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了,你和孩子都怎麼度過呢?
會不會還讓孩子沉浸在題海中無暇抬頭?或者無所事事,不知幹點啥?
其實每一個假期都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期,把握好了一個寒假,就能讓孩子的成長如雨後春筍,在下一個學期步步高升。
多年陪伴青少年孩子學習成長的經驗教會我,一定少和孩子講道理,多和孩子培養感情,感情到了,說啥都好說了。
那如何培養感情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共同活動中彼此配合拉近感情。推薦幾個親子活動,如果你家裡有你們習慣的共同活動,比如你們共同的愛好滑冰旅行等等都是很好的活動。
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和孩子體驗一到兩個新鮮的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發現新鮮的自己,也能開發新的神經通路。
當然最常規的活動成本最低的活動就是讀書和看電影,讀書是成本最低的了解別人某個階段的世界的最便捷的方法,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讀一本或者一類書,然後說說彼此的觀點,也可以一起看電影共同討論彼此的感受,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我平時讀書比較多,但是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部電影,就是前陣子熱播的【中國機長】,在這部電影裡讓我看到了教育的樂趣和成長的真正意義。
這部電影高度還原川航3U8633的「世界級備降」事件,畫面真實震撼,情節扣人心弦,看完讓我熱淚盈眶。
電影的故事原型是2018年5月14日,重慶飛往拉薩的川航3U8633次航班起飛42分鐘後,飛機右側擋風玻璃爆裂,艙內瞬間失壓,副駕駛半個身子被吸出窗外。
機長劉傳健承受著嚴寒和缺氧,一邊拽著副駕駛一邊手動駕駛飛機,34分鐘後成功備降在成都雙流機場,飛機上的119名乘客安全落地。
這是中國民航史上第二起客機高空風擋玻璃脫落事件,半小時備降的難度堪稱「世界級」。劉傳健和機組人員創造了全球民航史上的奇蹟。
事故發生後,劉傳健被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長,最美退役軍人,2018年感動中國人物等榮譽稱號。
電影中那緊張的三十幾分鐘,機組人員慌亂中的沉著應對,面對乘客失控時的耐心而堅定,無不體現了全機組人員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的高度默契。
想起曾經的一句古話: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電影裡空乘人員每次起飛前都要練習的那句話:請相信我們,我們都經過專業的訓練。有人說我們每次起飛前都要訓練,訓練這麼多次,也沒用上過這句話。另外一個說爭取永遠也用不到這句話。
當川航3U8633出事時候,乘客焦躁的情緒,恐懼的表達,讓整個機艙內的人們更加焦躁不安,袁泉飾演的組長溫柔而堅定的重複那句:請相信我們,我們經過專業訓練。
最後讓所有乘客配合機組人員的安排,安全抵達地面。
那一刻,很感動,人在最後關鍵時刻,是最清醒最明白也恐懼也無懼。最後人性的最底層的力量是相通的,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曾經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想到了中國教育,這些人不都是閃爍著中國精神的中國人創造的奇蹟麼?
機長劉傳健是退伍的飛行員,曾經以為平平淡淡的開著飛機也沒想能夠有這樣的經歷。但是在擋風玻璃碎了之後,他曾經積累下來的所有本事都派上用場 了。
劉傳健後來接受採訪時候說在發現玻璃碎了之後的幾秒自己完全是蒙的,然後緊接著就完全投入到突發情況的處理上。
無論面對雲層還是未知的高度和各種未知情況,劉傳健沉著冷靜的應對,臨危不懼的姿態,堅定而執著的救了全機人的生命。
技術在這個時候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多年的學習和鍛鍊,在這個關鍵時刻,立了大功。而強大的心理素質處理緊急危難情況下的情感,讓所有技術恰到好處的施展,這是安全的魂。
不管是飛行員還是空乘人員,每個人的專業都那樣恰到好處的處理當前的事。沒有讓自己處在情感恐懼中而不知所措,面對客人的恐慌依然堅定從容的保證最專業的處理,真的是讓所有的事完美配合,事半功倍。
想起孩子們的學習,和戰勝困難的機組人員一樣,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平時多日的鍛鍊,都是風和日麗的太平日子,但是真的遇到事時候,專業就是能救命的。
很多人吐槽中國高考制度,即便操作過程中有各種多樣的困難,但是從長遠來看,高考制度也在逐漸完善,即便沒那麼完美,培養出來的一批批孩子都過上了更好的人生,這就是值得。
網上有過那樣一段視頻,剛出生的小孩就被調皮的爸媽給放上了一個高考倒計時牌。很多人笑了,但細細想想,高考前的日日夜夜不就是為了高考那一時刻在準備麼?
在求學這十幾年的歷程裡,學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在學習新知識過程中對學過知識的處理,在成績好或者成績壞的時候練習自己情緒處理能力,在靜不下來學習時候練習自己管理自己的思想和行動的能力,最後高考時候,用兵一時,把曾經積累下來的所有能力,都在高考考場上集中施展。
這世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先播種後收穫,只是這種子和果子不在同一個季節出現,作為播種者我們要有耐心。
人和人差距不在智商,但是情商卻決定了人和人的不同。穩定的情緒控制可以事半功倍。
飛機上的應急時候,機長和機組人員的穩定的情緒控制救了119位乘客的生命,也救了自己的家,如果在出事時候,有半點慌亂,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穩定情緒重要麼?非常重要啊,能夠持續學習,在無聊的重複中保持學習的進度,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
有的人耐不住寂寞,就會走神,有的人覺得無聊,對學習就漸行漸遠。那些學霸多數在學習的時候,是穩定而淡定,不大喜亦不大悲,掌握一套屬於自己的學習方式,成績自然穩步提高。
還有一種學習需要控制情緒,就是在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網上曾傳過一張照片,就是一個孩子寫作業,帶著摩託車的那種頭盔,而爸爸在旁邊拿著戒尺「陪伴」,這架勢是一言不合就開幹麼?
情緒穩定的家長是家裡的定海神針,是孩子後天情商的原始模板。有人說情緒穩定的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幸福源泉。
作為父母真的不要孩子一不和你心意就非打即罵,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本身就面對很多未知而不知所言,如果外人不理解,作為父母也不理解,那孩子要多孤獨啊。
曾經看到以為父親,說老師請他去談話了,說女兒的數學試卷做的不好,老師情緒不好,一邊抱怨一邊轉達給爸爸,他的女兒真的不夠優秀。
這位爸爸聽了老師的話之後,回家吃飯了,女兒以為爸爸一定會劈頭蓋臉的訓斥一頓,沒想到爸爸隻字未提。後來媽媽問爸爸怎麼回事,爸爸說:作為父母我們得為孩子承擔點什麼啊,老師訓斥我是老師情緒管理不住了,我不能訓斥孩子,是我要控制我自己的情緒,而孩子自己自然也知道要把題做好,分數考高,別人可以在孩子面前管不住自己,但是我們做父母的得管著自己啊。
聽了這位爸爸的分享,我想他們女兒一定成長很幸福。
信任的力量真的難以用語言描述清楚,但是有一點非常清楚,信任的力量極大的促成了這次飛機的安全著陸。乘客相信空乘人員,空乘人員帶領著乘客相信機長。
所有人共同相信這份力量,共同度過難關。
這種相信的力量是什麼力量呢?是飛機遇險時候相信專業的力量,是媽媽相信能夠接住掉下來的孩子時候那種蹦發出來的無限潛能的力量,是紅軍戰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溫暖。
相信是對未來的確定無疑,是可以創造奇蹟的力量。
記得【阿甘正傳】裡面,從小就有些特殊的阿甘,學校不讓他入學,但是媽媽始終堅持孩子是最棒的,阿甘還可以跑得快,最後阿甘倒是成就了自己不凡的人生。阿甘媽媽這份信任的力量,創造了一份成長的奇蹟。
還記得有一個孩子,半年前成績平平,我和他媽媽溝通過後,默默讚揚他鼓勵他,他自己也慢慢的感到了內心的變化,有三科的成績從最初的不及格,到期末考試時候,變得八十分以上,這也真算是一份奇蹟了。
信任可以讓人變得更堅定而充滿力量。
信任可以讓一個人看到自己精進的力量,不停向過去的自己學習,也有勇氣面對自己的優勢或者短板。
當一個人能夠意識到向自己學習的時候,就開啟了人生的快速列車,隨時修正自己的不足也能夠隨時讓自己知道要走向哪裡。
一個不會遊泳的人總換遊泳池是不會學會遊泳的,一個遇到問題的人沒有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也是沒辦法得到真正的成長的。
而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學會向自己過往的成績和表現學習,這次才是真正的找到學習的路。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十幾年的學習終究不是為了高考那幾天的考試,高考只是一個監測站,更重要的是在這些年學習過程中養成的性格習慣,生活態度,對時間的管理能力對成績好壞的面對能力,這些能力才會受用終身。
中國機長,中國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