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被欺負,怎麼辦?如何培養他的狼性?

2020-10-08 33教育

班級內有兩個身材瘦弱的孩子,一個性情和善,當受到別的孩子的欺負時總是嘿嘿一笑或者躲避一旁,結果這個孩子經常受到班級內別的孩子的欺負,成了別的孩子的錘架子。而另一個,別的孩子只要一欺負他,他便像惡狼一樣手腳並用,把欺負他的孩子臉抓破或者手抓流血,結果這個孩子一直到最後也沒有人敢再欺負他。

兩個孩子,兩種性格,得到的是兩種結果。

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特別是欺負人,有癮。他若打你一下,你沒有任何反應,那他就會打你第二下第三下。周圍的孩子看這個人好欺負,打他他也不動,他們就會跟著欺負你,打你,你就成了大家欺負的對象了。如果有人欺負你,你猛烈地打回去,讓打人的人受到重創,那他就認為這個人不好欺負,以後別欺負他了,弄不好,這個最先欺負你的人還會怕你。軟的欺硬的怕,這是人性的共同法則。

我們絕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好欺負別人的人,但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經常受別人欺負的人。不欺負別人,更不能受別人欺負,這也許是大多數家長教育孩子的標準。可有些孩子性格就是懦弱,面對外來的欺負總是選擇逃避退讓,他以為自己退讓了,別人就不會再進攻了,可他想錯了,你越退讓越逃避,招來的後果越是更加嚴厲的欺負。所以這個時候你最佳的選擇就是堅決打回去,給對方制命的一擊,只有這垟才能阻止對方欺負你的拳頭,讓他認為你不是個好欺負的人,以後他對你就會選擇避讓,達到自己不受欺負的目的。

我的兒子性格有點懦弱,與小朋友相處總有人欺負他,後來我就灌輸他自衛的理念,讓他懂得自衛反擊的必要性,後來有一次他與小朋友發生了矛盾,兒子竟拿起了地下的磚頭向那個小朋友頭上砸去,幸虧被老師及時發現才沒有發生禍事,從此小朋友們再沒有人敢欺負兒子了。

小孩子受不受別人的欺負當然與他的體形體質有很大關係,長得人高馬大膘肥體壯當然人見人怕,就沒有人敢欺負。怕的是長得瘦弱,有點弱不禁風,性格又格外和善,受了欺負又沒有反擊意識,這樣的人最容易受欺負。對於這樣的孩子一定要教育他自衛反擊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猛烈還手的狼性,讓欺負他的人償到狼的狠勁兒,從而停下欺負別人的步伐。體質弱的孩子只要有狼的猛勁兒,即使碰到愛欺負人的人也得考慮考慮。

國家與國家的相處,道理也一樣。咱們中華民族向來和平友善,無論對誰都不會發生任何欺侮行為,倒是其他的民族與國家看中國人善良可欺,就想方設法欺負咱們中國人,於是才導致了在外國人的眼裡中國人就是善良可欺,就是弱勢。中華人民興和國成立之後,還是有許多外國人來欺負我們中國,中國人民堅決反擊,表現了士可殺不可辱的高貴氣節。中國人民善於反擊的狼性是在與列強的共同相處中學得的立世經驗,也是中國人民昂然屹立於世界之林的資格。

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和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還有珍寶島戰役抗美援朝都是中國人民這種狼性的具體體現。中華人民共和國住聯合國發言人華春瑩曾對數次到我國南海挑釁的美國人說,中國人民不生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美國軍艦膽敢再到南海攪事,中國人民絕對不客氣。一個中國人民絕對不客氣嚇得美國軍艦立馬逃岀南海,因為他們明白中國人民的不客氣不是簡單的一句說辭,他們在朝鮮戰場上嘗過中國人民的不客氣。

​常言說:人善有人欺,馬善有人騎。這裡的善指的就是在別人欺負你的時候,你不進行合理的反擊,而是採取求饒或退讓的方法,那這種善良就會被人認為你是軟弱可欺的,對你的欺負也就會變本加厲,讓你倍受欺凌。自己的孩子如果具備這種善良,那就需要做父母的對孩子的勇敢氣質進行訓練,教給孩子正確面對外來的欺負。對別人的蠻橫欺負,懼怕和逃避退讓都不行,唯一正確的選擇就是給以堅決有力的回擊,讓欺負人的人受到重創,讓他感覺到你不是一個可以隨便欺負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被欺負,如何培養他的狼性?」,他缺的並不是狼性
    網上有人提問:「孩子總是被欺負,如何培養他的「狼性」?」都說嬰兒生出時如一張白紙,作畫的是父母。縱使有天性使然的說法,但更多權威的教育專家們都一再告訴我們:孩子的性格品德、行為習慣等等的養成,都與他成長的環境(包括父母的言傳身教、家庭成員間的相處模式等)密切相關。
  • 孩子在幼兒園總是被欺負該怎麼辦?家長一定要看
    作者:菠蘿老師小語媽最近一直很苦惱,小語在幼兒園總是被一個男孩子欺負,動不動就撞她一下,或者推翻她的杯子和凳子。小語回到家總是悶悶不樂,還說以後再也不去上幼兒園了。小語媽和老師反映了之後還是被欺負,老師也和家長溝通過了,依舊於事無補,反而欺負的更變本加厲了。該怎麼辦?難道只能轉學嗎?
  • 孩子膽小怕事?如何釋放孩子的狼性?運用"狼性法則"更有效
    2.溺愛讓孩子失去力量曾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專家說:"要想毀掉一個孩子,那就無底線的寵愛他、縱容她吧。"孩子都是家長們的心頭肉,尤其是經常與孩子進行接觸的母親,受到自身感性特徵的影響,很容易就會對孩子產生溺愛之情。
  • 李玫瑾教授:害怕孩子被欺負,就從小培養他「不好惹」的實力
    今天上午同事說最近挺苦惱女兒的問題:孩子有點討好型人格,跟誰都比較謙讓,可是最近她同桌總是一會兒打她一下,一會兒掐她一下。我們都說:「要打回去啊。」她說我也告訴我女兒打回去,可是女兒問她:「那我同桌打我兩下怎麼辦?
  • 孩子受欺負家長怎麼辦?教會孩子如何不被欺負!
    確保孩子在充滿愛、同情心與尊重的親子關係中長大  預防孩子被欺負或欺負人的最根本的方法是——確保他在充滿愛、同情心與尊重的親子關係中成長,而不是在被暴力和權力控制的環境中長大。與孩子保持溝通  孤獨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負。請記住,身為父母最重要的責任之一是——保持與孩子在心靈和情感上的親密連接。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要與孩子保持暢通的溝通。  3.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不合群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負。
  • 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
    今天群裡的媽媽們提出的場景問題:1.孩子在幼兒園跟小朋友有衝突了,推搡了別人怎麼辦?2.孩子才兩歲多,被鄰居家的大人嚇唬要剁手怎麼辦?、再次被欺負2.被欺負還手但失敗的孩子:有可能還會繼續被欺負3.被欺負還手成功的孩子:再次受欺負的機率降低,但是要避免變成主動攻擊別人4.向成人尋求幫助的孩子:這樣短期是有效,長期有可能被孤立,還是沒有治本5.跟小朋友有了手腳的衝突:這種事兒,說不清誰對誰錯,其實孩子之間根本沒有問題,是大人在升級矛盾。
  • 孩子被霸凌欺負怎麼辦?這3條育兒策略,培養小孩「不好惹」能力
    如果說「他打了你,那你就打回去呀」,而小孩則回覆你「我打了他,他又打我更大力更疼了,該怎麼辦?」簡單兩句話,足讓家長語塞,問題繼續循環,無法完美解決。「孩子被欺負」這問題上,與其說用「欺壓回饋給欺負別人的小孩,直接打回去」,不如把孩子培養出讓人覺得「不好惹」的能力與氣質,把孩子的膽子壯大,遇事不慌,大膽開朗,遇到挫折也不容易退縮,面對霸凌者也不會縱容,反抗回去。
  • 犯罪心理學專家:不想孩子被欺負,要從小培養他「不好惹」的能力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會遇到很多讓家長措手不及的問題,比如:有一天我兒子突然回來跟我說:「媽媽,有個小朋友打我了,怎麼辦?我順嘴就說了一句:「那你就打回去啊?」他又說:「那他打我更用力怎麼辦」?問完我這個問題,我瞬間語塞。我發現,面對孩子被欺負這件事兒,僅僅用一句「打回去」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 犯罪心理學專家:不想孩子被欺負,要從小培養他「不好惹」的能力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會遇到很多讓家長措手不及的問題,比如:有一天我兒子突然回來跟我說:「媽媽,有個小朋友打我了,怎麼辦?我順嘴就說了一句:「那你就打回去啊?」他又說:「那他打我更用力怎麼辦」?問完我這個問題,我瞬間語塞。我發現,面對孩子被欺負這件事兒,僅僅用一句「打回去」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 夜讀丨 孩子被欺負了,我該怎麼辦?
    夜讀丨 孩子被欺負了,我該怎麼辦?無論孩子之間是否有欺凌現象,家長都絕不應該持刀去刺殺另一個孩子。可是拋開個案,類似疑問確實能激起所有父母的情感波瀾。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我該怎麼辦?經常被曝光的校園霸凌事件,強化了父母們的不安全感。而這種群體不安全感,是有可能演化為非理智行動的。
  • 孩子老是被欺負,作為家長你該怎麼辦?
    有個電影裡說:「這世上有三種人,羊,狼和牧羊犬,有的人更願意相信,這世上沒有邪惡,當有一天邪惡降臨時,他們將無法自保,這些人是羊;然後是捕食者們,他們用暴力捕食弱者,這是狼;接下來,還有那些生來就幸運的擁有進攻能力和不可抵抗的保護欲,這些人是能與狼對壘的稀有品種,他們是牧羊犬。」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牧羊犬」,但如果他們是人人可以欺負的「羊」,我們該怎麼辦呢?
  • 孩子在幼兒園總是被欺負,膽小的孩子該如何教育?
    生活中,家長們總是在各種「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感到無助。孩子在外受到欺負時總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出門在外害羞不愛表達,喜歡自己呆著,不愛和小朋友一起玩……家長不管怎麼鼓勵孩子都達不到效果。那麼,膽小的孩子到底該如何教育?我們一起來看看李玫瑾教授是怎麼說的。
  • 如何正確處理孩子欺負人或者被欺負
    時常有家長問:「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孩子總愛欺負人,惹是生非,怎麼辦?」一個是「小受氣包」,一個是「小霸王」,兩者的爸爸媽媽們都有許多煩惱。是教「受氣包」強硬地反擊,「他打你,你也打他」?還是秉承吃虧是福,「算了,我們不和他計較」?抑或是「惹不起躲得起」,索性少出去和其他孩子玩,免得受欺負?
  • 孩子的玩具被搶走或被欺負,怎麼辦?
    爸媽營說本文是今天【怎麼辦專題】第一篇,這個專題,是我們專門給爸媽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專題,搜羅了大家育兒生活中的最頭痛的問題,匯聚成一個——【怎麼辦專題】。一、孩子的年齡,決定採取的方式根據孩子年齡的不同,處理方式也大相逕庭。三四歲以上的孩子語言表達力增強,玩具被人搶走,我們就可以鼓勵孩子要回來。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2歲的孩子身上,期望他把玩具要回來就不現實了。所以,3歲以前的孩子,父母不能期望孩子自己解決,必須起主導作用。
  • 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如何教會孩子應對同伴「欺負」的方法
    「媽媽,今天我們班的小胖胖欺負我,上午老師叫我們玩玩具的時候,我和小胖胖都看上了同一個積木,但是小胖胖力氣大,將積木一下子就搶過去了。他搶我玩具……」,「還有,媽媽,下午,我們到一樓操場玩,老師叫我們排隊,同學們爭先恐後地向老師跑去。我站在前面,跟上來晉晉往我身上一撞,他的胳膊打到了我的頭。疼到我哭了,為什麼同學們要欺負我。」
  • 犯罪心理學專家:孩子要想不被欺負,就要培養他「不好惹」能力,
    這個話就是,要是對方打得更加兇怎麼辦。這個問題確實是挺困擾人的,如果被打了,打回去,那麼就會面對更加嚴重的被打。如果是容忍下去,那麼之後會有更多的人欺負你。 難道這個問題是找不到答案嗎?值得高興的是看到了一檔節目,作為犯罪心理學的教授,李玫瑾對於這個現象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想要自己的孩子之後不被欺負,那麼就要教會他們這三個能力。
  • 如何才能培養一個不受欺負的孩子?父母做到4點,孩子氣場十足
    和梓豪媽媽聊起了各自的孩子,梓豪媽媽說:這幾天挺鬧心的,因為班裡有個小男孩總是欺負梓豪,把他文具盒扔進暖氣裡,給他取外號,沒事就起鬨等。因為那個孩子的媽媽是家委會的組長,經常去班級裡和老師商量事情,所以那個愛欺負人的小男孩有點有恃無恐,老師有時候也睜隻眼閉隻眼,梓豪媽媽嘆著氣說,自己又不想和那個小男孩鬧翻臉,可是梓豪這麼受欺負,自己也不舒服。她說:這可怎麼辦?
  • 孩子好奇心太重?狼性法則:這才是孩子進步的原動力
    何女士最近就發現孩子總是喜歡去問自己「為什麼」,明明是一些很簡單的事情,孩子卻能提出數個問題。在剛開始的時候,何女士認為小孩子產生好奇是很正常的事情,於是會耐心的去回答孩子的問題,可是漸漸的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多,有的時候更是誇張,一天可以提出100多個「為什麼」。這讓何女士有些不耐煩,可是他又不好去指責孩子,因為害怕對孩子造成打擊。
  • 孩子好奇心太重?狼性法則:這才是孩子進步的原動力
    在剛開始的時候,何女士認為小孩子產生好奇是很正常的事情,於是會耐心的去回答孩子的問題,可是漸漸的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多,有的時候更是誇張,一天可以提出100多個「為什麼」。這讓何女士有些不耐煩,可是他又不好去指責孩子,因為害怕對孩子造成打擊。
  • 育樂課堂 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被欺負?
    萌芽君最近學習了有關霸凌(bully)問題的文章,自上期育樂課堂開始推送霸凌問題的文章,今天是下篇《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被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