西故事走向世界:當代文學名著英譯叢書啟動暨《賈平凹散文選...
    1月10日,2019年北京圖書訂貨會開幕當天,由中國翻譯協會、陝西省翻譯協會支持,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的「當代文學名著英譯叢書啟動暨《賈平凹散文選(漢英對照)》新書發布會在大會新聞中心隆重舉行。
  • 向世界說明中國 漢英對照《大中華文庫》全球首發
    許嘉璐在《大中華文庫》全球首發式講話(全文) 向世界說明中國2007年元月12日下午14:30,漢英對照《大中華文庫身穿洋裝的《文庫》叢書裝滿了整整一個古色古香的書櫃,分外喜人。本次發布會主題是「向世界說明中國——漢英對照《大中華文庫》全球首發式」,由《大中華文庫》工作委員會主辦、北京四海經典文化傳播中心承辦、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協辦。中國網對首發儀式進行了現場直播。
  • 中國典籍翻譯的現狀與發展策略
    中國文化要「走出去」,典籍翻譯是重要一環。在典籍翻譯研究領域,我們把所有能夠體現中國文化精髓和核心價值觀的優秀作品都納入中國典籍的範疇。其中,既包括文學思想類作品也包括科技藝術類作品,既包括古代作品也包括現當代作品,既包括漢族作品也包括少數民族作品。要將這些文化負載量極大的中國典籍譯成外語介紹給世界,尤為不易。這既需要高超的技術水準,更需要巧妙的藝術手法。
  • 首個由中國人翻譯的一百二十回《三國演義》全本問世,漢英對照版...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日前推出漢英對照版《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這是首個由中國人翻譯的一百二十回《三國演義》全本,同時標誌著該社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全部出齊。 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是「外教社中國名著漢外對照文庫」組成部分,這一出版項目始於2008年,外教社與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聯繫,取得《水滸傳》登特·楊父子英譯本版權,經過兩年多打磨和審校,譯者對英譯本中300多處不夠精準的地方做了修訂
  • 傅璇琮先生與中國古典文學普及工作
    所以,在這項《中國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中,就收入了三套古典文學普及讀物為重點書目,即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七種)、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選讀》(二十種)、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國古典文學少年啟蒙叢書》(三十種)。
  • 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歷經十年出齊,集中展示多位譯者畢生成果
    澎湃新聞 歷經十年,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近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推出漢英對照版《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至此,歷經十年努力後,該社出齊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集中展示了多位國際知名譯者畢生付出的成果。
  • 致敬網格本經典,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出第一輯21本
    關注外國文學的讀者或許都多多少少知道「網格本」: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出版,直到本世紀初,整套叢書的規模達145本之多。這是新中國第一套系統介紹外國文學作品的大型叢書,代表了當時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界、翻譯界和出版界的最高水平。
  • 巧記中國古典名著口訣!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上閃爍著燦爛光輝的經典性作品或優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令人矚目的瑰寶。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有詩歌、散文、小說以及詞、賦、曲等多種表現形式,在各種文體中,又有多種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法,從而使中國古典文學呈現出多姿多彩、壯麗輝煌的圖景。
  • 專訪 劉小楓談古典教育
    博雅教育以古典教育為大學人文-社會教育的基礎,引起歐美學界和教育界關注。與此相應,劉小楓和甘陽教授主持的「經典與解釋」大型系列叢書(華夏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以及「西學源流」叢書(北京三聯書店)歷時13個年頭,改變了我國的學術生態。為此,本刊專訪了劉小楓教授,請他談談古典教育。
  • 九句話概括九部中國古典名著
    名著指的是得到廣泛認可和關注的著作,其價值由於已經超越了時代本身而得以流傳。需要注意的是,廣義的名著不僅僅包含文學名著,還包括社科名著,人文名著等。由於名著本身的意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一句話可以概括的名著。
  • 翻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馬來西亞花了多少年?
    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主席吳恆燦(左)向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黃惠康(右2)介紹馬來文版四大名著。新華網發 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提供。  新華網吉隆坡7月28日電 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主席吳恆燦27日表示,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馬來文版經過多方努力日前正式出版發行。    吳恆燦說,《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經過馬來西亞多位翻譯家三十多年的努力,終於將這些文學經典翻譯成馬來文,這對於中馬兩國文化交流與合作意義重大。
  • 33種名著簡讀本出版 臺灣名家為少兒改寫古典小說
    (記者 金力維)昨日,人民文學出版社聯合上海九久圖書人從臺灣引進的「中國古典小說青少版」系列叢書出版上市,包括33種共42冊。與此前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古典小說青少讀本相比,改寫者全部是臺灣作家、學者、教育專家,在臺灣歷經數十年至今再版不衰。     魯迅先生曾說:「童年的情況,便是將來的命運。」
  • 《中國近代新聞學名著系列叢書》5.5折搶購中(限時一周,包郵)
    中國近代新聞學名著系列叢書【 作者 】徐寶璜、邵飄萍、戈公振……【 類別 】近代新聞學名著【 定價 】全套共50冊,總價為3159元。內容簡介《中國近代新聞學名著系列叢書》是第一套全面梳理中國現代新聞專著的書系
  •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六大名著,除了四大名著之外,另外的兩個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六大名著,除了四大名著之外,另外的兩個是什麼?提到中國古典文學的代表之作,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施耐庵的《水滸傳》、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吳承恩的《西遊記》及曹雪芹的《紅樓夢》。很少有人知道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六大名著,除了四大名著之外,另外的兩個是什麼?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當時的中國文學界將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六本古典小說統稱為六大名著。國家出版局為了振興中國的文藝事業,提高老百姓的文化水平,豐富人們的業餘生活,決定出版一些符合當時國情的優秀文學作品。
  • 英語手抄報:中國古典名著書名英譯
    >英語手抄報:中國古典名著書名英譯2012-01-31 15:14:3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中國古典名著書名英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