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金力維)昨日,人民文學出版社聯合上海九久圖書人從臺灣引進的「中國古典小說青少版」系列叢書出版上市,包括33種共42冊。與此前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古典小說青少讀本相比,改寫者全部是臺灣作家、學者、教育專家,在臺灣歷經數十年至今再版不衰。
魯迅先生曾說:「童年的情況,便是將來的命運。」2012年,在一份對50所學校語文教研組自身教師的問卷調查中,98%的老師認為閱讀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對中小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很有必要。同時,老師們也承認,對青少年而言,閱讀古典小說原本常常會遭遇不少障礙,其中,37%的老師認為最大障礙在於學生學習任務太重;25%的老師認為是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越來越弱,降低其閱讀興趣;僅次於前二者的是改寫不夠專業和名著篇幅太長。
出版社方面認為,此次從臺灣引進的「中國古典小說青少版」可以幫學生讀者跨越在中國古典文萃前的三大障礙。首先,叢書選本33種,堪稱目前市面種類最齊全的中國古典小說青少版讀物,除了四大名著,還包括《今古奇觀》、《刺客傳奇》、《濟公傳》、《鏡花緣》、《滑稽傳奇》、《唐人傳奇》、《中國神話》等以往被忽視的傳世作品。其次,改寫者均為臺灣作家、學者或教育領域專家,譬如《城南舊事》的作者林海音,改寫了《今古奇觀》;被譽為臺灣兒童文學「三駕馬車」的林良為孩子們改寫了《兒女英雄傳》。此外,每本書卷首配有導讀,撰寫導讀者亦是各領域作家,他們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力求概述了作品之精華。
著名兒童作家梅子涵認為,青少年名著簡讀本並不會因改寫而令經典失色。「有很多經典文學一個人小的時候不適合讀,讀了也不是很懂,可如果不讀,長大了,忙碌於生活和社會,忙碌於利益惦記和瑣細心情的翻騰,想讀也很難把書捧起。所以,做個簡讀本,收拾掉一些太細緻的敘述和不合適的內容,傑出的筆是可以讓經典照樣經典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張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