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好的教育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2020-08-28 愛閱讀的帥媽

寒假了,你和孩子都怎麼度過呢?

會不會還讓孩子沉浸在題海中無暇抬頭?或者無所事事,不知幹點啥?

其實每一個假期都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期,把握好了一個寒假,就能讓孩子的成長如雨後春筍,在下一個學期步步高升。

多年陪伴青少年孩子學習成長的經驗教會我,一定少和孩子講道理,多和孩子培養感情,感情到了,說啥都好說了。

那如何培養感情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共同活動中彼此配合拉近感情。推薦幾個親子活動,如果你家裡有你們習慣的共同活動,比如你們共同的愛好滑冰旅行等等都是很好的活動。

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和孩子體驗一到兩個新鮮的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發現新鮮的自己,也能開發新的神經通路。

當然最常規的活動成本最低的活動就是讀書和看電影,讀書是成本最低的了解別人某個階段的世界的最便捷的方法,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讀一本或者一類書,然後說說彼此的觀點,也可以一起看電影共同討論彼此的感受,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我平時讀書比較多,但是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部電影,就是前陣子熱播的【中國機長】,在這部電影裡讓我看到了教育的樂趣和成長的真正意義。

【中國機長】是中國教育的成功典範

這部電影高度還原川航3U8633的「世界級備降」事件,畫面真實震撼,情節扣人心弦,看完讓我熱淚盈眶。

電影的故事原型是2018年5月14日,重慶飛往拉薩的川航3U8633次航班起飛42分鐘後,飛機右側擋風玻璃爆裂,艙內瞬間失壓,副駕駛半個身子被吸出窗外。

機長劉傳健承受著嚴寒和缺氧,一邊拽著副駕駛一邊手動駕駛飛機,34分鐘後成功備降在成都雙流機場,飛機上的119名乘客安全落地。

這是中國民航史上第二起客機高空風擋玻璃脫落事件,半小時備降的難度堪稱「世界級」。劉傳健和機組人員創造了全球民航史上的奇蹟。

事故發生後,劉傳健被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長,最美退役軍人,2018年感動中國人物等榮譽稱號。

電影中那緊張的三十幾分鐘,機組人員慌亂中的沉著應對,面對乘客失控時的耐心而堅定,無不體現了全機組人員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的高度默契。

想起曾經的一句古話: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電影裡空乘人員每次起飛前都要練習的那句話:請相信我們,我們都經過專業的訓練。有人說我們每次起飛前都要訓練,訓練這麼多次,也沒用上過這句話。另外一個說爭取永遠也用不到這句話。

當川航3U8633出事時候,乘客焦躁的情緒,恐懼的表達,讓整個機艙內的人們更加焦躁不安,袁泉飾演的組長溫柔而堅定的重複那句:請相信我們,我們經過專業訓練。

最後讓所有乘客配合機組人員的安排,安全抵達地面。

那一刻,很感動,人在最後關鍵時刻,是最清醒最明白也恐懼也無懼。最後人性的最底層的力量是相通的,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曾經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想到了中國教育,這些人不都是閃爍著中國精神的中國人創造的奇蹟麼?

技術是骨情感是魂,專業是王道

機長劉傳健是退伍的飛行員,曾經以為平平淡淡的開著飛機也沒想能夠有這樣的經歷。但是在擋風玻璃碎了之後,他曾經積累下來的所有本事都派上用場 了。

劉傳健後來接受採訪時候說在發現玻璃碎了之後的幾秒自己完全是蒙的,然後緊接著就完全投入到突發情況的處理上。

無論面對雲層還是未知的高度和各種未知情況,劉傳健沉著冷靜的應對,臨危不懼的姿態,堅定而執著的救了全機人的生命。

技術在這個時候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多年的學習和鍛鍊,在這個關鍵時刻,立了大功。而強大的心理素質處理緊急危難情況下的情感,讓所有技術恰到好處的施展,這是安全的魂。

不管是飛行員還是空乘人員,每個人的專業都那樣恰到好處的處理當前的事。沒有讓自己處在情感恐懼中而不知所措,面對客人的恐慌依然堅定從容的保證最專業的處理,真的是讓所有的事完美配合,事半功倍。

想起孩子們的學習,和戰勝困難的機組人員一樣,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平時多日的鍛鍊,都是風和日麗的太平日子,但是真的遇到事時候,專業就是能救命的。

很多人吐槽中國高考制度,即便操作過程中有各種多樣的困難,但是從長遠來看,高考制度也在逐漸完善,即便沒那麼完美,培養出來的一批批孩子都過上了更好的人生,這就是值得。

網上有過那樣一段視頻,剛出生的小孩就被調皮的爸媽給放上了一個高考倒計時牌。很多人笑了,但細細想想,高考前的日日夜夜不就是為了高考那一時刻在準備麼?

在求學這十幾年的歷程裡,學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在學習新知識過程中對學過知識的處理,在成績好或者成績壞的時候練習自己情緒處理能力,在靜不下來學習時候練習自己管理自己的思想和行動的能力,最後高考時候,用兵一時,把曾經積累下來的所有能力,都在高考考場上集中施展。

這世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先播種後收穫,只是這種子和果子不在同一個季節出現,作為播種者我們要有耐心。



穩定的情緒控制可以事半功倍

人和人差距不在智商,但是情商卻決定了人和人的不同。穩定的情緒控制可以事半功倍。

飛機上的應急時候,機長和機組人員的穩定的情緒控制救了119位乘客的生命,也救了自己的家,如果在出事時候,有半點慌亂,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穩定情緒重要麼?非常重要啊,能夠持續學習,在無聊的重複中保持學習的進度,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

有的人耐不住寂寞,就會走神,有的人覺得無聊,對學習就漸行漸遠。那些學霸多數在學習的時候,是穩定而淡定,不大喜亦不大悲,掌握一套屬於自己的學習方式,成績自然穩步提高。

還有一種學習需要控制情緒,就是在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網上曾傳過一張照片,就是一個孩子寫作業,帶著摩託車的那種頭盔,而爸爸在旁邊拿著戒尺「陪伴」,這架勢是一言不合就開幹麼?

情緒穩定的家長是家裡的定海神針,是孩子後天情商的原始模板。有人說情緒穩定的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幸福源泉。

作為父母真的不要孩子一不和你心意就非打即罵,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本身就面對很多未知而不知所言,如果外人不理解,作為父母也不理解,那孩子要多孤獨啊。

曾經看到以為父親,說老師請他去談話了,說女兒的數學試卷做的不好,老師情緒不好,一邊抱怨一邊轉達給爸爸,他的女兒真的不夠優秀。

這位爸爸聽了老師的話之後,回家吃飯了,女兒以為爸爸一定會劈頭蓋臉的訓斥一頓,沒想到爸爸隻字未提。後來媽媽問爸爸怎麼回事,爸爸說:作為父母我們得為孩子承擔點什麼啊,老師訓斥我是老師情緒管理不住了,我不能訓斥孩子,是我要控制我自己的情緒,而孩子自己自然也知道要把題做好,分數考高,別人可以在孩子面前管不住自己,但是我們做父母的得管著自己啊。

聽了這位爸爸的分享,我想他們女兒一定成長很幸福。



信任的力量是奇妙而偉大的

信任的力量真的難以用語言描述清楚,但是有一點非常清楚,信任的力量極大的促成了這次飛機的安全著陸。乘客相信空乘人員,空乘人員帶領著乘客相信機長。

所有人共同相信這份力量,共同度過難關。

這種相信的力量是什麼力量呢?是飛機遇險時候相信專業的力量,是媽媽相信能夠接住掉下來的孩子時候那種蹦發出來的無限潛能的力量,是紅軍戰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溫暖。

相信是對未來的確定無疑,是可以創造奇蹟的力量。

記得【阿甘正傳】裡面,從小就有些特殊的阿甘,學校不讓他入學,但是媽媽始終堅持孩子是最棒的,阿甘還可以跑得快,最後阿甘倒是成就了自己不凡的人生。阿甘媽媽這份信任的力量,創造了一份成長的奇蹟。

還記得有一個孩子,半年前成績平平,我和他媽媽溝通過後,默默讚揚他鼓勵他,他自己也慢慢的感到了內心的變化,有三科的成績從最初的不及格,到期末考試時候,變得八十分以上,這也真算是一份奇蹟了。

信任可以讓人變得更堅定而充滿力量。

信任可以讓一個人看到自己精進的力量,不停向過去的自己學習,也有勇氣面對自己的優勢或者短板。

當一個人能夠意識到向自己學習的時候,就開啟了人生的快速列車,隨時修正自己的不足也能夠隨時讓自己知道要走向哪裡。

一個不會遊泳的人總換遊泳池是不會學會遊泳的,一個遇到問題的人沒有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也是沒辦法得到真正的成長的。


而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學會向自己過往的成績和表現學習,這次才是真正的找到學習的路。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十幾年的學習終究不是為了高考那幾天的考試,高考只是一個監測站,更重要的是在這些年學習過程中養成的性格習慣,生活態度,對時間的管理能力對成績好壞的面對能力,這些能力才會受用終身。

中國機長,中國驕傲。

相關焦點

  • 空難片中好評如潮的《薩利機長》,到底比《中國機長》好在哪?
    《薩利機長》是一部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湯姆·漢克斯主演的空難片,在豆瓣上獲得了8.3分的好評。《薩利機長》在豆瓣上的分類只寫了劇情片和傳記片。《薩利機長》與一般的災難片不同,由於它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所以我們早就知道了這個空難事件的結果。因而影片把最大的懸念設定在了事故發生時薩利機長的處置措施上:飛機是應該迫降哈德遜河上,還是返航附近的機場?
  • 《中國機長》電視劇版,猜猜機長是誰?
    國慶檔,電影《中國機長》熱映。票房突破十個億!在這部電影中,張涵予飾演機長,他堅毅的外表,冷靜的表情,給人以安全感與信任感。早在1996年,電視劇版《中國機長》就熱播放了!該劇以中國國航四十二年來安全飛行為藍本,通過三代飛行員工作中面臨的種種挑戰,以及他們在東西方文化碰揞中所表現的不卑不亢,體現了中國民航人的勇敢無畏及獻身精神 。這部電視劇,不僅有很多中國知名演員,還有很多美國的演員,因為是在中國和美國兩地拍攝的。
  • 中國機長大結局是什麼意思?中國機長故事原型介紹
    中國機長大結局是什麼意思?中國機長故事原型介紹時間:2019-10-02 00: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機長大結局是什麼意思?中國機長故事原型介紹 要說國慶檔最讓人期待的電影莫過於是《中國機長》,《中國機長》改編自川航3U8633迫降事件,2018年5月14日重慶發往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的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的極端罕見險情,在飛機儀表     原標題:中國機長大結局是什麼意思?
  • 七天《中國機長》,敬畏的生命,但光美是不夠的
    說到今年的國慶片,《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票房正在追趕,但在風格和特點上,他們各有優勢。在文章的前兩篇文章中,編輯談到了《我和我的祖國》,我們將討論根據特定事件改編的電影《中國機長》。
  • 東航機長們看完中國機長之後,社長想對你們說什麼?
    不遺憾,因為當記者也是我的夢想, 而且我20年來也做的很開心, 但每每看到機長們,還是不免有些感慨, 要是自己會開飛機會多好呢……
  • 《中國機長》影評:學會敬畏
    講述了「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與119名乘客遭遇極端險情,在萬米高空直面強風、低溫、座艙釋壓的多重考驗。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後面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這部電影充分體現了中國民航人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責任的精神。
  • 張涵予歐豪《中國機長》為川航機長和所有機組人員打call
    張涵予歐豪《中國機長》有人說這個職業就是圍城裡面的人掙扎想出來,外面的人拼死往裡進,剛開始飛的時候誰不是懷著滿腔熱血,時間一長就開始變得麻木,每天機械流水的操作,昏暗狹窄的機艙都讓人覺得精疲力盡,到最後終於守不住了,如今看到預告片真的讓我想起在烏魯木齊冰天雪地裡培訓的三個月,在廣州跳滑梯跳水大撤的演練,好感動!
  • 川航英雄機長故事將拍電影 名為《中國機長》
    8月9日,博納影業宣布改編自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健真實故事的電影《中國機長》(立項名)已由博納影業集團立項備案,目前的審核狀態為「原則上同意拍攝」。電影將由博納影業集團出品發行,中國民航局協助拍攝。該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在執行重慶-拉薩飛行任務中,突發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長劉傳健和其他機組成員在高空低壓、低溫低氧、儀表脫落等危急情況下,臨危不懼,及時判斷險情、選擇最佳方案
  • 《中國機長》破20億!飛機遇到極端天氣太誇張?你看機長怎麼說
    國慶假期已經結束,但是《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的票房表現依然很強勢,繼10月5號單日票房超越《我和我的祖國》之後,連續4天穩居單日票房榜首,看樣子《中國機長》大有超越《我和我的祖國》之勢。作為一部航空題材的災難片,《中國機長》的成功讓人聯想到《薩利機長》,兩部電影都是改編自真實故事,不過《中國機長》的真實情況要比《薩利機長》更為兇險。
  • 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中國機長》
    由劉偉強執導,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的《中國機長》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上映,總票房達到了28億。這是一部災難記錄片。該片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
  • 《中國機長》刷屏:「四川8633,收到請回答!」
    客艙內一片狼藉,所有旅客驚慌失措,寒風從駕駛室猛吹進來,副駕駛受傷、機長緊緊抓著操縱杆目視前方、第二機長一直為他按摩胳膊取暖……這是電影《中國機長》裡讓人揪心的一幕。短短幾分鐘,用驚心動魄來形容也不為過。截至10月2日19時,電影票房已突破7.4億。
  • 電影資訊:《薩利機長》美版中國機長
    《薩利機長》是一部傳記劇情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湯姆·漢克斯、艾倫·艾克哈特領銜主演。影片根據2009年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機長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的真實英雄事跡改編。講述了薩利機長在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故事電影以倒序角度切入,整個事件通過薩利機長的三次回憶講述完整。沒有驚心動魄、險象環生的刺激的場面,可依然在薩利回憶當中感受到了當時的危機與恐懼。
  • 《中國機長》導演「表白」張涵予是唯一選擇
    深圳路演正值電影點映當天,《中國機長》點映票房同檔期第一,單日票房突破5千萬,大v推薦度97%。路演現場,觀眾更是好評如潮,有南航機長映後表示「這是我看過的所有航空電影裡最接近真實民航的一部。」更有中國第一代飛行員陳德柯來到現場,稱讚:「影片弘揚了中國精神,英雄機長是中國形象的代表,建議將電影翻譯成各種語言版本儘快推向世界。」
  • 川航英雄機長事跡將被改拍成電影《中國機長》,網友對張涵予呼聲最高
    喜歡看電影的朋友應該對《薩利機長》不陌生吧。該影片根據2009年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機長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的真實英雄事跡改編。講述了薩利機長在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故事。
  • 被人深深誤解的西方教育,快樂輕鬆?和國內差不多
    在我們身邊的小孩中,他們的痛苦我們都深有體會,雖然我們不用上學,但是作為家長,從他們去上學的時候,帶著一大袋的書籍,然後放學回家,又增無減地帶回來了,可想而知他們的作業負擔是多麼地重,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孩子根本沒有多少時間來娛樂,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更別說自己的興趣愛好了,從小學開始就這樣作業繁重了,而這一切就是為了我們的高考,十二年寒窗,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 老子「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的處世哲學,值得學習
    孫子在其代表作《孫子兵法》「火攻篇」中說,明智的君王要慎重地考慮用兵,愛國的將領不要輕舉妄動,沒有觸犯國家利益不要行動,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不到危急關頭不能開戰。君王不可因一時憤怒而發動戰爭,將帥不可因一時的氣忿而出陣求戰。關係到國家利益時才用兵,沒有觸犯國家利益就以和為貴。
  • 從救火小英雄養成看素養教育
    用兵一時 鎮定機智主動除患崔永信就讀於山東省青島市63中學初二(3)班,事發當晚,他結束了輔導班的課程,回到李滄區金水路上自家小區,像往常一樣掏出鑰匙打開樓道單元門,一股刺鼻的焦糊氣味撲面而來,隨著他緩步上樓,氣味越來越大。「太不正常了,是誰家什麼東西燒著了?還是煤氣洩漏了?」
  • 最美考生楊祺如入選《中國機長》五美
    兩年的大學生活過去了,2019年「最美考生」楊祺如給我們帶來了一份大驚喜,她出演了電影《中國機長》,成功入選《中國機長》五美。由「川航5·14」事件改編的《中國機長》講述了「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與119名乘客遭遇極端險情,在萬米高空直面強風、低溫、座艙釋壓的多重考驗。
  • 「大強度」成為關鍵詞 中國跆拳道隊厲兵秣馬備戰忙
    雖然8月8日是中國傳統節氣「立秋」,但北京的室外溫度仍然達到了32攝氏度。當天下午,記者走進北京體育大學國家隊訓練基地三樓的跆拳道訓練館,中國跆拳道隊的備戰同樣熱火朝天。「為祖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為奧運爭輝、為人生添彩」「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此時不搏、更待何時」「增強使命感、責任感、榮譽感,打造能徵善戰、作風優良的國家隊」……一條條大幅標語懸掛在訓練館四周的牆上,振奮精神。最醒目的無疑是顯示著「距2020年東京奧運會跆拳道項目比賽還有351天」的倒計時牌,時刻提醒著中國跆拳道隊的教練和隊員們時間緊迫。